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铁骑-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青大将军,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战军请示道。
卫青的眼睛,扫看了整个战场,“大军鏖战了数日,已经人困马乏,先停下休整五日。”
“另外,将俘虏来的七万余异族军,凡是完好无损的,全部充军。”
“末将领命!”战军领命。
“哦!”
“对了,令李真、龙越将军,各领五千骑兵,踏平草原诸部,凡是王廷之人,格杀勿论!那些异族的百姓,凡是反抗者,皆杀!”
“族内的那些百姓,只要不闹事,暂时不要管,我会奏请陛下。”
卫青继续吩咐道。
“诺!”
“退下吧!”
战军告退。
覆灭王廷,是要告诉他们,与秦国为敌的下场。至于那些百姓,王廷没了,草原四处战乱,他们不敢离开的。
“来人,取笔墨来!”
“本将要写捷报!”
卫青喊道。
西部战场大捷、乌撒城大捷,此两场战争的胜利,是颠覆战场胜利的关键。
如此一来,这两处战场,对秦国边境的危机,已经解除,那么接下来,便是公孙衍、龙溪君所部的主力军。
只是,当几个兵团,一旦会合,南北夹击,敌军必输无疑。
夜幕降临之际!
一张张帐篷,搭建了起来。
营外的战场,还在继续清理。
死了十几万人呀!
清理起来,非常麻烦。
中军大帐内!
卫青端坐于首坐。
蒙恬、蒙毅二将,位列其下。
“两位将军,北方主力军已除,说说咱们下一步的动向吧!”
卫青看向两人说道。
这些天来,与蒙家两兄弟的交谈,让他发觉到,蒙恬此人的韬略极深,竟不比他差。
“呼尔怒的残军,退至林谷,这等我军通往林城的必经之路。如若不走这条路,咱们就要绕很远,而且!极有可能,再被前线龙溪君的大军,率军北上,而被包了饺子。”
“故而,想取林城,林谷我们必须拿下!但末将现在,最担心的,是辽国的百姓,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军北上的最大阻力。”蒙恬一语道破,此次北上的困难。
秦国兵马,都快打到辽国国都了,辽国的百姓,怎会袖手旁观。
“是呀!这北方的战争呀,让北方百姓,在十几年内,锐减了两百余万,北方的百姓,也不多了,本将不想伤害他们,如果!他们非要执迷不悟,那本将只能屠杀一场,以震北方异族百姓。”
卫青非常无奈。
原来的辽国,有五六百万人口,可常年打仗,剩下不到四百万人口,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之后,秦国与辽国,还有大战,期间!又会死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战争的代价太大了,早些结束战争,百姓才能早些安定下来。
第612章 北方人口处置
在东部正面战场之上,其战斗也是进入到白热化之中。
秦军火力全开,辽燕联盟,看起来气势汹涌,可在强势的秦军面前,他们逐渐败退。
所设置的防线,逐渐被秦军摧毁。
现在各部的将军,都能独当一面了,东方羽这个皇帝,除了参与总决策以外,平日时间,也算轻松。
他现在可真就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中军大帐!
东方羽刚拿到西部与北部的战报。
“陛下,大食族退兵了,不过,我军在西部,战死了十万大秦精锐,损失惨重。”
徐猛向东方羽汇报着,西部伤亡的情况。
这个伤亡情况,是他没没有想到的。
居然能损失如此惨烈。
那可是坐镇西部的白起将军啊!
“连白起,都在阿修罗的手里,栽了跟头,加上徐荣的军团,仍旧没有将大食军团,消灭干净!”
“看来,大食的大将军阿修罗,本事可不小呀!”
在经历过西部一战之后,他对阿修罗,万分重视了起来。
“此人,必然成为大秦北伐的大敌。”
徐猛继续说道。
但其实,大家心事重重,都能想到,北方想要安定,就必须将北方各族的根基,全部打掉。
与大食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未来!必然在塔克河,与大食有一场决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卫青所部,倒是在北方,打了漂亮的大仗,异族联军二十万兵马,几乎损伤殆尽,呼尔怒的辽军,也战死了两万余人。”
“此等战绩,举国振奋!”
东方羽对卫青在北方打的这一仗,评价非常之高。
敌军即便都是杂军,可在只损失两万余人的代价下,灭敌如此之多,卫青此战,可封为战神。
“陛下,卫青再厉害,那也是您的徒弟,若无您的教导,何来现在的卫青啊!”徐猛夸赞道。
东方羽怪异的看了徐猛一眼,顿时就说道:“徐猛,你什么时候这么会拍马屁了?”
“陛下是圣帝,臣在陛/》
“不过,卫青立此功劳,该封!”
“何况,卫青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
在别人面前,他依旧可以高傲,不给任何人面子,但唯独东方羽,是他这一生,唯一敬佩的人。
嗯!
东方羽微微点头。
徐猛的言外之意,他自然也懂得。
“卫青是自家人,自然需要封赏。”
“朕的麾下,有一妹妹,乃是当年徐妃所生,如今也有十八岁了,长的亭亭玉立,尚未婚嫁。”
“武国覆灭之时,朕待之如亲妹妹,皇太后娘娘,也甚是喜欢,朕有意…将其许配给卫青,以结秦晋之好!”
东方羽早就有此想法了。
但一直以来,卫青镇守北方,后者又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托词,屡屡拒绝。
只有他知道,不是卫青不想成家,而是卫青现在,确实年轻了一些,后者的抱负,是踏平漠北!
再加之,害怕自己战死沙场,耽误了人家姑娘。
“陛下说的是安阳郡主?”
徐猛猜到。
“不错!”
“此次,他卫青拒绝了不了!”
东方羽意味深长一笑。
卫青这样好的基因,若是不遗传下来,当真是可惜了。
“传朕圣旨!”
“加封卫青为大司马,赐其战神的称号。”
东方羽直接令道。
建国之期,东方羽留给祖宗后代的第一条祖训,异姓不得封王,主要是怕这些王爷,有了封地,就拥兵自重。
现在加封卫青为大司马,主要还是为了,巩固大秦权力的平衡。
“陛下圣明!”
徐猛拜服。
此封之后,柳文钦大将军的兵权,就轻了许多。现在调兵,柳文钦几乎一个人一句话就能调动兵马,而卫青加封大司马,以后调兵,卫青有权节制、反对。
“陛下,另外就是卫青将军,在信中所提到的,北方百姓如此安排。”
“我们拿下北方的土地,需要巩固,等咱们拿下辽国的地盘,会获得大批百姓,总不能将异族的百姓,全部都屠杀吧!”
徐猛说道。
“这是个问题,此事!交给太子与六部去议吧!”
东方羽这个甩手掌柜,甩的确实是好。
他征战在外,朝廷的内政,几乎都丢给太子与六部大臣。
只是,连他都没到,东方君居然这么成熟,从小对治国之事,就有兴趣,现在十二岁,所表现的老辣,可丝毫不逊色于他!
他现在怀疑,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会和自己一样,从另外一个世界,穿越过来的吧!
“臣明白了!”
徐猛拜道。
而后!东方羽给卫青,下了继续北上的命令。
西、北两部大捷之后,赢面遂然已经显而易见了。
两日之后。
信使回到京平。
北方异族百姓,要妥善处理,处理不好,是要发生叛乱的。
这是十万火急的事。
得到消息的东方君,立马召集了六部官员。
兵部于谦;吏部玄初;刑部张仪;礼部法巽;工部王蒲;户部金睿。
“六位大人,想必皇上的书简,你们已经看了吧!”
“我军在北方,势如破竹,那问题就相继而来了,皇上要北方的土地,北方的百姓,就要好生安顿下来,这样他们才不会闹事,大家看看,给个解决方案。”
东方君的目光,在众位大臣的身上扫过。
刑部的张仪率先说道:“太子殿下,这北方现在的人口,多达两百多万人,这可是一州的百姓,难以妥善安定。”
现在的秦国,困难是有的,而且很大,全国上下,都在省吃俭用。
希望尽量能填补国家的库存。
“其实也不难!”
此时的于谦,开口说话。
“于大人,说说你的看法。”东方君看向于谦。
“两百万百姓,一部分内迁,另外一部分,可以生活在草原上,咱们可以修建城池,大不了,再划分几个都护府,设置几个地域,便好了嘛!”
“砰”的一声,户部尚书金睿手里的茶杯,不满的磕在桌子上,发出不满的响声。
“于大人,你说的倒是轻巧,规划都护,修建城池,是需要钱的,咱们现在哪里来的钱。”
“南疆平定,需要建设吧!倭国地盘需要建设吧!全国经济复苏,也需要钱吧!你是兵部的尚书,哪里知道我们户部的苦衷。”
第613章 各有难处
总而言之!
秦国四处打仗,需要钱粮。
虽说秦国的农业技术,要领先历代朝廷数倍,可这也招架不住,这样动兵打仗呀!
尤其是倭国,还是小村落时代,城池都是少有,治理起来,就更加麻烦,唯一的好处是,倭国百姓少,处理起来,相对简单许多。
“行啦金大人,这两个地方的情况,我比你清楚,南部吴越两地,在李靖将军的治理下,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何况!两国百年积攒下来的物资,足够李靖用上好几年!”
“你应该看看,吴越两地的经济、粮产,早就开始盈收了,至于东倭的地盘,前期并非需要建城,北方的问题不解决,终将成为大患。”
于谦对金睿的抱怨,表示非常不耐烦。
“于大人,你们兵部,只管用兵,当然不懂户部的难处。”
金睿眉头紧锁的说道。
“金大人,你这说的什么屁话,你们户部调粮,怎么会和兵部没关系,这打仗!兵部与户部,是一条心,这话可不兴说。”
于谦的那颗眼睛,瞪得和牛眼一样大。
两人这话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争的那叫一个面红耳赤,就差两人动手了。
其余四部,坐在椅子上,喝着清茶,看着两人吵架,也没制止,就看个乐呵。
“于大人,别不讲理啊!”
“对,他娘的,老子今天不仅不讲理,老子还要干你。”
于谦撸起袖子,那好家伙,真要上去,跟金睿干一仗。
见这架势,金睿有点害怕,于谦是练过点武的,他一介文人,怎能是人家的对手。
“挡住挡住!”
太子连忙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