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职国医-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作需要灵感,书法其实也是一样,心境。状态、情绪,每一样都影响作品的质量。
    今天李清群心情好,写出来的字也着实了不得,单单现在已经写出来的江、河、湖三个字就已经超出了李清群之前的所有作品,这个“海”字要是写出来,能够有前面三个字的意境,这幅字绝对算是李清群的巅峰之作。
    可就在这个时候,方寒一声打断了李清群的状态,这怎么能让众人不恼。
    原本一群人都有些义愤填膺,可方寒的这一句,又让众人一愣,一条命换一幅字,什么意思?
    “我想写字的这位李老先生应该知道我的意思。”方寒道。
    李清群目光灼灼,直勾勾的看着方寒,方寒很坦然的和李清群对视。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李清群这才颓然道:“一条命换一幅字也未尝不可。”
    “李老,您。。。。。。”边上一位老人脸色一变,李清群这是什么意思?
    李清群缓缓的放下手中的毛笔,再次看向方寒:“年轻人,既然你能看出门道,想来也是内行,难道你不知道有些东西其实比命更重要?”
    “李老?”边上又有人出声。
    这会儿有人已经隐隐猜出了一些东西,八成是李清群的身体有恙被这个年轻人看出了些什么。
    李清群摆了摆手,继续看向方寒。
    方寒有些无语,自己救人还救错了?
    苗忠臣就站在方寒边上,刚才一直脸色难看,这会儿脸色依旧不怎么好,沉声道:“小伙子,你看出了什么就说什么,要是说的不对,别怪我老头子不客气。”
    方寒看了看李清群,李清群叹了口气道:“小友看出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这会儿我也写不出这最后一个字了。”
    经过方寒这么一打岔,李清群已经泄了精气神,也没有了刚才的状态,哪怕再提笔,也写不出类似于前面三个字那样的水准了,与其写不出,还不如就这样。
    李清群既然不介意,方寒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位李老先生前面的三个字可谓是形神兼备,意境跃然纸上,然而细细看,却能发现这三个字上面的精气神在不断衰退。。。。。。”
    说着话,方寒迈步走到书桌边上,伸手一指第一个“江”字道:“这个江字,气势宏博,颇有一种滔滔不绝之意,可到了这个河字却转为润雨无声,气势已经开始衰竭,到了这个湖字,又给人一种宁静优雅之感。。。。。。”
    方寒一边说一边手指往下移动,从就“江”字一直移动到“河”字。
    “这样难道不对吗?”
    之前点评的那位老人道:“江自然应该是滔滔不绝,奔流不息,河自然应该是润雨无声,湖难道不该是宁静优雅?”
    “乍一看确实如此。”方寒点头道:“可是细细看却有不尽然。”
    “还请小友指点迷津。”点评的老人态度很是客气。
    方寒现在虽然还没有说出子丑寅卯,可这会儿在场的几位老人却没一个人敢小看方寒了。
    别的不说,单说方寒能说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么一句话来,他们就知道方寒绝对不是外行。
    这句话可不是方寒自创,而是有出处的,是南朝书法大家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所说的一句话。
    方寒的手指再次指向第一个“江”字:“这个江字还不是很明显,可到了这个河字却少了些许生气,河流润物是没错,可河里一条鱼都没有,正常吗?”
    边上的老人凝神细看,果然,到了第二个字“河”字,确实少了几分灵动,意境犹在,灵动缺乏。
    方寒在指向第三个“湖”字:“再看这个字,宁静优雅是有了,可难免有些过于宁静,宁静过头那就是死气沉沉。”
    之前点评的老人本就是高手,方寒一边说,他也一边看,有时候没看出来不是因为水平不到,而是因为看的角度不一样,此时方寒一点,他再看,就看出了些许异样。
    方寒继续道:“字如人,人如字,字尚且如此,人岂能完好?”
    众人都是心中一震。
    在场的可没有庸才,真正的好字那都是凝聚着精气神的,真正的大家不仅仅能看出字的形体好坏,还能通过字看出写字的人当时的心境,是高兴亦或者是郁闷,是平和亦或者是癫狂?
    方寒又道:“江、河、湖、海,长江奔腾,滔滔不绝,大河润物,细雨无声,湖泊平静,淡然优雅,这三个字的气势本就是一路递减,可大海却是包容万物,浪卷残云,气势瞬间拔高。。。。。。”
    一边说方寒一边用手指划了一个V字。
    “李老先生写到湖字的时候已经力有不逮,生气不足,倘若再写出这个海字,岂不是耗尽元气,哪里还能有命在?”
    听方寒说到这里,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惊,齐刷刷的看向李清群,倘若真的如方寒所说,那。。。。。。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李老?”边上有人缓缓出声。
    李清群微微摆手,轻声道:“其实吧这一阵我总有一种不祥之感,好像觉得大限将至,只是没有在意罢了,刚才一时兴起,写出几个字,心头也是一阵舒爽,倘若真的能完成这幅字,即便是命归黄泉,又有何憾。。。。。。哎。。。。。。”
    有时候人的第六感是非常强烈的,之前李清群也没有什么不舒服,身体也一直都好端端的,只是最近一阵他却时不时的感觉到烦躁,觉得自己好像将要不久于人世。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说不清,道不明。
    这种感觉不能说每个人都会有,却也不止李清群一个人有过。
    之前李清群也确实没怎么在意,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也算是高寿了,早已经看透了生死,因而这一阵李清群也总是喜欢找一些好友探讨书法,今天正好有人提议前来御品轩,李清群也就来了。
    刚才兴致所致,李清群提笔写字,而且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倘若不是方寒突然打断,李清群或许能写出自己这一生中最巅峰的作品。
    方寒第一次开口说的就是:“老先生何必执着呢,这三个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又何必非要完美无缺,让这幅字成为绝响呢?”
    其他人或许没怎么在意,可李清群却听清楚了。
    “绝响!”
    这两个字让李清群不由的心中一动,当时他还有些不想放弃,奈何最终还是被方寒打断了状态。
    一群人都眼神复杂的看着李清群,然后又看了看方寒。
    还是之前点评的那位老人再次开口:“小兄弟应该不仅仅懂书法,应该还是一位医者吧?”
    方寒点头:“我是江中院急诊科的医生。”
    “果然。”点评的老者微微点头,试探着问:“不知道小友师承何人?”
    “哦,我的老师是郭渊郭老,明天老师过寿,我今天其实是出来给老师找礼物的。”方寒道。
    “原来是郭老的弟子,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点评的老人微微一惊,然后又觉得理所应当,叹道:“我早就听说一些名家医手可以望字断生死,今天一见,才知道其言不虚。”
    “老先生谬赞了。”方寒急忙摆手,小小的谦虚了一下。
    望字断生死在中医中还真不是吹嘘,只不过有这个本事的人少之又少,凑巧,拥有宗师级望诊技能的方寒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百三十一章 绝脉
    苗忠臣急忙拉住方寒:“既然小兄弟能从字里面就看出李老的身体状况,还请小兄弟好好给李老看一看啊。”
    “就是,李老可是咱们江州省的瑰宝啊。”
    “可不仅仅是咱江州省,更是咱们国家的瑰宝啊。”
    边上围观的几个老人这会儿才回过神来,你一言我一语。
    李清群倒是脸色淡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李清群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也算是高寿了,我的情况我虽然不是很清楚,却也大概心中有数。”
    有句话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是刚才不写这几个字,李清群或许对自己的第六感还不是很确信,可刚才写了几个字,他的心中其实对自己的情况有了猜测。
    特别是刚才准备些第四个字的时候,他是强行提着精气神,他有预感,或许第四个字写完,他就会坚持不住了。
    第四个字虽然被方寒打断了,李清群却也明白,他的情况估计不会太乐观。
    “李老,不管怎么说,还是让小友给你瞧一瞧吧。”苗忠臣一手拉住李清群。
    “就是啊李老,先让小友给你瞧一瞧。”边上众人也纷纷劝说。
    “也罢。”李清群叹了口气,然后看向方寒:“还不知道小友怎么称呼?”
    “我叫方寒。”
    “方小友。”李清群很是客气的向方寒点了点头,且不说方寒的医术,也不说方寒的年龄,淡淡方寒望字识字的这个本事就值得李清群重视了。
    朋友易得,知己难求。
    越是李清群这样的名家,越发在乎知己知音,他李清群的字写得再好,那也要有人认可,要有人看的懂,要不然岂不是对牛弹琴。
    “李老您先坐下,我给您老诊个脉。”
    众人扶着李清群在边上的椅子上坐下,方寒也在李清群边上坐定,这才伸手给李清群诊脉。
    方寒的手指往李清群的手腕上这么一搭,眉头就下意识的皱了一下。
    李清群的脉象极为散乱,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
    诊了李清群的左手,方寒又换了右手,诊过之后,方寒沉吟了一下,又兑换了临时的宗师级切脉再次给李清群诊断了一番。
    边上众人见到方寒凝重,连续诊了好几次脉,都大气不敢喘一个,生怕打扰了方寒。
    一直等到方寒第二次诊脉结束,之前点评的那位老人这才轻声问:“方小友,李先生的情况如何?”
    方寒微微沉吟,久久无语。
    李清群笑着道:“方小友但说无妨,我老头子还撑的住。”
    “李老先生的情况非常不妙啊,从脉象和气色来看,李老先生的先天之气枯竭,后天之气将绝,脉是绝脉。”方寒轻声道。
    给李清群诊断之前,方寒其实已经有所判断,李清群现在看上去好像并不什么大碍,人能走,能吃,能喝,刚才甚至还差点写出了一副巅峰的书法作品,即便是刚才写出来的江、河、湖三个字也绝对是难得的好字。
    可事实上李清群的情况却极为严重,细细看,李清群的脸上好像笼罩着一层若隐若无的黑纱,这是死气缠绕,从脉象上看,李清群的脉象散乱,完全就是绝脉。
    《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阳,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医学入门·死脉总诀》中也有关于类似的说法:“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真解索,鱼翔似有又似无?,虾蝦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
    这些说的都是中医中几种绝脉的表现形式。
    而李清群的脉象正是绝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