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五百斤的雷神炮发出来的炮弹可不是开玩笑的,哪怕是坚硬岩石都能砸得碎屑乱飞,战象的皮哪里能扛得住这种暴击。
  基本上,只要中上一发炮弹的战象那都疼的发了狂,疯狂的乱拱乱撞,根本就没法控制了。
  整个战象群顿时大乱。
  “轰轰轰”,又是上千发炮弹砸过来,这次受伤的战象更多了,整个战象群都乱成一锅粥了。
  火炮轰鸣声不断响起,几百头战象却是四处乱窜,就是不听指挥往北面逃,结果可想而知。
  十轮轰击过后,东胡大军的战象都没剩下几头了。
  卢象升见状,立马下令道:“把火炮先推到后面去,骑兵准备发动冲锋。”
  “哗啦”,一声,上万名步卒推着火炮就往后跑。
  曹文诏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便抬起手来,大喝道:“冲!”
  “轰隆隆。”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响起,十万铁甲骑兵便如同滚滚洪流般往北边卷去。
  莽应里也不知道被火炮给轰杀了没有,反正这会儿东胡大军已然乱成一锅粥了。
  当然,就算他没被火炮轰杀,十万铁骑也能把他踏成肉泥!


第446章 大明两京十六省
  东胡战象被上千门火炮十轮速射给解决了,东胡大军立马兵败如山倒。
  他们是真正的兵败如山倒,因为除了战象就没有什么能阻挡神武营铁骑了。
  就连他们从荷兰人和英国人那里买来的火枪和火炮都没用,因为前膛装弹的火枪和火炮射速实在是太慢了。
  可以说,只要他们敢停下来开枪或者开炮就完了,一轮齐射之后,他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铺天盖地的铁骑立马涌上来,将他们淹没,他们根本连再次装填弹药的机会都没了。
  几十门火炮,几百杆火绳枪对十万铁骑根本没多大用处,除非他们有数千门火炮,数万把火绳枪!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英国人和荷兰人根本就不可能卖那么多火枪和火炮给他们,他们也买不起那么多的火枪和火炮。
  所以,北面的十余万东胡大军根本没法阻挡大明铁骑,不到半天时间,他们便被十万神武营铁骑给淹没了,就连一丝浪花都没翻起来。
  至于暹罗王城东南西三面的二十余万东胡步卒,没了浮桥,他们甚至跑都没法跑,除非他们直接往河里跳,游过一条条的大小河道。
  这个自然是不大可能的,几十丈宽的河流,真正能游过去的就没几个; 更何况不止一条。
  二十余万神机营和神武营步卒在数百艘狼牙战船的配合下,那也是摧枯拉朽; 面对装备精良的明军; 冷兵器为主的东胡步卒同样不堪一击。
  捷报不断传来; 泰昌不由喜笑颜开。
  东胡估计最多也就四五十万人马,这三十余万主力大军被消灭以后; 他们基本上就完了。
  这个时候也不需要调更多的人马过来了,有现在这十万神武营铁骑和二十余万步卒足矣。
  第二天一早,他便率水师舰队启程前往新金陵城了。
  因为十套生产水泥的设备还在龙牙战舰里放着呢; 而且他们携带的水泥和粮食什么的也没有送到新金陵城去。
  这里已经无需他坐镇指挥了,有卢象升指挥足以。
  反正收拾东胡王朝只是时间问题了,他完全没必要在这里耽误时间。
  这时候的重心还是南洋,特别是新金陵城; 要不是暹罗国王突然派人来求救,他估计最少也要把新金陵城建完才会着手来处理东南的问题。
  因为新金陵城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堵住马六甲海峡,整个南洋就是大明的天下了啊!
  他率水师舰队赶回新金陵城的时候; 这里的城墙还是没多大进展; 不过,孙传庭倒是命人把砖头和木料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边就差水泥了; 有了足够的水泥之后; 城墙的修筑进度简直不要太快; 二十余万南洋遗民和数万步卒齐动手,百余里长的城墙简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然; 泰昌也不会这么干等着; 紧接着,他又命水师舰队去了趟琼州府; 接来了十万屯卫。
  这一下城墙修建的速度更快了。
  新金陵城的城墙,他准备修两丈高,至于城内的结构; 他准备也按金陵城来。
  金陵城那是有皇宫的; 皇宫就在金陵城的东面。
  他准备在新金陵城的东面港口附近也修建一座行宫,西面就像秦淮河畔一样; 就根据河流走向修建街道。
  他之所以命人在此修建行宫; 主要还是为了一次会议; 或者说一场典礼; 一场很重要的典礼。
  有时候,为了彰显天朝上国之威,该摆出来的排场还是要摆的。
  时间飞逝,一转眼又是月余。
  这会儿新金陵城城墙的墙基已经完工了,就剩下箭垛、女墙和城门楼什么的,交给十万屯卫慢慢去修葺便成。
  城里已然聚集了三十余万南洋遗民,这会儿他们正在城北指定的区域为自己修建宅院呢。
  至于城东的行宫,泰昌专门拉来了二十万神机营和神武营步卒,正在那疯狂赶工。
  这行宫的结构就没有皇宫那么复杂了。
  行宫的中间就一座皇极殿和一座乾清宫,其他的宫殿就不用修建了。
  行宫的前面是南洋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南洋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和南洋都指挥使司衙门。
  后面则是京营护卫,也就是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的营房,就这么简单。
  这会儿中间雄伟的皇极殿已经搭建起来了,其外部结构就和京城皇宫里的皇极殿差不多,不过,内部结构却是大不相同了。
  最大的不同就是龙椅后面多了一块巨大的照壁,这照壁足有一丈多高,两丈多宽。
  这会儿太仆寺卿李之藻正站在特制的移动平台上绘制照壁的背景图呢。
  照壁的背景图其实就是放大了两倍的《坤舆万国全图》。
  不过,按照皇上的意思,他把《坤舆万国全图》的色调改了一下。
  这副地图的主色调就是代表海洋的天蓝色和代表大明的明黄色,其他诸如什么欧陆诸国、西洋诸国、美洲非洲,那都是白底黑框的线条,没有颜色。
  这会儿大明的疆域可不得了了,北到冰封的北海,东到东瀛以东的小东洋,西到西域戈壁,南到爪哇国,几乎都是大明的疆域。
  当然,这中间也有几个大明的属国; 比如朝鲜、琉球、安南和暹罗等等。
  不过,这些属国也涂上了明黄色。
  这意思; 大明的属国就是大明的藩属。
  你要有意见; 可以。
  谁要有意见就灭了谁; 直接变成大明的领地!
  大致两月后,新金陵城的城墙终于完工了; 包括南洋行宫,包括南面岛上的棱堡,包括城北平民的宅院,基本都完工了,卢象升也率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占领了东胡全境。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庆典了,泰昌直接派出水师舰船,前往南洋和大明各地,开始接人了。
  朝鲜、琉球、安南和暹罗等属国的国王和朝堂重臣都被他派人接过来了。
  大明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商部尚书等大明朝廷重臣也被他派人接过来了。
  甚至,西班牙吕宋总督卡黎尼奥都被他派人接过来了!
  这一接又是月余,新金陵城西面的商业区甚至都修建的差不多了,水师舰船才把泰昌指定的人全部接了过来。
  紧接着,一场隆重的典礼便拉开了帷幕。
  这场典礼就叫大明新行省开府大典。
  大明这会儿可不是两京十三省了,而是两京十六省,这新开的三个行省就是东洋承宣布政使司、南洋承宣布政使司和东南承宣布政使司。
  至于泰昌为什么要搞这么重大一个典礼,那主要是向所有属国宣布,乃至向整个世界宣布,大明已然成为真正的远东霸主!
  这个远东霸主可不是吹的,而是货真价实的。
  因为这会儿整个远东除了大明的直属领地就是大明的藩属国了。
  当然,还有个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盘踞在吕宋诸岛的西班牙殖民者。
  这也是泰昌命人把西班牙吕宋总督卡黎尼奥也接过来的原因。
  这时候橡胶树都快出胶了,也快开花结果了,大明已经不需要依靠西班牙人送来的那点橡胶了。
  所以,泰昌决定不装了,摊牌了。
  吕宋诸岛包括婆罗洲,那本也是大明属国的领地,识相的就老老实实还给大明!


第447章 大明藩属国律例
  新金陵城,皇极殿前巨大的广场上。
  卡黎尼奥直感觉自己就快要热死了。
  这南洋的天气是真的热,特别是七八月份的时候,真能把人热死!
  一般这个时候他都是坐在总督府最宽敞阴凉的房间里,穿着最薄的衣服,命人给他使劲扇风,要不然,他真受不了。
  这会儿他却不得不穿着整齐的正装,在大太阳底下不停的走!
  没办法,大明皇帝陛下要搞个什么隆重的庆典,而他作为唯一被邀请的欧陆使节或者说欧陆强国的高官,不能在远东诸国面前丢了面子啊!
  他更不能在大明皇帝陛下面前失了礼。
  所以,就算是再热他也得穿上整齐的正装,来参加这个典礼。
  这会儿他真热得不行了,他只想赶紧走进中间的大殿,躲躲太阳。
  问题,队伍前面的大明高官偏偏就要摆出一副庄重的样子慢慢走,他也没有办法。
  也不知在滚烫的红毯上走了多久,卡黎尼奥都感觉自己快要晕倒的时候,大殿终于到了。
  他刚走进那台阶上面的阴影里,顿时就感觉凉爽无比。
  这地方是真的凉爽,凉爽的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凉风中一般,冰凉冰凉的,好舒服啊!
  咦,不对; 真有凉风。
  他伸出汗湿的手感觉了一下,大殿里面竟然真的吹出阵阵凉风; 冰凉冰凉的; 他手上的汗一会儿就干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 这是泰昌为了抵御酷暑设计出来的简易空调。
  这新金陵城的皇宫结构可没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不管是皇极殿还是慈庆宫; 不管是兵营还是南洋三司衙门,那都装了简易的空调。
  所谓简易的空调其实就是拿蒸汽机带动的大风扇对着巨大的冰块吹,就这么简单。
  不过; 兵营和南洋三司衙门里用的并不是冰块,而是凉水。
  没办法,兵营和南洋三司衙门都太大了,如果用冰块; 那文国公府冰窖里的冰全拉过来估计都不够用。
  这皇极殿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开着风扇在吹冰块,只有他要接见朝臣的时候才会用一用。
  当然,这会儿除了徐光启等大明朝堂的重臣,其他人来参加庆典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蒸汽机带动的风扇泰昌自然不会让外人看到; 包括锅炉什么的; 这些都在皇极殿后面的小隔间里呢。
  皇极殿里面也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风洞,和一堆巨大的冰块。
  这些还都隐藏在照壁后面; 外人根本就看不到。
  他为了举办这场庆典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简易空调还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光是为了把这些人接过来,他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还有这行宫; 这大殿; 可以说都是为这场庆典准备的。
  至于这么大费周章的意义在哪里。
  接下来就开始体现了。
  参与庆典的人趴地上山呼了一通万岁之后,他直接便抬手让所有人起身; 随即便朝右侧的刘时有使了个眼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