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偷了我的皇位-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充分考虑到一些确实存在的因素,中国是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的实力强大与否,朝廷的权威与财力不可分割,一旦发生战争、自然灾害,都需要国家用财力说话,藏富于民固然在理论上无可厚非,明朝的土地财富都集中在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里,他们靠瞒报,偷税漏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家有事绝不会把一根汗毛,朝廷的税负又不能少,地方政府就把这部分负担转移到无地的小民头上,劳苦大众不堪重负,生活日益艰苦,才有此无奈之举。
万历厉行节约,在节支上下功夫,改革驿递,改革学政,消除奢靡之风,可省则省,可罢则罢,这法子也洠в惺茬巯∑娴模瑳'有高深的理论,都知道,有的官员可能也实行过,但都洠в屑岢窒聛恚晌贫龋岢植恍福肥凳怯欣模Ч敲飨缘模啪拚畲蟮挠诺憔褪墙盘な档兀右坏阋坏蔚木咛骞ぷ髯銎穑镣蚶哪辏1576)时,北京、通州的储粟足支八年之用,太仆寺亦积金四百多万两,万历五年(1577),全年的财政收入为四百三十五万九千四百余两,支出为三百八十八万八千四百余两,有八十六万余两的结余,又在万历六年(1578),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清丈土地,到万历九年(1581),土地丈量完竣:全国总计田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增加了三百万顷,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将均徭里甲与两税合而为一,还简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苦下户和商人负担,相对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万历的头十年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大明王国也有了中兴的的迹象,国富民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位稍微注意一下,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上,许多艺术品都是万历时期的,万历时期,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坊,为了扩大生产已少量的雇佣工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一些纺织厂,有大量的雇佣工人,这些都要归功于这个时期的各项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万历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比发达的欧美还要早许多年,
………………………………
第二章 登基之后
第二章 登基之后
一、打扫卫生
万历五年(1577),朱翊钧长到十五岁,皇帝也是人,也在成长,从小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成人了,他在张居正的教导下,一点点的进步,在政治上趋于成熟,够独立的完成一些事情了。
两宫太后首先想到应该给皇上娶亲了,她们在选择皇后的问睿弦恢庇淘ゲ痪觯艋搜郏故窃诜氡5陌镏拢泄娜搜〔胖沼谌范耍枪げ课乃荚焊笔**的十四岁女儿,**,浙江余姚人氏,科试未第,仕途一直不畅,作为一名从九品的文思院副使,负责监制精巧细致、施金流彩的金银犀玉之类的装饰品,以备作舆辇册宝法物和各种器服之用,女儿入选,当日即升为锦衣卫指挥使,旋即又升为都督同知,地位直线上升,老朋友帮忙,将一个天大的富贵降临到他们的头上,感谢涕零。
张居正自知他虽然浸淫官场25年,与前几任首辅比起來,资历尚浅,无法相比,如何才能让人乐于为他效力,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也不是行政命令所能做到的,纵观明代的历史,能够领袖百官者,都有长期身居高位的资历,很早就拉起自己的一套人马体系,严嵩做了7年的礼部尚书,又做了6年大学士才升任首辅,徐阶做了3年礼部尚书,后又做了10年大学士才得以扶正,张居正根本洠Хǜ窍啾龋龉6年大学士,入阁前只有礼部侍郎的虚衔,洠УH喂翰刻霉伲怯珊擦衷褐鄙蟻淼模霉俪×餍杏飦硭担小跋旅鏇'人”,平时倒是洠茬郏旅娴目梢圆凰闳耍搅说笔赘ǖ氖焙颍谥富硬欢保拍芨芯醯较旅娴男÷薏吠凡唤鍪侨耍苣寻谂匦肴险娑源挥胁扇∏謇淼陌旆ǎ蛞慌慌勘昕刂频煤芫疾判小
官员里永远有靠上窜下跳进谗言吃饭的家伙,其哲学概念就是“做糖不甜做醋酸”,建设性的事情做不來,毁人的事很拿手,高拱的门生韩楫就是一个,高、张交恶,韩楫洠佟白龃住保啪诱浦昂φ摺保骸昂φ摺弊苁切α吵庞腥ㄊ频模ü沙艣'权势的人,高拱看到的都是可爱的笑脸,张居正恰恰有幸看到了许多人的屁股,说:“你们要换成笑脸也來不及了,‘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系,’所谓‘芝兰当道,不得不锄’者,我就是要拔了你们这些仙人掌!”
他不失时机地清理门户,隆庆六年六月,对南北两京四品以上官员进行考察,七月,对所有京官进行考察,锁定了目标,不是泛泛的开大尾巴会、表言不由衷的态,两次大扫除,共斥退吏部员外郎穆文熙等30余人,将吏部给事中韩楫等50余人调离京城,从庶吉士中补充了一些人进來,重建了言官队伍,又贬斥了一批尚书、巡抚级别的高官,时人说:“一榜所黜皆高党!”
干掉了一批,就要选拔一批上來,不能不像样子,要和“高党”比一比,安排内阁与各部首长也是一门艺术,要医治政变留下的创伤,只有把有声望的人安排上來,次辅高仪已经死了,他不能“独相”, 就选了礼部尚书吕调阳为次辅,吕调阳是个忠厚长者,选他入阁是动了点儿脑筋的,张居正不能允许有潜在的对手,哪怕现在还很弱小,夏言、严嵩、徐阶都各自有教训,把别人拱翻,就要防止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吏部尚书由张瀚來担任,礼部尚书由陆树声补上;兵部调來抗倭名将谭纶;户部用了王国光;刑部用了王之诰;工部朱衡与左都御史葛礼光留任,都是素有清望的大臣,王之诰是张居正的亲家,但从不依附,颇得舆论的欣赏,有这样一套班子,可谓声威赫赫,基本可以服众。
此次清洗力度之大,远远超过严嵩、高拱刚上台时所进行的清洗:“扬人如掖,摧人如掷,天下从风而靡”,提拔人就像往上拽,贬斥人就像往外扔,清洗既是对将來革除弊政打下基础,也是为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采取的措置,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反对新官一上任就撤换干部,他自己也未能免俗,在中国哲学里“老鸦站在猪身上”定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就在他环视海内觉得乾坤初定的时候,一件突如其來的事变从天而降,
………………………………
二、意外事件
二、意外事件
一日,在凌晨的夜幕中,万历被李太后叫醒,睡眼朦胧中乘坐一顶软轿出乾清宫上朝,轿子刚走出乾清门,从西阶上,猛然下來一个身穿太监服装的人,手里拿刀,慌慌张张地直奔轿前,兵卒见势不对:不好,有人行刺皇上,立刻虎狼般扑上前三下五除二把那个人擒住。
队列连忙停下,在一片鼓噪和慌乱中,兵卒对该恐怖嫌疑分子搜身;搜出绑在腋下的剑和手拿的刀各一把,宫禁之中竟混进刺客,还惊动了皇上,事情就变得重大起來。
此人下巴上洠в泻耄┑囊彩翘嘁路婵啄吧餂'人认识他,随值的太监与众兵卒心有余悸,喝问:“你叫什幺名字,从哪來的,为什幺要行刺皇上!”该犯的脑子不好用,略有迟疑,就有无数拳脚伺候下來,半天才吐出两句话:“小的,叫王大臣……家住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就再洠в卸傲恕
皇帝重新启轿上朝去了,把此事交给冯保处理。
但冯保再三审讯再也问不出什幺,只好照直汇报上去。
万历亲笔批:“把王大臣拿送东厂究问,派当差的校尉去着实缉访了以后再來回话!”
张居正听到冯保那边传來的消息,惊出一身冷汗,王大臣交待他系戚继光的手下,戚继光是军中要人,手握重兵,是他安放在边境和京畿的一枚重要棋子,消息要是走露,会立刻引起巨大的反响,与自己也极为不利,更容易在戚继光那里激成意外之变,忙叮嘱:“事关重大,不能再让那家伙乱咬人了!”
其实,王大臣与戚继光一点瓜葛也洠в校臼浅V莸囊桓鑫抟涤蚊瘢艿狡菁坦獾谋跋胍毒思覜'收只好流落在北京,给一个太监当了杂役,时间不长就偷了主人的衣服穿上,混进宫里瞎逛,十九日天快亮的时候,刚好碰见皇帝上朝的队伍,他生平洠Ъ獾鹊耐牵诺貌磺幔胝腋龅胤蕉阋欢惴炊耸ゼ荨
张居正的建议,冯保觉得有道理,但他由此也产生了一个念头:牵连戚总兵当然不妥,可以让这家伙去咬人啊!但咬谁呢?就是哪个不识相的高拱了。
高拱下了台,余党尚在,有可能东山再起,必须连根拔除,我虽不是丈夫,歹毒却是一点不能少,王大臣啊!你就是上天送來的一柄利器,想好了主意,就再次提审,他屏退左右,关上门窗,低声说;“戚总兵的事不能再胡说了,就说受前司礼监陈公公的主使,前來谋刺皇上以报高拱被抄之仇,照这个路子招认,包你高官得做,富贵一生,否则就活活打死!”
事态在进一步扩大着,三天后,也就是正月二十二日,张居正上奏皇帝,就此事正式表态:“发生这样的事,臣等不胜惊惧震骇,宫廷之内侍卫严谨,若非熟门熟路,岂能如此顺利地接近圣驾,显然蓄谋已久,必有主使勾引之人,请下旨责令刑侦衙门进行缉访,务得下落,杜绝祸本!”
这个奏本显然冯保已就构陷高拱的意图与张居正通了气,张不仅同意而且予以配合,先以奏疏的方式大造舆论,万历哪里知道这些“潜规则”,大内都能混进外人,当然要查,立即批复:“卿等说得是,照办!”当天守门的太监和卫兵也都被拿下拷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张居正的奏章一上,邸报立刻传出四方,朝野为之轰动,民人等都已看出,首辅要兴大狱了,矛头所指正是前任首辅高拱,京城里人心惶惶,上至堂官,下至小民,无不惊骇万分,不知又有多少人头要落地,科道官员首先表示了不平,纷纷打算上疏指出其漏洞,但顾忌张居正的权势一时还不敢冒然行事,刑科给事中,群情激昂:“此事关我刑科,其无一言,遂使国家有此一事,吾辈何以见人!”草拟一疏,建议皇上将此案从东厂提出移交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审,以求公正,为取得张居正的谅解和支持,专程到朝房去面见张居正陈述理由,张不为所动,说:“此事已成定案无法更改,你们也不要上疏了!”科道官员哪里能服,连续五天到张府求见,他躲得踪影全无。
舆论反弹竟如此强烈,是张居正事先所不曾料到的,情绪低落,压力很大,曾一度去午门关圣庙抽签,以维持心理平衡,究竟做还是不做,令他着实难下决断。
王大臣一案给冯保以出气的借口,借机要把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