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没问题了。
  泰昌还想问点什么呢; 张之极却是疾步走进来拱手躬身道:“皇上; 第二批神机营将士已经准备好了。”
  这神盾舰下人本来就快; 再加上一批也就下个万来号人,速度自然是快得惊人。
  泰昌想了想; 干脆挥手道:“你还是赶紧回去稳住城中局势吧,你放心,最多一个半月; 朕必率大军来收拾东胡。”
  暹罗王闻言,又趴地上千恩万谢了一番; 这才恭敬的告辞而去。
  这次支援是没有问题了。
  最后一批神机营将士送过去之后泰昌便率舰队赶回新金陵城,准备返回大明本土去接人了。
  这一次他准备按当初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伴着海岸走; 先绕道暹罗再到占城国王城归仁补给一番,再经琼州府; 到广州府。
  这样虽然要多绕千余里的路,但胜在安全,基本不会遭遇海上风暴,回程的时候还能多带点步卒过来。
  由于跟暹罗王定下了时间,他也没有在新金陵城多做停留,没过几天,他便率水师舰队出发,绕道暹罗直奔占城国而去。
  南洋这边,他也就留下了一艘神盾舰、二十艘龙牙战舰和两百余艘狼牙战船交由水师总督孙传庭在此镇守。
  这占城国本也是大明属国,郑和七次下西洋,第一站都是在占城国的王城归仁补给。
  可惜,由于大明国力日衰,占城国也有好几十年没有派使者前往大明朝贡了。
  说实话,泰昌都不知道占城国怎么样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在归仁获得补给,好在从新金陵城绕道暹罗和真腊再到占城也只需五六天时间,实在不行,到时候他还可以直接赶去琼州府补给淡水也是一样的。
  舰队出发六天之后,航线图上的占城国总算是到了,归仁貌似也还正常,港口也还在,甚至里面还停了不少帆船和桨船。
  唯一奇怪的就是,这港口里的人看到大明水师舰队之后都吓得惊慌失措,一副想逃又逃不掉的样子。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占城国乃是大明属国,大明王师来了有什么好怕的?
  泰昌派人下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 占城国早就被安南给打成属国了,而且归仁也被安南给占领了,这归仁港里面全是安南的船只,他们还以为大明朝是兴师问罪来了呃!
  不得不说,这着实让人很无语。
  大明威服不再,这些属国也开始乱搞了。
  他倒不是兴师问罪来了,他只是想在这里建立补给点,方便以后水师舰队往来南洋而已。
  没想到,却遇到这种事。
  这事不能不管啊,不管的话,这里如何补给?
  他只能命人去把安南在此负责的官员叫来了。
  结果,他足足等了大半天,一个身着大明官袍的官员才坐着快船匆匆而来。
  好吧,其实,这人穿的不是大明官服而是安南官服。
  安南的官服跟大明的官服基本就是一样的,甚至安南的科举制度跟大明也差不多是一样的。
  看此人的袍服冠带竟然还是个公爵!
  这家伙又是谁呢?
  他坐悬梯上方等了好一阵,这安南朝的官员才疾步走上了,趴地上惶恐道:“安南王座下端国公兼领广南总兵阮潢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吧,态度还算可以,大明官话说的也还算可以。
  泰昌微微哼了一声,随即问道:“安南王为什么攻打占城国,都是大明属国,为何相互征讨?”
  没想到,阮潢竟然直接告状道:“皇上恕罪,此举并非我们国王陛下的意思,是谅国公郑松挟天子以令诸侯,入侵占城国之事都是他指使人干的。”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
  嘉靖朝的时候安南好像还有个什么仁国公莫登庸篡位自立,当时大明正全力应对南倭北虏,根本无暇管什么安南,只能派兵部尚书毛伯温和云南巡抚汪文盛赴镇南关,假意要出兵征讨。
  后来,莫登庸派出阮文泰赴京城上表请降,又亲赴镇南关自请降为安南都统使,嘉靖也就顺水推舟,就此作罢。
  也许正是看出了大明王朝根本无暇管他们,安南各方势力便开始肆无忌惮了。
  这会儿倒好,安南又出了个什么谅国公郑松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什么端国公阮潢估计跟那什么谅国公好像还是对头。
  也就是说,安南这会儿已然分裂成四股势力了。
  问题,这些人还都没搭理大明王朝,就在这各自征讨,打得不亦乐乎!
  大明王朝对此也一无所知!
  唉,这才几十年啊,你们就忘却了上面还有个大明王朝,在这胡搞瞎搞!


第435章 那就四分五裂吧
  安南谅国公郑松竟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就证明安南各方势力已经完全不把大明放在眼里了,至少这几十年来是如此。
  因为大明不会容忍犯上作乱这种事存在。
  大明本土如此,大明属国也是如此。
  这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是明目张胆的犯上作乱了,他们如果还把大明这个宗主国放在眼里,就不敢行此忤逆之事。
  看样子,必须给他们一点教训才行。
  要不然,大明天朝上国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
  开玩笑呢,属国臣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都不管,大明这个宗主国威严何在?
  问题,怎么教训安南各方势力呢?
  难道,直接出兵把谅国公郑松给灭了,然后帮安南国王重新掌权?
  这样做其实没什么用处。
  因为这里还有一个端国公阮潢呢,另外还有一个仁国公莫登庸又或其后人,肯定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如果大明直接出兵把谅国公郑检给灭了,这端国公阮潢和仁国公莫登庸的后人估计能把牙都笑掉。
  这简直就是在帮他们消灭对手啊!
  到时候安南国王还是掌握不了实权,而这两股势力却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小子,你想把朕当枪使是吧?
  朕就让你们安南国四分五裂!
  一个强大的安南对大明其实并没有一点好处。
  因为安南这帮家伙跟东瀛倭寇有点像,一旦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就会张狂无比,四处扩张,甚至想灭了大明!
  只有让他们四分五裂,相互牵制,对大明才是有利的。
  这样一来,安南不但不会对大明造成威胁,安南各方势力还会想方设法讨好大明!
  想到这里,泰昌假装微怒道:“这谅国公郑松怎么回事,你仔细跟朕说清楚!”
  嘿嘿,这下郑氏要倒大霉了。
  阮潢闻言连忙添油加醋道:“这郑松本是我们国王座下大将,因为讨伐莫氏有功,被封为谅国公。郑松这乱臣贼子不但不感恩,反而仗着手握兵权,自封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控了整个安南的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力,我们国王陛下都成了他的傀儡。现在,我们安南老百姓都知道,安南是黎氏国王; 郑氏掌权!”
  哎呀; 这郑松有点像三国时期的曹操啊; 手握兵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废掉安南国王自立了?
  不好意思,朕不会让你得逞的!
  还有这个阮潢; 你呢,你自己又是什么角色?
  泰昌假装冷哼道:“你们明知这郑松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不知道兴兵讨伐吗?”
  唉; 要是打得过我还告什么状啊!
  我不会自己去打吗?
  阮潢无奈的道:“皇上; 微臣也想兴兵讨伐此逆贼啊,奈何安南十三道微臣就领有广南、顺化和广治三道; 郑氏一家足足占了七道啊,微臣都还没去兴兵去讨伐他呢,他都打过来好多次了。”
  泰昌又假装好奇道:“另外三道呢; 你不会联合另外三道去讨伐他吗?”
  这大明皇帝真的对安南一无所知了啊!
  阮潢假假意思义愤填膺道:“皇上; 另外三道乃是莫氏那谋朝篡位的逆贼所有; 他们跟郑氏一样都是乱臣贼子啊!”
  果然; 莫氏还有三道之地。
  看样子得削掉郑氏部分实力,让他们实力均衡一点才行。
  泰昌佯怒道:“安南怎么尽出些乱臣贼子; 除了你,就没一个忠于安南王的重臣了吗?”
  呃,这话说的。
  我们安南尽出乱臣贼子!
  这也太难听了吧?
  阮潢想了想; 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其实; 还是有人忠于我们国王的,像庆阳侯武文渊就对我们陛下忠心耿耿; 奈何他手中只有宣光镇一地,兵力也只有万许; 根本就不是郑氏那乱臣贼子的对手啊!”
  庆阳侯武文渊是吧。
  很好,朕记住了。
  泰昌假假意思消了消气,随即问道:“那占城国呢,现在是什么情况?”
  阮潢不假思索道:“皇上,占城国王盘罗茶全和其弟盘罗茶悦全被郑氏所杀,现在的占城王婆阿就是郑氏所立的一个傀儡。”
  泰昌又追问道:“那现在的占城国还有多少地方?”
  阮潢估摸道:“他们也就在广南以南还有大致两道之地。”
  行吧,郑氏、莫氏、阮氏、占城,朕就将安南分成四大势力范围,再让武文渊支持的安南王在名义上统辖,让安南来个四分五裂!
  泰昌假装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威严道:“朕还有事,需得回京一趟,你派人去传朕旨意,命安南王、郑氏、莫氏、占城王,还有武文渊全部来这归仁恭候,朕一个月后会来这里处理安南国一事,谁若敢不来,朕必兴兵讨之!”
  传旨?
  这帮家伙最好都不要来。
  嘿嘿,到时候皇上恼了,把你们全咔嚓了,安南就是我的天下了!
  或许,传旨的时候可以做点手脚,让这些家伙不敢来!
  阮潢眼珠子乱转了几下,这才拱手道:“微臣遵旨。”
  这家伙想搞鬼!
  你当朕傻子吗?
  泰昌自然一眼就看出来这家伙在打鬼主意。
  哼,真是一帮乱臣贼子!
  泰昌想了想,随即挥手道:“子如; 拟旨,传召安南王、谅国公郑氏、仁国公莫氏、占城王,庆阳侯武文渊来归仁恭候。”
  阮潢闻言; 不由一愣。
  这意思; 到时候如果圣旨没有传到人家手里,他就有麻烦了。
  看样子; 这皇上不好糊弄啊!
  泰昌看着这家伙呆愣的样子,也懒得当面揭穿了。
  他又想了想,随即吩咐的道:“你在这港口附近多挖些水井,储备足够的饮水,再常备十万石粮食,以后大明水师出征南洋会经常在这里补给,你可得把粮食和淡水备好了。”
  啊?
  十万石粮!
  还经常来?
  阮潢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咬牙道:“皇上恕罪,这十万石粮微臣实在是出不起啊,一次都出不起啊,微臣才三道之地啊,手下将士粮饷都不够啊!”
  看把你小气的。
  泰昌闻言,淡淡的道:“朕又没说让你白给,粮食是多少钱就多少钱,不会少你的,水师船队也不会每次都在这里补给粮食,你收集好粮食在这备着就行了。水师船队主要是来补充淡水的,这水井你必须多挖,知道吗?”
  原来是给钱的啊!
  阮潢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这个补给点可不能出问题,如果第一个补给点就出问题,那就是出师不利的征兆啊!
  泰昌想了想,随即挥手道:“若愚,去,给他搬十万两银子下去。”
  刘时有闻言,连忙拱手躬身而去。
  他们少说也从东印度公司几个据点里搜来了上百万两银子,这点银子自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