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民国军阀-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督不可!”他话一出,立刻有人大惊道。

    “怎么?你们还有其它办法?有的话,不妨说出来,我也会考虑。”蔡锷淡笑道。

    几人一窒,他们哪有什么意见,只是条件反射罢了。且他们现在身居高位,有兵有权,担心都督归附了赵文龙,他们怎么办?还能不能有现在的地位。

    “都督,四川毕竟害死了刘大人和唐大人,唐大人更是死在赵文龙手上,和我们滇军仇恨极大。”一个标统犹豫道。

    蔡锷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们以为我去了就是投降?”

    “我等不敢!”众将急忙道。

    蔡锷却笑道:“我不过是想见见赵文龙这个人罢了,这人崛起太快,很有传奇色彩。不过他若是真有能力,又心存国家百姓,就是归附于他又有何不可?否则他川军虽强,我蔡锷也未必怕他。”

    众人面面相觑,几个文官却是心有喜意,他们不少家族都已经暗通了四川,只等川军进来便独立响应。但这毕竟对名声有损,若是蔡锷能直接投降,一切就简单得多了。

    蔡锷做了决定,其它人也不好多说。随后他让李鸿祥领一协新兵留守昆明,让罗佩金率一镇前往永仁布防,亲率一镇一协前往绥江,到时若谈不妥,一战在所难免,自然要做好提前准备。

    滇军一动,各方很快得到了消息,只是他们不知会议内容,只以为川滇将要开战。

    袁世凯大喜,通电赞扬,并发来勉励电文,蔡锷只看了一眼就扔掉了。南京却是惊怒,蔡锷名气极大,就是他们后台日本,也是赞赏有嘉,哪是好惹的。要是真打起来,赵文龙还顾得上袁世凯?立刻给赵文龙发了份错词严厉的电文,让其对南防备为主,全力北伐,随后又是一大堆帽子,道义扣下来,最后还有一些安抚和空口许诺。

    赵文龙同样只看了一眼,就冷笑着扔掉了,西南一统势在必行,谁来都没用,更别说他孙某人。

    得知蔡锷起兵,他也同样不爽,本着和平统一最好,花了大半个晚上写的信,居然没用。不过会会这位据说得到日本真传的民国名将,心里也有些期待,也就不再多想。除了必要的警卫外,所有特战队和大量侦查兵都派了出去,对于蔡锷这位名将他半点不敢大意。

    虽说正面交战,或是玩战术,他可以靠着装备和战争知识先进性,绝对碾压。可要是拼智谋和大战略,他就没太大把握了,只能谨小慎微,依靠特战队这种超越时代的兵种,掌握情报。

    “报!蔡锷滇军到达绥江驻扎,没出城迹像。”

    “没出来?难道想倚城而守?不对啊,听说蔡锷带兵崇尚进攻,难道是觉得兵少?也不对啊,他可是在没人响应下,只率一镇人马就敢北伐的狠人。”赵文龙有些弄不懂了,回报的特战队员,“你们真确定他在城里?晚上也没偷偷离开?”

    “回都督,我们的人就在军营外不远盯着,确定滇军没出过营,也没其它人悄悄入营潜换。”特战队员肯定道。

    赵文龙点点头,对特战队的能力,他还是相信的。蔡锷一万多人,想找人潜换,根本瞒不过他们,夜间出城更不可能会漏掉。

    “行了,你下去吧,记住一定要盯紧。每天出入军营的人都要记下数量,还有他们的脸也尽量记清楚,要是出去的人和回来的人不同,立刻回报。”

    “是!”

    川军两路并进,赵文龙攻打绥江路程稍近,蔡锷入绥江不久,他也到了城外三十里处。可还没扎下营地,就有人来报,蔡锷派人送了封信来。

    赵文龙微愣,接过一看,竟是约他阵前相谈。闭目思考了片刻,不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叮嘱好工事的建设后,便带着几个人骑马出去了。

    赵文龙现在的保镖头子已经换了,李国*。民间知道的或许不多,但赵文龙前世也是武林中人,自然知道。四川有名的武术宗师,打遍西南无敌手,在整个民国也能排得上前十的高手。

    李国*1911年入川,历史上投了熊克武,当了熊的保镖头子,以及川军武术总教头。可现在赵文龙早早统一了四川,熊克武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赶了出去,自然没法投了。之后四川一系列动作,他觉得赵文龙杀心太重,心有犹豫,直到后来发现赵文龙确实是为国为民的‘明主’,才下了决心投靠。

    对于李国*的大名,赵文龙自然知道,不但武艺高强,枪法也极为厉害。李国*来投让他大喜,立刻提为亲卫队长,领新组建特战四营,并兼任新组建特战五营营长。如此,洪贵,方同等人也能彻底解放出去。

    这次出来,虽然信得过蔡锷的人品,但他是都督,手下自不会让他冒险。所以由李国*带着五个暗劲高手随行,另外特战四营,五营的人已经散了出去,有了这些人,就是面对一标,也有一战之力。
………………………………

第九十六章 阵前交谈

    “你就是赵文龙!”蔡锷虽然有过了解,可真见到了,仍对他的年轻感到吃惊。

    赵文龙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大名鼎鼎的士官三杰中蔡锷真人,前世在一些资料中见过他的黑白相片,老实话,当时他觉得蔡锷不像军官,更像某大家族的少爷。

    “如假包换!倒是蔡都督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足慰平生。”今日的蔡锷一身戎装,确实很英武,赵文龙打量了他几眼,笑眯眯的迎了上去。

    蔡锷淡笑道:“不过些虚名罢了,比起赵都督在四川所为,却是远远不及。”他语气平淡,让赵文龙也听不出他说的是四川的发展,还是杀戮。

    不管哪样,他都不在意,嘿笑道:“革命嘛,就要有革命的样子,要是革命了还和以前一样,那还革什么命?”

    蔡锷一怔,赞同道:“赵都督说得正是,革命就是为了强国富民。”随后自嘲笑道,“可惜蔡某没有赵都督的魄力,就职云南都督以来,陷入利益纠缠,不得不与各方妥协,使云南至今没有太大发展。”

    “所以我来了!”赵文龙突然气势一变,从刚才大咧咧嘻笑变得盛气凌人,一股铁血煞气透体而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赵某看来,蔡都督的才华在军不在政。(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乱世用重典,蔡都督督军能做得铁血果断,可却没能把这份果断带到执政中,使得那些跳梁小丑也敢骑在军政府头上,有这些家伙在,云南如何能发展?若是赵某,必全力整军,清洗一切不服,再以数万雄军威压四方,顺昌逆亡,所辖之内,只需一个声音就够了!”

    蔡锷一惊,没想到赵文龙果如传闻中的霸道,就是在他面前也没有半点收敛。但赵文龙的话却让他若有所思,可嘴上却说道:“你这是独裁,现在已经是民国,不再是皇帝的一言堂。”

    “哈哈哈!”赵文龙狂笑起来,随后冷笑道:“独裁又如何?我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欧美完全不同,信奉的是一山不容二虎,人越多利益之争就越乱。你看南北两京的参议院和国会,那群蠢货除了争权夺利之外,还会干什么?中国真让他们来管,一百年也强不起来。另外,我记得你蔡都督信奉的是军国主义,以国强军,以军强国。你以为参议院和国会那群眼睛只盯在权钱上的蠢货,能让你一展抱负么?不说你掌了军会不会威胁他们的权利,就是强军所需的财物就是笔巨大的数目,给你还不如放入自己口袋的好。”

    蔡锷完全愣住了,他不是没想过各种情况,但总有一丝期望。革命党的情况他很了解,所以在‘二次革命’时,才会支持袁世凯。就是觉得独掌大独的袁世凯,更能完成心中的抱负。

    赵文龙不等他多想,毫不留情的碾碎这丝期望,讥笑道:“你不会觉得袁世凯独掌大权,就能真让中国崛起吧?嘿,独掌大权好啊,姑且不说他是不是独裁,你觉得他真正掌握大权了么?袁世凯在劝满清退位时答应了不少条件,还把满清对各国洋人的债务全接了过去,光是每年给皇室的用度和还债就能把他拖死,以致讨伐革命党还得向洋人借款。另外,袁世凯身边有着国会,满清遗老遗少,各方派系纠缠,情况比你的云南更复杂,就算他同意让你练军强军,其它势力会同意么?还有一点你别忘了,袁世凯是怎么起家的?难道他会允许第二个袁世凯崛起?”

    赵文龙的话,就像把刺刀,狠狠插入蔡锷的心脏,血淋淋。蔡锷最后一丝期望,被毫不留情的打碎。之前他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总有一丝幻想。但各方派系真的能让他一个外人掌军?袁世凯真的能信任他一个外人,再来一次‘小站练兵’?

    蔡锷仿佛瞬间被抽干了精气神,浑身透出一股颓然之气,苦笑道:“那你说我该如何?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中国继续衰败下去?继续被列强欺压?还有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可笑却没人发觉,仍以为日本是友好邻邦,更可笑的是革命党人居然倚为助力?”

    “很简单!跟着我赵文龙,你就能一展抱负。四川军校,不,很快就会是西南军校,你为军校副校长,全权统管一切事务,我只挂个名头,绝不插手。另外,西南军部总参谋长,也由你担任,我麾下数十万大军,你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蔡锷愕然,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居然开始招揽了,刚想说话,赵文龙却摆摆手道:“先别忙着拒绝,听我说完。日本的情况我知道,我已经联合各国排挤打压他们,你不用担心。但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只能让他们再蹦达几年,毕竟我国的底子太薄了。”

    “所以自强,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我给你的信有些东西已经说得很清楚,四川改革后,工商得到大力发展,用不了多久就能有庞大的税收,有了钱就能养更多的兵。但光有兵不行,袁世凯几十万大军,革命党也有十几万人马,可他们的军队在我看来,战斗力全是不足五的渣渣。”

    看到蔡锷愕然的眼神,赵文龙才想到语言好像太超前了,干咳两声道:“众所周知,军队的战力要看战略,战术,装备,训练,士气等各方面综合。我把这些分为十分,每项两分,以袁世凯的北洋军为例,他们觉得最自信的训练,含有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各国的*练方式。看似集众家所长,实际却无自身体系,杂而不精,乱七八糟,连军魂都没有。军魂你懂吧?就如日本信奉武士道,作战悍不畏死,德国人严谨,信奉钢铁意志。而中国,要是满清还在的话,倒能凝聚一丝天子龙魂的信仰,可满清退位后,这丝信仰也烟消云散。”
………………………………

第九十七章 宗师级护卫

    蔡锷突然插话道:“若如你所说,岂不是满清在时更好?还有,你川军难道也有了军魂?”

    “满清?要是几百年前刚入关那会,金骑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时期还好说,洋人几万联军,就是有枪有炮,也挡不住几十万铁骑的冲击。现在嘛,已经腐朽了,不过就算这样,也比现在的北洋要强。甲午之战,清军虽然退出朝鲜,可陆战并没吃多少亏。海战,虽然败了,但不是败在日本手上,而是那些蛀虫。且当时也不算全败,要不是慈禧老妖婆一力求和,以我国的人力物力,就是拖也能拖死日本的区区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