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体育-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队的这次空中接力让人叹为观止,但我认为更让人兴奋的是刚才的空中拦截,这个世界居然有人能从身后把对方中锋的投篮抓住,他简直是个怪物!”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大个子,全世界身高七尺的球员不少,但像他这样有着罕见的爆发力和身体条件,特别是还有一双奇长臂展的中锋,我想只有去NBA才有机会找到了。”
“……”
马冬龙的抓帽看上去确实很震撼,但更震撼的还是将两个精彩镜头连接起来,因为这时能产生双倍的快乐。
但对于澳大利亚球员来说正好相反,他们的士气只这一个回合就险些被打散了。
中国队却不准备放过这个乘胜追击的机会,马冬龙回到防守端死死缠在郎利身边,直接用出了大杀器“死亡缠绕”,这是打算连触球的机会都不给了。
澳大利亚球员本想让郎利再打一次,可这次吴杰不再留出传球空当,鲁达也随时准备回到篮下参与防守,最蛋疼的是郎利完全挤不动马冬龙,反而被逐渐推了出去。
别看两人的身高体重差不多,但马冬龙得益于自己宽阔的骨架,还有出色的体脂率,不仅看起来比郎利更强壮,力量上也有一定优势,特别是他会利用自己这身硬骨头进行身体对抗。
郎利对此深有感触,他每次与马冬龙进行身体对抗时,都会感觉撞击的部位像是被人用铁棒怼了一下,那种疼痛不是来自肌肉,而是深入到了骨髓里。
这导致他根本站不住位置,龇牙咧嘴的被马冬龙逼离禁区,看起来就像一个十足的大软蛋。
澳大利亚队眼看进攻时间过半也没有传球机会,只能从其它进攻点寻求机会了。
这时安德鲁·盖茨通过队友的掩护准备绕出来接球,但澳大利亚人明显低估了吴杰的防守能力。
吴杰虽然面对弱队时喜欢眼神防守,但面对美国、苏联、澳大利亚这种对手时就不一样了。
他那个在87-97之间横跳的属性值,可不是单纯为了搞笑而已。
安德鲁·盖茨刚刚接到传球,今天有些神出鬼没的吴杰就与张勇军完成了双人包夹。
这时中国队的其余球员也没闲着,马上将盖茨的传球路线封锁住。
安德鲁·盖茨在澳大利亚联赛可没遇到过这么高强度的包夹,一开始还妄想挣脱包夹的他很快就陷入到走步的危机中,这时再想传球已经连视野都没有了。
吴杰却是眼疾手快,右手仿佛手术刀一样精准地拍掉了盖茨手中的篮球,随即弯腰将球抄了起来,这次中国队连投篮的机会都没有给澳大利亚队。
澳大利亚球员只感觉一阵头皮发麻,因为吴杰断球后再次施展出炸裂般的第一步启动速度,这时别说澳大利亚球员只能绝望的在后面看着,就算中国球员也追不上那种恐怖的速度。
吴杰冲过半场见到又没有人追来,自然是来了个经典重现,再次减速等队友过来吃饼。
这一次跟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资格赛上十分低调的鲁达。
“不会吧,又是快攻?”
“快看,鲁达冲上去了!”
“上帝啊,我居然忘记了扣篮之神的存在,他可是全世界扣篮最恐怖的人,没有之一!”
“……”
现场和电视前的球迷见到鲁达的身影后,终于想起中国男篮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可都是这位篮球之神用他自带一道天堑的肩膀扛着球队获得。
但还不等他们细想鲁达创造过的那些非人的扣篮动作,只见减速后把球带到禁区的吴杰忽然急停,居然把球往自己脑袋上一举,像个自由女神般站在了鲁达跟进的路线上。
什么情况,这不挡住了吗?
这一刻不光球迷愣住了,就连两队的教练都搞不清楚吴杰在干什么?
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只见冲到吴杰身前的鲁达纵身一跃,居然在跨越吴杰后在空中把球摘了下来。
最夸张的是跳得太高的鲁达眼看脑袋就要砸在篮筐上了,他竟然一个空中折叠转身,把头一收躲开篮筐,从侧边用一个背身扣篮把球狠狠砸了进去!
“Fuck!”
“上帝啊!”
“卧槽!”
这一瞬间,全世界无论解说还是球迷,除了能用这几个“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词来表达自己激动的情绪外,再也想不出其它惊叹词来表达他们内心的震撼了!
这不是词汇量少,而是根本没有合适的表达能适配这一次连上帝看到也要大呼“卧槽”的伟大扣篮!
中国队的替补席这一刻全跳了起来,几个年轻球员恨不得冲进球场与两个老大一块庆祝!
这时连钱澄海都“腾”的一下从板凳上站起来,随后竟跳起十公分做了个空中挥拳的动作!
澳大利亚队的替补席自然是一个个目瞪口呆的骇然表情,如果说刚才那个空中接力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震惊,那这个连NBA扣篮大赛上都没见过的扣篮,此时已经让他们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但不光他们感到了恐惧,此时连电视前的美国队,同样感觉到了一阵刺骨的寒冷。
又是那个可怕的男人!
这种扣篮,他们不是无法做到。
但在正式比赛里做出来,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敢这么想。
至于能否真的做到,就连乔丹也忍不住摇摇头,因为正式比赛和“扣篮大赛”根本不一样啊!
澳大利亚的场上球员这时无不骇然的看着吴杰和鲁达,他们此刻都有些身体发冷,心里不停念叨着:这……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全场包夹!”
鲁达回防时见到澳大利亚球员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立刻做出了“全场紧逼”的手势。
这是准备趁你病,要你命了!
澳大利亚球员还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什么,但就算中国队不用全场紧逼,这一刻遭受了巨大心理打击,再加上被这次丧心病狂的扣篮刺激得面色通红,一个个仿佛磕了药的现场球迷发疯般的呐喊下,这场比赛在这一秒其实就结束了。
但对中国队来说,这场比赛光是赢还不够,他们要一举把澳大利亚的精气神全都打掉。
这一战不仅是为了赢,还要在澳大利亚球员的心里留下一道无法磨灭的阴影,最好让他们患上和日本队一样的恐中症。
说到日本队,昨天刚刚结束了所有比赛,五战皆负不敢马上回国的小日本,今天整队出现在了比赛现场。
刚才吴杰和鲁达完成了那次史诗级的扣篮配合后,直播镜头还给了一个日本队全体起立,全员化身脑残粉的镜头。
这时见到澳大利亚队发球后连半场都过不了,很快就被中国队断球后,日本队居然与现场的球迷一块高呼“再来一次”!
但这次鲁达没有了扣篮的兴致,吴杰把球传给了不知何时移动到底角,此刻完全没人防守的张勇军手上。
张勇军不仅是第二届NBA三分大赛的冠军,他还是上赛季NBA三分球出手最多,且出手次数超过50球里命中率最高的球员。
这种空位投篮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手起刀落间已经帮中国队取得了开场7:0的领先。
澳大利亚队只能请求暂停,因为刚刚得分后的中国队又开始全场紧逼了。
但这种防守要怎么破解,着实让澳大利亚的教练也直挠头皮。
中国队的“全场紧逼”早已名震天下,这可是让美国队也经常连半场都不过去的S级防守战术。
这不是开玩笑,前几年鲁达打中锋的时候,中国队的全场紧逼可以五个人一块在前场进行压迫,鲁达甚至能在断球后就地化身为控卫进攻和组织。
现在鲁达改打四号位,中国队依旧能五个人一块在前场逼抢。
马冬龙虽然身高2。17米,但他的脚步甚至能与小前锋一拼,根本不需要提前回防落位。
吴杰的加入同样提升了这种逼抢的强度,他的运动能力和眼疾手快的抢断,刚才盖茨已经领教过了。
现在中国队无疑把他们的拿手绝活又提升了半个档次,连电视前的美国队都开始苦恼了。
他们这次终于能派出NBA里的巨星出战了,但能否应付得了中国队的全场紧逼,这时依旧没有十足把握。
这种悲观情绪已经弥漫了美国篮坛,因为上赛季在NBA大杀四方的乔丹、奥拉朱旺、尤因,当初在奥运会上被鲁达一个人吊打过。至于巴克利和马龙,他们就连挑战的资格都没有,当初一个照面就被鲁达斩落马下了。
这也是美国篮坛,美国球迷都有些惧怕中国队的原因。
这些人当初在奥运会上面对鲁达几乎就没有一合之敌,每个人都有一段惨痛的经历,甚至可以称之为噩梦了。
那时美国的媒体和球迷都觉得是这批大学明星自己能力不济,但没想到当初的败军之将回到美国加入NBA后,大部分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都成了全明星球员。
乔丹在新秀赛季就获得了“最佳新秀”荣誉,还入选了NBA第二阵容,上赛季已经成为常规赛MVP+得分王了。
当时被鲁达吊打的双塔内线,奥拉朱旺也是在新秀赛季就进入了年度防守第二阵容,上赛季更是进入了年度最佳阵容二队和年度防守第一阵容;尤因由于进NBA的时间晚了点,这会才刚打了两个赛季,但他在第一个赛季就获得了最佳新秀荣誉,这个赛季已经是尼克斯的内线核心了。
最离谱的还是巴克利,这货当时在鲁达面前被两分钟造了三次犯规,还送上了整整9分,直接让美国队失去了追赶的希望,赛后成了输球的第一罪人。
但这个自此后就成天吹捧鲁达的大屁股,这会也就在NBA打完三个赛季罢了,但却已经是上赛季的NBA篮板王,并且连续第二年入选NBA年度最佳阵容二队。
所以现在美国篮坛从上到下都很尴尬,也都很惧怕中国队。
美国的媒体、球迷也是如此,他们原以为是当年那批球员不给力,但后来却惊讶的发现,那批球员不仅不菜,还TM是黄金一代,甚至是历届美国国家队里成为NBA球星最多的一代。
这时再一想起当初与他们年龄差不了多少的鲁达,就能知道为什么美国人对于鲁达的嘲讽不再那么愤怒了。
美国人还在大洋彼岸胡思乱想,比赛现场的澳大利亚人已经彻底崩溃,因为他们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强度的全场紧逼。
这时的澳大利亚男篮还不像后来那样黑人成群,此时队内就几个打不上NBA的黑人小歘歘,首发五人里更是只有一个控卫是黑人,其他四个都是运动能力平平无奇的白人球员。
这种情况下利用团队配合,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FIBA规则的适应性,面对欧洲球队还能拼一下。
但面对同样有这些优势,甚至优势更大,可运动能力却已经不逊色美国梦之队的中国男篮,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中国队的全场紧逼只用了三分钟,但已经让澳大利亚被迫请求了两次暂停,可暂停后还是连半场都难过,即便是好不容易过了半场,最后也是连投篮的机会都难以获得。
澳大利亚的第一分直到上半场打了四分半钟才终于拿到,可这时的中国队已经14分到手,最蛋疼的是这14分里有7分都是通过断球后的反击获得。
上半场前五分钟打完后,今天虽然一分未得,但却拿到3助攻2抢断的吴杰被换下。
中国队开始由快转慢,打起了阵地战。
澳大利亚原本觉得能喘一口气了,但没想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