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周天子-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姬定则是凡事都亲力亲为。

    殊不知姬定也找不到帮手,毕竟这年头谁也不懂。

    。。。。。。

    如今大雪已经融化,天气也已经转暖,去年定下的很多事都要开始执行。

    今年对于姬定而言,也是很忙碌的一年,至少上半年有很多事要做。

    来到王殿,只见高固、王子槐已经坐在里面。

    姬定上前行得一礼,坐下之后,又向高固问道:“令尹,你们的儿孙可有出门?”

    高固点头笑道:“三天前就已经出门了。”

    姬定道:“希望他们一切都顺利。”

    高固瞅着姬定,就觉得这小子没有说实话,问道:“到底周客卿是以何标准来断定优劣?”

    一旁的王子槐也是好奇地看着姬定。

    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标准。

    姬定笑道:“暂时还不能说,半年之后,自会见分晓。”

    说话时,屈易为和司马昭鱼入得殿内,但是二人面色显得有些凝重。

    高固问道:“出什么事了?”

    屈易为拱手一礼,才道:“刚刚收到消息,秦军正在增兵武关。”

    司马昭鱼道:“看来秦国想从武关出兵,从而分担江州的压力,如今我军已经突破阳关,若是秦国不增兵的话,拿下江州那只是迟早的事。”

    高固闻言,不禁眉头紧锁,道:“这秦国从武关出兵,并不可怕,就怕齐国在东边趁火打劫啊。”

    姬定笑道:“我看这是难以避免的呀!”

    高固见姬定轻松惬意,于是问道:“但不知。。。。。!”

    话刚出口,楚威王突然来到殿内。

    君臣礼罢,楚威王道:“秦国增兵武关的事,诸位应该都知晓了吧?”

    几人稍稍点头。

    楚威王又问道:“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高固面色凝重道:“秦国此番举动,应该还是想借此救援江州,因为若秦国从蜀道前去救援,这相距太远,且道路难走,从武关出兵的话,可以给予邓地(南阳)施压,而邓地一直都负责我军前线的补给。”

    顿了下,他又道:“以邓地的驻军,足以挡住秦军,可就怕随着我国与秦国不断增兵,齐国会趁机出兵徐州,又使得我军两线作战。”

    楚威王稍稍点头,道:“寡人对此也很担心啊!”

    说着,他突然看向姬定,道:“卿可有办法避免我国两线作战?”

    姬定思忖一会儿,道:“大王,这恐怕是很难的,若有机会,齐国必然是会出兵,除非我们主动将徐州又送给齐国。既然这一点是难以避免,臣以为我国应该让自己习惯于两线作战。”

    司马昭鱼道:“但是以我一国之力,如何同时对抗秦齐两大国?”

    姬定笑道:“平时的话,可能会很难,但是这两年,我们可以同时与两国抗衡。”

    说到这里,他扫视一眼,道:“这寒冬刚过,各位似乎已经忘记了,在去年冬初之时,国内许多贵族都渴望扩大战争规模。”

    此话一出,大家突然醒悟过来。

    是呀!

    如今国内正在变法,此时立战功,可以得到最好的土地。

    贵族对于参战,是有着极强的渴望。

    “如今我军士气高昂,渴望战争,同时国内变法,也是急需人力,故此战争是有益于我国的。”

    姬定又道:“另外,根据我的了解,上回大战,令各国都损耗不少,我相信齐国在没有绝佳的机会,是不会倾巢而出,而秦国也不会为了巴蜀,与我国展开决战,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暂时也无须太过恐慌。”

    楚威王听罢,稍稍宽心,关键楚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可以避免两线作战,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只要齐威王还在,齐国就不可能放任楚国变得强大。

    那边嬴驷就更不用说了,嬴驷的野心是胜于当前任何一个诸侯。

    楚威王又向姬定问道:“卿的变法进行的如何?”

    姬定立刻道:“回大王的话,关于几个主要的地区都已经制定好新法,如今就等着那些贵族子弟前去上任。。。。。。。”

    楚威王道:“那就让他们早点出发,可别耽搁了大事。”

    屈易为道:“这几日他们都已经陆陆续续出门了。”

    楚威王点点头,道:“但愿他们不要辜负寡人的期待。”

    此话一出,在坐的几位,心里可都没底啊!

    不禁又都看向姬定。

    他们跟姬定可是打了不少交道,知道这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这种考核怎么可能让人人都心服口服啊!

    可见其中肯定是另有玄机。

    姬定故意当做没有看见,又楚威王道:“而臣主要负责去濮阳与各国商谈贸易,这对于新法而言是极为重要。”

    关于此事,去年姬定就已经说过,楚威王也已经批准了,他问道:“不知卿打算开展与中原的贸易。”

    姬定笑道:“卖船给他们。”

    “船?”

    不等楚威王说话,屈易为便道:“此船乃是我们楚国的宝贝,怎能轻易卖给其它国家。”

    姬定呵呵道:“如果这船只有我们楚国可以造,就是卖给他们也无妨,到时若有争执,大可不卖,那他们就只能干瞪眼。

    如果我们一直捂着不卖,他们也肯定会想尽办法从我们这里学习这造船之术,反而令我们防不胜防,若是让他们偷学去了,我们更是得不偿失,我们主动卖船给他们,一来,可以令他们自己不制造,从我们这里购买,促进我们与中原的贸易。

    二来,一旦他们从我们购买船只,顺便就可以将我们楚国的货物一道运送过去,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成本,那么我国货物将更容易进入中原各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家闻言,皆是眼中一亮。

    这主意到时真不错。

    卖船的话,顺带就可以将货物一道运送过去,其中可以节省不少运费,成本就降低,这对于拓展贸易,可是有着极大的帮助啊!

    尤其是在这开始的阶段。

    楚威王点点头,道:“不知卿打算何时出发?”

    姬定道:“越早越好,回来的时候,刚好可以根据那些贵族子弟的表现,重新做出安排。此外,臣还能够去跟各国大夫,商量有关巴蜀的战事,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

    齐国,临淄。

    今日邹忌与田婴来到淄河,倒不是为视察河道,而是视察造船情况。

    其实上回大战时,齐国就已经注意到楚国的新型船只,毕竟齐国可是沿海国家,对于海运、河运向来都是非常重视的。

    这也是齐国经济霸权的重要一环。

    “关于江州的战事,相邦怎么看?”田婴问道。

    邹忌问道:“靖郭君怎么看?”

    田婴叹道:“秦国毕竟离我们甚远,依我之见,这楚国若是太强大,对我国要更为不利啊!”

    邹忌点点头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以为,秦国就是丢了江州,他们还是能够在巴蜀站稳脚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田婴问道:“相邦的意思,咱们晚点再出手。”

    邹忌嗯了一声:“上回我们出兵帮助秦国延缓楚国在巴中的攻势,但是秦国却背信弃义,选择与楚国合作。咱们这回也给他们一点教训。另外,等到楚国拿下江州之后,我们再出手,相信楚国也会理解的,到时自然会收敛一点。”

    “嗯。”

    田婴稍稍点头。

    这时,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下官见过相邦,靖郭君。”

    “情况如何?”

    邹忌向那管事的官吏询问道。

    那官吏回答道:“我们已经摸清楚这船的构造,但是目前还不能造出来。”

    田婴纳闷道:“这船就在这里,你们照着做不就行了么。”

    那官吏道:“靖郭君有所不知,这船上的许多制造工艺,并非是用一般的工具制成的,应该是用了一些特殊的工具,若无那些特殊的工具,我们是难以做出这种船来,可能需要技艺高潮的工匠才能够做出来,但这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日。”

    田婴又问道:“你们不能造出这种工具吗?”

    那官吏道:“下官已经在派工匠在研究,暂时还未有头绪。”

    邹忌点点头,又道:“你去忙吧。”

    “下官告退。”

    待那官吏走后,邹忌笑道:“与其自己想就还不如派人去楚国看看。”

    田婴点点头。

    一番视察后,二人又回到附近的庄园里面。

    刚到门口,其仆从便道:“相邦,苏先生来了。”

    邹忌微微一愣,道:“苏秦?”

    “不是,是苏秦的弟弟,苏厉。”

    。。。。。

    来到厅堂,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士站在里面。

    见他们二人来了,苏厉立刻上来,行得一礼,“苏厉见过相邦,靖郭君。”

    “苏先生请坐。”

    对于苏秦之地,邹忌还是给予几分礼遇。

    毕竟苏秦为了齐国大业,只身前往燕国做卧底,这多么不容易啊!

    三人坐下之后,邹忌好奇道:“不知苏先生来此是为何事?”

    对此,他还有些忐忑,如果燕国闹起来,齐国就难以协助秦国。

    苏厉突然瞧了一眼旁边的仆人。

    邹忌立刻挥手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

    待那些仆人退下之后,苏厉才道:“回相邦的话,厉今日前来拜会相邦,乃是受兄长之命,前来向相邦献策。”

    “献策?”邹忌不禁错愕道。

    苏厉点点头道:“此策是关于如何对付楚国的。”

    “楚国?”

    邹忌、田婴皆是面色一惊。

    “是的。”

    苏厉点点头,道:“其实这事还得从我去年在楚国经商说起。对了,相邦可知楚国最近造出的一种新船只,非常适合长途运输货物?”

    邹忌点点头。

    苏厉道:“我在楚国经商时,曾去看过那昭阳封地见识过那船坞,其规模可真是吓人,光工匠可能达到万余人之多。”

    田婴惊呼道:“万余人?”

    “是的,而且还只是一个船坞。”

    苏厉又道:“这都是因为他们朝廷和贵族,都非常需要这种船只,故而他们船的工匠是越招越多。

    不仅如此,我还听闻一个消息,今年楚相将会去到濮阳,想与中原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还打算出售这种新船只给中原各国。”

    邹忌捋了捋胡须,道:“不瞒你说,我们也正在研究楚国这船只,可是由于缺工具,故而未能造出来。”

    苏厉立刻道:“据我所知,其中一些关键工艺,可都是非常严格保密的,否则的话,那些楚国贵族也犯不着去买。”

    邹忌稍稍点头,又问道:“可是这船只与对付楚国有何关系?”

    苏厉道:“年末之时,我曾去了一趟燕国,在与兄长闲聊之时,随口说到船只的情况,兄长听罢,便说这船坞乃是楚国之坟墓。”

    “坟墓?”

    邹忌赶忙道:“此话怎讲?”

    苏厉道:“我兄长说,秦国为何强大,乃因其重农抑商,没有船,这人尚可生活,但是没有饭吃,这国家必乱。而楚国一个船坞就招了万余人,倘若没有人买船,这万余人又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