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谁偷了我的皇位-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入座后,万历示意宴会开始。

    冯保拍了一下巴掌。

    乐队演奏乐曲,宫女们开始布菜、上茶,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这几日,先生辛苦了!朕按照两宫皇太后的吩咐,略备薄宴,共叙家常,请先生随便一点,不要拘束。”

    张居正千恩万谢,坐在下手,诚惶诚恐,优雅斯文。

    宴会,一切按照程序进行。

    菜肴很丰盛,宾主边吃边谈,气氛倒也很融洽。

    由于两宫皇太后都在场,万历没有提到封号的事情。张巨正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点。既然皇帝不提起,他也乐得不提,这个难答的考题,还是考虑的时间再长一点比较好。

    为了随便一点,活跃一下气氛,万历说:

    “朕刚刚读了唐代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先生能否给朕讲解一下?”

    张巨正听说让他讲诗词,心里轻松了很多,对他来说太容易了。

    他略一思考,娓娓讲来:

    “原诗是这样的: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

    讲完诗词,君臣又说了许多趣事,气氛融洽,相谈甚欢。

    好不容易,宴会结束了。

    回到家中,张居正的心思还是在封号。皇帝虽然没有再提起,但招待他的目的是不言而喻,明白人还用细讲吗?

    嘉靖初年,刚当皇帝的嘉靖为了封号的事,与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杨廷和争议不下,弄得君臣不合。结果是嘉靖的事情没有办,大学士的地位也直线下降,两败俱伤。他如果要步杨廷和后尘的话,一生的博学和雄才大略将难以实现。没有那个不受皇帝喜欢的大臣,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没有皇帝的支持,一个臣子将寸步难行。

    他决不会干那样的蠢事。

    他是一个工于心计的首辅大臣。

    其实他早已考虑成熟,有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只是交卷的时间还没有到,也不能透漏,只能反复捡查,使答案更完整、准确,尽可能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杨博的话让他茅塞顿开,不能为了一点虚名而得罪皇帝。皇帝才是大臣们的救世主,真正的主人,又谁会与主人顶着干呢?

    戚继光更为圆滑,提醒他既要使皇帝和李太后高兴,又要使陈太后不反感,就要在加的字上下功夫。

    邓阶也说: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反对,即是功可盖世,也会有人咒骂,张良、萧何乃至诸葛亮都死对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骂吧!”

    张居正的思路已完全清楚,知道应该如何做,不过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确定以后,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有时一件很清楚的小事儿,结果常常和预料的相反。他只有一个愿望,但愿此事不要产生太大的副作用。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竭力用时间和毅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虽然决定去做,如此不安,就证明他还是一个良心未泯灭的人。
………………………………

71、为老情人办事不上心才怪呢

    但他不会以失掉手中实实在在的权力,换取所谓的虚名,更没有愚蠢到一朝失足成为千古恨的地步工于心计、运筹帷幄的他知道,要想在宰相位置上坐稳,牢牢的掌握朝廷大权,进而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在青史上留一个好名声,就必须有皇家的大力支持,取得皇帝的绝对信任。没有皇家的支持,任你有天大的能耐也逃脱不了乱臣贼子的厄运。这是取悦皇家的一个大好机会,千载难逢,决不能让它白白的失去。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他已经想好了答案,默默不语,甚至连皇帝两次追问都没说。

    张居正在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刻。

    朝会还是照例举行。其实这一时期的朝会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以象征意义居多。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懂得那么多。国家这么大,疆域如此辽阔,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他还没有能力去当家。都须由张居正、太后等人来处理,他尽可以放心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他们的忠心,他们的才华,都是举国公认,不容置疑的。朝会上议的所有事情都有各部门事前用文字的形式,书面送到宫里让他过目。其实他根本就不用看,冯保和张诚都已分清楚,处理好了。必须要他知道的,也只需在上边写上“知道了”或画个圈圈就算大功告成。其他事情均有人来管,认真地办好。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才都在竭力工作,不辞劳苦,为什么不发挥他们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放手去干,又有什么不好呢?江山还是他的,皇帝还有他来做,他们对他还是毕恭毕敬。他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而苦活累活都有这些劳动模范来干。双方满意,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岂不更好?!他毕竟还小,尽可以找些乐子来玩。玩耍毕竟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必修功课。再说玩耍累了,可以静下心来,练练书法,充实自己,一切还是等长大一点再说吧!

    但是朝会还是要举行的,一天也不能少。它的作用就在于这是对皇帝的尊重,让他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耳濡目染让皇帝自然而然的学到一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和策略,增长治国和用人识人的才干。会上,还可以集思广益,尽可能的避免和少出问题。大臣们往往会争论的很激烈,很长时间讨论一个问题,直到理出头绪。古代人,特别是大臣,对国家大事都十分认真,敢于直言,不管对方是谁,哪怕是皇帝老子也照说不误。没有现代人的虚伪,明明不合,意见不一,当面就是不说,背后乱说,这也许是人类进化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吧!

    一切客套结束,开始议论所需解决的问题。大臣们会前早就准备好汇报或请示,费了许多的功夫。他们踊跃发言,议论着,争论着,有时争论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拍案而起,弓拔弩张。

    万历坐在龙椅上,似懂非懂,晕晕忽忽,时间一长,便感觉有点累,两眼直犯困,很想早点结束,回到宫里痛痛快快的玩一会儿。但必须坐在龙椅上。他可以不说话,可以不听,争论的空隙,趁没人注意的时候也可以打个盹,但不能离开龙庭,更不能回到宫里休息。这些老头子都是世界级的劳动模范,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事情一条条的说下去,一条条的解决,终于,各项事情都进行的差不多了,他可以回宫休息了。但此时他却来了精神,尽管他已经很疲惫,有件事情始终挂在心上,一直没有机会问,哽咽在喉,欲罢不能。

    “先生,请您过来。”

    万历亲切招呼着。

    张居正知道皇帝要问的是何事,是上交试卷公布答案的时候了,赶紧上前快走两步站在皇帝面前。

    “前几日,朕请您给两宫皇太后封号的事不知怎么样了?”万历关切的问,稚嫩的脸上充满着期待。

    众大臣在一旁认真地听着。

    其实这件事早就该办好,皇帝登基已经好长时间,太后还没有加封实在说不过去。无奈事务繁多,大家顾不上考虑才延误至今,不然早就有人奏请册封了。今天,皇帝亲自提出来,让当朝首辅来帮着起,众臣就更感兴趣了。

    “皇上,封号一事体现了皇上的一片孝心,也是本朝的一件大事,做臣子的本应早点办好,只是此事非比一般,应当起一个贴切,真正能体现两宫皇太后品格和功绩的封号,一点也不能马虎。这些天朝里琐碎事太多,微臣疲于奔命给耽误了。让皇上和太后等着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罪该万死!”张居正十分的抱歉,冲着皇帝磕起了头。
………………………………

72、大臣们才不傻呢

    见此情形,万历连忙说:

    “先生请起,这件事本来就不是首辅的职责,先生事务繁多,不能责怪您点起来吧!”

    “谢皇上!”

    张居正站了起来。

    万历又说:

    “既然未想好,再等等也不迟!”

    “皇上,微臣已经想好,今日正想向您汇报。微臣认为陈太后可称为仁圣皇太后,李太妃可称为慈圣皇太后。”

    张居正干脆说了自己起的封号。经过深思熟虑,他很轻松地说了出来,但为了这句话,经过多么强烈的思想斗争,既然说出去,就只有等各方面的反响,也做好挨骂的准备了。

    “这样合适吗?据我所知按照祖制只有嫡母才能有徽号,庶母只能加皇太后,都加封号恐怕不太妥当吧?各位爱卿都在,不妨都说说,大家都议议!给朕参谋参谋。”

    万历脸上笑开了花,充分说明这一封号是符合皇帝心意,极为满意。但嘴上还在说着让大臣提意见,这就是万历当皇帝的最大收获,学会了虚伪,学会了玩心眼。

    大臣们没有傻瓜,能混到这一层绝对没有智商低下的,个个都是人精,人中英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既然皇帝如此高兴,又是首辅亲自起的,又不是什么大事,何苦不识相,与两个权势最大的人争个眉眼高低呢?!

    养心殿里一片肃静,没有人说话,静得掉根头发都会象地震一般。

    见状,张巨正只好说:

    “先朝是由此祖制,嫡母加徽号,生母只加皇太后,以示区别。然今天皇帝仁孝,恩德隆重,自古圣贤都以忠孝为治国之本,皇帝想表达一下孝心加此两字也未尝不可。况且两母都视同己出,又没有什么区别,皇帝也不应有厚薄之分,理应一视同仁。在皇太后前都加两个字,正好体现皇帝仁孝之心,并不与祖制相冲突,群臣也会体恤皇帝的一片苦心。”

    张巨正的文章做足了,小皇帝的面子上也好看了许多,但还是感到欠些火候,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所以,他也不着急,知道这是急不来的,又假惺惺的说:

    “好吧!既然如此,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各位大臣可以随便说说!”

    过了一小会儿,还是没人发言,他只好自我圆场,说:

    “这样吧!这件事情就算通过,没有人反对嘛!不过,如果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不愿在这里说可以写成折子呈给朕,我会认真听取大家意见的。”

    其实,这时万历需要有大臣出来唱赞歌,对张居正来说更需要有人支援,两人都有点做小偷的感觉,生怕被人发现。如果有人赞同了,那么他们忐忑的心就会平静一点,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胜利果实。当然,这件事没人发言也可以通过,既表示默许,也可以认为是无声的反抗,沉默也表示是无言的抗议。

    给事中打破了长时间的寂寞,说:

    “御史们都没有什么意见!给两宫皇太后加封号体现皇帝恩德隆重和一片孝心。两宫皇太后也完全对得住这一封号,请皇帝下旨颁布。”

    见有人抻头,言臣们便都随声附和,众大臣也都高声赞同。小皇帝看着给事中,心里充满了感激,真是个大忠臣也!那次朝会上,他慷慨直言,希望自己早日继位,自己犯晕,如果不是张居正求情,差点架出去打五十大板。他感叹地说:

    “忠臣就是忠臣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