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思明连忙解释道:“皇上,脚就是脚啊,也就是成年男人的脚的意思。蛮夷好像没有什么寸和尺,他们算东西的长度一般都用脚,一脚大概就是八九寸左右。”
  好吧,原来是用脚长来计算长度,那一脚就按八寸算吧,一匹布大概四丈,也就是四十尺,折合下来就是五十脚左右,而这种普通的绫罗绸缎也就几两银子一匹
  泰昌默默估算了一番,随即开价道:“那就一两一脚吧,这一卷就是五十两。”
  好啊,太便宜了。
  卡黎尼奥连忙点头道:“好,就按这个价格。”
  两边一众官员这会儿都已经目瞪口呆了,他们着实没想到,卖东西给蛮夷竟然有如此暴利。
  他们看向卡黎尼奥的目光,那简直就跟看傻子一样。
  这家伙怎么就跟没长脑子一样呢?
  要知道,皇上出价都是按十倍以上的市价出的,这家伙竟然一点价都不还!
  其实,泰昌出的价真不算高,因为这会儿欧陆贵族着实有钱的很。
  要知道,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以来,他们基本上就是在殖民地抢钱啊,黄金白银他们都是一船一船的往回拉,一船就是几万金甚至几十万斤!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抢钱来钱的速度更快呢?
  这钱来得太容易了,花起来自然不心疼,这会儿欧陆贵族简直奢侈的吓人。
  他们吃要吃世界上最好的,喝要喝世界上最好的,用也要用世界上最好的,只要黄金白银能买到的好东西,那就可劲买,抢着买。
  这些什么瓷器、茶叶和绫罗绸缎的价格其实还不算什么,这会儿的咖啡价格才叫吓人呢。
  因为这会儿咖啡产量太少了,欧陆贵族又爱喝,所以,咖啡的价格都上天了,几乎跟黄金等价。
  中世纪的欧陆,咖啡那就叫黑色金子!
  价格堪比黄金的咖啡他们都抢着喝,在欧陆贵族眼里,这些东西的价格真不算什么。


第202章 大航海
  这几样东西的价格是商定了,虽说很离谱,但双方都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数量的问题了,橡胶、纯铜,包括橡胶树的种子,泰昌是早就定下数量了,剩下就是确定瓷器、茶叶和绫罗绸缎的数量了。
  这个时候,泰昌又来了一番在场官员都看不懂的操作。
  他竟然琢磨了好一阵这才扣扣索索道:“你可能还不知道,这几样东西都是专供大明皇室和贵族用的,数量有限,所以,第一次出不了太多货,朕得下旨提高产量,后面才能慢慢增加供货量。”
  卡黎尼奥是觉着很正常,毕竟这些都不是普通货色,至少他就很少见到这么好的货色。
  不过,在场的官员却是满脸的不解。
  这几样东西数量有限吗?
  瓷器,不说多了,只要官窑可劲的造,这些简单的碟子、杯子、茶壶一年出个几十万件都不成问题。
  茶叶,那就更多了,大明一年出产的各类茶叶那绝对不止上千万斤。
  至于绫罗绸缎,可能限于蚕丝的产量会少点,不过,一年产个上百万匹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皇上竟然把这些当宝贝一样,跟人家番邦使者一样一样的抠,最后确定的供货数量简直低得让人无法理解。
  皇上跟这番邦使者抠抠索索抠了半天才定下来,大明明年一年也就卖给西拔牙碟子和杯子各三万个,茶壶更是只有一万个,茶叶也只有五十万斤,绫罗绸缎则只有十万匹。
  这样算下来,总共也就一百八十万两啊!
  皇上这到底什么意思呢?
  开始定价的时候,那架势简直是把人宰猪一样的宰,结果确定数量的时候,却又好像下不去手了一样,根本就没宰人家多少。
  现在朝廷可是相当的缺钱,皇上为什么不下狠手,狠狠的宰人家一刀呢?
  徐光启都忍不住问道:“皇上,请恕微臣多嘴,这钱我们怎么不多赚一点呢?”
  泰昌微微笑道:“所谓物以稀为贵,我们要是敞开了供应,那这些东西很快就不值这个价了。再说了,番邦蛮夷可不止西班牙这一家,其他有钱的主我们以后也得接触,我们可以每家都供应一点,让他们来争抢这些货,这样,价就能越买越高了。”
  这其实就是后世的饥饿营销,故意控制供货量,借以抄高价格。
  这些人又在说什么呢?
  卡黎尼奥忍不住看向陈思明,这意思就是让他们翻译一下了。
  陈思明却是将目光投向了泰昌。
  这些能翻译给人家听吗?
  肯定不能啊!
  泰昌装作皱眉道:“你就跟他说,朕手下的官员都感觉这些货数量太多了,我们明年恐怕很难供应上,他们都在跟朕吐苦水呢。”
  呃,这完全是反话啊!
  陈思明却是毫不犹豫的按泰昌的意思翻译给人家听了。
  卡黎尼奥闻言,不由吓一跳,这些东西可比卖橡胶卖铜还赚钱啊,少一点那就是几千上万两没了啊!
  他忍不住满脸焦急道:“皇帝陛下,我们都商量好了的啊,求您帮帮忙,想想办法。”
  泰昌假装犹豫了一下,这才点头道:“行吧,朕会让他们想办法的,做生意要将信誉,答应你的事,朕不会反悔。”
  卡黎尼奥闻言,竟然还向泰昌投来感激的目光!
  这个傻叉。
  泰昌忍不住扬了扬嘴角,紧接着又向群臣解释道:“还有啊,第一次做生意,我们不能让人家觉得吃亏了,要知道,人家可是得给我们运过来上万桶橡胶和上千万斤铜,就算是他们最大的船,估计也得十多艘才能装下这些货。而我们这些货,除了茶叶,瓷器和绫罗绸缎就算再多那也塞不满一艘大船。你们想想啊,他们辛辛苦苦拉十多船货过来,也就换回去一两船货,而且还得给我们付上百万两甚至几百万两,他们是不是会感觉亏大发了?”
  这话的确有道理。
  问题,以后增加供货量的话,人家还不是得付钱吗?
  信王朱由检忍不住问道:“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您不是说以后要想办法增加供货量吗?这供货量一增加,他们还是得给我们付钱啊!”
  泰昌微微笑道:“这个不用担心,他们只要把第一批货运回去,不说赚太多,翻了倍的赚那是肯定的,翻一倍那就是将近两百万两啊,他们尝到了甜头之后,手里头钱也多了,他们就不会在乎付给我们的这点钱了,到时候,他们肯定只想买更多的货。”
  朱由检闻言,不由连连点头。
  这官方交易的事情至此就谈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开放港口的问题了。
  泰昌微微抬手道:“供货的问题朕给你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商议一下开放港口的问题吧。”
  卡黎尼奥连连道谢了一番,紧接着却是尴尬的道:“皇帝陛下,我没带地图,您这有世界地图吗?”
  这个当然有,刚我们还在看呢。
  泰昌直接一挥手,李之藻又屁颠屁颠的跑文华殿的藏书阁里把自己画的宝贝地图抱了过来,再次摊桌上。
  这地图画的可真好啊!
  卡黎尼奥见了《坤舆万国全图》,眼中不由一亮。
  说实话,这会儿欧陆的绘图技术比大明可是差远了,他们绘制的地图可以说是难看的很,不是很懂地理的人还看不懂呢。
  这《坤舆万国全图》就不一样了,不但画的好,而且还添加了各种眼色,看上去简直一目了然。
  他忍不住赞叹道:“这世界地图画得真好。”
  李之藻听了陈思明的翻译,不由面露自得之色,自己画的东西能被这号称海上霸主的西班牙人夸,他当然得意的不行了。
  泰昌见状,干脆把跟前的白蜡杆递给他,示意他去交给卡黎尼奥。
  卡黎尼奥接过白蜡杆,好奇的摸了摸,这才站起身来,指着地图上的美洲北部道:“这里是我们的新西班牙总督辖区,我们从亚美利哥运送货物过来,一般都从这里的港口出发。”
  一众大臣闻言,不由暗自心惊。
  这是多远的距离啊,一万里恐怕都不止吧!
  这些蛮夷还真是胆子大啊,竟然敢跨海航行这么远的距离。
  他们是不知道,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有多疯狂,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抢钱,上万里甚至几万里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泰昌打眼一看,同样暗自心惊。
  当然,他并不是惊讶于人家的胆量,他是惊讶于人家的扩张速度。
  这西班牙的殖民地扩展的好快啊,他们出发的港口应该就在后世的温哥华附近的港湾里面。
  也就是说,这些家伙都把北美占了将近一半了!
  泰昌稍微想了想,这才不动声色的点头道:“嗯,你们的船队想在哪里补给?”
  这个就涉及到航线的秘密了。
  大航海时代航线可是最重要的机密之一,欧陆各国都有自己的秘密航线,这些就是他们捞钱的根本啊!
  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呢?
  这下怎么办?
  卡黎尼奥想了想,还是决定含含糊糊的说一下,要不然人家根本听不懂,那就没法合作了。
  他指着地图上的东瀛北部道:“皇帝陛下,您应该也知道,帆船航行要靠季风和洋流,我们的船队从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出发,需要等到合适的季风和洋流,然后顺着季风和洋流航行大致一个月左右才能抵达这里,而且到了这里之后,我们还要等合适的季风和洋流才能快速向南航行。如果东瀛能开放这里的港口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东瀛现在选择跟荷兰人合作,根本就不准我们的船队靠岸,这就使得我们所需要携带的食物和淡水成倍增加。”
  呃,东瀛。
  朕倒是想打下东瀛,不过,明年肯定是不可能的,最少还得等几年才行。


第203章 新纪元
  公元一四一五年,葡萄牙王子派遣船队对非洲北部海域展开探索和殖民,从而开启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这一时期,欧陆的航海技术可谓飞速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凭借殖民地掠夺来的资源,很快便成为了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海上霸主。
  他们这一霸,就是将近两百年,直到荷兰兴起,他们海上霸主的地位才慢慢被取代。
  公元一四一五年,正是大明永乐十三年,那时候,郑和已经率领大明水师船队下西洋探索四次了,最远的一次甚至抵达了将近两万里之外的波斯海域。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大明才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还驾驶着排水量才百来吨的小帆船在非洲北部海域小心探索的时候,大明王朝早已造出了排水量将近万吨的郑和宝船!
  这个可一点都没夸张,因为根据那时候的造船资料换算出来,最大的郑和宝船排水量还不是一万吨,而是三万吨!
  这个数据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一万吨的帆船还能开得动,三万吨的帆船好像已经超出风帆动力的极限了。
  当然,不管是一万吨还是三万吨,大明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那个时候都是远超世界各国的。
  只可惜,正当欧陆各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大明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却在飞速后退!
  这个时候,大明的船队去往几千里外的南洋都费劲,就更不用说去往万余里外的美洲了。
  泰昌看着满脸震惊的群臣,心中不由暗自感慨。
  大明,沉睡太久了,早就该醒来,奋起直追了。
  他看了看地图,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