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6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还是有点浪费材料啊。
  不过,现阶段能做成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不错,先用这种方法更换灯泡吧,其他节约成本的方法你可以慢慢再试。
  接下来这电灯就可以投入试用了,你可以命手下弟子去皇宫里装上发电机,然后带着锦衣卫和太监去布线,把皇宫所有房间都接上这样的电灯。
  对了这种大灯对着银箔纸照只是个权宜之计,你可以吧银箔贴在厚木板上,然后在木板下面挂上一圈圈的玻璃珠子或者方形、菱形的玻璃块。
  这样一来,这种电灯看上去便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卖一百两银子一个都没问题。”
  还能这么整!
  方以智不由兴奋的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紧接着又教导道:“你还可以把银箔贴在灯罩里面,这样灯光就能照射出去很远。
  你想想,如果码头上或者船上装些这样的探照灯,那舰船是不是就可以在晚上航行了。
  有了这种探照灯,不管是舰船编队,保持船距,还是进港停靠码头是不是都没问题了?
  这个你完全可以先给飞龙战舰装上探照灯,在武备城码头试试。”
  方以智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的,皇上,微臣今晚便带人去试。”
  好像差不多了。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交待道:“你再找两个车间,一个专门用来生产灯泡,一个专门用来生产电线。
  这电灯一旦推广开来,需要的灯泡和电线那都是海量的,灯泡的产量最少要达到每个月十万个,电线的产量最少要达到每个月一百万丈。”
  我的天,这么多!
  方以智愣了一下,又拉着沈允培嘀咕起来。
  他们嘀咕的结果就是,电线产量压根就达不到每个月一百万丈。
  方以智颇有些无奈道:“皇上,这灯泡每个月做十万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工部已经有专门生产玻璃的工厂了,只要把产量提一提,每个月做十万个玻璃灯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是,这电线一个月生产一百万丈的目标很难达成。
  因为这会儿隆兴造出来的塑料几乎都给微臣用了,光是海底电缆就能把塑料消耗个七七八八,一个月生产一百万丈的电线,塑料根本就不够用啊!”
  塑料还能不够用?
  泰昌不由对一旁的沈允培道:“隆兴,这段时间你在忙活什么?”
  沈允培连忙拱手道:“皇上,用来做绝缘层的塑料分离技术微臣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
  微臣正在研究汽油和柴油的应用,毕竟,我们已经储存了很多的汽油和柴油了,如果不利用起来,放那里太占地方了。
  这会儿微臣已经想到一些利用方法了。
  比如,用来喷火。
  微臣想到的是不断往一个罐子里压空气进去,把里面的汽油和柴油混合油压得喷出来,然后点燃。
  这种喷火的东西如果用来烧船,简直不要太猛,只需对着船喷上一会儿就点着了。”
  我的天,这家伙连喷火器都想到了!
  很好。
  泰昌微微点头道:“这个喷火器的确有用,特别对付敌人的小型纵火船,有大用。
  战舰上只要装几个这样的喷火器,敌人的小型纵火船一旦靠近那就会直接被点着,把他们自己的船给烧沉。
  还有,你还可以想办法研制一种单人能背着跑的喷火器。
  至于怎么往油箱里加压,其实很简单,蒸汽活塞你知道吧,那东西其实就能用来增压,只要能吧伸出来的连杆连上一个手柄,用手不断的上下摇动就能给油箱里增压。
  当然,这东西不用做蒸汽活塞那么厚,薄一点也没关系,如果做长一点,加压的效果就更明显。”
  沈允培闻言,不由兴奋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好吧,这东西并不是最要紧的。
  紧接着,泰昌又问道:“现在我们一天能采多少桶石油?”
  石油为什么要用桶来计算,这个沈允培还是不明白。
  不过,泰昌一开始就规定了,石油用那种半丈高,两尺左右大小的圆桶来算,这个后面就沿用下来了。
  沈允培闻言,估摸道:“现在我们一天大概能采五六千桶石油。”
  才这么点?
  太少了!
  泰昌微微摇头道:“不行,这个量太少了。
  密之这里做电线就需要大量的塑料,一天五六千桶才能分离出多少塑料来?
  还有,这会儿蜡烛和煤油灯我们都卖到欧陆去了,美洲那边也开始使用煤油灯和蜡烛了,这两个地方的蜡烛和煤油需求量肯定会暴增。
  还有非洲,用不了多久煤油和蜡烛的需求量也会暴增。
  一天才五六千桶太远远不够,起码要达到一天五六十万桶。“
  沈允培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一天五六十万桶!
  他呆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道:“皇上,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那边好像没有这么多的石油啊,一天五六十万桶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把那边的石油给采光了。
  而且,这会儿我们也招不到那么多人去开采石油啊。”
  好吧,石油这个重要的战略物资的确是忽略了。
  泰昌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会儿石油是怎么开采的?”
  沈允培不假思索道:“石油开采倒是比较简单,就是挖个水井一样的大洞,然后装个大水车,把里面的石油转上来,先经过过滤网过滤杂质,再流进一个带阀门的大漏斗里面。
  这最后一步倒是很简单,我们雇的人只需不断开关阀门,把石油往油桶里装就行了。
  就是前面几个环节太费人工了,比如挖油井、装大水车、装过滤网和导流槽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这个效率其实还算可以,不过并不适合大量开采。
  泰昌想了想,随即指着那抽真空的设备道:“你既然能把抽空气的设备做出了,抽水乃至抽石油的设备应该也能做出来吧?
  那东西说白了就是做大一点,然后接个管子塞水里或者石油里面,原理其实也跟抽空气的原理差不多。
  当然,如果用来抽石油,那你得给管子前面加上过滤网。
  这样一来,抽上来的石油直接就可以里往油桶里装了。”
  好东西啊!
  如果有了这种抽石油的东西,那开采石油就简单多了。
  泰昌紧接着又指导道:“其实,不光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有石油,其他很多地方都有石油,不光大明本土有大明的海外行省和各个属国也有。
  这样吧,朕给你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你只要组织人去勘探一番,肯定会找到很多很多的石油。”
  呃,这个怎么勘探?
  沈允培颇有些不解道:“皇上,这石油不是跟水一样,自己流出来的吗?
  如果哪里有,自然一眼就看到了。
  您说的勘探是什么意思?”
  呃,你这个理解就有点离谱了。
  泰昌微微摇头道:“石油跟水还不一样,大多数石油都是埋在地底不会自己流出来的。
  我们得用专门的钻井设备钻个几丈深甚至几十丈深才能找到。”
  原来是这样。
  沈允培不由恍然。
  不过,他很快便皱眉道:“皇上,这专门的钻井设备又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其实也简单。
  泰昌比划道:“钻床你知道吧?
  其实,专用的钻井设备就跟钻床差不多。
  只是钻床一般是用来钻金属的,而专用的钻井设备是往地里钻的。
  钻井设备的钻头肯定要加大,而且还要根据土壤的特点吧钻头改一改。
  还有,钻井设备的钻头应该是可以加长的,也就是钻头后面必须留有加长的接头,这样才能钻进地里几丈深甚至几十丈深。”
  钻床他当然见过。
  沈允培闻言,不由激动道:“皇上,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用钻井设备钻个小井出来,找到了石油,就能用抽石油的设备直接去抽,是吗?”
  这个,好像还不是这样的。
  不过,这样也行,起码能做到快速开采。
  泰昌缓缓点头道:“暂时用这个方法肯定是没问题的,当然,你也可以想更好的方法。”
  沈允培是激动的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等下就带人去研制钻井设备和抽石油的设备。”
  这小子,要不是朕在这里,估计掉头就跑了。
  你别急啊。
  朕还没说完呢。
  泰昌想了想,又细细的教导道:“塑料其实不止可以用来做绝缘层,还可以用来做装东西的塑料袋,装水的塑料瓶,甚至包括水桶、水瓢、脸盆、脚盆等等,都可以用塑料来做。
  你想想办法把塑料提纯分类,把这些东西都做出来再说。”
  好吧,这下有得忙活了。
  有得忙活就好!
  沈允培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会带着人去提纯分类的。”
第918章 王侯将相都有希望
  泰昌在武备城各个研究院转了一圈,太阳都快要落山了。
  这个时候再不回京,恐怕天都要黑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忍不住感叹道:“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呃,皇上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句?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懵逼。
  皇上这话到底甚么意思呢?
  这时间二字可不止一个意思。
  皇上可能是在感慨岁月不饶人,也可能是在感慨转眼就已经离开京城快三年,还有可能是在感慨今天的时间过得快。
  总之,这时间二字包含的意思很多,众人压根就不知道皇上在感慨什么,自然不知道怎么回话。
  泰昌见状,不由微微笑道:“朕的意思,这会儿天色不早了,该回京了。
  校儿,你觉得坐什么回去快一点,坐车还是坐船?”
  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朱由校连忙细细的解释道:“父皇,儿臣觉得坐船回去快点。
  因为这会儿京城和武备城之间的货运和客运都很繁忙,如果我们要坐车,还得安排时间,甚至还得延后又或者取消几趟货运和客运火车,太费时间了。
  而且,火车的车站是固定的,我们从这边坐车还得赶去武备城车站,到了京城,下了车还得安排马车回宫,太麻烦了。
  坐船就不一样了,我们直接坐上飞龙战舰便可赶到皇城,估计,回去赶晚饭都还来得及。”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那我们就坐船。
  良甫、长庚,你们都去忙去吧,不用送了。“
  王徵和宋应星等人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紧接着,泰昌便带着太子朱由校和首辅徐光启等人上了他们过来的时候所乘坐的飞龙战舰,直奔京城而去。
  这会儿运河两岸简直是繁华无比,那人流密集的小镇是一座接着一座,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
  那密密麻麻的工厂更是如同武备城的格城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一眼都望不到头。
  泰昌见状,不由好奇道:“这些工厂都是私人办的吗?”
  毕懋康连忙解释道:“皇上,靠近格城那两排工厂都是我们工部办的。
  因为格城那边已经没有空地了,而大明西洋商号的生意却是越来越好了,很多日常用品,光靠武备城那边一个格城造根本就来不及。
  微臣没有办法,只能把那些造日常用品的车间迁移出来,在运河两边修建新的工厂。
  这会儿日常用的锅碗瓢盆、菜刀、铁锹、锄头,乃至铆钉、钉子、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