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登上码头之后立马便拉住躬身行礼的俞咨皋,亲切的问道:“俞将军,令尊可是俞武襄公?”
俞咨皋这个莫名其妙啊,他爹是谁,整个东南几乎人尽皆知啊!
皇上竟然不知道?
他只能连连点头道:“是的,皇上,家父正是俞武襄。”
泰昌闻言,貌似龙颜大悦,立马尽显亲近之意,不但与其聊起了其父俞大猷剿倭的功绩,甚至还与其把臂而行,浑然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信一般。
他就是要拉拢这位东南沿海如雷贯耳的名将之后,用以对付这边的利益集团和其豢养的海盗。
俞咨皋却是不明觉厉,受宠若惊,激动莫名。
一行人来到总兵府衙门之后,泰昌直接便召集一众文臣武将,在大堂之中商议起围剿海盗之事来。
现在水师战船数量是足够了,只需找到海盗的巢穴,便能挥师前去围剿了。
问题这硕大的东南海域又去何处寻海盗的巢穴呢?
要是漫无目的的乱找,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啊!
泰昌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俞将军,你可曾派出哨探船寻找海盗巢穴?”
俞咨皋连忙拱手道:“皇上,自福建水师集结以来,海盗好像收到了消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岸劫掠过了。
他们就如同消失了一般,这茫茫大海之中海盗巢穴就不好找了。
不过末将曾去南安仔细查问过,郑芝龙此次好像掳掠了上万人,而且不分男女老幼。
由此看来,其巢穴之所在应该有大量的良田,要不然他不可能跑到自己的家乡掳掠如此多的人口。”
嗯,果然不愧名将之后,这点蛛丝马迹都能分析出来。
泰昌连连点头道:“嗯,上万人口最少也要几万亩地才能养活,如果他掳掠这些老百姓是为了给手下海盗产粮,那他的巢穴估计最少有上十万亩良田,东南海域可有如此大岛?”
俞咨皋不假思索道:“东南海域这样的大岛是有不少,不过,大部分都不适合耕种。
就好比这南澳岛,大小肯定是不止十万亩的,但是适合耕种的良田却只有数千亩,其他不是山地就是盐地,根本没法载种粮食。
而适合耕种的大岛也就几个,不过这几个适合耕种的大岛差不多都有屯卫驻守,唯有一处,有,那一处就是东番!
所以,末将认为,海盗的老巢十有八九在东番,尤其是郑芝龙的老巢很有可能就在东番。”
东番那就是后世的宝岛啊!
那里别说是十余万亩地了,千余万亩地恐怕都不止。
泰昌倒是很早就想派人去东番建造城池堡垒派兵驻守了,因为他知道荷兰人也在打东番主意,如果不趁荷兰人在东番站稳脚跟之前建造城池堡垒派兵驻守,让人家先把城池堡垒建起了那可就麻烦了。
奈何水师一直没有足够的海运能力啊!
要想去东番建造城池堡垒,那最少得运送几万人过去,如果再加上驻守的屯卫或者水师将士,恐怕得上十万人。
以原来大明水师那些帆船的运送能力,运送上十万人过去怕都得好几个月。
这人可不是光运送过去就行了,还得把粮食一起送过去,而且还得不停的运送粮食,直到那边开垦出良田,种出粮食来才行。
用帆船运送十万人马的粮食那是相当的不靠谱,因为帆船出海得靠风向和洋流,如果几个月没有合适的风向,又或者水师的帆船出海遇到了海上风暴,自身都难保了,那运送过去的十万人马不得饿死啊!
所以,他的规划中是建造了足够的狼牙战船和龙牙战舰再开始运送人员,修建城池堡垒,进驻东番。
这会儿,他手里头的狼牙战船和龙牙战舰数量还不够呢。
当然,如果光是去寻找海盗的踪迹又或者围剿海盗,他手里头的轮船数量还是勉强够了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对东番的情况一无所知啊!
这跑去陌生的地方查找海盗巢穴,总得有个带路的吧?
大明朝自实行海禁以来监管东番的澎湖巡检司好像裁撤了一百多年,后面虽然又复设了,但大明水师却是很少去巡查,至少他登基之后是没见过相关奏报的。
东番这会儿什么情况,谁知道呢?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问道:“俞将军,东番的情况你可熟悉,你手下的水师将士可有去那边巡查过的?”
俞咨皋闻言,不由尴尬道:“皇上恕罪,末将并非澎湖巡检司所属,所以还未曾去过东番,而澎湖巡检司好像已经有二十余年没有派人跨海去巡查过了。这个末将也问过了,现在澎湖巡检司的人都未曾去过东番,他们没有什么大船,根本就不敢跨海去巡查。”
泰昌闻言,不由吃惊道:“澎湖巡检司不在澎湖吗?”
俞咨皋连忙解释道:“澎湖巡检司原本是设在澎湖的,不过澎湖淡水稀缺,而且时不时有强风掠过,根本没办法种粮食,而从泉州运送粮食过去又相当的麻烦,所以,后面澎湖巡检司就撤回泉州府了。”
这下不是麻烦了,连个带路的人都找不到,还跑过去找海盗巢穴?
泰昌正为难呢,沈有容却是突然间拱手道:“皇上,微臣二十余年前就曾率军去东番驱逐倭寇,对那边还是比较熟的。”
呃,把这事都忘了。
沈有容可不就曾去东番驱逐倭寇嘛!
泰昌闻言,不由大喜道:“士弘,那边什么情况,你赶紧给朕说说。”
沈有容回忆道:“其实那边还是有不少人的,因为历代都有人往过迁徙,那边都形成很多大型村落了,最大的村落足有数千人。不过那边地域实在是太广了,而且村落一般都不在海边,那边也没有大型船队停泊的港口码头。如果我们过去搜寻海盗巢穴,最好还是先进驻澎湖,囤足粮食,然后以澎湖为据点,分派快船去东番沿岸搜索。”
这办法不错。
泰昌又仔细思索了一阵,随即果断道:“那行,我们就率所有轮船过去,进驻澎湖,先囤积足够的粮食,然后派出快船去东番沿岸搜索。俞将军,你就率福建水师在此镇守,时刻准备支援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一旦海盗登岸劫掠,你就率军去围剿。”
这个难度有点大啊!
俞咨皋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若是海盗在福建又或者广东东面上岸劫掠,末将率军过去可能还赶的急,如果海盗是在浙江又或者广东西边上岸劫掠,末将率军过去恐怕就赶不及了,因为这两边离南澳都有上千里啊,除非有强风,不然水师战船是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内赶过去的。”
这个的确是个问题,福建水师主力战船都是帆船啊!
没有风,人家如何跑上千里去围剿海盗?
泰昌想了想,随即点头道:“嗯,朕会天天派快船往返于南澳与澎湖之间,如果海盗在浙江又或者广东西边上岸劫掠朕率船队过去围剿!”
帆船一天很难跑千余里,轮船一天跑千余里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268章 进驻澎湖
澎湖巡检司,设立于蒙元至元十八年,是管理澎湖诸岛和东番诸岛的地方机构。
大明立朝之初也沿袭了这一巡检司的设置,并将其归属为泉州府同安县治下。
不过,由于海禁的原因,洪武十七年的时候澎湖巡检司便被裁撤了,直到嘉靖年间,为了清剿倭寇,大明朝廷又复设了澎湖巡检司。
澎湖距离泉州府其实还不到三百里,距离南澳也才四百余里,这点距离对于轮船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第二天一早,泰昌便和袁可立、沈有容等一起率领水师船队出发了。
龙牙战舰三层炮楼之上,泰昌盯着眼前万历朝的旧图,忍不住问道:“士弘,泉州府离澎湖也就三百来里吧,运送百十来人的粮食应该不费劲吧,原来巡检司的人都能在岛上坚守,为什么后面巡检司的人要退回泉州府呢?”
这事没这么简单啊!
沈有容连忙解释道:“皇上,那时候东南沿海都在围剿倭寇,所以水师战船经常去澎湖,巡检司的人补充粮食也方便,后面倭寇被剿灭之后就不一样了,水师战船都回归沿海卫所了,根本没什么战船去澎湖了,巡检司的人想要补充粮食就麻烦了。”
泰昌闻言,不由惊奇道:“巡检司还得靠水师战船运送粮食?”
沈有容忍不住感慨道:“是啊,皇上,巡检司巡检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吏而已,能招来数十乡勇都不容易,更何况,去澎湖还得大海船,一般船根本去不了。他们去澎湖都得跟附近的卫所借大船啊,人家能借给他们用个几回就算是不错了,哪能一直借给他们,让他们用来运送粮食啊!”
巡检司去澎湖还得借船?
泰昌颇为不解道:“澎湖巡检司本就在海外,为何连艘大船都不给配上,去澎湖巡检还得借船,岂不荒唐?”
唉,这年头荒唐事多了去了。
沈有容微微叹息道:“皇上,澎湖巡检司也就是同安县衙下面的一个小衙门,七品知县都不一定造得起大船,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巡检。再说了,就算他们造得起也不能造啊,《大明律》有明文规定,官民人等,不得擅造二桅以上大船,所以,这大船他们必须跟附近的卫所去借,不能自己造。”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唉,一涉及到海上的事情,以前的大明简直就跟失了智一般。
一个县衙下面的小巡检司管着比一个泉州府还大的超级大岛,而且还不让人家造出海的大船,这让人家怎么管?
唉,以后肯定不能让一个小小的巡检司来管东番了,最少得设个东番府才行。
还有一点很奇怪,虽然说在东番建造城池堡垒派大军驻守很麻烦,但是,派千余屯卫去屯田驻守却很简单啊,为什么大明朝廷两百余年来都不曾在东番建立哪怕一个守御千户所呢?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问道:“士弘,当年是什么情况,既然你能收复东番,那就证明当时水师去东番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东番不缺水也不缺良田,为何朝廷不干脆在东番建立卫所或者守御千户所,派人屯田驻守呢?”
唉,这个谈何容易啊!
沈有容回忆道:“当时末将乃是福建水师参将,手下也就二十四艘海沧船和水师将士八百余,而那时候正值东瀛新败朝鲜,丰臣秀吉也死了,德川幕府乘势上位,他们不敢再对北面的属国朝鲜用兵,便转而攻打南边的属国琉球。唉,可惜当时水师能出海远航的战船太少了,根本无力支援,属国琉球就那么被东瀛给拿下了。”
唉,没办法,一涉及到海上的事情,以前的大明就是这么的无能!
泰昌闻言,不由咬牙道:“待水师有了足够的舰船,朕一定要收复琉球,灭了东瀛!”
沈有容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东瀛狼子野心,不灭了他们,以后绝对是个祸患。当时东瀛拿下属国琉球后还贪心不足,还妄图拿下东番,从而以东番为跳板,入侵大明沿海。当时的福建巡抚朱运昌朱大人收到东瀛入侵东番的消息,那是心急如焚,奈何水师诸将无人敢出击,最后朱大人只得将这个重任交给末将了。“
泰昌闻言,不由恼怒道:“当时的水师将领就这么的怕死吗?”
呃,不是这么回事啊!
沈有容连忙解释道:“皇上,当时水师诸将并非怕死,而是怕遭遇海上风暴,全军覆没。因为当时正值腊月,海风呼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