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道:“嗯,就这三个吧,文震孟第一,倪元璐第二,黄道周第三。你把试卷传下去,让大家也看看吧。”
  至此,他这戏演到这就差不多了。
  召集这么多人当面开封,打开之后的试卷那都跟书法作品一般,而且文采已经通过徐光启和毕懋康的验证了,绝对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
  这样,够公平了吧?
  果然,试卷传下去之后,不管是弥封官还是监察御史和给事中,不管是不是阉党,皆是连连点头,满脸赞赏之色。
  这三个人着实让人心服口服,不但文章做得好,字也写得好,根本就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前三名着实实至名归。
  前三名定下了,这后面的阅卷也很快完成了,没想到,后面竟然又出了两个文采出众而有报国心切的考生。
  泰昌命人拆开试卷一看,他们的字那也写的相当的好,跟文震孟都有的一拼。
  怎么办呢?
  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将这后面的刘理顺和王铎分别排到第四名和第五名。
  因为前面三个他都听说过,而这两个青史上好像没什么名气,应该不是特有才能的那种。
  其实,他搞错了,这几个其实都是才华出众之辈,而且,他们都是阉党的死对头,还都被阉党指成了东林干将,包括倪元璐和黄道周都是。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上这届的主考官和副主考是孙承宗和袁可立,而这五个人里面,除了文震孟其他四个都是袁可立的得意弟子。
  他们的恩师袁可立就因为忤逆了魏忠贤被罢官削籍,而且此事还造成了后面南四卫的大屠杀,辽东形势也因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自然是恨透了阉党。
  所以,他们跟阉党那是势不两立,骂阉党也是骂得最狠的,阉党自然要收拾他们,并将他们诬指为东林。
  当然,这会儿他们已然不是袁可立的弟子了,而是天子门生!
  泰昌已然决定,要将他们好好笼络一番,好好培养一番,以担当大任。


第161章 皇党
  杏榜要出了!
  告示一出,整个京城顿时一片沸腾。
  杏榜就是贡士榜,因为发榜时间正是杏花飘香之时,故此得名。
  而上了杏榜就等于是上了金榜了,因为殿试只是排定最终名次,基本不会有淘汰者。
  这杏榜要出来了,将近四千学子自然是激动的不行了,就包括他们在京城的亲友也激动的不行了。
  那么,到底哪些人能上榜呢?
  第二天一早,还未到卯时,贡院外面便已经人山人海了,不知道多少考生又或者考生的亲友正在那里翘首以盼。
  卯时正,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两队神武营将士扛着跟人差不多高的榜单还有梯子、凳子、浆糊什么的,直往张榜之处走来。
  这张榜之处可是比人高多了,因为放榜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如果不贴高一点,后面的人根本就看不见。
  神武营将士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几架梯子往张榜处一靠,几个人上去把浆糊一抹,然后便开始贴榜单了。
  随着榜单慢慢展开,一个一个名字映入考生的眼眸。
  壬戌科会试榜
  第一名,文震孟,南直隶长洲。
  第二名,倪元璐,浙江上虞县。
  第三名,黄道周,福建漳浦县。
  第四名,刘理顺,河南杞县。
  ……
  榜单很长很长,录取的贡士也很多很多,足有六百多名,可以说是历届之最。
  榜上有名的,那自然是欢呼雀跃。
  榜上无名的,那表情就精彩了。
  垂头丧气者有之,扼腕叹息者有之,苦苦找寻者有之,表情丰富的很。
  当然,最多的还是苦苦找寻的。
  毕竟有六百多人,万一看漏了呢?
  人都有这种侥幸心理,就算看了一遍没有,还会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总期盼着奇迹会出现。
  没想到,奇迹还真出现了。
  长长的榜单才刚贴好,神武营的将士又在榜单的右下角刷了点浆糊,然后吧唧将一张告示贴了上去。
  告示上写着,落榜学子无需丧气,此刻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如立志报国者,可以前往工部衙门报名,为国效力。
  这告示,怎么说呢?
  有的人看了那是冷笑一声,以示不屑。
  这种基本都是急功近利,一心想要金榜题名,进朝堂当大官,争权夺利的。
  告示上什么都没说,就是立志报国,为国效力,没一点好处,甚至连给什么职位都不说,他们自然不会去。
  有的人却是犹豫了一阵,随即便大步往工部方向走去。
  这种人基本上都是真心报国的。
  因为一旦报了名,肯定会有事要去做,到时候可就没时间温书了,金榜题名的机会就更渺茫了。
  连金榜题名的机会都可以放弃,那自然是真心想报国的。
  当然,也有的是感觉自己实在没机会金榜题名了,干脆谋个差事算了的。
  总之,这会儿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杏榜下是一片嘈杂。
  在嘈杂的人群中,有几个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们也不吭气,就站那里咬牙切齿,脸上又是愤怒,又是怨恨,又是不服,仿佛他们一定要出现在榜单上一般。
  这些人自然就是会试之前便拜在魏忠贤门下的吴孔嘉、李建泰、张斗耀等。
  他们都有人帮忙作弊了,还没出现在榜单上,为什么?
  这个不用想,肯定是皇党把他们给拍下来的。
  因为两位副主考徐光启和毕懋康都是皇党啊!
  而且,孙元化和宋应星这两个有名的皇党,甚至是囯丈刘宗祥都位列榜单十几二十名,这显然是皇党在以权谋私,排除异己。
  岂有此理!
  吴孔嘉又盯着榜单看了一阵,随即咬牙切齿道:“这明显是皇党在搞鬼,走,我们找魏爷爷去!”
  他们跑到东安门外半边街旁的外东厂衙门一阵通传,又进去等了一阵,他们的魏爷爷还真来了。
  魏忠贤其实也挺重视这帮干孙子的,因为他干儿子基本都是贪官污吏又或无能之辈,着实让他有点失望,所以,他想培养一批能干的干孙子出来。
  他还以为这帮干孙子来报喜来了呢。
  没想到,他刚走进会客大堂在主位上坐下来,吴孔嘉便忍不住起身上前,躬身焦急道:“爷爷,我们都没上榜,一个都没有上榜啊!”
  啊?
  怎么可能!
  魏忠贤不由吃惊道:“你不是乡试第三吗,怎么连贡士榜都上不去?”
  他着实是大吃一惊,因为他收的这些干孙子除了个别关系户,其他乡试都是名列前茅的,特别是这个吴孔嘉,南直隶乡试第三啊,而且还有他手下党羽关照,这都上不去贡士榜,不可能啊!
  吴孔嘉闻言,不由满脸悲愤道:“是啊,孙儿怎么可能上不去!爷爷,这是皇党在搞鬼啊!会试的考题就不对劲,有几个就是离经叛道的,根本就没法答。皇党那些人乡试名气全无,竟然全上榜了,而且还都名列前茅,这怎么可能?”
  皇党?
  魏忠贤闻言,眼睛不由一眯。
  其实,他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因为郧阳那边还是了无音信,甚至,他乖孙何廷相跑过去都没了音信。
  何廷相会背叛他跟薛贞同流合污吗?
  这个是不可能的,何廷相根本就不是薛贞那种官场老油子,也不是什么贪官污吏,根本不可能为了钱财而丢掉前程背叛他。
  薛贞会一不做二不休把何廷相干掉吗?
  这也是不可能的,薛贞贪墨钱财还是有可能的,杀人,是绝对不敢的。
  开玩笑呢,他魏公公的威名天下谁人不知,敢杀他的乖孙子,那岂不寻死吗?
  他相信薛贞不会寻死。
  那这事就极不正常了。
  按理来说,薛贞贪墨了他的钱粮那也是在寻死啊!
  再说了,上次他派去郧阳那边的孝子贤孙可不止薛贞一个,其他人难道都跟着薛贞背叛他了,难道都想寻死?
  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薛贞可能根本没有背叛他,很有可能是皇上暗中派人把薛贞他们给做了!
  因为除了皇上,他实在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除了皇上,也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权力,不通过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直接把个正四品的郧阳抚治,连带两个正四品的知府,一堆知县和知州,全部给做了!
  如果真是皇上派人动的手,那就说明,皇上准备把他也除了!
  现在,皇党都冒出来一堆了,而且一个个还都上了贡士榜,就更不妙了。
  皇上这是想用皇党来取代他们阉党来掌控整个朝堂啊!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想到这里,魏忠贤郑重的问道:“会试考题真离经叛道?”
  吴孔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可不光是我一个人在说,很多参加会试的举子都在说。”
  很好!
  魏忠贤闻言,阴阴的道:“你知道洪武朝的南北榜案吧?”
  洪武朝的南北榜案谁不知道!
  吴孔嘉闻言,不由一愣。
  爷爷这意思,是让他们可劲去闹啊!
  要知道,闹的人多了,洪武大帝最后都妥协了。


第162章 风波起
  贡院外面依然是人头攒动,那嘈杂的喧嚣声一直未曾停歇,看榜的考生依旧络绎不绝。
  不过,这些考生基本上都是没中的。
  因为中了的看完榜肯定都呼朋唤友庆贺去了,就算有事没来也会有人跑去报喜,以讨点喜钱。
  京城里干这种活计的人多了去了,不管会试还是乡试,都会有人走街串巷打听所有考生的住处,一旦放榜,这些人也是去得最早的。
  他们赚的就是这个钱,消息那是最为灵通,那个考生中了没来,他们很快便能知晓,那披红挂彩,敲锣打鼓的报喜队伍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上榜考生的住处,那一声恭喜,最少能换来几两银子。
  毕竟,这些考生都是举人啊,举人光靠减免的田赋一年都能赚几十两银子。
  如果稍微有点脑子的,娶几房有钱人家的小妾,又或关照几个有钱的商户,那银子更是哗啦哗啦的来。
  而且,这些来得晚的基本上都是有钱的主,越是来得晚的,那基本上是越有钱的,有些人甚至还就喜欢这贺喜的热闹场面。
  毕竟,他自己去看又或派下人去看也就自己高兴一番,不可能有这报喜队伍营造出来的热闹场面,也不会有一大堆人围着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当然,这是说中了的,这些基本都是想怎么高兴怎么高兴,那些没中的,可就难受了。
  贡院外面这会儿已然是叹息连连,一堆苦脸,甚至默默垂泪的都有。
  正在这时,吴孔嘉捧着孔圣人的画像,带着李建泰和张斗耀等人大步走到榜单下面,大声疾呼道:“诸位,诸位,静一静,且听我一言。”
  呃,这家伙想干嘛?
  榜单下面看守的神武营将士是满脸懵逼。
  这家伙捧着幅画像跑这里干嘛?
  家里死人了啊!
  你家里死人了跑这里来干嘛?
  好吧,这些都是斗字不识一个的武夫,关二爷他们可能认得,孔夫子他们还真不认得。
  不过,在场的考生就不一样了。
  有些考生甚至一看到孔圣人的画像便隐约猜到了这家伙接下来想干什么了,甚至还有些别有用心的考生还立马站了出来,帮他维持秩序。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