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难道还有办法搞到粮草不成?
  泰昌又拿起奏报仔细看了一下,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个朱燮元,很不简单啊,不但对整个形势看得相当透彻,而且还暗中点出了解决问题之道。
  想到这里,他又问道:“成都附近还有粮食可以调集吗?”
  这个?
  秦良玉仔细想了想,随即恍然道:“这会儿正是黍粟成熟之时,朱大人的意思大概是要将成都四周的黍粟全部抢收入城中以为军粮,反正,叛军如果围城,四周的粮食肯定会被叛军抢光。”
  果然,这个朱燮元就是个能人,他也就是没遇着伯乐而已。
  泰昌当即毫不犹豫道:“子如,拟旨,擢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负责四川一切军民事务。”
  曹化淳闻言,连忙抽出一份空白圣旨,提笔在一旁的小几上刷刷刷写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将写好的圣旨恭敬的递给泰昌。
  泰昌拿过圣旨看了看,随即便盖上了自己的印玺。
  当然,这还只能算是中旨,还得内阁签押才算真正的圣旨。
  不过,这会儿内阁要敢不签,他回去之后那就真要大开杀戒了。
  他直接将圣旨递给曹化淳,冷冷的道:“立刻着人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让内阁立马签了,发往四川,谁要敢误事,杀无赦!”
  曹化淳捧着圣旨出去以后,他又皱眉沉思起来。
  看样子这个朱燮元肯定是有信心守住成都的,问题,光守住成都还不行啊,如果让叛军在四川到处烧杀抢掠,这茶砖可就真没着落了。
  想到这里,他果断下令道:“秦良玉、曹文诏,你们二人明天一早率一万神武营精骑出发,快马加鞭赶往成都支援。”
  战马虽然不能无限制的狂奔,一天跑个两百余里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一万神武营精骑赶到成都大致也就需要二十天左右。
  而那时候,叛军主力估计才刚刚围住成都,有了这一万精骑的支援,成都之围应该就能解了。
  毕竟,铁甲骑兵可是步卒的克星,叛军就算再厉害估计也不敢在成都城外跟铁甲骑兵决战。
  其实,泰昌这个决定跟历史上东林掌权的时候决定差不多。
  当然,东林并不是伯乐,他们压根就不是看上了朱燮元的能力。
  那时候,他们是被逼的没法了,四川都没人管了,整个巴蜀都乱套了,只有一个左布政使朱燮元在不断八百里加急奏报。
  东林一看,正愁没人敢上呢,你家伙喜欢叫是吧,行,你上。


第129章 看见就来气
  京城终于到了,泰昌脸上却满是寒霜,没有一丝暖意。
  因为路上他又收到四川传来的急报,叛军竟然是兵分两路,南北同时进军,北路叛军都已经攻陷成都府的门户内江了,南路大军也已经攻陷前往贵州的要塞遵义了。
  也就是说,就算禁卫和亲军平定了四川的叛乱,奢崇明完全可以钻进巴蜀的大山之中,从遵义逃往贵州,赶去与水西叛军汇合。
  二十余万大军在熟悉的山区到处乱窜,西南必定乱成一锅粥!
  原本,他以为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阻止乱世降临,又或者尽快结束乱世,将大明带入太平盛世。
  奈何,这乱世还是来了,而且愈演愈烈。
  没办法,就算他不犯任何错误,朝堂之上这帮家伙还是不断给他捅篓子啊!
  这一次,满朝文武倒是都迎到了朝阳门外。
  毕竟他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将建奴打得屁滚尿流,一举收复失地四百余里。
  这是真真正正的凯旋而归,如果满朝文武都不当回事,不出城来迎接他这个皇帝,那就说不过去了。
  这一次,不但满朝文武都迎出城外,甚至就连魏忠贤都迎出来了。
  这家伙或许是想看东林的笑话,毕竟,调四川行都司的土司兵支援辽东的决定是兵部尚书崔景荣牵的头,而崔景荣正好是东林。
  所以,他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就想看东林怎么被骂得狗血淋头。
  魏忠贤那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连泰昌都忍不住想给他来个大嘴巴子。
  这次的确是东林闯大祸了,如果他们不去掉四川行都司的土司兵,人家就没借口进重庆府城,或许,这场叛乱就不会发生了。
  问题,你家伙的阉党就没闯祸吗?
  辽东沈阳、辽阳接连失守,四川重庆失守,成都危急,这种足以动摇大明根基的大祸你们这两帮家伙就跟比赛一样,接二连三的闯出来,搞得他这个当皇帝的是焦头烂额,到处灭火。
  难怪前面正德、嘉靖、万历等都不喜欢朝臣,这帮东西,着实太恶心了。
  泰昌这会儿真是看到这些家伙就来气,压根就不想搭理。
  当然,一味躲避也不是办法,做皇帝的得想办法将文臣管住才是个好皇帝,如果学他老爹万历一味躲避,天下迟早大乱。
  泰昌正在那生闷气呢,突然间,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他的眼眸。
  此人就是徐光启的长子徐骥。
  徐骥是他派去找土豆和红薯种子的,这家伙既然回来了,那就证明土豆和红薯的种子肯定是找回来了。
  泰昌一看到徐骥,满脸的寒霜总算是融化不少。
  他跟戚金交待了一下,让其率禁卫和亲军先去长营和南苑修整一天,随即便越过阉党和东林的高官,直接走到徐光启的身边,拍着徐骥的肩膀道:“怎么样,千里,红薯和土豆种子可曾寻得?”
  徐骥连忙拱手道:“皇上,微臣幸不辱命,一路寻到福建,总算是寻得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而且,福建那边的市舶司听闻微臣要回京面圣,还特意让微臣给皇上稍回来两样东西。”
  两样东西?
  不会是橡胶吧!
  泰昌闻言,不由激动道:“东西呢?”
  徐骥连忙回道:“微臣都送到太子殿下那里去了。”
  好!
  泰昌当即招呼徐光启徐骥父子等一众亲信,还有太子朱由校和信王朱由检上了马,随即便带着禁卫一路往皇宫奔去,直把前来迎驾的文武百官整得脸上无光,目瞪口呆。
  泰昌带着众人来到慈庆宫,一路疾步走进那专门研制东西的偏殿,打眼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徐骥找到的红薯和土豆都没错,而且还不是一点点,每样都有好几筐子,而福建市舶司让徐骥带回来的东西就有点奇怪了,竟然是一个啤酒桶和一个足有一米多长的木盒子!
  啤酒和宝剑?
  不会吧!
  福建市舶司那帮人不会连描述东西的话都看不懂吧?
  他可没说要喝啤酒,也没说要大宝剑!
  他有些哭笑不得的走上前去,打开木盒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把伞和一个信封。
  这什么意思?
  他都有点傻眼了。
  哪怕他料事如神,也想不到,盒子里面装的会是一把伞啊!
  正在这时,一股奇怪的气味突然传进他的鼻子里,呛得他眉头不由一皱。
  不过,他的眉头瞬间又舒展开了,而且还高兴得翘了起来。
  这绝对是橡胶的气味!
  他忍不住拿起那把伞仔细一看,果然,伞面上裹着一层薄薄的橡胶皮。
  这些人竟然拿橡胶来做伞面上的防水层!
  说实话,这效果绝对是杠杠的,橡胶和伞面的厚布黏结在一起之后,水肯定是渗不进来的,而且,这种伞柔韧性相当好,比这年头流行的油纸伞耐用的多。
  问题,拿这么珍贵的橡胶来做伞面的防水层,这不严重浪费吗?
  他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一看,立马就明白了。
  原来,这伞并不是大明产的,而是吕宋产的。
  市舶司的官员说,吕宋的西洋蛮夷就是用这个来糊伞的!
  吕宋的西洋蛮夷就是西班牙殖民者,这点泰昌很清楚。
  不过,看完信之后,他却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原来,这会儿南洋根本就没有什么橡胶树,而这种糊伞用的东西是西洋蛮夷从什么亚美利哥运过来的。
  而且,这种东西吕宋并不多,他们花了一百两银子才买来一桶,如果要得多,那得跟人家订购。
  亚美利哥应该就是美洲了,一百两银子一桶倒不算很贵,至少,对于蒸汽机的价值来说,这么一大桶一百两银子的确不贵。
  问题就是,他们得订购。
  很明显,西班牙人那里也没多少存货,如果要的多了,他们还得从美洲运过来。
  那得等多久啊!
  泰昌想了想,还是让太子朱由校先把啤酒桶撬开看了一下。
  这啤酒桶里装的的确是橡胶,而且还是已经凝固了的橡胶,这么一大桶,量倒是不少,做小小的密封圈估计能做几千上万个。
  问题,就算几千上万个也不够啊!
  这蒸汽机一旦研发出来,那就不是几千上万台的问题了,更何况,一台蒸汽机最少要用好几个密封圈呢。
  还好,这会儿西班牙人根本不知道橡胶的用途,应该不会卡着不卖给他们,以这些家伙唯利是图的脾性,只要有利可图,订购多少,他们都会给你整过来。
  一百两一桶,一百桶就是一万两,有个一千桶,前期的试制和生产应该就不缺橡胶了。
  唉,又要用钱。
  再缺钱,也得咬牙上啊!
  只要能把蒸汽机研制出来,火枪和火炮的生产速度必将成倍提升,火车和轮船也将很快面世,到时候,就有结束这乱世的希望了。
  想到这里,泰昌果断道:“传王承恩。”
  很快,王承恩便满脸激动的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指着地上的啤酒桶郑重道:“承恩,你派个可靠的人,带着五万两银子,去福建市舶司,让市舶司的官员领着他去吕宋,跟那里的西洋蛮夷订购一千桶这样的东西,另外,人家那里有多少,先买回来,跟那些蛮夷说,剩下的钱货到付款就行了。”
  王承恩闻言,仔细想了想,这才拱手道:“皇上,要不让赵风跑一趟,他这会儿正好在金陵,而且还有点银子在手。”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就让赵风去吧,总之,这事越快越好。”
  十万两银子不算少了,应该能驱使西班牙殖民者专门去美洲进趟货了,反正这东西他们就是从美洲土著那里抢来的,等于是没本的买卖,也就来回跑一趟费点时间而已,这钱不赚白不赚啊!
  唉,钱这东西,泰昌也想赚啊!


第130章 内斗不休
  橡胶是找到了,泰昌却是纠结的不行了。
  现在辽东尚未收复,西南土司又开始叛乱了,到处都要用钱,而橡胶也要花大把银子去买。
  如果蒸汽机研发出来,紧接着造轮船又或者火车什么的更是需要大把的银子。
  问题,现在他都用上分期付款了,钱那是紧巴巴的,十个月甚至是一年之内他都拿不出大把的银子来了啊!
  还有一个问题他也不得不考虑。
  这会儿西班牙人还不知道橡胶的用途,买过来肯定是没有问题
  如果时间长了,他们知道了橡胶的真正用途,想要买,那估计就难了。
  怎么办呢?
  或许,应该连橡胶树的种子一起买回来,开始在南边最热的地方试种。
  唉,可惜,这会儿他压根就没时间搞这些啊!
  他正在那暗自纠结呢,徐光启却是忍不住小心的问道:“皇上,这个怎么做成防止漏气的东西啊?”
  呃,这会儿已经不早了,想动手貌似已经来不及了,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