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周天子-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一旦完成变法,那他继续留在我楚国,还能图些什么?而且,他如此年轻就已经担任令尹,将来你又还能赏他些什么?”

    。。。。。.

    而此时姬定已经回到家,刚下得马车,发现荆夫人又来到门前迎候,心道,这女人可真是好聪明,这么快就知道我心中所想。

    前两日他回来时,看到门前的荆夫人,这心里确实别有感触,在那一瞬间,他真的将荆夫人视作自己的妻子。

    显然,他当时的神情,被荆夫人察觉到了。

    “夫人无须亲自出门迎候。”姬定走上前去,言道。

    荆夫人笑道:“可若我一直不出门迎接,定会让人怀疑的。”

    姬定不禁心想,那咱们一直分房睡,岂不是更会让人怀疑?要不。。。。。。!

    荆夫人瞧他目光闪烁不定,问道:“你在想什么?”

    “啊?”

    姬定稍稍一怔,笑道:“还是夫人心思细腻。”

    荆夫人狐疑地瞥他一眼,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二人来到大堂,荆夫人突然道:“今儿荆蛮酒色的客人,比起往日来少了七成之多。”

    姬定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荆夫人只是瞧他一眼。

    看我作甚?姬定稍一沉吟,问道:“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

    荆夫人轻轻点头。

    那些贵族子弟,全都是荆蛮酒舍的大客户,却因为姬定,个个被打的是鼻青脸肿,有些人在家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这得多恨姬定,而如今荆夫人名义上就是姬定的妻子。

    这恨屋及乌。

    他们怎还会上荆蛮酒舍。

    姬定当即反应过来,道:“真是抱歉,我没有想到,这会连累到夫人。”

    荆夫人却道:“其实这点小钱,倒是不打紧,倒是先生,我听闻如今许多公子都恨先生入骨,都在想办法对付你,你可得要小心啊!”

    姬定闻言,却是笑道:“看来夫人似乎更关心我,而不是家中买卖。”

    荆夫人美眸一划,故作委屈道:“可是你却一点也不关心我,就没有考虑到我的买卖会受到影响。”

    wo擦!我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姬定讪讪一笑,道:“这样,我传授几道菜式给夫人,我保证无人可抗拒。”

    荆夫人似乎并未被打动,兀自是忧心忡忡道:“但问题不是出在这菜式上面,而是出在你身上,你难道就不怕他们蓄意报复你么?”

    姬定笑道:“可若是瞻前顾后,又如何能够成大事,得罪他们,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荆夫人道:“可是我很了解那些人,个个都是心胸狭隘之辈,只怕将来后患无穷啊!”

    我就喜欢后患!姬定暗自一笑,嘴上却是豪气万丈道:“大丈夫,有何惧哉!”

    。。。。。。

    话说回来,时到今日,才算是正式开启变法。

    之前那都是铺垫,因为此前姬定并未与贵族发生任何矛盾,一直都是哄着他们,帮着他们赚钱。

    那过程当然非常愉快啊!

    但是变法不可能不得罪人,也不可能不遇到吴起、商鞅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是骡子是马,终得拿出来溜溜。

    而王子槐也有些担当,在这种时刻挺身而出,从楚威王手中接过变法的重任。

    虽然他不打算包庇谁,但他也不是莽夫,他先是召姬定来商议,该如何应对。

    姬定自然是早就想好了。

    恩威并施。

    让屈易为、司马昭鱼等人去跟那些大贵族沟通,表示机会始终是属于他们的,马上就会再派他们的子孙前往就任。

    但同时他们自己也要争气。

    如果真没有一个行得,那。。。。。那就只能再多养几个。

    但不管怎么样,这不会伤害他们家族在楚国的地位。

    而姬定也暗中命人从他们家族大量购买木材、麻丝、铁、皮,等造船的原料,为他们家族带去更多利益。

    同时也放出消息,表示自己此行与中原商谈的贸易非常顺利,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商人来楚国做买卖。

    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家觉得还是不宜在现在就与姬定闹翻。

    关键这并没有伤害到他们家族的利益。

    而王子槐则是郑重公布晋升人选。

    是严格执行新法,将他们这些人都提拔到汉江、金陵、古渤海等地为官。

    如此一来,新法的权威得到很好的巩固。

    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这关系户可是没有之前那么好使,自身也还是需要努力的。

    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具有优势的。

    因为王子槐又任命他们的子孙,前往各地出任官员。

    这机会始终是属于他们的,别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即便那些比提拔上来的人,也都是贵族,只是父辈不行,而如今他们成为第一批晋升人选,家族立刻给予他们照顾。

    那些贵族大夫也不傻,一看楚威王并未因此动怒,而王子槐也未有迁怒于他们,什么事都没有变,一切照常。

    这充分说明一点,世袭制是非常稳固的。

    只要世袭制稳固,他们的地位将永远不会改变。

    大家自然也就没有怨言。

    当然,那些落选的人心里都恨着姬定,只是暂时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这一次姬定是先公布标准,不是待在那里就行,而是要完成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就是开发的任务。

    要组织平民,种植粮食,或者桑树,等等。

    虽然这标准比上回难多了,但是没有一个贵族表示反对,都是举双手支持,咱们服,你还是提前公布标准吧。

    虽然此番他们的利益没有受到伤害,但是丢人啊!

    新法的开始,是非常顺利的。

    楚威王也非常满意王子槐的表现,而他也在入秋之时,便因病去世了。

    而王子槐也顺利登基,成为新一任楚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否极泰来

    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楚威王绝不是楚国名声最为响亮的国王,也不是最圣明的国王。

    但不可否认的是,楚国是在楚威王时期,全方面达到鼎盛时期。

    疆土!

    文化!

    经济!

    军事!

    全都是顶峰。

    但自此之后,楚国便开始走下坡路。

    且非常之快。

    这王子槐,也就是历史上的楚怀王,楚国就是在他手中急转直下的。

    真的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不过也不能将这责任完全归咎于楚怀王头上,楚国的陨落,还是在于楚国未能顺应潮流,变法成功,始终都维系着贵族制度。

    楚威王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他解决了问题,而是他很好的掩盖了问题,因为他与昭氏、屈氏、景氏三大贵族形成了一个政治同盟关系。

    这国内相对比较稳定。

    但是,这种同盟是难以一直维持下去的,在楚怀王时期,楚国内部政治腐败,结党营私,朋党之争,反正什么都来了。

    这是制度导致的。

    不是人为导致的,换个人其实也一样。

    不改变这一点,谁来都不好使,这君主的英明,只能延缓衰败,但不可避免衰败。

    楚怀王几个错误的选择,更是加速了这种情况。

    然而,姬定的到来,似乎在改变这一切,姬定的变法,让楚国从如日中天,而变成为冉冉升起。

    令人充满着期待。

    这种期待甚至都减少大家对于楚威王的怀念。

    在这种期待之下,王子槐即位之后,亦是雄心壮志。

    他先是做了一番人事安排。

    高固退休,被封为国老。

    而姬定则是以客卿的身份,荣升为楚国令尹,成为楚国首席的政务大臣,赐封邑于金陵。

    金陵那块地,在以后可是非常繁华的地方,简直就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如今的话,那块地还是比较荒芜的。

    如今那里也没啥大贵族,因为是楚国刚刚从越国手中夺来的。

    但那确实姬定的一大商业圈,故此楚怀王才将姬定的封邑放在那里。

    这些东西,楚威王之前一直忍着没给,不管姬定立下多大的功劳,其目的就是留给儿子去封赏姬定。

    毕竟姬定起点太高,如果给予太多,王子槐上任,可没啥可赏得了。

    而屈易为、司马昭鱼晋升为左尹,右尹,也就是令尹的左右副官。

    这其实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当初楚威王让屈易为和司马昭鱼辅助姬定变法,其目的也就是为此。

    这个安排是非常微妙的,从名义上看,左右尹乃是令尹的副官,而且姬定也确实需要他们的帮助,毕竟这是一个贵族国家。

    但是这二人可都是楚国的显贵,这地位非凡。

    他们在左右两边,其实也对姬定的一种限制,故此在权力方面,姬定是难以做到乾纲独断的。

    同时,楚怀王又册封昭阳为大司马,兼上国柱。

    在职位上,这仅次于令尹。

    但就昭阳在楚国的威望和地位,其实二人是持平的,不分上下。

    这一文一武,可就是楚国的两大支柱啊!

    景翠升为大将军,镇守徐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臣子都退下,一批新人上位,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反正都是这些贵族来来往往,他们退下也是他们的后人继承,也没有谁留恋这个官职。

    整个楚国并未沉浸在悲伤之中,反而是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人事是陆陆续续一直在安排着,但是楚怀王也没有因此耽搁军国大事,昭阳的凯旋归来,也预示着那巴中战事进入了一个新得阶段。

    那么下一个阶段该怎么办?

    之前楚威王就已经将此事交予王子槐处理,但是由于当时事务太多,而且楚威王身体是每况愈下,最终高固他们认为,还是等昭阳回来再商量。

    “在我们拿下江州之后,可确保巴中盐泉的无忧,但若是想更进一步,臣还是认为要增兵防卫后方,同时邓地也需要防止秦军从武关进攻。”

    昭阳是属于稳重派,天生的统帅,他看得不是局部战场,而是整个全局。

    他拿下江州之后,可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步步为营,巩固防线,简直就是无懈可击。

    言语之间,他并不赞成在巴蜀大规模用兵。

    楚国的地理位置,限制楚国不能只顾一头,得两头兼顾。

    楚怀王又看向姬定。

    姬定道:“臣认为若我国增兵巴中,秦国也极有可能会增兵,这会使得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臣始终不赞成与秦国全面开战。

    而我国的优势,不在于正面的军事较量,而是在于后勤补给,秦国前线的补给,是要依赖巴蜀,而我国前线的补给,是依赖于本土。

    我们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继续给秦国施压,迫使秦国从蜀中调往更多的粮食去前线。

    而蜀中粮食是产于蜀人,蜀人将自己种的粮食送于秦军,这必然会引起蜀人的不满,后方不稳的秦军,也必然不可能坚持太久。”

    这已经不是姬定第一次阐述他对于巴中战事的建议。

    楚怀王也是支持姬定的,但是领兵打仗的可不是他们,而是昭阳等人,于是他又看向昭阳,道:“大司马以为如何?”

    昭阳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