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体育-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哥才不会操心这些协会的任命,包括体部各处的二把手任命,基本也是由吴正松一手安排。
吴正松这一步登上来后,终算是与位高权重能沾上一点边了。
他今后也必然是下任一哥的头号候选者,否则也坐不上这个核心位置。
叶玉琪回国后倒是没能成为正司机,她在奥运会结束后,依旧担任竞技体育司的竞赛处处长,但同时兼任了竞技体育司副司机。
今年和明年,中国足球、篮球、排球改革后的专业联赛就要陆续展开了。
叶玉琪现在便负责拟订三项专业联赛的规划草案和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这三个专业联赛与日后的职业联赛还不一样,除了是对老旧不合理的原有联赛进行改革,也是帮助未来建立真正的职业联赛打基础,积累经验。
今年首先上马的是甲级篮球联赛和甲级排球联赛,明年年底才会执行新的甲级足球联赛。
现在拿新的甲级篮球联赛举例,第一个改变就是首次实行了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分区制”。
这个年代,北方球队要与南方球队交手,舟车劳顿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最北边的HLJ队要和广东队交手的话,那一来一回就要一个礼拜,队员们哪还有力气打比赛?
所以暂时只能采用“南北分区制”,同时将甲级参赛球队扩军至20队。
每个赛季同区的球队会交手两次,前8名进入季后赛,然后按照名次与另一区的前八名打一轮3局2胜的季后赛,常规赛排名靠前者会多一个主场优势。
这样常规赛每支球队最少打18场比赛,如果打入季后赛,并且夺冠的话,一个赛季最多可以打30场比赛。
这样的赛程对比NBA当然是寒酸许多,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的话,他们暂时也只能安排这样的赛程了。
新联赛的比赛规则倒是没有太多变化,基本就是采用FIBA的规则,主要区别就是三分线和暂停上。
中国联赛的三分线与NBA很接近,还增加了上下半场各一次的广告暂停时间,此外每支球队各有4次90秒长暂停和4次30秒短暂停,都是分配在上下半场各两次。
这个新联赛最大的改变,还是引入了足球的升降级制度。
这也是为了保持竞争,各的区前八名能打季后赛,但后两名也不能只看热闹。
甲级联赛南北赛区的倒数两名,将会直接降级。
如果将来南北赛区增加到了各12支队伍,那么倒数第三和第四,还需要与乙级联赛的南北赛区的第三和第四打一轮3局2胜的保级/升级战。
篮球的乙级联赛与甲级联赛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季后赛,但两个赛区的前八名依然要打类似的升级赛,最后各选出两支球队升级。
此外是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各自的参赛名额怎么安排的问题?
这个其实很简单,原来甲级联赛的12支队伍自动晋级,然后再从原来的乙级联赛举行选拔赛,再选出6支进入甲级的队伍。
这时就有人要问了,现在国内只设立了31个省级行政区,如果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都是20支队伍,那似乎不够分啊?
这个当然够分,因为各地还有军区队伍,比如八一队,比如空军篮球队,就连海军也有自己的篮球队。
此外各军区都有自己队伍,这样算下来全国至少超过了五十支可以参加甲级和乙级的队伍。
但一提到军区球队,这时最被诟病的就是军区球队可以从全国招收人才的不公平规定,特别是八一队简直可以随意从各省队伍挖人。
这个暂时还没办法完全取消,毕竟军区球队的反抗力度很大。
鲁达对此提议引入选秀制度,但考虑到美国是利用大学作为人才摇篮,中国则是各地的体工大队挖掘人才,他们暂时还无法采用这个制度,这真的是体制的区别。
但为了限制军区球队一家独大,新的联赛制定了球员合同、转会制度,以及工资体系。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一名球员必须和球队签下效力合约,最长为4年,合同期间不能挖人。
至于工资,自然也有相应的规则,但还远没有NBA那么复杂,现在主要是为球龄两年以下,球龄3-5年,还有球龄6年以上的球员设定了最高和最低的工资线。
比如球龄两年内的球员,第一个赛季的最低工资为月薪60元,最高为100元,第二年最多只能递增15%,任何球队都不能开出低于或高于这个标准的工资签人和挖人。
如果球龄超过两年,那么最低工资上涨到80元,最高为150元,最长合约年限为4年。
那种球龄六年以上的球员,最低工资其实不会差太多,但是最高工资会高很多。
其余像裁判的训练,组建梯队的强制要求,地区联赛的补充,以及根据每支球队成绩增加的经费比例等等,自然有不少都汲取了欧美足球和篮球联赛的内容,但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过这个新的专业联赛确实沾上了许多职业联赛的味道,包括新的排球和足球联赛也吸收了一部分职业联赛的特色。
如果没有吴正松和叶玉琪的主导,如果没有吴杰和鲁达等人的建议……这些改革光是各种扯皮和惹来的非议,就不知道要耽误多久才能完成,估计能完成的几率并不大。
但现在各部门的领导都在积极的在学习、讨论、修改各项新规划,吴杰等人的意见也非常被重视。
这使得三大球联赛的改革非常顺利,效率上也非常快。
吴杰在参加完罗家两兄妹的新电影《铁马骝》的首映式后,终于在9月1号启程飞往英国。
这时男篮和女篮的甲级联赛选拔赛已经快开始了,吴杰对于联赛改革后的首个冠军,心理也抱有极大的好奇,更好奇有多少人能在新的联赛里打出来?
第三百一十七章 新伙伴终于要来了吗?
罗家两兄妹的《敦煌》是在5月份于国内首映,当然国内的票房难以统计,也没必要进行统计。
这个年代要想在电影上赚到钱,还是要走向香港市场,特别是台湾、南棒、东南亚的市场。
如果能打进日本的话,那就真的牛逼了,因为以上这些市场加起来,估计也就和日本市场相当。
所以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才会有那么多美化日本,讨好日本,强行加入日本元素的内容,因为人家的市场大啊!
这种事也算不上丢人,除了少部分故意贬低中国形象去抬高日本的电影很恶心外,这种策略确实从日本赚到了钱,也让香港电影在日本有了一定市场,更是让不少香港明星在日本也变得家喻户晓,总得来说没什么问题,甚至都能算文化输出了。
真正恶心的是三十年后,那会中国的市场比此刻的日本还要大,于是好莱坞也开始刻意加入中国元素了。
但那些中国元素可不像是在讨好中国人,也许他们是想这么做来着,但在一贯的美式自大,还有对中国的刻板,尤其是媒体常年洗脑的印象下,这些中国元素基本都成了恶心中国人,丑化中国人的内容,根本与美化沾不上边,绝大部分就连诠释基本事实都做不到。
最离谱的是,美国人还真打算用这些恶心中国人的东西来赚中国人的钱,甚至还有让你当丑角是抬举你,是提携你,你必须要感恩的心理,这就是真的恶心人了。
吴杰不愿意再去想这些恶心事,他只知道八十年代的台湾市场肯定是不要想了,罗家两兄妹瞄准的是香港、南棒、东南亚市场,以及千禧年以前的亚洲最大市场日本。
第一站自然是香港市场,这部《敦煌》通过“银都机构”在香港的资源,7月中旬时就已经在香港上映了。
这个市场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难度,毕竟电影的投资方是“保护伞影视”,这可是吴杰的公司。
如果他能在电影里客串一下,那么宣传时举起他的大旗想要打进日本市场,甚至是欧洲市场都不难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真的打算到英国上映,不过时间上恐怕要等最少一年才行。
欧洲那边相对成熟的电影审查和引进制度,可不是香港和东南亚这种混乱的市场能比拟。
中国电影想去欧洲和美洲上映,流程上必然会格外长,一切顺利少说也要两年时间。
但光是第一站在香港获得的票房,便足以让“银都机构”和“保护伞影业”大笑三声了。
这自然是得益于电影的硬素质,尽管用吴杰的眼光来看,这部《敦煌》在剧情上也就只做到了基本的叙事顺畅,然后在剪辑、运镜、配乐上有一些小亮点。
但在影片立意和人物塑造上,还是只是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面,剧情上也没什么深刻的内涵,就是一部低配版的战狼式爱国爆米花电影。
然而这样的素质在八十年代的商业电影里就非常出色了,它真正吸引人的也不是这些,而是放到21世纪都能打一个超高分的动作戏。
全片快节奏的叙事推进,凌厉风格的剪辑,再加上五分钟一小打,十分一大打的劲爆场面,基本上能让观众无时无刻不处在兴奋和激动之中,连上个厕所都怕错过好戏的那种。
而最牛逼的自然是所有的打斗场面,全都是两兄妹纯手打,几乎没有任何特效辅助。
但这种视觉上拳拳到肉,具备十足的力量感和实战感,同时又能做到比舞蹈还精彩的动作戏,在吴杰眼里已经快摸到艺术的门槛了!
所以这部前所未有的电影一经上映,很快就在国内创造了远超三年前《少林寺》的轰动!
两兄妹凭借出色的外形,看起来比李连杰还要出色的身手,自然又让这种轰动进一步扩大!
7月中旬,这部电影来到香港上映后,不仅获得了绝大部分院线和私人电影院的青睐,更是同样引起了全港轰动,几乎找不到几个负面的影评,《敦煌》这两个字几乎在所有报纸上都刷屏了!
现在《敦煌》已经在香港上映一个半月,前一个月几乎每场都座无虚席,许多戏院一天下来八成都是放这一部电影,其火爆程度远超两年前的《少林寺》,也超过任何一步在香港上映的电影。
这种火爆一方面让两兄妹迅速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使得“银都机构”和“保护伞影业”声名大振。
同时也让这段时间在香港上映的其它电影纷纷遭遇了滑铁卢,因为当大家看到了无论从任何方面都碾压的《敦煌》后,再去看那些粗制滥造,连基本叙事都做不到的电影时,真的会感觉难以下咽。
于是麦当雄的《省港旗兵》扑街,高志森和黄百鸣的《开心鬼》扑街,就连成龙的《快餐车》本身质量并不差,但还是将上映时间直接改到了9月份,不愿意与《敦煌》正面竞争影响票房。
这显然是个聪明的决定,《快餐车》的质量相当高,但84年的成龙还没有后来那么高的号召力,如果在《敦煌》先上映的情况下硬碰,同样要碰的稀烂!
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两兄妹快速完成拍摄的《铁马骝》都在9月初于内地上映了,《敦煌》在香港的热度还是迟迟不退。
这时你几乎能从任何一家影院看到有三张以上《敦煌》影票的观众,香港媒体调查后得出结论,保守估计该片有超过七成的观众会选择再来看第二遍,因为只看一边实在是不够过瘾啊!
吴杰这边得到的准确票房数字一定会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