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泰昌干脆命人用实木雕了一版最新的《坤舆万国全图》。
原本他主要为了开会的时候方便,同时也让相关的文臣武将人手都能有一张这样的世界地图。
不曾想,这种地图下发下去之后; 反响还相当的不错,很多官员都反应有人求购。
大明西洋商号看到商机,印了十万份分发到各承宣布政使司和各属国的分号去贩卖,竟然很快就卖光了。
后面大明西洋商号又加印了几次,销量还一直都很好。
不得不说,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张地图卖一两银子竟然销了几十万份,赚了几十万两。
这印刷出来的地图自然就不可能长达丈许了,因为印刷用的高档宣纸最长的也就三尺左右。
这种地图也不可能有手绘的那么精细,不过,商讨的时候大致用来做一下参考还是没有问题的。
泰昌招呼大家坐下来之后,便指着地图道:“校儿,大明钱庄的分号什么时候能遍布北美各大城池和各个属国,这个你们有规划没有?”
这个规划自然是有的,问题得有钱有人有船啊!
信王朱由检颇为老练道:“父皇,我们大明钱庄每开设一个分号都得准备足够的本金,也就是金锭、银锭、金币、银币、铜币,而且还得招上足够的人手,然后再组织船队或者跟着大明西洋商号的船队一起运过去。
我们是早就有规划了,本金都已经筹集的差不多了,人手也一直在招募,问题就是没有船队经常往来于大明本土和美洲之间,这生意就没法展开。
毕竟钱庄的生意都是跟钱打交道,我们得时刻监督核查才行,如果不能做到每个月核查账目,那就有可能会出问题。“
呃,这会儿还没有船队定期往来于大明本土和美洲之间吗?
泰昌直接问道:“纯臣,你们大明西洋商号的分号还没有开到美洲去吗,那边不需要定期送货吗?”
朱纯臣连忙细细解释道:“皇上,我们大明西洋商号的分号已经开到美洲去了。
不过,现在也就东殷都城一地有我们的分号。
因为去年远征塞外大草原,需要转运的俘虏太多了,我们就连大明海外几个行省的货都没法保证定期送到,那边就更没法组织船队定期往返了。
今年塞外草原的征战还在继续,而且我们的重点又是配合南洋水师去抢占西洋市场,我们怕商船不够用,所以,美洲那边的业务一直没展开。”
好吧,说白了还是船的问题。
这会儿大明水师貌似已经天下无敌了,其实舰船数量并不是很多。
大明水师的舰船是战力比较的恐怖才无敌的,要论数量,大明这会儿的舰船数量比荷兰还差得远呢。
荷兰人可是早就有一万五千余艘远洋大船了,而这会儿大明的远洋大船甚至连人家零头都不够。
因为大明水师这会儿总共也才一百余艘神盾舰和无畏舰,至于龙牙战舰,那都淘汰了,造了几十艘就没造了。
另外还有武装商船和大型渔船,这两种远洋大船都是从三年前才开始大批建造的。
这会大明西洋商号总共也就一千二百艘武装商船和三百多艘大型渔船。
剩下的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数量是比较的多,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远洋大船,根本不能单独远洋航行。
而且这会儿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加起来也才三千多艘。
也就是说,大明能出海的舰船数量加起来还不到五千艘,就这,还包括三千多艘只能挂远洋大船两边的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没办法,大明沉睡的太久了,从永乐朝到泰昌朝将近两百年时间基本上都等于浪费了。
而且,泰昌朝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团乱麻,那时候不但建奴在辽东肆虐,西北还有反贼,西南还有土司叛乱,朝中更是党争不断。
泰昌足足花了几年时间才把濒临灭亡的大明给救回来,然后,大明才慢慢发展起来,有了造船厂。
这样算起来,大明从开始研制新式轮船到现在总共都不到八年时间。
而且,这八年时间里面头几年里都只有一个武备城造船厂能出产远洋轮船。
东番造船厂那是三年前才建好的,南直隶造船厂更是去年才建好的。
这会儿大明能出产远洋轮船的也就这么三个造船厂。
说实话,这会儿大明的造船能力的确还不行。
不过,这会儿泰昌还不能拼命建造船厂。
因为舰船研究院这会儿正研制新式轮船,现在造的轮船估计过几年就要被淘汰了。
他不能下旨让人拼命建造即将被淘汰的轮船啊!
现在也只能先这样了。
想到这里,泰昌微微叹息道:“这会儿舰船是有点不够用,不过,大明西洋商号和大明钱庄也不能只侧重一个地方或者只往一个方向发展,美洲那边的生意还是要做的,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第658章 三军新立四大营
泰昌和信王朱由检、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商议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内阁首辅徐光启和兵部尚书南居益等人终于匆匆赶了过来。
这几人脸色都比较的凝重,很明显他们还没商议出太好的办法来。
泰昌让众人都坐下来之后还是认真的问道:“怎么样,子先、思受你们想到什么好办法没?”
徐光启和南居益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负责兵部的南居益小心的回道:“皇上,关于粮饷的问题,微臣觉得您想的办法很好,反正这会儿我们不差钱; 我们可以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拉过去,这样就不会出现什么拖欠粮饷的问题了。”
呃,真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个其实不是泰昌想出来的应对办法,他只是想这次多拉点饷银过去提振一下士气而已。
没想到徐光启和南居益还都以为这是他想出来的应对之法。
好吧,关于饷银的问题,这么办的确能解决。
反正又不差钱,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发下去也没什么。
总之; 不管用什么办法; 这饷银绝对不能拖欠。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 很好,这个问题就这么办,提前发就提前发,总之尽量不要拖欠饷银。关于边军驻守边疆的问题呢,你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这个。
南居益颇有些尴尬道:“皇上,这个问题我们商议了很久,感觉还是只能依照原来的老办法,把边军变成屯卫,成立都司卫所统管,让他们边屯田边驻守边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家人全接过去了。”
呃,把边军变成屯卫?
这不就是让神机营和神武营精锐乃至水师将士又解甲归田吗!
这屯卫制度,怎么说呢?
如果是以农耕为主的王朝,选择屯卫制度还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农耕为主的王朝没有太多的税赋收入,供养不了太多的军队。
就好比以前的大明王朝,一年税赋收入折算下来总共也就四五百万两银子。
这点银子能养多少军队呢。
粮饷就按原来的最低标准算,普通士卒每个月粮一石; 饷一两,将校逐级递增,一个月下来,一万人马的粮饷折银大概就是两万两左右,一年就是二十四万两左右。
这么算起来,十万大军一年就需要二百四十万两的粮饷。
也就是说,以前的大明王朝最多也就能养活二十万大军。
而且,这二十万大军还不能常备,一旦常备,朝堂上下成千上万的官员就连俸禄都没了。
如果发生天灾,那更不得了,朝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民饿死,根本就没钱赈灾。
这种情况下,把精锐大军变成屯卫是可以理解的。
说白了,屯卫就是省钱,只要给他们地,让他们自己去种; 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就行了,朝廷根本不用支付粮饷。
当初洪武大帝就曾得意的夸下海口,养两百多万大军不用花朝廷一文钱。
问题; 这大军你不养就废了啊!
你让百战精锐解甲归田去种地,他们还能上战场吗?
或许,第一代,也就是真正参加过大战的百战精锐临时组织起来还有那么一点战力。
但是,几代下来,人家就跟农户没多大区别了。
他们得种地养活自己啊,这种情况下,你能时常拉着人来操练吗?
不能时常集结到一起操练,那跟农户有什么区别?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明两百多万大军屯田不到百年就不大会打仗了,直接被蒙元瓦剌部打得屁滚尿流。
历史上,到了崇祯朝,最后能拉出来的精锐甚至二十万都不到了。
这么搞能行吗?
肯定不行啊!
现在大明这么大的疆域,没有精锐大军镇守会怎么样?
那不就是人家眼里的肥肉!
不过,南居益的话倒是给泰昌提了个醒。
他想到了辽东军和辽东屯卫的例子,他回想起了孙承宗重新组建辽东军的过程。
当初辽东军溃败的时候其实总共都剩下不到十万人马了,后面,大明不断从两京十三省抽调屯卫精锐过去,最后才组成了二十万辽东军精锐。
这二十万辽东军精锐其实有大半本不是辽东屯卫。
不过,后来孙承宗却把这些辽东军精锐的家人全部调集到辽东屯田去了。
这样一来,他们等于是跟家人在一起了。
有任务的时候,他们可以集结在一起,马上出击。
没任务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回去帮家人种地。
所以,这大半本不是辽东屯卫的精锐在辽东镇守了那么多年,不但没有出任何问题,日子好像还越过越红火了。
这个方式就不错。
就好比现在,他把辽东军和辽东屯卫一把迁徙到远离大明本土万里之外的新荆州府也不用担心二十万辽东军会因为思念亲人而呆不住。
因为辽东军的亲人基本都编入辽东屯卫了,而辽东屯卫也全部迁徙到新荆州府去了,他们哪怕在那边呆一辈子都不会出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泰昌果断道:“屯卫制度可以参考一下,但我们不能完全按原来的屯卫制度来。
因为我们这会儿不差钱,完全不用省那点粮饷。
我们可以在四方设立四座大营,每座大营集结二十万人马镇守。
而这二十万人马的家人我们可以全接过去,就在大营附近屯田驻守,这样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就好比现在的辽东军,二十万辽东军的家人基本都是辽东屯卫,我们一把将辽东军和辽东屯卫全部迁徙到新荆州府就没什么问题。”
呃,这个想法的确很不错。
不过,这样也会出问题。
南居益又和徐光启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内阁首辅徐光启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您说到辽东军,微臣不能不斗胆提醒一下。
当初隆万盛世也就是隆庆朝到万历初年的时候辽东军也是相当勇猛的,辽东铁骑那也是天下少有的劲旅。
那个时候的辽东军之所以能如此厉害跟宁远伯李成梁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朝廷也相当器重宁远伯,辽东之事基本上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结果,不到二十年时间,宁远伯便骄奢成性,搞得辽东民怨四起,辽东军也几乎成了宁远伯府的私军。
李成梁在世的时候,辽东军战力还没怎么衰退,两次援朝辽东军都表现的相当英勇。
但是,随着李成梁去世,其长子李如松也战死沙场,辽东军的骄兵悍将便无人能治了。
特别是李如柏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