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公凶猛-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噤声。”乾文帝那威武霸气的声音由殿上响起,惊得众臣们是连忙闭上了嘴巴。现在不过是刚解开了第一环,并不能证明事情就成了,此时是万不能打扰六皇子的思路。
被刚才那一喊,六皇子唐信的手的确犹豫了一下,甚至还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动作。当大殿中重新安静下来之后,他也是长呼了一口气,镇定了心神,将那错误的一步又重新的扳移而回,向着正确方式划动。
“叮!”第二个环扣落到了托盘之中。
接着就是第三个。。。第四个。。。直至最后,九个环扣与长形柄杆分散的落在了托盘之中,六皇子唐信这才伸手抹向了额头,将细汗抹去的同时跪倒在地,“儿臣不辱使命,已经解开了九连环。”
“哈哈,好,信儿聪慧,朕心甚安,赏!”
“皇上赏六皇子唐信玉如意一对,黄金百两。”一旁的严福连忙大声的唱诵着,以保证满朝文武都可以听的一个清楚。
“谢父皇。”唐信一脸的兴奋,连忙下跪叩头谢礼。之后这才缓缓起身,向着自己所站的位置而去。只是这一刻他的脸上明显的露出了得意之色,看在了太子和襄王等人眼中,忍不住又是一阵阵的羡慕、妒忌、恨。
“赞!”
第五十九章 回文正反诗
太极殿内,众大臣眼看着六皇子唐信将十分复杂的九连环就此解开,一个个都有如喝醉了酒一般的满面通红,大声的唱着一个赞字!此刻,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刚才瞧不想六皇子的模样,甚至还想着怎么弹劾他不知礼仪的事情。
与众朝臣们兴奋万分所不同的是,东瀛使团长山田信一的满目怒火和灰头丧气。
原以为,此事已然是板上钉钉,毕竟昨天他听到的消息还是大乾的大臣们对九连环束手无策。可这才过去了一天的时间竟然就被人解开了。还是一位只有十三岁的皇子所为,这等于大大的打了他们东瀛国的脸面,让他感觉到怒火滔天,羞愧不已。
听到齐声的赞字,乾文帝的心情也很好。他并不理会这一刻山田信一那阴晴不定的脸色,而是笑呵呵的说道:“使臣,九连环虽以被解开,便九连环倒是一个妙物,朕留下把玩了,你可有什么意见?”
“使臣没有意见。”刚输了一回的山田信一当然不敢反驳,不过就是一个九连环而已,即已经被解开,便没有了任何的价值。他现在想的是怎么扳回一局,当下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副使管原中浩。
早就在一旁跃跃欲试的管原中浩得了山田信一的眼神示意后,先是轻轻点了点头,接着便大步的站立而出,向着乾文帝弯腰行礼,随即言道:“尊敬的大乾皇帝,久闻贵国人才济济,尤其是诗文作对,更是众邻国学习之榜样,外臣不才,想要与大乾文人比对一番,便不知可否有这个荣幸。”
“什么?要对诗文和对句,当真是不知死话,大言不惭。”
“哈哈,九连环这是个新东西,我等不曾接触,现在要比诗文对句,那是送上门来找虐,当不必在对他们客气。”
“对就对,对的他心服口服。”
朝臣之中,因为管原中浩这一番话被深深的刺激到了,一个个大声的叫嚣着,有些人还撸起了袖子,大有一副一声皇令下就会上场的模样。
要说这些大臣最为拿手就是诗词歌赋了,这就相当于你在厨子面前叫嚣着自己菜是做的最好一般,哪里会有人服气。
又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原本这些所谓的文人,便是谁都不服谁,现在公然有人叫号,那还不得跳出来,以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吗?
之前的九连环,在很多人眼中属于奇技淫巧之物,实属无益之物。即便是会之又能如何?难不成你还指望着会摆弄九连环就可以上朝为官不成?便是凭此想要混个一官半职都是不行的。
诗词就不一样了,乃是大道。虽然现在还没有科举制,为官多靠推荐,可即便是被推荐者,也是需要学富五车,不!至少是识文断字的吧。有很多人还一心的在书中钻研,认为治国之道就在其中尔。
即是这般,大家都是读书人,那凭什么我要服你,你又比我多了什么吗?
满朝是群情激愤,这一幕看在高高在上而座的乾文帝眼中,他也心有气愤。怎么的,你东瀛国运气不错,从红毛怪那里弄来一个九连环,可以迫的这些臣子们手足无措。但真以为他们是吃干饭的不成?还妄想用诗词作对来打击他们,那当真是找错了人。
乾文帝心有不满,也想着当众羞侮一下东瀛使臣,心下便同意了东瀛使团的挑战。“好,即是东瀛使臣想要看看诗词大道,大乾无有不应允之理。众爱卿也可细听,一一驳之便是。”
“诺。”众臣听到了乾文帝的旨意后,一个个都是信心满满,皆是抱拳齐声答应着。
管原中浩这位东瀛国的副使之一,此时早已经满脸通红,那可不是气的,而是高兴的。
从小就研究大乾文化,尤其是对于诗词作对,更是不知道认过多少的名师,终是学有所成。当然,东瀛国的诗词一道都是跟大乾所学,想要在短时间内反超师傅,那自然不是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明知是如此,管原中浩便另辟其径,自弄出了一体的古诗,在东瀛国,他曾小范围内与一些人辩诗,每当他题目一出的时候,那些人无不是瞠目结舌,不知所以。最终竟无一人可答,更让他自信满满。
管原中浩相信,他那套诗体便是放在如今的大乾上也是没有对手的,因为他并没有听过此类诗体,他相信自己就是这一派的开山这祖。今日就是他扬名立腕之时。
“外臣遵旨。”眼看着乾文帝和众朝臣在自己激怒之下入了套,管原中浩大喜不已之时,终于开口道:“外臣不才,只做诗一首,若是哪位的诗句可以与外臣相应,便算是外臣输了。反之的话,呵呵呵。”
“好了,快出题吧。”早有大臣心急不已,看着管原中浩还在那里喋喋咻咻的,便急声催促着。
“很好。”管原中浩看向着众大乾臣子,眼中放着冷光,心想着马上就会让你们闭嘴,随后闭目而思,缓缓开口,将自己的题目当众拿了出来。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四句一落之后,管原中浩便闭上了嘴巴,随之目光挑衅般的看向着众大乾臣子。
此诗讲的是落雪飞扬夹杂着树的芳香,远方的红霞映着淅淅沥沥的雨滴,使雨呈现淡淡的红。清薄的月光洒下来在花间,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衬着花的芳香。流动的风吹拂着艳丽开放的花朵,于是花瓣漫天飞舞。
倒是有些意境,也与东瀛秋冬之色而交融。看的出来,这应该是对方精心准备的一首诗了。
只是这样的诗最多只能算是上等,连佳作都算不得,更不要说是什么流芳百世之作了。不由的,一些个臣子看向管原中浩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些的轻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诗他们不说随手可作吧,但也是能够做的出的,难道这就是他的题目吗?是不是也太普通了一些。
这一会的工夫里,早有专门记录的官员将诗文写好,送到了管原中浩的面前,请其过目。
“右西,不错。”管原中浩看着面前的诗句,发现连字都有错上一个,便是满意的了点了点头。
官员得到了管原中浩的认可之后,便拿着那写好的诗句在其它朝臣们面前走过一趟,显然是想让大家记住这首诗,然后创造出更好的来,给予反击。
不少的官员都伸头看去,随后默默的点着头,表示自己记下了。随后那官员走到正殿之下,双手将四句诗高高举起。
这一切都做完了,题目也有了,甚至有些大臣心中已然有了诗句,准备反驳。现在只等着管原中浩提要求时,他终于开口道:“请大家仔细看,这四句诗中大有玄妙,因为它们正着是诗,反着也是诗。大家且看反着读就是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啊!”
等到管原中浩的最后一字落下,朝臣中当即是一阵阵的惊叫。有些已经做好了准备,心中准备了一首写景之诗的臣子更是感觉到一口闷血被憋在心中,吐不出气,难受的紧。
原本大家以为题目有了,就是要仿照这首诗弄一个风景网,需要有雪、雨、雾、花等物便可。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要求。还有这首诗看似平常,竟然有如此的玄机在其中,竟是正着也可读,反着也可读,这这。。。这真是闻所未闻呀。
事实上,管原中浩所出的就是回文诗。
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或是“回环诗”。
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于唐代之时兴起。现在的大乾无人听过,也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没有听过,初时一见,当真是惊为天人,一时间哪里能够完全理解这其中的玄妙,又哪里能够应题而出诗呢?
原本兴致满满的众臣,都集体的哑了火。如果是说正经的诗文相对,他们是不怕的。可像是这样从未接触过的回文诗一出,弄得他们一点头绪都没有,还何谈出口成诗?便是连一句诗词都是做不出来的。
众大臣们又一次的闭上了嘴巴,一个个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一个个将头埋下,不敢在与人对视。金銮殿上,高高在座的乾文帝自然把这一切都看了个清楚,在看到众臣都不说话了,也低头不语了,甚至连头都不敢抬的时候,他是怒火升腾。
第六十章 满朝臣子皆低头
平日时一个个张嘴就是知乎者也,闭嘴就是圣人之道,似乎天下的学问就没有什么是他们所不会的。时不是会还会引据古今来暗讽自己这个皇上,又是哪里哪里的事情没有做到位,不比圣人了。
那完全就是一幅当代圣人的模样。可是现在,面对着有人挑衅,还是诗词一道的挑衅,竟然全都不说话了,平时的本事都去了哪里?都扔进狗肚子里了吗?
乾文帝很生气,一旁的严福很有眼力价。眼看着众臣们多是低头不语时,他便下了金銮殿,走到众臣之间,主要目标就放在了那些博学的大臣身上。
比如说左右仆射,比如说翰林大学士,有着内相之称的杜晋,可是一代诗词大家呀。这样的问题应该难不住他吧。
“严公公,休要折煞老夫了,这样的诗文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还需要研究研究。”低着头,杜晋有些脸红般的说着。
杜晋都认怂了,更不要说其它的大臣,一个个更是低着头。但凡是严福靠近的时候,都把头用力的扭向一旁,以表明他的态度。
严福走了一大圈,目光看向了不少的朝臣,发现竟然连一个和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满朝臣子除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