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三国终结者-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百名黑影消失在夜幕中。

    刘靖拿起望远镜,紧盯着城垛。

    一刻钟过去了,一个黑影爬上了城墙,那是邹兴!又一个身影爬上去了,是李金!牟中也上去了,好样的,身先士卒!

    绳索放下,一个个身影出现在城垛上,城墙上没有出现异动!

    成功了!

    轰隆隆……

    赶到护城河畔,吊桥摇橹被冻住了,怎么也打不开?李金焦急的怒骂。

    “砍断绳索!”刘靖提醒。

    唰!唰!

    哐当!吊桥重重的落了下来。

    轰隆隆……大军冲进了城内。

    呜呜的报警声响起,已经晚了!

    喊杀声震天动地,在黎明的夜空中传出很远。

    三万二千多铁骑突然出现在一万多睡眼惺忪的守军面前,除了跪地投降,就是被乱箭穿心,马刀枭!

    长史李相如、司马黄衍没有反抗,好像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似的。

    战斗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太阳出来了。

    战马在街道上来回奔驰,大军在城内大搜捕,全城宵禁,违令者斩!

    王国、韩遂、李相如、黄衍和黄攸等众将领的家眷都在城内,二千多男女老少,跪伏在地,黑压压的一片,簌簌抖。

    没有现马腾的家眷!可能已经转移到羌人的部落去了(母亲是羌人),他吃一堑长一智,老狐狸!

    李相如,四十多岁,一脸沧桑和憔悴,一身有些陈旧的布袄,戴着一顶皮帽,跪伏在地。

    黄衍,看起来比李相如的年龄要大,黑瘦的脸庞,单薄的身躯,一件已经磨得光滑的皮袄,头戴皮帽,跪伏在地。

    看二人的穿着,不像贪官!

    “你们知罪吗?”我一脸威严。

    “罪民知罪!”两人有些伤感,好像心又不甘。

    按大汉律,参与叛乱者诛灭九族!黄衍是前酒泉太守,李相如是陇西郡太守,对大汉律一清二楚。

    “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罪民只求将军大人能给城内留下的百姓一碗饭吃,罪民死而无憾!”李相如抬起头毅然说道,面色平静。

    “罪民想和老母见上一面,死而无憾!”黄衍抬头一脸悲壮。

    “大帅,荀大人有急事求见!”张成进门轻声禀报。

    “大帅,城内冻死了二百多难民!”荀攸满脸忧愁的说道。

    “怎么回事?”

    不用问,这和刘靖也脱不了干系。

    “回禀大帅,士卒们在城内搜查时,现了一万多难民,衣不遮体,相互挤在一起取暖,有二百多老人和小孩冻死了!”

    “快命令士卒在城内寻找木材,点起篝火,架起陶鼎,煮稀粥,让他们吃一碗,暖和一下肚子。”

    “末将遵令!”

    “怎么回事?”我厉声的向李相如、黄衍问道。

    “回禀征西大将军,凉州年初遭受雪灾,后又生叛乱,大人封锁了渭水,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罪民放她们出城,但她们不愿走,百姓们一天只能吃上一碗菜粥,过不了几天,这城内的二万难民都会饿死、冻死,罪民也无能为力。”李相如一脸愧疚。

    “城内大户都没有粮食吗?”

    “这……”李相如停住了。

    “回禀征西大将军,他们有粮食!”黄衍犹豫了一下,坚定的说道。

    看来黄衍也不喜欢他们!

    “你们都起来吧!本帅暂且饶恕你们的死罪!”

    “多谢征西大将军!”两人三叩九拜,站了起来,脸上恢复了血色。

    “粮食的事情本帅想办法,等难民吃上一碗粥后,你带着他们到城外山上砍伐枯树、枯枝回来,再也不能饿死人、冻死人了!”

    “罪民遵令!”

    “征西大将军,罪民有一事相告?”李相如小声的说道。

    “但说无妨!”我和颜悦色。

    “禀报征西大将军,酒泉太守赵(赵岐)大人和一帮掾属也在城内!”

    去年底,年近七十多岁的赵岐自荐为酒泉太守,天下皆知!刘宏大为感动,嘉奖了二百万钱,亲自送出十里。

    赵岐带着一帮门生远赴酒泉上任的途中销声匿迹……

    “赵大哥在金城?”孙嵩惊讶的问道。

    “怎么回事?”我欣喜的问道。

    赵岐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弟子遍布各郡。赵岐年轻时通经书,多才多艺,娶扶风马融哥哥的女儿为妻。

    马融是外戚豪家,赵岐鄙视他们,不与马融见面。仕州郡,廉正疾恶,为人所畏。

    赵岐疾恶宦官,并且以与他共事可耻。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唐弦被任命为虎牙都尉,郡里人认为唐弦任虎牙都尉,不是由于有德,而是凭裙带关系,都轻视他;赵岐及从兄赵袭也多次贬低他,唐弦恨极了。

    延熹元年(一五八年),唐弦升为京兆尹,赵岐大祸来临,于是与侄儿赵戬逃跑了。唐弦下令逮捕赵岐家属及宗亲,陷害他们私通羌人叛逆、诽谤朝廷,诛灭九族。赵岐带着侄儿赵戬隐名埋姓,四处逃亡,卖饼于北海郡市中,碰到了年轻的孙宾硕,把他藏在复壁中三年。后来唐衡和唐弦被诛灭,朝廷大赦,赵歧才得出来。

    赵岐为感谢孙嵩救命之恩,两人成了忘年交,兄弟相称。

    三府听说赵岐回来了,同时征召。应司徒胡广之命,出任并州刺史,后因党锢之祸,禁锢十余年。黄巾之乱,大将军何进拜他为大将军长史。

    “罪民回禀征西大将军,赵先生去年在上任途中,得知酒泉已被鲜卑人占领,无能为力,准备返回,被王国、韩遂和众人留住,大家拜他为大帅,赵先生以年事已高,严词拒绝。”

    “走,你带本帅去拜见赵先生!”

    “罪民带路。”

    “叩见征西大将军!”赵岐带着一群掾属及众家眷闻讯慌忙跑了出来,跪地三叩九拜。

    “赵太守快快请起!”我急忙上前上前搀扶。

    “多谢征西大将军!”

    赵岐,身高八尺,身材伟岸,鹤童颜,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也上下打量着我。

    “拜见赵大哥!”孙嵩忙上前行礼。

    “宾硕老弟,有十几年不见了吧?老哥没有看错,你一表人才,终有用武之地,可喜可贺!”

    “多谢大哥夸奖!”

    酒泉长史黄零、郡丞邓宏、都尉赵戬,从事武永、刘任、王金及众人的家眷。

    赵岐孤身一人,跟着侄儿赵戬一家生活,其乐融融。
………………………………

第九十五章 匈奴叛乱

    ps:感谢读者朋友威龙。king打赏本书一百起点币!

    对各位读者朋友这段时间的鼓励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早饭后,李相如带着四百多老年男人和中年女人赶着大车,出城砍柴火。(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从黄衍的口里知道了金城支持王国、韩遂的大户:韩家、闫家、庞家(庞德的堂叔)、阴家和马家,命令黄忠、鲜于雨带着大军查封五家!

    所有家眷关押在军营内。

    下午,从他们家里和商铺等处搜出三十多万石粮食,金银珠宝和铜钱堆积如山,又了大财!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话一点不假(当然要打胜仗)!

    战争是对外的掠夺,通货膨胀则是对内的掠夺(马克思语)。

    没有这些豪门大户的钱粮支持,韩遂等能年年叛乱?

    八百里秦川,在西汉就是富庶之地,豪门世族不计其数,富甲天下。

    每年朝廷从三辅上缴的税赋中拨二亿钱给凉州补充军费和赈济灾民。从汉安帝永初元年(一零七年)开始,羌人开始大规模叛乱,一直到现如今,一共八十一年,朝廷死伤军士数十万人,耗费军费四百亿以上,使东汉朝庭元气大伤;百姓还是贫穷,这些钱都流进了军阀、豪门和富商的荷包,这么多年来,他们能在凉州呼风唤雨,用小恩小惠拉拢百姓、羌人,大批购买军械和粮草,然后又反叛,从朝廷收回成本,得名又得利!

    釜底抽薪!

    没有钱,看谁跟你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巴黎公社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领导者没有接收资本家的银行(太仁慈),没有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革命成功的秘诀!

    是杀?是留?成了一个大难题!杀,血流成河(诛灭九族)!刘靖将成为屠夫!不杀,他们肯定要找他报仇!这些人盘根错节,一旦有机会定会卷土重来。

    奏禀朝廷,刘宏一气之下,肯定命令刘靖杀,除非有人给万金堂捐出一大笔钱!但凉州人不会怪罪刘宏,只会恨刘靖,他才是刽子手!他杀了,朝廷秋后算账,乱杀无辜;不杀,同情叛逆!

    历朝历代,当将军的下场都不好!

    兔死狗烹!

    从韩遂的书房里,刘靖得到了二部自己没有的兵书:《三略》和《尉缭子》,五经七书找到了六本,最后一本《李卫公问对》是唐朝的兵书。

    《三略》,西汉黄石公撰,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卷,每卷三捆、共九捆。

    《尉缭子》,战国尉缭撰,五卷,三十一捆。

    调步兵中郎将段毅手下、别部司马邓宏率五千兵马前来驻守金城。

    难民安置妥当。

    -----

    第三天午后,圣旨来了!

    匈奴人叛变了!

    战国时代,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

    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在东面;右贤王住在西面;其余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四十八年),匈奴南边八部大人共议立呼韩邪单于之孙呼韩比为呼韩邪单于,遣使向东汉朝廷表示永为藩蔽之意。光武帝刘秀正苦于匈奴年年入侵,高兴的接受了南匈奴的请求。

    南匈奴自愿为汉朝守边,分散屯住在北地、上谷、朔方、五原、代郡等。为支持南匈奴,于建武二十六年(公元五十年)派使匈奴中郎将段郴等到南匈奴,帮助设立南匈奴单于庭于五原(今蒙古包头西)西部塞八十里处,后又容许南匈奴人迁居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从此,南匈奴在东汉的支持下,得以稳定下来。

    公元八十五年,朝廷联合南匈奴、鲜卑、丁零及西域各族攻击北匈奴,迫使其逃循。公元八十七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九十一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奴西迁,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南匈奴有人口三十多万,控弦之士十万余,分散在朔方、五原、云中、西河、雁门和代郡,为大汉驻守边疆。

    光和二年(公元一七九年),使匈奴中郎将张修认为大单于呼征有谋反之心,没有奏请朝廷,私自斩杀了呼征,另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张修因此而遭罪,被朝廷罢免。

    中平三年(一八六年),中部鲜卑大人拓拔诘汾和西部鲜卑大人置鞬落罗率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