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侍女缓缓退走。

    邹氏望着那熟悉的身影,露出笑容,上前替张绣温柔的擦拭着雪花,同时柔声道:“回来啦,快,这边烧了热水,你先洗洗。”

    “晚饭马上就好了,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鱼贴馍。”邹氏说完,转身道:“你先等会,我先把馍给贴上。”

    张绣却是一把揽过邹氏纤细腰肢,轻嗅了番,神情略显舒适,同时道:“我们一起。”

    说着,张绣借势从后面楼了上来。

    邹氏本想拒绝,可话到嘴边却没说出口。

    贴着邹氏身后,张绣握着邹氏玉手,非常柔情的抓过面饼沾水贴在那铁锅上。

    很慢,不过却很享受。

    贴了好几张,邹氏恍惚想到了什么,试问道:“佑维,听胡将军说,你此番在徐州纳了吕布之女为妾?”

    “嗯,”张绣不由得有些愧疚。

    听张绣说完,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好像最珍贵的东西被他人夺走了一般。

    可转而又带上落落大方的笑容,温和道:“吕玲绮她人呢,让她住到府里吧,怎么说她”

    “怎么说她现在也是你妻妾了,理应入府。”

    张绣挑眉诧异,没在府里?丫的,这胡儿怎么办事的?

    “嗯,明日我让她过来,不过玲绮尚且年幼,后府的事还要劳烦婶婶帮忙操持。”张绣温和以待。

    邹氏柳眉一颤,没去接话。

    心中却是有些喜悦,最起码张绣没有让她离府,这对她而言足够了。

    面饼贴好,邹氏美眸看着张绣道:“佑维,如今已然入冬,你与黄月英等人婚事准备何时操办?”

    “过几天吧,等大雪消融便找个良辰吉日。”张绣皱眉,他的确得抓紧了,蔡氏他好久未见,恐怕肚子已经很大了。

    说完,张绣落座,搂着邹氏,令其坐在自己怀中,道着这段时间的思念,诉说着点点趣事。

    也是让这冬季不再寒冷。

    吃了晚饭,张绣抱着邹氏,大步回房,准备吃个饭后甜点,活络下筋骨。

 第一百四十章 草庐村夫

    次日,天明。

    张绣望了眼美人,艰难起床。

    没办法,大冬天起床太受罪了。

    洗漱一番,打开房门,望了眼屋外,大雪已经停了,不过这场大雪确是令整个襄阳城裹上了银装。

    张绣招来胡车儿,又特地带上不少亲卫,径直出城,跨江北去,赴隆重卧龙岗拜会诸葛亮。

    天寒地冻,也幸好有棉衣御寒,令他们舒服很多。

    二十余里,走了近两个时辰。

    远处,张绣望了眼那山丘,这地方便是卧龙岗了。

    啧啧,村夫还是有钱啊,这么大地方可都是村夫家的,往日芒种时节佃农无数,典型的世家土豪。

    不过后世刘备可是三拜诸葛亮,张绣可不信诸葛亮能掐会算,知道刘备过来,显然是这卧龙岗下面有他的眼线。

    想到这,张绣嘴角勾起冷笑,抬手道:“杨兴,你带亲卫左右潜行,将这卧龙岗给我围起来,若与人离走,皆带回岗上。”

    “诺!”杨兴点头应下。

    “主公,你还怕那个诸葛亮跑了不成?”胡车儿挠了挠头道。

    张绣耸了耸肩没去答话,他估计以诸葛亮那尿性,八成要跑,自己可没刘备那闲工夫一个劲陪他玩。

    今日,他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自己都不可能放跑了他,杀了他倒不至于,可若不为自己所用,终身幽禁是免不了的。

    当然,这是万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他此行是来求贤的。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卧龙岗,草庐中。

    草庐内放有一鼎,其中罄竹噼啪作响,燃烧用于取暖。

    庐内,首位处。

    诸葛亮儒雅而坐,正捧书研读,神情自若,绝不像是十七八岁年纪。

    他研读的是孙子兵法地势篇,四书五经,阵法兵书,他皆倒背如流,至于这孙子兵法,他也不止一遍研读。

    阅览片刻,他脸色带着温和轻笑,摇头露出一丝苦涩,旋即抬手将竹简丢入鼎中燃烧。

    一侧,书童习以为常。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卷竹简被丢入鼎中燃烧,而每丢一卷,说明自家主人又倒背如流一卷,实非常人。

    诸葛亮起身,脸上颇为无趣。

    转身就欲寻找新的竹简时,庐外却是疾走来一人,是他家柴夫。

    “主人,岗下来了一群当兵的,各个魁梧有素。为首之人身长八尺,生的英武不凡,向老朽打听主人住所。”

    柴夫低头说道。

    “哦,来了群当兵的?”

    诸葛亮挑眉,眼角闪过一丝狐疑。

    当兵的不会没事大冬天来这个地方,恐怕来的八成是荆州之主张绣,看来徐庶崔钧二人是把自己举荐给了张绣。

    略微沉思,诸葛亮穿上布鞋,急声道:“小童,灭了鼎中余火,稍后张绣至你先莫要露面,见其诚心方可出庐。”

    “问及我时,就说我赴友去了,不知何时回来。”

    “切记,不可妄言。”

    “小童明白。”书童低头道。

    说完,望着自家主人离去的身影,书童无奈摇了摇头,有些不解,他家主人一直以来关注着天下大事。

    可行为举止却又显现的毫不关心。

    不懂,搞不懂。

    他灭了鼎中余火,只想着稍后该如何糊弄张绣吧。

    良久,草庐外不远。

    张绣领着胡车儿临近,后面十余甲士负责戍卫。

    望了眼不远处草庐,张绣撇了撇嘴,诸葛庐,这要放在后世可是景点。

    上前,不管在不在,礼仪得到位。

    张绣作揖拱手高声道:“大汉车骑将军张绣拜会诸葛孔明先生。”

    语落,草庐内没有反应。

    “大汉车骑将军张绣拜会先生。”

    张绣沉声喊着。

    到是一侧胡车儿撇了撇嘴,骂骂咧咧道:“主公,这诸葛亮好大的架子,你亲自拜会都不予理会,俺这就去踹了他这破草庐。”

    张绣瞪了胡车儿一眼,旋即再度高声道:“大汉车骑将军张绣拜会先生,唐突来访多有冒犯,望先生勿怪。”

    这次,庐内走出那书童。

    望了眼张绣,书童坦然道:“将军,我家主人去赴友了,已不在庐中,将军可改日再来拜会。”

    “他奶奶的,这厮还真跑了?”胡车儿瞳孔一睁,气不打一处来,竟然真被自家主公给猜到了。

    该打,这种人该打。

    “主公,一会把这厮逮回来后,俺先帮你出口气,看俺不抽这小子几嘴巴子。”胡车儿恼怒说着。

    张绣摇头不与答话,同时轻笑道:“这天寒地冻,归途尚远,不知可否进庐小憩片刻,顺便讨杯热茶暖暖身子?”

    “这”书童迟疑,旋即道:“将军请吧。”

    “多谢。”张绣嘴角勾起道。

    入庐,陈设简单。

    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无数竹简,张绣拿起一卷,不由挑眉,因为这竹简内竟然空无一字。

    “呵呵,将军,庐内可供阅览的竹简寥寥无几,至于这些书架上的竹简,都是我家主人生平研读过的,早已熟记于心,便将原卷烧毁留有空竹。”

    书童在旁斟茶,同时轻笑解释。

    “这些他都记住了?”张绣目光一颤,这么顶的么?这些加起来恐怕不少,能牢记于心可不简单。

    “记得记得,主人可倒背如流。”书童颇为自傲道。

    张绣砸吧下嘴角,望了眼书架最高位置,一份竹简用锦布包上,其就欲取下来时,书童连忙道:“将军不可。”

    “将军,此竹简乃我家主人呕心沥血所著,不可示人,还望将军莫要为难小人。”

    “一个破竹简,有啥不能看的。”胡车儿撇了撇嘴道。

    张绣迟疑了下,收回了手,望了眼一侧天下十三州的草绘图。

    草绘图只是标注了大型城镇,关隘,以及一些地利,而其中一些州郡被放上了木棋,想来是对应的诸侯。

    看来诸葛亮对天下时局一直关注着,想来他一直想要出山,可却在静候良机,否则关注这天下时局何用?

    “将军请喝茶,”书童低声道。

    张绣点头,坐与次位,品茶不时望向庐外,想来应该快了。

    书童见状,有些好奇道:“将军,我家主人确实出门赴友,恐短时难归,将军无需”

    话还没说完,只见庐外诸葛亮折返回来,其整张脸都垮了,一副这不应该的表情。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劫不复之法

    “好你这厮,我家主公诚心拜会与你,你不领情就算了,还特地溜之大吉,若不是我家主公料到你会如此,恐怕还真被你蒙混过去了。”

    胡车儿捋着衣袖,神情有些恼火,就欲动手。

    “胡儿,不得无礼。”张绣抬手沉声,连忙制止。

    诸葛亮深邃的眸子带上一丝狐疑,看了眼张绣,张绣提前知道自己会跑?奇怪,还真是奇怪。

    “孔明访友回来了?”

    此时,张绣捏着茶盏,双目灼灼,似笑非笑道。

    诸葛亮苦笑摇头,抱拳作揖道:“将军说笑了,亮见雪停,刚遇出岗访友,却得知将军亲至,特地折返回来相迎。”

    张绣抿了口茶水,耸肩轻笑,不予揭穿。

    诸葛亮心中盘算,旋即径直落坐,高声道:“小童,速去取我那珍藏数年的香茶,沏与将军品尝。”

    望着小童退去,张绣再度看向诸葛亮,目光如炬,足足盯了十数息,沉声道:

    “孔明,当今天下动荡,百姓疾苦,吾虽胸怀大志,可却缺少王佐之才为我安定后方,掌控荆州。”

    “而近日与元直、州平闲聊,其二人对孔明推崇备至,绣求贤若渴,故前来拜会,叨扰之处还望孔明见谅。”

    说着同时,张绣起身抱拳作揖。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起身将张绣搀起,同时道:“亮不过乡野村夫,何德何能让将军行此大礼。”

    张绣直起身,定睛望了眼诸葛亮。

    诸葛亮:武力61,统帅101,谋略105,内政106。阵营:无。

    张绣瞳孔微缩,啧啧,村夫果然是村夫,果然能进武庙不是闹着玩的,丫的这还没出山呢,各项数据就这么吊炸天。

    等出山了还了得?

    不行,今天不管怎么样,也得把村夫忽悠上车,忽悠不上车腿都给打断,免得爬到刘跑跑的被窝里。

    只不过,怎么忽悠呢?

    政治、军事之类,自己忽悠不过,眼界格局之类,村夫未必理解。

    “孔明,汝熟读四书五经,专研天下兵书,为的不就是除乱治天下么?天下百姓疾苦你难道不知?或者你一心为己不思百姓?”

    张绣沉声喝说道。

    想了半天,他也不知道怎么get诸葛亮的点,只能从后世记载中去尝试,记载中的诸葛亮对百姓还是比较好的。

    插一句, !

    诸葛亮眉宇微皱,深吸口气,旋即神情变得肃然,沉声道:“将军既思百姓,又可知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或者说,将军可知,当今大汉,因何战乱四起?将军若能解惑,亮愿用平生所学,助将军平乱治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