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服就是千刀万剐啊!
  德川秀忠终于低下头来,颤声道:“我服了。”
  哼,不装逼了?
  泰昌又淡淡的道:“其实,你们都是无用之人了,朕杀不杀你们都没什么区别,既然你们服了,那就以你们什么大将军之名通告天下吧,自此,东瀛并入大明,永世臣服!”
  说实话,这些人真没什么用了,杀不杀他们真没多大区别,反正大明已经拿下整个东瀛了。
  当然,如果德川氏能通告天下,表示臣服,也能让一些野心勃勃之人自此偃旗息鼓。
  这样一来,或许还能省却一些麻烦。


第393章 新分封制度
  德川幕府通告天下,誓言永世臣服大明,征讨东瀛之战至此结束。
  当然,仗打完了并不代表一切就结束了,后面还有很多事情呢。
  首先,得犒赏有功将士。
  开疆扩土本就是军功里排第一的,这点自秦汉时期便已有定制。
  拿下东瀛那更是不世之功,自然要好好犒赏有功将士。
  要不然,谁给你去打天下?
  还有,拿下东瀛之后还得好好治理,要是打下之后便不管了甚或是一通胡来,那就长久不了。
  所谓“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就是这个道理。
  这点泰昌是深有体会。
  东瀛之战结束之后,他便开始考虑这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了。
  这两个问题放一起考虑之后,他发现这貌似就是一个问题。
  说白了,就是分封制度的问题。
  比如,封地。
  原本他是想将东瀛六十六国全封给老朱家那十个藩王的。
  不过,这会儿他却发现,这样做不行。
  因为那些藩王寸功未立啊!
  而且,十个藩王里面,除了唐王朱聿键,其他的好像都没什么能力。
  如果他这么胡乱封赏下去,这些藩王能把东瀛守住吗?
  更重要的,三军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他一股脑全部分封给那些寸功未立的藩王,将士们就一点意见都没有吗?
  难道开疆扩土的将士就只配拥有爵位,不配拥有封地吗?
  难道所有封地就只能封给寸功未立的藩王吗?
  这么搞肯定不行!
  毕竟,大明开疆扩土之路才刚刚开始,以后的征战还多着呢,他必须让手下将士充满斗志。
  如果才打下一个东瀛就搞得很多人心生不满,不能拧成一股绳,那大明恐怕就算打下再大的地盘最后也免不了分崩离析的命运。
  这个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例子,就好比蒙元就曾打下硕大的疆域,结果,不到百年便分崩离析了。
  所以,这封地不能乱封,不能像以前一样,只封给寸功未立的藩王。
  有功之臣也得封!
  也就是说,封地并不是藩王独有的特权了,有功将士也能封到封地了。
  当然,这个封地不是所有有功之臣都封,那样反而不好,只有立了大功的才封,这样才能让大家都去争取立大功。
  至于藩王,那也不是所有藩王都封,起码,得做了一定的贡献才能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封。
  比如唐王朱聿键,不管是为朝廷捐钱捐粮还是支持削藩,人家都做了一定的贡献,而且,人家也着实有能力。
  所以,分封到新唐国府之后并没有闹出什么意见来,也没见地方上闹出什么事来。
  至于剩下的藩王,先矮个子里拔高,封一个,其他的就要好好努力才行了。
  如果以这些藩王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把东瀛六十六国全部分封给他们那简直就是自找麻烦,到时候东瀛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所以,这封地不能按以前的规矩乱封了。
  还有爵位。
  大明的爵位体系其实挺乱的。
  比如王爵,好像就只能封给寸功未立的藩王,还有藩王那些嫡子什么的。
  这些人好像凭着老朱家子孙的身份躺那里也能封王,其他人却是拼死拼活,立再大的功都没法封王。
  如果老朱家只是封了一个两个藩王也就罢了,甚至十个八个的也没多大问题。
  问题,原来大明的藩王就有几十个,郡王更是多达几百个!
  这对于公平二字无疑是一种讽刺!
  这对于拼死拼活开疆扩土的有功之臣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可是一千多年以前就被人给吼出来了。
  洪武大帝却好像未曾听说过这句话,就是要让老朱家人生下来便封王。
  还有爵位本是分为“公侯伯子男”,这一套爵位体系也已经沿用上千年了,到了洪武朝却被阉割了,变得只剩下公侯伯爵了!
  说实话,他是真不明白洪武大帝为什么要把子爵和男爵给削了。
  难道就为了标新立异?
  这么搞,其实对犒赏有功将士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分封的爵位里面最低都是伯爵啊!
  一个伯爵得多大的功劳才能封?
  他把子爵和男爵一阉割,大明将士想要获取爵位便变得难于登天!
  所有,大明这两百余年,除了洪武朝和永乐朝因为两场大战而大肆分封了两批公侯勋贵,后面十余个皇帝就没给几个有功将士得到爵位。
  甚至,后面十余个皇帝给有功将士分封的爵位都没有那些皇后皇贵妃什么的亲戚,因为沾亲带故而获取的爵位多。
  这或许就是明军越来越弱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没多少动力啊!
  对于有功将士来说,伯爵太难封,侯爵和公爵那是更不用想。
  那些什么外戚是随随便便就能封个爵位,伯爵、侯爵什么的简直就跟开玩笑一样!
  也就是说,拼死拼活很有可能什么都捞不到,甚至,想要获取军功奖励都要命长才行!
  那为什么拼死拼活呢?
  这就好比,考生去参加考试,老师给评分,要么就是八十分,九十分,一百分,要么就是零分,中间连六十分和七十分都没有!
  而想考八十分、九十分、一百分又难如登天,考了一两百年,也就那么几个人有分数,其他人都是零分!
  说实话,这太荒唐了!
  洪武大帝定下的分封制度着实有点坑人,不但坑了大明,还坑了老朱家的后世子孙!
  毫无道理毫无原则的给自己的后世子孙封王封地就好吗?
  其实不好!
  历史上明朝灭亡的教训就证明,洪武大帝这么胡乱分封就是在断自己的根啊!
  这可是血的教训啊!
  历史上老百姓为什么会造反呢,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
  天灾只是一个原因,贪官污吏也只是一个原因,那些胡乱分封出来的藩王郡王更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藩王郡王多遭恨啊,不管是落起义军手里还是落建奴手里,那都是断子绝孙,有多少杀多少啊!
  崇祯朝那么多的藩王郡王,皇室宗亲,到了顺治朝、康熙朝还剩多少?
  一万个里面估计都没活下一个来!
  而且,活下来的还得想尽办法隐藏身份,要不然就是死!
  洪武大帝定下的分封制度可能是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享尽荣华富贵,问题,这么胡乱分封最终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子孙啊!
  所以,这分封制度必须得改!
  必须得把王爵和公侯伯子男爵统一成一个体系,这样才有公平可言。
  而且必须把子爵和男爵加进来。
  这样有功将士获取爵位没有那么难了,大家就有奔头了。
  这样一来,爵位的层级也多了,不是三把就到顶,封无可封了。
  至于会不会有异姓封王,这个可以以后再说,起码要让人觉得这分封制度是公平的,起码要让人看到封王的希望!
  泰昌闷头苦想了几天,直接一封诏书昭告天下,定下了新的分封制度。
  这套制度可就没以前那么简单而又荒唐了。
  新的分封制度那是从高到低,详细无比。
  比如,爵位体系,就是从王爵一直到男爵,总共六级十八等,而且,除了藩王有封地,一等公爵、一等侯爵和一等伯爵也有封地。
  藩王的封地是九个州县。
  一等公爵的封地是八个州县
  一等侯爵的封地是七个州县。
  一等伯爵的封地是六个州县。
  还有分封的标准,晋级的标准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这诏书一出,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
  皇上着实疯狂,连洪武大帝定下的分封制度都改了!
  不过,改得好!
  改得着实好!
  这样一来所有将士才会觉得有奔头,才会拼了命的去建功立业!


第394章 大肆封赏
  大明灭了东瀛,实乃不世之功!
  这一次,不但收拾了这如同豺狼般的恶邻,让后世子孙免受其害,还为大明开拓了一片硕大的疆土。
  可以说,自洪武朝和永乐朝以来,大明还未曾有过如此丰功伟绩。
  这样的丰功伟绩自然要好好宣扬一番,有功将士那更是要大肆封赏。
  泰昌特意命人在江户城外搭起了硕大的祭台,再现了一次封狼居胥的荣耀。
  汉,冠军侯,大将军,霍去病,北伐匈奴,追击万里,灭其王庭,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扬我国威。
  今,大明将士,跨海远征,歼灭倭寇,踏平东瀛,开疆扩土,立不世之功!
  ……。
  泰昌手捧祭文慷慨激昂的念完,紧接着便开始大肆封赏有功将士了。
  这一次,他足足封了两个一等国公、一个一等侯爵和好几个一等伯爵,另外还有二等伯爵至五等男爵一堆。
  第一个受封的便是一等武国公戚金。
  戚金的功勋那简直是不胜枚举,从万历朝开始,他就一直在为国征战,参加的大小战斗不知凡几,所消灭的敌军更是数都数不清。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他已经为大明征战四十多年了!
  大明不能让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就这么默默无闻的逝去!
  这会儿他老了,是该在封国里享清福了。
  至于他的封国,就是原来的东瀛京畿五国山城国、摄津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再加上纪伊国、伊贺国和伊势国。
  当然,这个封国跟新唐国府一样,只是大明辖下的一个新州府,所有官员也都是朝廷派遣的。
  他也跟唐王朱聿键一样,只是替朝廷管着这一府之地,同时享受多出来的半成税赋收入。
  至于这个新的州府就叫武国公府,原来东瀛所谓的诸侯国和分郡也全部改成州县。
  第二个受封的是一等文国公袁可立。
  袁可立也是从万历朝开始便为国效力了,立下的功勋也不胜枚举,特别后面收复辽东之功,组建水师之功和征讨东瀛之功,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丰功伟绩。
  这会儿他也老了,是该在封国里享清福了。
  至于他的封国,有点特殊,那就是不在东瀛六十六国之列的北海道。
  当然,这会儿应该叫大明文国公府了。
  那里的面积比九州岛都大了一倍都不止!
  不过,这会儿那里还尚未开发。
  泰昌也是想袁可立发挥一点余热,把那里开发起来。
  至于一等侯爵,便是一等定海侯沈有容。
  沈有容也是从万历朝开始便开始为国征战了,他的功勋那也是不胜枚举,像收复东番、捍卫澎湖、驱除倭寇、组建水师、征战东瀛等皆是大功。
  这会儿他也老了,是应该在封国里享清福了。
  至于他的封国,就是原来长州藩毛利氏的领地。
  也就是长门国、周防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