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民国军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好笑的是,在得知现在军饷是三块银元时,居然还有不少人抱怨,当初上官咋就没欠上一年呢。

    赵文龙的诉苦大会获得大举成功,不但降军归附,就是原来队伍的军心也更加稳固。让他心中得意,太祖的手段果然厉害,难怪队伍越打越多,个个悍不畏死,有了信念和思想,又穷得只剩条命,还有谁能战胜?

    八万大军的整编,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除非是像其它军阀一样,什么都不管,一划一拉就成军,可这样战斗力就太弱了。

    赵文龙虽然在乎数量,可更在乎质量,筛选就成了必然。三十五岁以上和体弱伤残的全选出来,八万人一下就去了四分之一,只剩下六万。

    淘汰的两万人他也没遣散,愿意的可进入警察部队,维护地方治安,这些人放到下面,有助于他掌控整个四川。不愿的,在郊外划出一块地,建个拥军农场,每人给二十亩地和十块退役款,可把家人接来共同居住。

    这让部队再次生出极大好感,对他也更为信任。

    六万人加上他原来的人马,和五县送来的新兵,又达到了八万。这八万人全部打散重组,让原来队伍的军官,副职和一些平时表现好的老兵,充当营,连,排,班等中低级军官,替他劳劳握住军权。这样以后就是原来的官军回来,也很难把队伍拉走。

    八万人中,居然挑出了九百人达到明劲实力的武者,让赵文龙感叹这时代武风之盛。二话没说,全编入了警卫营,一千两百人,很自然的升级成了警卫团,洪贵任团长,方同任副团长。

    神枪队也得到了补充,达到三百人,组成神枪大队,仍由王大宝任大队长。

    李铁柱的机炮连,改成了火力机枪营。由十一挺重机枪和五十二挺轻机枪组成,连同弹药后勤人员和机枪学徒共四百人。这时机枪还没受到重视,除了北洋系外,配备的机枪很少。就是新军也才每个标一挺重机枪,总才有四挺,巡防营和绿营各有两挺,算上原有三挺,总共才十一挺。

    倒是兵工厂有两挺,但赵文龙没让动,那边一样重要。轻机枪更是没个准数,有些标有几挺,有些根本就没有,算上原有也不过五十二挺。

    剩下的人组建五个师,每师三旅九团七百二十九个班,每班14人,军官共1093人,士兵10206人,配一个1500人辎重团,1200人工兵团,1200人师部警卫团,共15199人。

    剩下3500余人则全入炮兵旅,之前所缴加上成都所得,他现在也只有三十门炮。四门克虏伯七五山炮,二十六门五七小炮,山,野各半。三十门炮自然用不了这么多人,他塞进去是在培养更多炮兵。那些新军,巡防营,绿营的老炮兵挑出一些任低级军官,剩下营到旅级,则要等原来的军官改造完毕再挑进来,谁让他嫡系中没有会打炮的人呢。

    他自领全由老兵组成第一师,张大山任二师师长,过几天就把他调回来,罗全任三师师长,已经派人叫回。至于张勇,太毛躁冲动,没敢把一个师交他手上,把他调回了身边,任警卫团三营营长。

    四师,五师师长都空着,以后再从原来军官中挑选接任,而更让赵文龙头疼的是,五个师的旅级长官完全找不到人来当,就是团长都空了一半,也只能等那些军官再教育完成。

    整编之后,更头疼的事来了,枪的问题。枪支整合分配后,一师清一色汉阳造,二师全是快利,三师则是老套筒。之后三种枪就不多了,凭何一种都不够装备一个师,像汉阳造更是再多装一个团都不够。本来还够统一一师的六八步枪,给了五千赵尔丰带走后,连带八万降军缴获的装备,就只够两个旅。

    而剩余汉阳造,快利,老套筒凑一起,勉强够一个旅,四师算是列装完成,可五师呢?好枪全没了,剩下的都是马梯尼,林明登这种‘老家伙’,甚至还有不少的猎枪,鸟统。

    “麻辣个巴子,兵工厂要一年时间才能生产一个师装备,难道要等一年时间?”赵文龙揉着脑袋,有些不甘心。

    “买?现在是淡季,一条约在七十块左右,一个师也要上百万,很不划算。”他算了算,立刻就否决了,之前一直在砸钱,连同军饷,和兵工厂扩建,三千多万,已经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他还打算购买工业调备,买枪这种高暴利的成品武器哪会愿意。

    “即然造不及,买太贵,那就只有抢了!”赵文龙眼睛微眯,隐隐透出危险的寒芒。

    。。。。。。。。。。。。。。

    整编好军队,第五师就先发给林明登和马梯尼*练着,承诺不久就会有批好枪给他们换装,安稳住了人心。

    随后暗示罗纶,可以合并了,之后成渝两边以极快的速度达成协议,让在扯皮的双方都松了口气。

    同意了重庆方面组建重庆警备师的要求,由夏之时任警备师长,警备师由革命军改编。另合并的新四川军政府,由张培爵任副都督,兼工商部长,卢师谛任外交部长,黄复生任纪检部长,杨庶堪任农业部长。谢持任四川代表,驻南京国会议员。

    谢持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却反复无常,先革命又反孙中山,拥共又反共,反蒋又拥蒋,立场很不坚定。虽然赵文龙对他不太了解,可谈话间发觉这人没什么特殊长处,反而目光闪烁夸夸其谈,对他和南京方面都是大夸特夸,颇有两边讨好的意味。

    所以干脆眼不见为净,扔到南京去和孙大炮对垒。其它人倒是能力很强,虽然所到部门未必全相合,但适应后*持倒是没问题。
………………………………

第三十四章 被服厂

    革命党和立宪派各掌五个重要部门,形成了某种平衡。(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仅剩建设部长还没合适的人选,为了安抚先投靠的立宪派,便交给了民政部暂管。

    至于哥老会那些人,或许是觉得来成都没什么‘油水’,又或者怕赵文龙找借口把他们的人收编了,所以并没跟来。在重庆大肆收刮一翻后,四散回去做土霸王去了。

    这让赵文龙有些可惜,有一点他们是想对了,他们要是敢到成都,赵文龙就敢收编。不过他们现在离开,也只是逃得了一时,等他梳理好内部的事,腾出手来,就会收拾他们。

    协商完毕通报南京临时政府后,来成都上任。

    革命党的到来,终于让四川军政府的政府部门完善,赵文龙也终于可以从政事中脱离出来,专心编练军队。

    南京方面虽然对于四川都督不是他们革命党人有些怨言,但这边内部都商议好了,他们也没办法,只得批准。

    。。。。。。。。。。。。。

    “云龙叔,如何了,有多少人愿意当警察?”赵文龙来到临时警察培训营。

    王云龙紧锁着眉头道:“除去年龄实在太大,还有身残体弱实在不适合当警察的,还有三分之二。后来又走了一些实在不愿当兵的,现在也只剩下一半左右,万余人,这点人可不够维持整个四川啊。”

    警察部队也是按军队编制,赵文龙的打算是,每个乡镇派一个班,每个小县派一个排,大县一个连,一些关键要地放一个营。而成都,重庆两个重镇,至少要有一个团驻扎。要想满足这个要求,没有两三万是不够的。

    赵文龙想了想道:“这样吧,各县都有衙役捕快,剔除那些平时为恶的渣滓,依法该杀的杀,该罚的罚,剩下应该能得到不少人。而且这些人对警察一职和他们当地也更为熟悉,以军法*练一段时间,进行思想教育,就是很好的警察。”

    王云龙听完大喜,“少堂主果然聪明,如此一来,倒是省了不少事,这些原来的衙役也有了安置。”

    “呵呵,我也是取个巧罢了。对了,警察的武器就别拿长枪了,到时你把枪全都收上来,我再想办法买批手枪给你们装备。我打算以后警察都用勃朗宁,军队就配毛瑟手枪。”赵文龙笑道。

    “行,警察拿长枪却是不太方便。”王云龙点头道。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便交给王云龙全权负责,自己则前往被服厂。

    赵文龙的队伍成立后,一直没有统一的军服,以前在四县只有一家很小的被服厂,市面上买的布料也不适合做军服。所以他也只是买了一批布,发给下面士兵自己做套新衣服。但现在军政府成立,自己掌握了四川,自然不能再穿得乱七八糟。

    “卑职杨广元见过都督!”原官方掌握的成都被服厂厂长,听得赵文龙来,屁颠屁颠跑了出来。

    赵文龙点点头,直接问道:“你这被服厂,每月产量如何?”

    “回都督话,这被服厂已经建了很多年了,设备大部分都老化,还有不少损坏的。只是以前得不到重视,每年拨的款都很少,只够维护所用,一直没能购进新的机器。而且这两年,被服厂一直没接到什么订单,月钱也停发了,工人大部分都自己外出找活了,现在就是全力生产,每月也不过七八百套。”听到问话,杨广元顿时大倒苦水。

    赵文龙倒是知道一点,现在‘洋商品’横行,国内的工商产业都被打压得厉害,被服厂大部份又是军工,民间订单很少。更惨的是,连官府本身,也为了巴结‘洋大人’或是吃回扣,跑去洋行订购,使得被服厂更为艰难。要不是每年还有一些拨款,早就倒闭了。

    对此他早有了打算,安抚道:“放心吧,过段时间就好了,我准备向国外订购一批最新的缝韧机,另外,以后军工被服都会交给你这里来做。”

    杨广元大喜道:“多谢都督,不知都督这次来此是。。。”

    “军服,现在革命已经成功了,但军队服装太过杂乱,所以打算做一批统一的军服。”

    杨广元嘴角咧得更大了,订购军服,还是来这里,说明都督有意让他们厂来做。要知道现在四川可是有十万大军啊,就是一个一套也是十万数量,大单子,非常大的订单。

    可随后脸又苦了下来,“都督可是打算在这做军服?可我们厂现在的情况。。。”

    “无妨,先做着,等机器到了,被服厂还要扩大,最少要保证每年有十万套被服的产量。”赵文龙笑道。

    “每年十万套?”杨广元惊呼,这要多少机器,多大的厂才能完成啊?

    赵文龙也不解释,笑着递过一份新军服的图纸,杨广元接过看了一会,发现和现在新军的服饰相差不大,只做了一些调整,且左右胸口各多了一个口袋,颜色是土黄的。

    不错,正是后来党国的军装,只是多了两个八路的上胸口袋。

    他觉得军装没必要赶新潮,适用才是最好,且党国的军装还是很不错的。另外,他用的是土黄,而不是绿色和迷彩,是觉得土黄才是这时代最适合的保护色。在黄土地挖的战壕,自然是比绿色更隐蔽,春天雨多不适合做战,夏秋冬三季,山里的枯草,田里的作物大多都是黄色。

    至于迷彩,他倒是打算暗中做一批给特战队作战时用,平时则让他们穿普通军装。

    “和新军服装差不多,做起来不难。”杨广元很轻松道。

    “那就好,把工人都招回来,尽快开工。”赵文龙点点头道。“数量就订二十万套,我先给你五十万订金,不够了我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