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电缆还不能直接用一分粗乃至一寸粗的铜线,因为铜线太大了就硬得很,根本就弯不动,而电缆一般都是要缠在轱辘型的圆筒上搬运的。
  要不然,几里长的电缆就要用几里长的车子来拉,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泰昌看着那一把把拉出去的细铜丝,又细细看了看专门用来包裹塑料绝缘层的机器。
  心中不由暗自赞叹。
  大明的科技发展速度着实快得惊人,这才几年,有些东西他都有点看不懂了!
  他可是有着领先四五百年的见闻。
  问题这拉细丝的机器很多地方他的确有点看不懂。
  说点什么好呢?
  他都看完拉丝的机器了,总不能一声不吭吧。
  这个着实有点尴尬。
  他细细看了看,又仔细想了想,突然间灵机一动道:“密之,这塑料层怎么包裹这么厚,一分厚就差不多了吧?”
  这外面的塑料绝缘层包得的确有点厚,进去的一大把细铜丝总共也就大约一寸大小,出来的电线却差不多有两寸了。
  也就是说,这塑料层差不多有半寸厚。
  后世的电线,塑料绝缘层也就一两毫米厚,而这电线的绝缘层却有一两厘米厚,着实有点太厚了。
  方以智颇为尴尬的解释道:“皇上,如若电线里面是单根铜芯的话,我们能做到包裹一分厚左右的绝缘层。
  这种一把铜芯的,我们还只能包这么厚才能保证包裹出来的绝缘层不会坑坑洼洼的。
  不过,这样也好,海底电缆就是要牢靠,包厚一点也能保证绝缘层不会破。
  至于其他地方用的铜线我们也一直在钻研,相信以后多芯铜线的绝缘层应该会越做越薄的。”
  行吧,总算没丢人。
  接下来就是将电线合成电缆的机器,那场面更壮观,四根两寸左右的电线再加上十余根棉线麻绳合成一股,再缠上一层铜皮,再用热熔的橡胶包裹出来,包出来的电缆比胳膊还粗!
  泰昌愣愣的看着这场面,整个人都震惊的不行了。
  大明科技发展的速度真的太惊人了,不到三年时间,竟然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这会儿,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实话,说到科技这块,他真不如这些专业人才,他也就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已。
  大明科技发展速度如此之快那是天大的好事,只要大明科技迅勐发展,日新月异,就不用担心什么欧陆殖民强盗了。
  所以,对于科研人员一定要重赏,让人家充满激情,不断攀向科技高峰。
  既然不知道如何评价了,那就说说奖赏的事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问道:“密之,研制海底电缆的奖金给你们发了吧?”
  方以智连连点头道:“发了,发了,太子殿下来看过之后足足给微臣发了十万两的奖金。”
  就发给一个人吗?
  泰昌皱眉道:“其他人呢,这么庞大的机器设备应该不是你一个人研发出来的吧?”
  方以智连忙解释道:“其他参与的人微臣都根据各人的贡献给他们分了,微臣就留了五千两,其他的全分给他们了。”
  这怎么行!
  泰昌转头对太子朱由校道:“校儿,对于这些研发人员不能小气,知道吗?
  你知道海底电缆作用有多大吗?
  因为有了海底电缆,大明所有疆域和控制区域才能实现快速通讯。
  这年头打仗可不光是靠人去拼命,信息的传递尤为重要。
  比如,莫卧儿帝国之战。
  如果没有电报传讯,朕最少也要三四个月时间才能收到消息,等朕再率军去支援,那最少都是七八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你想想,如果这七八个月时间让建斗独自支撑,那西大营要牺牲多少将士?
  还有,如果没有电报传讯朕想要召集上百万人马最少都需要半年以上。
  还有武器装备的打造,如果没有电报传讯,武备城这边武器打造最少要延后两三个月时间。
  还有粮草辎重的准备和转运,如果没有电报传讯,上百万人马的粮草辎重那得准备多长时间,又得转运多长时间?
  可以说,这一仗我们之所以能打赢,密之包括其手下的团队都功不可没。
  所以,你不能光给密之发放奖金,其他做出了贡献的也要发。
  你也不能这么小气,光发十万两。
  你要知道,光是莫卧儿帝国一战,电报传讯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或者说减少的损失就不止几千万两。
  还有美洲那边,军队的调动,粮草辎重的筹集等等,都靠电报传讯。
  你知道我们在美洲获取了多大的利益吗?
  告诉你,一年最少上亿两!
  你觉得,十万两奖金够吗?”
  呃,我这不是怕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嘛。
  朱由校颇为尴尬道:“父皇,儿臣明白了,以他们做出的贡献发十万两的奖金的确不够。
  这个,具体发多少儿臣心里也没个数。
  父皇,您觉得发多少合适呢?”
  你小子倒会偷懒,又把问题甩给朕了。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样吧,你先给密之补上十万两,然后再给他一百万两,让他和下面人好好分一分,明天你就把钱送过来。
  记住,以后不管哪方面有什么重大突破,奖金都是百万两起步,负责研发的再单独加十万两。
  比如,铝的冶炼,铝合金的研制,新型蒸汽机的研制,直升机的研制,飞龙战舰的研制,步兵战车的研制,塑料的研制等等这些,都算是重大突破。
  奖金你好好给他们算算,过年之前一定要给他们发下来。”
  朱由校连忙拱手道:“儿臣明白。”
  王徵、宋应星、方以智等人则是激动的连连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我的天,上百万两的奖赏,他们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啊!
  泰昌却是微微摆手道:“行了,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
  对了,密之,海底电缆现在能做多长了?”
  方以智连忙解释道:“皇上,这个按理来说做几十里甚至上百里长都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还不能做太长了,因为做得越长就越重。
  现在我们也就能做十里长一根,再长就不行了,吊葫芦都吊不起来了,就算集中几个吊葫芦勉强吊起来也没法搬运。”
  这个搬运的确是个问题,这么粗的电缆,十里长估计就有上万斤了,这会儿还真没有搬运上万斤的大型机器设备。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良甫,这个你想想办法,蒸汽吊葫芦尽量做大一点,还有搬运重物的专用车辆,最好一次能搬运几万斤的重物。
  这东西做出了不但能搬运电缆,还能搬运其他东西,比如岸防炮,这会儿就没有专用的搬运设备,搬运起来麻烦的很。
  所以,这个你也抓紧带人搞一搞,搞出来,奖金也是一百万两起步。”
  好吧,这个难度其实并不大。
  说白了就是往大里整。
  这么简单个东西研制出来竟然也有上百万两的奖励!
  王徵是兴奋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方以智见状,也不由得激动起来。
  钱,谁嫌多啊!
  就算他不在乎钱,他手下人也需要钱不是。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您说的电灯微臣已经研制出来了。
  这电灯的亮度倒是没有问题,就是亮不了太久,灯丝便熔断了。”
  电灯!
  泰昌闻言,不由惊喜道:“在哪里,快带朕去看看。”
  电灯可是个好东西,不但不会产生什么黑烟,亮度也大得很,蜡烛和煤油灯根本就没得比。
  方以智也发现电灯是个好东西,所以,电报机和海底电缆研制的差不多之后他便开始研制电灯了。
  只是这会儿电灯还在实验大楼里面实验呢。
  泰昌跟着方以智来到专门研制电灯的实验室一看,不由兴奋的浑身直颤。
  方以智真把电灯研制出来了,硕大的实验室里面好几十个人都在测试各种材料的灯丝呢。
  整个实验室里面几乎到处都是刺眼的灯光,只是这些灯光大多都亮一亮就灭了而已。
  方以智紧接着便介绍道:“皇上,微臣已经命人试过上千种材料的灯丝了,可惜,都亮不了多长时间便熔断了。
  这些灯丝里面黄金灯丝是最好的,不过也亮不了太长的时间。
  一毫左右的黄金灯丝亮不了一盏茶功夫就会熔断。
  一分左右的黄金灯丝亮不了一刻钟就会熔断。
  一寸左右的黄金灯丝也亮不了一个时辰便会熔断。”
  黄金灯丝?
  行啊,只要能长时间亮着,钻石灯丝都行!
  这东西其实不会浪费,黄金灯丝就算熔断了还是黄金,只需再提炼一下就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损耗。
  泰昌颇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快,拿根一寸左右的黄金灯丝试给朕看看。”
  方以智闻言,连忙让手下弟子取出一根手指粗细的黄金,连上导线,装进玻璃瓶里面,盖上特制的盖子,然后便接通了电源。
  我的天,好刺眼。
  泰昌一个不小心,直接被硕大的灯光给照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哪里是电灯啊,这简直比探照灯还亮啊!
第916章 电灯都研制出来了
  大明科技真是日新月异。
  泰昌都没想到,方以智竟然把电灯都设计出来了。
  当然,方以智设计出来的电灯还有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灯丝的寿命问题。
  历史上,据说爱因斯坦足足试用了六千多种材料,最终才把灯丝的寿命提高到一千小时以上。
  泰昌也知道,灯丝最好是用钨丝来做。
  问题,这会儿钨这种金属元素还没有被发现,他就算知道也没用。
  他闭上眼睛,皱眉沉思了好一阵,勐然间反应过来。
  方以智的弟子组装灯泡的时候没有抽空里面的空气!
  这可是个关键。
  灯丝之所以容易断,那主要是因为加热之后表面被氧化了,灯丝表面的材质等于就不是纯金属了,而且随着氧化层不断深入,灯丝就会越来越热,最后自己就把自己给熔断了!
  如果一直让灯丝保持不被氧化的状态,灯丝的使用寿命肯定能大大加强。
  想到这里,他转过头去,睁开眼睛,对方以智道:“密之,你们组装灯泡的时候必须把里面的空气抽干净,然后密封起来,这样灯丝才不容易熔断。”
  这话如果三年之前他对方以智说,方以智绝对会云里雾里。
  因为那会儿还没有什么抽空气的概念。
  不过,这会儿方以智却是瞬间便听明白了。
  他立马拉着沉允培商议起来,因为沉允培所做的减压分馏装置就是抽出整套装置里面的空气。
  关于怎么抽出空气,怎么密封,沉允培简直不要太熟悉。
  很快,沉允培便带着方以智和方以智的几个弟子开始准备材料了。
  至于抽空气的东西,他直接就命人去石油研究院去取去了。
  这个时候密封的方法并不多,不过,沉允培却是颇有心得。
  他根据现场的情况,很快就定下了用橡胶塞子密封的方法。
  至于怎么抽出里面的空气,其实很简单,他已经研究出很多种抽空气的装置来了。
  他们准备了大致一刻钟时间,所有材料便准备好了,而这时候,沉允培的弟子也抬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了。
  沉允培亲自动手,直接用生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