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三国终结者-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五岁起随牧马人野外放马,只要一见到马就精神十足,兴奋的不得了。他骑在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挥舞,能持棍刺中野鸡、野兔。七岁时,单独骑马追击野狐、山鹿,从无空手而归,经常将重于他几倍的小马驹抱起玩耍,有时举过头顶。

    十二岁时,骑技人,马快如箭,方圆百里人称他为大力士。

    十五岁时,鲜卑人侵占五原郡,随父南撤到并州境内。二十三岁成为武猛都尉丁原手下的军司马。去年末,拓跋诘汾率大军攻打雁门关,并州刺史张懿战死,朝廷拜丁原为并州刺史,经丁原举荐,吕布拜为武猛都尉。

    “其他将领随本帅赶往广武城外埋伏,袭击援军。”

    “末将遵令!”

    -----

    都斯图河北岸。

    天空湛蓝,野草一片金黄。

    众人站在岸边,望着北面一望无际的原野豪情满怀;天眼在空中翱翔,它在熟悉地形。

    田英和李金带着一群士卒疾驰而来。

    “回禀大帅,北岸的鲜卑斥候和暗探已被末将们赶走,五里之内无一名鲜卑斥候。”田英一脸笑容。

    半夜时分,刘靖率长水营、虎豹骑右营和前营偷偷过了浮桥,准备天边放亮后向北岸驻扎的侯挈起攻击,虽然行动隐秘,但鲜卑人还是知道了,侯挈丢弃营帐,向北而逃,大军一路追出三十余里,杀死五百多人,战马、军械和尸散落四处,士卒们掩埋尸,清理战场。

    王国率部以浮桥为中心在北岸扎下北大营,二万士卒和民夫正在挖掘壕沟。

    建立桥头堡。

    “大家要小心一点!你们不熟悉这里的地形,不要向北延伸太远,以免危险;重点防备南岸的鲜卑人,让他们和外界断绝联系。”

    “末将遵令!”

    黄昏,大将军府长史何颙押着三千多辆大车的军械和五亿军费到了都斯图河,送来了四万张长弓、一百二十万支箭(弓箭九十万支,各种弩箭三十万支)等大批军械。

    “叩见车骑将军!”

    何颙,字伯求,南阳人,四十多岁,身材伟岸,面容俊秀,一双深邃的眼睛,老远就开始打量着刘靖。

    “快快请起!何长史一路辛苦了,外边风凉,请进账说话。”

    “大人辛苦!”

    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预谋诛灭宦官失败以后,何颙因与陈蕃相好,被宦官诬陷,隐名埋姓,逃亡到汝南,所到之处,结纳豪杰,闻名于荆州、豫州一带。袁绍仰慕他的为人,悄悄与他往来,结为好友。这时党祸起,天下不少人遭了难,何颙经常私自跑到洛阳,与袁绍计议,对一些穷困无助的人,帮助他们渡过祸患。对一些被追捕的人,就出谋献计,使他们得以逃跑或隐藏起来,使不少人免于党祸。

    中平元年,黄巾叛乱,党祸解除,何颙被大将军府征召为司马,从此成为大将军何进的左膀右臂。刘表拜为宗正后,何颙为长史,从事中郎蒯良迁为司马。

    何颙人品出众,才华横溢,辅助大将军,对刘靖来说是个威胁,但他现在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势力,不会愚蠢到暗杀何颙。

    时势造英雄,只要有机会,从奴隶到将军。

    史书记载,董卓之乱,何颙被董卓辟为长史,他托疾不接受,与司空苟爽、司徒王允等谋划诛杀董卓,事情败露,在监狱里自杀了,还是荀彧去收的尸(苟爽是荀彧的叔父,他和何颙是老朋友;荀彧从小就认识何颙,何颙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历史改变了吗?

    孙嵩、荀攸、贾诩、蒯明、鲜于雨、韩琦、程昱、黄攸、荀彧、皇甫鸿、段毅、武虹、刘民、辛曾等大多和何颙熟悉,相互亲热的打着招呼,对何颙一脸敬仰。

    黄忠、徐荣、华雄、黄天霸、王国、韩丰、张允、孙威、马腾和程银等众将拜见何颙。

    何颙在天下士人和武人中都有威望。

    ------

    军帐。

    “大人,下官临行前,大将军告诉下官,大司农府已空虚,这五亿军费又是从少府借出来的!朝廷负担沉重,维持不了四处战场的消耗!大将军请大人早点结束西疆战事!”何颙一脸忧郁,他没有说假话。往年丰年,大汉国一年能收上五、六十亿钱的赋钱(军费);现如今,战乱频繁,加上天灾**,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减少,一年能收上四十亿钱就不错了。刘靖手下十万大军,从去年六月到如今,一年就耗费了三十七亿,朝廷出了十亿,剩下的用缴获的钱物维持,耗费惊人(一个人几乎用了大汉一年的赋钱)!这就是蜀国为什么打不赢魏国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再机智过人,也是徒劳,吴蜀两国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战争是拼财力和人口。

    “何长史也知道,围困了六、七万多鲜卑人,他们都快逃到家门口了,知道族人会来救他们,牛羊吃完了,可以杀马,五、六万匹马还能维持三、四个月,不打痛他们,他们绝不会投降的!本帅要是强攻,困兽恶斗,我部伤亡惨重,这五亿军费大概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不够!要是围住攻击,需要消耗大量箭矢!本帅知道朝廷的难处,请何大人告诉皇上和大将军,让皇上和大将军放心,本帅今年不再向朝廷索要军费了,节省点用,但需朝廷拨付铁料,本帅自己打造急需的箭矢。”

    “大人,这好办!下官回去就禀告大将军。”何颙的脸上有了笑容。

    多储存一些铁料以备急用,防范于未然!

    “何长史,本帅围魏救赵的计谋,皇上是否准奏?”

    “皇上听说后,非常赞同,立马下旨,命令大将军府和尚书台布置。大人这招真是厉害!”

    “本帅也是急中生智,让鲜卑大王帮我们把各部鲜卑人调到这里来,缓解各部战场的压力,但结果如何?本帅心里也没底,事在人为吧。”

    谦虚一点!

    “大人什么时候向围困的鲜卑人起攻击?”

    “请何长史禀报大将军,等鲜卑人在乌海开始聚结时!本帅也舍不得五、六万匹好马就这样被鲜卑人吃光了!”

    哈哈……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获了三条大鱼

    临行前一天晚上,刘靖和何颙独处一室。(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大人,如今天下不平,朝廷不能再生出事端,但立太子之事迟迟未决,皇上犹豫不决,朝中大臣也心存芥末,左右摇摆!大将军想听听车骑将军的意见?”何颙面色平静的问道,这才是他不远千里跑到都斯图河前线来的真正原因。

    皇统之争想躲都躲不了!终于还是要他这个车骑将军表态。

    按照古代的立嗣传统,嫡长子继位,天经地义,故刘辩应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刘靖竟然还没有见过他,史书不喜欢他,而喜欢刘协)。

    “本帅忠诚于大汉国,只要对大汉国有利,本帅都支持!”

    “多谢车骑将军!”

    何颙心满意足地走了。

    -------

    都斯图河南岸,鲜卑人军帐。

    “军师,汉人已占领了北岸,侯挈带着族人已撤走了,大家和大王失去了联系,刘云天想困死我们,与其这样,不如冲出去和汉人决一死战,大家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宇文莫槐愤怒的喊道,自己带出来的二万大军,剩下不到七千。

    “宇文莫槐说得有理,我们率众冲出去,向西突围,翻越神山,让大王和西部大人派兵接应。”日律推演、宴荔游一起请令,从西部带出来的五万大军,如今剩下不到二万,引口族部落小帅匹娄夫阵亡,万夫长阿鹿桓二、拨略零阵亡,大帅宴荔游和万夫长阿鹿桓大各掉了一只手。

    “这样万万不可,汉人在南面和东面挖好了宽深的壕沟,步卒已布置妥当,大家冲出去必定伤亡惨重,就算能冲过汉人的营帐,大家还能剩下多少?粮草尽失,翻越神山,通过沙漠,到达临戎,一路不下七百里,除了杀马,如何解决粮食?刘云天手下还有五、六万精锐骑兵,大家都见识过实力,到时大家还没有翻越神山,就命丧荒野了。”大帅丘敦赖急忙出列劝阻。

    “与其战死沙场,也不能这样等下去!”宇文莫槐怒吼。

    “对!与其困死,不如战死!”日律推演、宴荔游等吼。

    “三位大帅说得都有理!汉人有句话,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何等的豪情满怀!但各位一旦战死,鲜卑王庭就将烽烟四起,大王的王位不保,鲜卑人从此自相残杀,四分五裂,这就是几位大帅愿意看到的结果嘛?”军师林虞面色冷峻,威严的瞪了一眼众人,魁头临走时,把这里全权委托给了军师,千夫长越勒率领一千王庭卫队听令于军师,违令者斩!

    众人低下头,默不做声,军师说得有理。

    “车骑将军诡计多端,围而不攻,兵力不够?对面的汉人有近十万人!军械不足?都不是,这是个大阴谋!让大王调兵遣将,赶往这里,但大王又不能不救,丢掉自己的族人,会失去族人的拥护,就是全力救援,到时能否救得了大家还很难说!都斯图河水就是一道天然屏障,我们没有水师!各部大人率大军不远千里赶往这里,汉人趁机动反击,后果不堪设想!大王礼贤下士,雄心壮志,是个不可多得的大王!你们四位大帅都是族里的领,众望所归,本军师想把你们偷偷送走,各位回到部落聚集人马,重整旗鼓,日后助大王一臂之力。”

    “要走,军师也跟我们一起走,大王离不开军师。”大帅丘敦赖急切的劝道。

    “本军师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感谢大王知遇之恩,原为大王去死!这五万多铁骑也是忠于大王的,要是情况危急,本军师命令他们投降,由大王和各位大帅筹措赎金,把他们赎回,大王和各位大帅的实力尚存,鲜卑各部维持平衡,大家就相安无事,励精图治,等待时机!”

    -------

    七月下。

    幽州,渔阳城。

    “丞相,据汗鲁王乌延禀报,月中,乌延的族人现大批鲜卑骑兵悄悄出关,向西部飞驰而去,鲜卑人好像生了紧急的大事。”弥天将军、安定王府司马王炯有些慌乱的说道。

    王炯,四十多岁,长脸、三绺长须,原为渔阳县尉,受同乡张举之邀参加了起事。

    “皇甫义真这老家伙散出来的消息看来是真的,刘云天围而不攻,鲜卑人不得不救!狐奴城遭到了刘虞和公孙瓒的进攻,潞县遭到了典威中郎将曹操和下军校尉鲍鸿的进攻,看来我们的麻烦来了!”丞相、弥天将军兼安定王张纯心事重重。

    张纯,四十多岁,渔阳郡人,魁梧挺拔,面色疲倦,原为中山国相,不满朝廷**,私下加入太平道,为大良贤师八大弟子之一。中平元年,张角起事时,张纯不巧身染重病,没能加入起义的行列,黄巾起事失败后,张纯怪自己没有出力帮助贤良大师,才导致起义失败,时常自责,但没有放弃先师建立太平盛世的理想,暗地里招募贤士、筹措军饷,利用渔阳郡的铁料打造军械。联络同郡好友、原泰山太守张举,辽西乌桓大王丘力居,上谷乌桓王难楼,辽东乌桓峭王苏仆延,右北平乌桓汗鲁王乌延及鲜卑东部大人弥加商议缔结联盟,事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