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周天子-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季武郁闷道:“魏军怎么如此不堪,以前欺负我大卫国的劲,都上哪去呢。”

    那将官叹道:“其实也不怪他们,在咱们这里当战俘,都比在魏国当兵要好,在咱大周,连孩子都不需要照顾。”

    别得不说,但是在孩子方面,大周做得真的是无话可说,只要大周攻陷的地区,第一件事,一定是将孩子照顾好。

    因为这是姬定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得严格执行。

    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有三大原因。

    首先,这能够解放女人,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来。

    其次,能快速获得他们的忠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下一代才是关键,姬定希望通过教育,去影响下一代,让他们忘记什么诸侯国,只知道自己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周子民。

    “啊!”

    姜季武痛苦地哀嚎一声,“我都快要无聊死了,如今想打个战就这么难么。”

    他空学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可真是憋屈。

    不过也就他这么说,大多数人还是渴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洛邑。

    “由于大部分魏军,在寒冬缺乏作战能力,我军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如今韩国北部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我军占领,其中还包括通往河东的道路。”

    昭阳手在地图上比划着,向姬定禀报道。

    语气是轻描淡写,他身为统帅,连洛邑都没有离开,因为他知道,说是冬季攻势,其实是无仗可打,当初楚国比韩国富裕多了,也强大多了,结果瞬间崩溃,如今的韩国比当时的楚国更惨,只要开始发生动乱,基本上就没得救了。

    那傻乎乎姜季武还自告奋勇,结果跑去新郑将自己溜了一番。

    姬定点点头,道:“很好,我们一定要阻断秦国与外界的联系。”

    昭阳问道:“宰相是想先进攻秦国?”

    姬定摇摇头道:“不,秦国在关内,同时秦法严苛,我们的人是难以渗透进去,而秦军的势力乃诸侯国之最,若进攻秦国,纵使胜利,只怕我军也会损失惨重。

    我打算先围住秦国,不能让秦军出关。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赵国,同时与宋国在东线牵制齐国,先用宣传去瓦解魏国。”

    这上兵伐谋。

    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秦国比较封闭,而地理很大程度也将决定这人们的思想,秦人思想也是比较封闭的。渗透一个封闭的地方是很难的,成本太大,姬定打算最后再消灭秦国,先堵住他们,关内是安全的,那你们就待着,也别想出来。

    北方赵国民风彪悍,那赵王父子,皆是一代雄主,姬定认为必须要强大的实力令他们屈服。

    齐国远在东边,又比较富裕,姬定决定先跟齐国耗着,打持久战。

    魏国地处中原的中心,人们思想比较活跃,可以用宣传去瓦解魏国。

    为什么姬定首要目的就是夺取洛邑,首先当然是担心,这近在咫尺的老家毁于他人之手,毕竟当时韩国都已经血槽见底,极有可能会向洛邑吸血。

    洛邑可是很富裕的。

    其次,就是要获得大周的光环。

    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秦魏两国,这两国多年交战,都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从贵族到平民,都不愿意向对方投降。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也就是说,六国都不服秦国,只是打不过,没有办法。

    但是大周不一样,大周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从魏人变成秦人,魏人可能难以接受,但要说让魏人变成周人,这大家都能够接受。

    虽然大周已经堕落许久,但人人也都知道周天子,故此不管魏人,秦人,还是楚人,变成周人,就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

    因为从法理来说,他们本就是大周臣民。

    这就是为什么姬定在统一楚国后,可没有人去投靠他,但是归大周后,大量的名士纷纷前来投靠。

    孟子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但各学派中,来大周最多的人才,可不是儒士,也不是墨者。

    而是法家人士。

    《九鼎法》对于法家人士可是有着致命的诱惑。

    这部律法可真是太迷人了。

    法律都能够约束天子权力,那谁能够违抗律法,法家无敌啊!

    就是就是这首席法官不该是孟子。

    孟子是讲道德的,可不是一个专业啊!

    唯一的小小遗憾。

    也有人向姬定提出建议,这术有专攻,孟子就不是干这活的人。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关键这些人个个都是名声在外,拥有极高的人气,但是他们可非是楚人,是洛人,或者是韩人。

    可能是齐人,也有可能是赵人、燕人、宋人。

    百姓就肯定会想,连孟子他们都自诩于周民,那我们认为自己是周民,也没有错啊!

    他们的到来,无疑是从侧面证明了大周的正统性。

    这其实也是诸侯最为害怕的事情,因为一旦齐人、魏人都认为自己也属周人,那么齐国、魏国就成地方政府。

    故此,在大周发动冬季攻势之后,赵相大戊午和齐相邹忌,就不顾寒风,赶来魏国。

    对于他们而言,魏国是挡住大周第一道防线。

    惠施心里也非常清楚。

    “依我看来,如今唯有二策可行之。”惠施道:“其一,待春暖之时,我们一道出兵,与大周决一死战。”

    邹忌立刻道:“这恐怕是周济所期望的,如今我们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各国消耗巨大,若是再出兵的话,只怕都不用周济来,我们国内也会发生动乱的。”

    大戊午连连点头,“齐相言之有理,此策使不得,使不得,若是再贸然出兵的话,那无异于给周济送人马。”

    他们都不傻,姬定就是钻这空子,如果他们不顾民生,强行出兵,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惠施道:“若不打的话,那就希望二国能够支援我国粮食,否则的话,用不了多久,我们魏国就会发生动乱。”

    之前他曾建议魏王号召贵族发放粮食给平民,但是效果甚微,大家都哭穷,之前的战争,贵族损耗也不少,他们也不愿意拿出太多粮食去救助那些野人。

    这令惠施都开始动摇。

    大祸临头,你们还捂着那点粮食,反观大周那边,将洛阳存有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助韩国平民。

    大戊午直接看向邹忌,意思很明显,我赵国可没有粮食,能够支援魏国,就只有你们齐国。

    邹忌道:“也许还有第三策。”

    惠施道:“齐相有何妙策?”

    邹忌抚须道:“逼迫周济还大权于周王。”

    大戊午道:“这如何逼迫?”

    邹忌就道:“如今周济以大周宰相自居,勒令诸侯撤销王号,可实际上,如今周王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真正掌权的可是周济。

    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示如果周济愿意将大权交予天子,那我们就愿意撤除王号,回归大周。”

    大戊午道:“周济肯定不会愿意将大权交予周王的。”

    邹忌笑道:“那我们就要入京勤王。”

    这齐国可也是非常擅于玩这种套路的,如今最可怕的,就是大周正统,事实证明,不少人都不抵触大周。

    如果不能驳斥这一点,那就很可怕了。

    一方面,大家都不抵触大周,而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想停战,都想过上太平生活。

    如果大家都认同统一就将太平,那就很难抵挡。

    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这种思想传播开来。

    故此他们一定想方设法质疑这个大周正统性。

    而九鼎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质疑点。

    三国先是派遣大量文士进入洛邑。

    然后同时派使臣前往洛邑,表示只要周济愿意还大权于天子,他们便愿意回归大周。

    “这等鬼话骗得了谁,他们分明就是想借此挑拨我们内部的团结。”司马昭鱼哼道。

    “看来我还真是小瞧了他们。”姬定眉头紧锁。

    昭阳道:“如今咱们大周的实力可不怕他们联合起来,何不直接出兵。”

    姬定道:“那只是下下之策,而且这时候我们出兵,不正好证明我们心虚么。”

    这时,法克突然快步走了进来,在姬定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姬定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法克还未出去,杜远又走了进来,道:“启禀宰相,外面出了一些状况。”

    姬定道:“可是有人质疑我挟天子以令诸侯?”

    杜远点点头。

    司马昭鱼道:“民间这么快就知晓,看来咱们洛邑内奸啊!”

    姬定道:“这是无法防止的。”

    他们要制造舆论,将舆论视作统一的武器,那就不能控制舆论。

    司马昭鱼问道:“不知宰相打算如何应对?”

    姬定略显犹豫道:“我还得想想。”

    一时间,洛邑舆论大哗。

    不少文人站出来,批评周济挟天子而令诸侯。

    这真正掌权的是宰相,又非天子,周济凭什么代表大周。

    周济才是真正窃国之贼。

    还有不少言论,指责周济目前的政策,只是假仁假义,蛊惑民心,等到他们真正消灭诸侯国,必然会取代天子。

    并且又拿出他在楚国所作所为,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与此同时,魏、赵、齐、秦四国高举周臣大旗,表示要声讨周济窃国贼子。

    他们刚刚才相互称王。

    转眼间就成周臣。

    很不要脸。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谁要脸。

    他们现在就是要否定姬定的正统,而且自己要以正统自居。

    甚至有人直接去法院告周济软禁天子。

    孟子顿时就觉得左右为难,法院也得遵从九鼎法,你怎么能够告姬定软禁天子。

    可是对方表示这九鼎法跟软禁没啥区别。

    今后谁要软禁谁,立法就可以了呀!

    弄得孟子一时还不敢直接驳回。

    法家中人立刻站出,表示法院必须驳回,立法之时,不去反驳,现在你驳斥,那今后谁还会尊法。

    这正中对方下怀。

    他们就是要闹起来,闹得越凶越好,越凶就越能质疑周济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上午时分,只见一群商贾站在大门前,东张西望,神情忐忑不安。

    “真是怪哉!宰相怎么邀请咱们上这来议事?”

    “是呀!这议会都解散了,咱们又没有权力,宰相有什么跟咱们可谈的。”

    “不会又是向问咱们要钱吧?”

    “你就闭嘴吧!记得上回我们来讨债的时候,就是你说大王不会派个小娃来敷衍咱们,结果还真就来个小娃。”

    “咱们田地都交出去了,可就剩几个作坊了。”

    突然,大门打开来。

    只见一个矮墩墩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坤大管家,怎么是你。”

    一个老者问道。

    出来的人正是坤才,他微微一笑,不答这话,道:“各位请进。”

    众人面面相觑,只觉这情况不太对劲,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披头走了进去。

    过得一会儿,只见一道长长的影子照入殿内。

    大家定眼一看,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