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他们都住习惯那种工棚了,而且,这会儿天气还热,住那种通风透气的工棚在他们看来是最为舒适的。
至于到了冬天怎么办,他们自然会想办法。
这工棚建起来就简单了,挖地基倒立柱大家都是行家里手了,而且,这边十余万人修建三百个大工棚就足够了。
上万人忙活了三天,竟然就把所有工棚的立柱给倒好了。
这一下,工棚基本就不用去管了,只要等立柱干了,上横梁,搭屋檐,盖瓦片就行了。
而准备木材、瓦片和砖头这些活计阿帕奇部族的老幼妇孺也都学会了,甚至工具和泥坑什么的新辽阳城那边都有大把现成的,直接让他们在新辽阳城那边准备好,拉过来就行了。
这两边一通忙活,才不到二十天时间,丽阳城的港口码头和住所竟然就修建完成了。
当然,这会儿丽阳城也只是修建了三百个大工棚,城墙那还没开始修建呢。
不过,有了这港口码头和大工棚,十余万老百姓都可以搬过来准备开始挖煤了。
第552章 履带车
泰昌算的很准,大致一个月后宋应星便带着手下几个官员赶过来了。
不过,宋应星一看新辽阳城里的景象却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着实没想到,一座这么大的城池里面除了密密麻麻的工棚其他什么建筑都没有,他更没想到,这些工棚外面还会挂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布帘子。
泰昌一看宋应星目瞪口呆的样子,忍不住略带得意道:“怎么样; 长庚,这工棚漂亮吧?”
他着实有点得意,因为这种风格的建筑等于是他原创出来的,而且,阿帕奇部族的人还特别喜欢这种风格的建筑。
人家那是真喜欢,并不是拍他马屁,丽阳城那边人家都要求建这种工棚呢。
而且; 其他阿帕奇部族的城池人家也都在建这种工棚。
这个着实让他有点自得。
宋应星闻言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工棚搞这么花里胡哨干什么?
当然,他不会这么跟皇上说话。
他愣了好一阵; 这才小心的道:“皇上,这些工棚里都装了炼铁炉子吧?炼铁炉子那鼓风机一吹可是火星子乱飞的,这些布帘子恐怕会被引燃啊!”
谁跟你说这些工棚里都装了炼铁炉子?
泰昌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这些工棚都是住人的,里面都没有装炼铁炉子,装了炼铁炉子的工棚那边。”
说罢,他便带着宋应星往城中一个角落里走去。
宋应星这会儿着实是懵的不行了。
工棚里能住人吗?
他一路看过去,这些工棚里还真住着人,而且住了很多很多人,一个工棚里怕是住了好几百人。
而且,这些人住得好像还惬意的很。
那些小孩都在里面追逐嬉戏,欢快无比,大人们也都满脸的笑意。
工棚他也住过,但那都是在废寝忘食研制东西的时候,平时他可不会住工棚里面。
这些人竟然把工棚当家,着实有点奇葩。
他看了好一阵,终于穿过层层布帘的区域; 来到了真正的工棚区域。
这里的工棚就正常了; 上面什么布帘都没挂,里面还都有炼铁的炉子,而且,四周还堆了好多的煤炭和铁矿石。
这里本来是丽阳城那些平民住的工棚,这会儿人家都搬走了,布帘子自然也拆走了。
泰昌带着宋应星一行人在这些工棚里转了转,随即又带着这些人走进了一个挂满布帘的工棚里面。
这个工棚明显是专门给宋应星一行准备的,两边都用砖墙隔出了一个个的房间,每个房间里床铺、衣柜和桌椅等家什都一应俱全,完全就是大明本土风格。
除了这些隔间,工棚中间还摆了张大条桌和一些长条板凳,大条桌上面还整整齐齐的摆放了几套文房四宝。
这里的布置倒是跟武备城那边专门用来搞研发设计的大通间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房间都没屋顶,或者说,这些房间就是共用的工棚的大屋顶。
泰昌带着宋应星一行人在里面转了一圈,随即问道:“长庚; 如何; 能将就着在这里住下来吗?如果不行; 朕马上命人给你们盖房子; 你们在这委屈半个月左右就能盖好了。”
宋应星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这里已经很好了,通风透气又凉爽,光线还充足,我们就住这,挺好的。皇上,要不您跟微臣说说挖矿的机械有些什么要求吧,说实话,微臣都有点心痒了。”
哈哈哈哈,这家伙还是一听说要研制新的东西就来劲。
泰昌直接招呼宋应星和几个工部官员来到大条桌跟前,抽出一张大白纸在中间摊开来,随即提起笔来边画边解释道:“长庚,你看,这挖矿的机械底下的轮子可以做成这样,就是几排宽宽的齿轮然后外面包上宽宽的链条。这样的轮子加上链条等于就是铁轮子在铁轨上走,这链条中间宽宽的铁片等于就是移动的轨道,你只要把这铁片做宽一点就不用担心轮子会险进地里去。”
他说的其实就是履带,不过这会儿还没有履带这个东西。
宋应星看着有点抽象的示意图,又仔细琢磨了一阵,不由满脸惊喜道:“皇上,您这,您这可比微臣当初想的那个带大叉子的轮子强多了,皇上,您真是神了,有了这东西,您说的那个汽车也成了啊!”
呃,你如果用履带来做汽车驱动,路上开的那不全是跟坦克底盘一样的车子吗?
不过,这想法还是可以的。
因为这会儿就没有什么好的路面给橡胶轮胎的汽车来开,做成履带的话就是速度慢一点而已,没有路都可以开。
想到这里,泰昌微微点头道:“嗯,汽车以后再说,你想做成什么样都行,我们先把这挖矿的机械做出来。”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们先做挖矿的机械,皇上,您说,挖矿需要些什么装置。”
泰昌又提起笔来,边画边解释道:“你看,这后面我们可以带一排牛犁一样的东西,把煤层跟翻地一样翻出来。
这个必须能升起来,不挖矿开着走的时候就升起来,挖矿的时候再压下去。
这前面我们可以带一个巨大的铁铲子,这个也必须能升起来,还能转动的那种。
这样,煤层被翻出来之后,只要用这大铁铲起来往矿车里一倒就行了。
暂时就这么多吧,你先做几台出来看看效果,我们再想想,还能做些其他的什么机械。“
宋应星闻言,不由兴奋的搓手道:“好嘞,微臣明白了。”
泰昌虽然画的有点四不像,但是他的确是看明白了。
这后面一排牛犁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当初想做的那种耕地用的犁。
这前面的大铲子就有点像那种大水车的水桶,只是加了几个铁锹一样的尖刺而已。
这些做起来都不难,他主要是想试试那宽链条的效果。
如果那个能做出来,那耕地用的机械和路上开的汽车等于也研制成功了。
当然,这会儿新辽阳城里还什么都没有,甚至连铁锭都没一个。
这里也就有炼铁的炉子,煤炭和铁矿石,他想要研制挖矿的机械,那还得从炼铁做起。
不过,这个对他来说也没多大的问题。
他带来的就是东殷都城建造火车厂的原班人马,有专门负责炼钢铁的,有专门负责翻砂铸造的,也有专门负责做加工机床的,这些都不用他管。
他要做的,大致就是将泰昌画出来的抽象画变成能加工的图纸。
这个对他来说貌似也不是很难。
泰昌可能都想不到,他这么一通提点,把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都给带偏了。
履带这东西很多方面的确比汽车轮胎要好,起码它不挑路,甚至不需要路。
这个时候把履带这东西给研制出来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不变才怪。
因为这会儿本来就没有专门给橡胶轮胎汽车开的路,而履带汽车并不需要专门修路,甚至没有路都行,基本什么地形都能开。
这些搞研发的自然以现有的条件来选择研发方向,履带车明显就是最适合现有条件的。
至于履带车速度慢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的。
很有可能,以后真会到处都是巨大的履带汽车,而不是带橡胶轮胎的汽车。
第553章 大吗
姬罗城,这是西奇国另外一座城池的名字。
这个名字也是根据原来七大部落联盟名字来的,西奇国就是由原来的里亚尔和基卡罗尔两大部落联盟为主体合并成的。
泰昌给原来的里亚尔部落联盟聚集的城池取了个丽阳城之名,这原来基卡罗尔部落联盟聚集的城池他干脆就选取了音译之后跟百家姓里同音的两个字,取名姬罗城。
这里也就是新辽河东南面的第二条大支流和煤矿矿脉交汇之处。
这会儿这条惊人的矿脉宽度总算是探测的差不多了,在西奇国北面这一段,矿脉的宽度大致是三百里到四百里左右; 而越往南矿脉就越窄,越往北矿脉就越宽。
泰昌举着望远镜扫视着东面的莽莽群山,好一阵之后,他才放下望远镜问道:“这山脉中有通往东面的山谷吗?”
秦翼明连忙拱手道:“有的,皇上,末将已经命人探查过了; 这条山脉在这一段并不是很宽,也就是三四百里宽的样子,而且这里的山势也不是很高,中间有几条横向的山谷,通东面去根本不是问题。”
泰昌闻言,微微点头道:“那行,在山脉中间找块地方建个驿站,然后把驿站一路往东延伸到海岸线那边的港口去,每隔一百里到两百里修建一个,每个驿站备上百余匹战马,我们得把这山脉东西两面的传讯给打通,要不然,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最少要半个月才能传到新辽阳城,那样很有可能会误事。”
没办法,这山脉就跟分水岭一样,把新辽河跟北美东海岸给隔开了。
这会儿从切诺基部族那边传讯到新辽阳城,要么走陆路,傍着这条山脉的东面一直往南,大约得跑个五六千里地才能赶到新辽阳城。
这中间没有驿站的情况下; 最快也要跑二十来天。
这会儿北美大陆还没有太多的战马,他们建五六千里长的驿站传讯系统那自然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 这会儿从切诺基部族那边传讯到新辽阳城一般都是走海路,不过,要从北美东海岸的北部绕到新辽阳城那边,走海路得绕一万多里,狼牙战船都得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这么传讯自然不行,太滞后了。
所以,泰昌才会跑这里来看看,看能从这山脉中间穿过去不。
如果能从山脉之间穿过去,那么传讯就方便了。
这山脉的宽度就三四百里,而山脉距离海岸线也就四五百里。
也就是说,陆路这段加起来总共才八百余里,只要沿途建五六个驿站,就能八百里加急传讯了。
如果以八百里加急传讯的速度算,从东海岸把消息传到这姬罗城一天时间就够了,而且狼牙战船从姬罗城顺流而下抵达新辽阳城总共都不需要两天时间。
这样一来,前线的消息基本上三四天之内就能传到新辽阳城了。
他之所以亲自跑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事。
至于姬罗城的修建倒不用太急; 因为丽阳城那边已经能挖煤矿了,而且这会儿宋应星还在研制挖矿的机械,并不需要太多的煤矿。
而且挖矿机械研制出来之后采矿的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