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他们都在,那自然可以试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行了,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开船吧。”
  王徵闻言,连忙下令道:“快,快抽跳板,收缆绳,烧锅炉。”
  这船的下半截其实就是借鉴的郑和宝船的结构,除了把风帆桅杆换成了蒸汽机和水轮,甲板下面两层的其他结构基本就没动过。
  也就是说,这甲板以下本就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万里海路试验的成熟结构,根本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上面的结构其实也不复杂,也就是把原来的三层船舱换成了三层炮楼,除了火炮重量需要平衡一下,基本就没什么其他问题了。
  所以,泰昌才敢第一次出海试船就登上来。
  这种底座的船郑和都带着下了七次西洋,翻肯定是不会翻的,现在要试的主要的就是航行速度和转向灵敏度。
  当然,如果这些都没问题了,还可以开几炮试试三层炮楼一百多门火炮的覆盖范围。
  总之,只要航行速度和转向没什么问题,这楼船炮舰就算是研制成功了。
  很快,甲板两边整整齐齐的烟囱便冒出了阵阵灰烟,代表蒸汽烧好的汽笛声也陆续响起,王徵见状,有些迫不及待的道:“皇上,要不我们上去开船吧。”
  这船怎么开泰昌还真不知道,因为这楼船炮舰组装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人,而且到处都是木料,连插脚的地方都要小心的看着,他也就没硬挤上来看了。
  那么,这楼船炮舰到底是怎么开的呢?
  其实,楼船炮舰的驾驶室在三层炮楼的顶上靠近船尾的位置,因为郑和宝船使用的是尾舵,而这会又没什么电机来带动,远距离根本就没法操控,所以,只能把舵轮装载船尾中间的位置。
  驾驶室里最重要的也就是控制轮船方向的舵轮了,舵轮在船尾中间,那驾驶室自然也就在船尾中间。
  不过,这驾驶室的结构着实有点奇葩。
  泰昌带着众人跟在王徵后面登上三层炮楼的顶端一看,不由目瞪口呆。
  这楼船炮舰的驾驶室竟然跟个凉亭一样,除了下面围了一圈半人高的木板,四面基本都是空的!
  为什么驾驶室会跟个凉亭一样呢?
  这个自然是为了视野开阔,如果四面都用墙堵住,那就看不见外面的情况了,这船开出来估计会到处乱撞!
  这个问题以前没办法解决,现在还能没办法解决吗?
  泰昌有点哭笑不得道:“良甫,这会儿不是有玻璃了吗?你好歹给四面装上玻璃啊,要不然,遇到海上风暴那操船的舵手不得淋成落汤鸡啊!”
  这会儿大明造玻璃的工艺的确已经比极的成熟了,皇宫里面有些窗户就已经换成玻璃窗了,这轮船的驾驶室装上玻璃自然也没有问题。
  王徵有些尴尬的挠头道:“皇上恕罪,微臣这也是第一次画这么大的船,脑子里只想着尽量按原来的结构来,而当初宝船上就没有玻璃窗户这东西,这玻璃微臣的确没想到。”
  泰昌微微点头道:“行吧,加几面玻璃窗也简单,我们先试船吧,对了,记得把玻璃加厚啊,皇宫里用的那窗户玻璃可不行,随便什么东西被暴风吹的砸上面估计就碎了。”
  王徵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疾步走进驾驶室,手掌舵轮,朗声道:“快,两边站好,我要开船了。”
  他门下几个弟子闻言,连忙走到两边城墙箭垛般的木护栏跟前,伸头往下望去。
  这么大的船,站这三层炮楼的中间肯定是看不到两边的,所以,出港的时候得有人配合着站两边看着。
  王徵见弟子都站好位置了,立马抓起一个拉绳,使劲拉了几下。
  这应该是通知下面的人打开蒸汽阀门,准备开船了。
  果然,他刚拉了几下拉绳,下面便响起一阵汽笛声,紧接着,两边的弟子便朗声道:“动了,动了,恩师,水轮动了。”
  王徵闻言,连忙轻轻转动舵轮调整航向,楼船巨舰就这么缓缓离开旁边的加工架,行驶到水道的中间。
  看样子低速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离开加工架其实就跟离开港口差不多,至少,出港的时候很平稳。
  紧接着,王徵又使劲拉了几下另一根拉绳,楼船炮舰的速度随之慢慢加快,不一会儿,楼船炮舰便开出船坞水道,直接进入海面。
  这船厂临海这一面是没有城墙的,因为十余条水道都是连向海面的,中间修城墙太麻烦了,所以泰昌只是命人在两边城墙的尽头各修了一个堡垒炮台。
  说实话,这巨舰出海就是不一样,低速的时候简直就是如履平地,跟车轮舸和狼牙战船根本就不是一个感觉。
  很快,几艘护航的狼牙战船也从海河河道里开出来了,紧紧的跟在这楼船炮舰的后面。
  王徵见状,不由兴奋的道:“皇上,微臣要试试最快速度了。”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你只管试便成。”
  王徵闻言,立马又拉动了一根红色的拉绳。
  这楼船巨舰又开始增速了,不过,增速的幅度并不是很大。
  过了好一阵,王徵才尴尬的道:“皇上,这楼船炮舰的速度好像就这么快了。”
  这到底是多快呢?
  这茫茫大海之上又没什么参照物,没有速度表,泰昌也不知道这是多快啊!
  他想了想,随即对王徵道:“让后面的狼牙战船开到最快速度,从两边开过去看看。”
  王徵连忙一挥手,令一个手持令旗的门生发出旗语。
  不一会儿,两艘狼牙战船便从旁边开出来缓缓向前驶去。
  其实,狼牙战船已经是最高速在行驶了,只是楼船炮舰也在已最高速度行驶,所以看上去狼牙战船是在缓缓向前行驶。
  泰昌大致估摸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嗯,行了,这速度差不多了。”
  这速度应该在二十码以上了,可能是二十五码左右,对于现在的战舰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速度没什么问题了,王徵又开始试转向了。
  这么巨大的战舰转向肯定不可能有车轮舸和狼牙战船那么快,不过,比起风帆战舰来却是快多了。
  泰昌又微微点头都:“行了,航行和转向都没什么问题了,试试火炮吧。”
  沈有容闻言,连忙走到前方的护栏跟前,对着下面大喝道:“准备,所有火炮,齐射一轮。”
  “哗啦”,一阵脚步声响起,紧接着下面船舱又传来一阵整齐的炮弹装填声,很快,一个个准备完毕的令旗便举了起来,沈有容当即毫不犹豫的大喝道:“开火!”
  “轰轰轰”,一阵猛烈的火炮轰鸣声响起,整个楼船炮舰明显一颤。
  紧接着,楼船炮舰两边的海面上便激起一排排冲天的水柱。
  没问题了,至少这种楼船炮舰开出去作战是没什么问题了。
  大明终于有自己的楼船炮舰了!
  泰昌忍不住兴奋的握了握拳头。
  王徵却是激动的问道:“皇上,这楼船炮舰叫什么名字好呢?”
  泰昌闻言,不由看了看后面几艘狼牙战船船首绘制的狼头和獠牙。
  他想了想,随即沉声道:“这楼船炮舰就叫龙牙战舰把,给舰首绘上龙头和龙牙,把龙的气势画出来!”


第258章 技艺比拼
  寒风萧萧,飞雪飘零,北国之冬,提前降临。
  小冰河时期的冬天真不是一般的冷,原本要年节前后结冰的太液池都早早结上了厚厚的坚冰,护城河和通惠河更是早就冻住了,北运河和海河也已经不能通行了。
  这个时候船肯定是没法坐了,原本京城到天津三卫这不到三百里的路程也不可能在两三个时辰内抵达了,因为这会儿没有汽车也没有火车。
  而且这么严寒的环境下打马狂奔一般人根本就受不了。
  不过,泰昌还是坐着马车花费了将近两天时间来到了武备城。
  没办法,武备城对于大明来说太重要了,他几天不来看都放心不下啊!
  这会儿武备城的十余个格城已然初具规模,城墙的墙体差不多都已经完工,不过上面的箭垛和城门楼等大半还没有开始修筑,至于格城之内,大多也只是建好了工匠的住所,很多工场都还没有建好。
  毕懋康、王徵和孙元化等工部官员是日夜在此监工,他们都不知道几个月没有回京了。
  三人听闻皇上来了,那自然是忙不迭迎出了格城之外。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招呼三人上了自己的马车,进人最外面的一座格城。
  这里是最后修筑的一座格城,城里除了匠户的居所已然修建的差不多了,其他诸如厂房、库房、工棚之内的建筑差不多都是刚刚动工不久,离完工还远着呢。
  这个时候,为了赶进度,毕懋康、王徵和孙元化等工部官员已然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天气虽然寒冷,所有工地都没有停工,一众匠户和五军营将士依旧干得热火朝天,各处工地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影,好多人的脸颊都已经冻得通红,却依旧在那里不停的忙碌着。
  泰昌挑起厚厚的窗帘看了一阵,不由微微叹息道:“孟侯,天气这么冷的,不行外面的活都停了吧,别把人都冻坏了。”
  毕懋康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这会儿格城外面是冷得不行了,不过格城里面还好点,因为格城小,城墙高,里面的风并不是很大,倒还没有冻得人都出不了门。”
  这家伙,还是想干啊!
  泰昌摇头叹息道:“算了,孟侯,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建城,没必要赶这么急。再说了,人也不是机器,不能一直不停的干,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明天就让人把外面的活全停了吧,五军营将士也出京这么久了,明天就让他们回京去跟家人团聚吧。”
  毕懋康闻言,只能无奈的拱手道:“微臣遵旨。”
  马车不停的穿过一个个城门,每一座格城里面都是人头攒动,一副忙碌的景象,城里的建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
  泰昌看了一阵,又问道:“怎么样,这几个月大致调来了多少匠户,如果这十余座格城和工厂全部完工,人手够用了吗?”
  毕懋康闻言,估摸了一阵,这才缓缓的道:“北直隶和南直隶的相关匠户差不多都调集过来了,大致有十多万户吧,加上他们的家眷,差不多有八九十万人了。
  至于其他十三省的匠户,微臣还没有开始征调,因为技艺比较好的匠户大多集中在南北两京谋生,其他地方的,就算招过来,大多也只能打打下手。
  而且,匠户干活大多是举家一起干,有这么多的人,十来座工厂肯定是不缺人手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王徵道:“良甫,造船厂那边怎么样了?唉,这事朕有点失算了,难怪当初永乐朝的时候宝船大多集中在福建一带的船厂建造,这北边一到冬天河面和水道都结冰了,一年不知道要耽搁几个月时间。”
  王徵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放心,造船的活计也不一定全要在水上干,加工各种木材就能在工棚里干,而且船体打造好之前也不能下水,其实造船大半活计都是在下水之前做的,真正到了水上也就那么多活计了,就算水道结冰了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的。”
  泰昌闻言,不由欣慰道:“那就好,如果一年要耽搁几个月时间,那还真不如把船厂建到水面从不结冰的福建和广东去。”
  这时候,他们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