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微微点头道:“嗯,这么做的确会有可能把一些东西泄露出去。
这个不用太过刻意了,能保密就尽量保密; 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保密而束手束脚,该干的,还是得干。
比如说造船。
我们的造船技术很差吗?
当然不是。
现在我们的造船技术比欧陆各国都强多了。
为什么人家荷兰人一年能造出五六百艘远洋大船来,我们却不行呢?
这个就是因为我们太刻意了的注重保密了。
其实没必要。
我们保持战舰数量和战舰性能上的领先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光技术比人家厉害,造东西却没人家厉害,那就有点荒唐了。”
好吧,原来皇上的想法变了。
这不需要太过刻意的保密就好办了,那人自然是想招多少都能招来。
问题,什么叫保持战舰性能上的优势呢。
这个王徵着实没听明白。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皇上,微臣愚钝,您说的保持战舰性能上的领先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泰昌也考虑过了。
他详细的介绍道:“这个说白了就是我们的战舰始终比人家的好。
比如神盾舰,这会儿欧陆各国好像还没有造铁甲战舰,不过,并不代表人家不会造。
当初征讨东瀛的时候朕就看到了,东瀛人其实也会造铁甲战舰了,只是他们造的没我们的大也没我们的好。
这个就是战舰性能上的领先优势。
铁甲战舰欧陆各国迟早会造,那么,我们怎么保持这个战舰性能上的领先优势呢?
我们可以保持的领先优势很多。
比如把船往大里造,又或者加快船速,又或者增加护甲厚度,又或者增加火炮数量等等。
东瀛人当初造的铁甲战舰就没我们的大,而这会儿欧陆各国普遍能造两千料的大船,所以,我们要想保持这个大的优势,就得再把船往大了造。
郑和宝船好像有很多种吧,两千料以上的应该也有吧?”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王徵闻言,缓缓点头道:“郑和宝船的确有很多种,两千料以上的也有。
其中就有一种五千料的,这种巨舰长二十二丈许,宽五丈许,深两丈许。
不过,这种巨舰好像只造了一艘,就是郑和船队的旗舰。
另外还有一种是上万料的,这种巨舰长四十四丈许,宽十八丈许,深三丈许。
原本这种巨舰是想造出来给成祖当座驾的,但好像没造出来。
因为当初工部很多官员都发现这种船问题太多了,比如,船太大了,再大的风帆都带不动,还有船太重了,龙骨强度不够等等。
所以,这种巨舰造着造着就停了。“
这些现在都不是问题了,有更大的郑和宝船做参考就好。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你可以试着先造五千料的,这种既然造出来过,而且郑和还坐着下过西洋,那就证明没有什么问题了。
至于上万料的,你可以琢磨一下。
什么风帆带不动,这会儿已经不是问题了,蒸汽机肯定能带得动。
还有龙骨强度不够,你可以考虑用新出的韧性最好的钢材作为龙骨。
这个倒是不急着造,我们可以先把五千料的铁甲战舰造出来再说。
上万料的,可以多琢磨琢磨再造。“
王徵闻言,不由兴致盎然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紧接着又郑重道:“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船速,你可以考虑一下,把五千料的战舰底层排满蒸汽水轮,看看到底能开多快。
这会儿大明涉足的海域是越来越广了,这船速太重要了。
如果船速能再快一倍,我们往返南洋一趟就只需要十多天了。
你想想,这中间能节省多少时间。”
王徵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估摸道:“至于护甲厚度和火炮数量,五千料的战舰肯定比两千料的战舰载重要大一倍还不止,而其外形并没有大多少,我们完全可以把护甲加厚一倍试试。
火炮数量的话,就没必要刻意去增加一倍了,还是根据战舰的大小来,能开多少舱门就装多少火炮。
反正这种五千料的铁甲战舰对于现在的欧陆各国已经够恐怖的了,我们只要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就行了。”
王徵闻言,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他这架势,怕是想着去研制五千料的铁甲战舰了。
泰昌见状,不由摇头苦笑道:“良甫,别急着造五千料的铁甲战舰,我们先把这船厂建起来再说,毕竟数量上的领先那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现在我们的远洋舰船还没人家荷兰人多呢,这个短板必须赶紧补上来。”
好吧,那就先建船厂,把造船速度先赶上来再说。
这个其实并不难,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就行了。
王徵颇为无奈的拱手道:“皇上放心,这船厂建起来很快的,只要人手足够,一年造上百艘大型渔船和四五百艘武装商船也没有什么问题。”
第458章 造船劳力不够
王徵这种人自然不会吹牛,搞技术的,那基本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玩什么虚的。
而且,他也是说干就干那种。
他只是带着几个工部管事和老匠户在船厂的城墙里转了转便命这些工部管事和老匠户带着神机营将士开始挖水道了。
这造船的船坞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水道却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多少料的船挖多宽多深的水道这些早就有标准的尺寸了,只需几个工部管事和老匠户在一旁稍微指导一下便成。
紧接着,他又回到旗舰之上,找到泰昌,拱手小心道:“皇上,不若让营缮清吏司郎中彭宾组织匠户过来修建船坞吧,反正武备城那边也没多少事了。而且这船坞还需要一定经验才能建造,一般人还干不了。”
彭宾,这小子都当上营缮清吏司郎中了吗?
不错不错。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些事你来安排就行了,造船朕可没你懂。朕就一个要求,尽快把船厂建起来,赶紧造大型渔船和武装商船。你还有什么需要办的,尽管说,朕给你办事都行。”
哎呀,这话说的。
王徵慌忙拱手道:“皇上,您别这么说啊,折煞微臣了,其他事倒还没什么,就是这个人工,微臣看附近也没多少人口,如果招人来干活,上哪儿招呢?”
这个的确是个问题。
这会儿整个东番的人口都还不到百万呢,而且,这其中还包括十二万屯卫及其家人。
按兵部的安排,这会儿每座卫城都是附近两万屯卫轮流镇守,每一次都是五千屯卫镇守三个月再换一波。
也就是说,这卫城附近的两万屯卫肯定是不能动的,他们不但要轮流镇守卫城,还得帮家里人屯田种地呢。
除去这些屯卫,卫城附近其实就没多少青壮了,这东番左卫方圆几十里之内充其量也就能招来两三万青壮。
这点人手肯定不够。
想到这里,泰昌直接问道:“这船厂需要招多少青壮干活。”
王徵闻言,估摸道:“微臣可以想办法从武备城那边调两万左右熟练的匠户过来,如果一年要造五六百艘两千料的巨舰,那最少还得十万青壮。”
十万青壮多吗?
其实,一点都不多。
武备城那边一个工厂都是数万人,而这个这个超级造船厂一年可是要造五六百艘两千料的巨舰,两万匠户再加十万青壮一点都不多。
不过,这会儿东番左卫肯定是招不到这么多青壮的。
因为东番左卫附近数十里范围内总共也就两三万青壮,而且这些人还得种地,还不一定能来造船厂干活。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泰昌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行,这十万青壮朕想办法给你招过来,还有什么事吗?”
王徵又仔细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微臣还得回去一趟,让长庚和初阳他们多准备些各类锯床、吊葫芦,还有机床什么的,这一年要造五六百艘两千料的巨舰需要的床子可不少。不若微臣去把彭宾他们和那两万匠户顺带接过来吧,正好这边造船坞也需要匠户。”
这个当然没问题。
泰昌毫不犹豫道:“之极,你带着五艘神盾舰和六十艘狼牙战船跟良甫回去一趟。”
张之极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徵又仔细想了想,随即摇头道:“暂时没什么问题了。”
泰昌立马挥手道:“行吧,事不宜迟,你们先去接人吧。”
王徵和张之极闻言,连忙拱手告退。
泰昌却是看着他们的背影皱眉沉思起来。
这一时半会又上哪里找这么多青壮去呢?
还是派船去东南沿海拉吗?
这会儿怕是不行了。
因为东南沿海总共就那么些渔民或者说平民老百姓,而这会儿他们并非没有什么事干。
比如南直隶那边,随着太仓新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那边的私人作坊是越来越多了,那边的老百姓直接在当地找活干就行了。
而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已经拉过来不少人了,剩下的人再把多出来的田地一分,基本上就能过活了。
而且,随着大型渔船数量不断增多,需要的渔民肯定越来越多,沿海的渔民也得留下一部分去外海捕鱼,不能全部拉来种地。
问题,不拉人过来,这边就招不到足够的青壮到造船厂来干活啊!
这造船厂要造船五六百艘两千料的巨舰来,那肯定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忙活,这些青壮肯定不能边干活边种地了,必须全职在造船厂干活才行。
怎么办呢?
泰昌决定,还是去田间地头看看,问一问东番这边的农户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再说。
他仔细想了想,随即便招来郑芝龙等人,带着他们直奔他在东番唯一熟悉的老地方而去。
这老地方就是笨港了。
整个东番,他好像就在笨港转了两回,而唯一熟悉的东番本地人好像就是笨港的老陈头。
笨港离东番左卫并不远,从东番左卫港口码头出发,往北不到百里便是东番中卫,进入东番中卫卫城旁边的大河再往里行进个四五十里便到笨港了。
这条路他都熟的不行了,郑芝龙更是熟的不行了。
两人还是换上了便装,装出一副海商的样子下了船。
这一下,还是被一堆人围上了。
没办法,因为这里是当初郑芝龙的老巢,他的亲信虽然都搬走了,认识他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他们就这么一路被人簇拥着,很快便来到了老陈头所在的村落。
这会儿老陈头已经闻讯迎到村口了。
他大老远就热切的拱手道:“哎呀,黄大当家的,郑大当家的,好久不见啊!”
嘿嘿,这些人,怕是一辈子也难得离开这里几回,他们都还不知道朕的身份呢。
很好!
泰昌依旧是上前亲切的道:“怎么样,老陈头,这几年过得可还好?”
老陈头连连点头道:“好着呢,好着呢,黄大当家的,郑大当家的,快,里面请。”
说罢,他便带着一行人往自家宅院走去。
泰昌一路走,一路暗自观察着。
这里的人过得的确挺不错,至少每家每户的宅院里都添了几间新房,老陈头家里更是在后面新加了一排大房子。
泰昌一看里面的家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