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诸葛寻似乎有些茫然,刘备贴心的给诸葛寻科普了一番。

    但是诸葛寻听完刘备的话后,当场就懵了。

    什么情况?!

    周瑜死了?!

    “你说的那个周瑜,可是姓周名瑜字公瑾,东吴左都督,老婆是小乔的那一个?”

    诸葛寻有些不敢相信,追问道。

    “是啊,先生也知道那周公瑾吗?据说此人容貌英俊,精通音律,文武双全,只可惜天不假年,哎。”

    刘备颇为可惜的说道。

    这么一番说法。

    诸葛寻就基本可以确定了。

    刘备刚才口中的周瑜,真的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周瑜!

    可是……

    周瑜死了?

    死在了赤壁之战之前?

    那赤壁之战还会发生吗?

    东吴会不会直接就投降了啊?

    脑海中千头万绪,诸葛寻的思维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先生,你怎么了?”

    刘备见诸葛寻神色异常,关切问道。
………………………………

第九十二章 决策!

    “呃……没事没事,你们继续说。”

    诸葛寻微微沉默后,摆手示意无事发生。

    “好的。”

    见诸葛寻不欲多言,刘备也知趣的不再追问,点了点头后,环顾众人问道:“你们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决断?”

    见刘备问起,关羽率先说道:“大哥,某以为,曹军攻荆州不成,于是向江东转进,这可不意味着曹军就放弃了打我们荆州的主意了,我看那曹操心中所想,多半是先下江东,再徐图荆州,江东与荆州,乃是唇亡齿寒之关系。”

    说完了自己的见解后,关羽给出了他认可的方案:“某以为,此时应当当机立断,无论江东孙氏打的是什么算盘,都应当出兵干扰,若能击破曹军最好,即便不能成功,有江东在前吸引,我军也可保证进退无忧,若那曹操调转方向再来打我们,回荆州守城即可。”

    “我们既然能守住荆州城一次,必然就能守住第二次、第三次!但若江东沦陷,曹军气势必然高涨,百姓望风归降,到那时候即便荆州城池不失,但固守一州一城之地,却失了席卷天下的机会了。”

    “有道理!”

    刘备听完后,深以为然,但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望向了张飞,问道:“三弟你呢,你有什么想法没?”

    “啊?大哥你问俺?”

    张飞坐在书房角落里,努力扮演着透明人的角色,没想到刘备居然会问到他。

    见众人目光都汇聚到了他身上,张飞挠了挠头,说道:“大哥说怎么办,俺就怎么办!”

    “三弟,不是大哥说你,该动脑思考的时候,还是要动动脑筋,脑筋太久不用,会出问题的,现在我们只有荆州一城一地,你任先锋军,只需要战场冲锋即可,但若日后情况有变,需要你独领一军呢?你可得有自己对于局势的判断才行啊,你跟着先生这么久,就没学会点什么吗?”

    刘备苦口婆心的说道。

    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备二十八岁,而张飞只有十八岁。

    两人年龄相差了整整十岁。

    要知道此时的人,大多十五六岁,甚至更早,十三四岁就已经成家生子了。

    十岁的年龄差距,差不多得有大半辈人了。

    所以从身份上来说,张飞虽然是刘备的三弟。

    但是两人的关系有时候倒有些像父子多过兄弟。

    “这……俺会好好学的!”

    张飞一时语塞,随口敷衍了一句。

    心中暗道,俺总不能说俺跟先生这么久,学的最熟练的,就是各种烧烤烤串、炸肉吧……

    “子龙,你怎么看?”

    刘备倒也没有追着张飞不放,劝了一句后,点到为止,又望向了刘备。

    “主公,末将认为,关将军说的对!”

    赵云思索片刻后,赞同了关羽的看法。

    刘备点了点头,又望向了孙乾和简雍的方向。

    还没等刘备开口询问,孙乾就开口说道:“主公,臣下以为,我军应当继续按兵不动!”

    张飞和赵云都没有给出什么不同的看法,见孙乾如此说道,刘备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抬手道:“公佑,你继续说。”

    “关将军认为,曹军攻江东之际,我军应当趁势出击,给曹军制造麻烦,但此举风险过大,倒不如继续按兵不动,经营好荆州,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林立,其中以曹贼挟持天子,最为势大,如果我军强行出头,很有可能会被那曹贼盯住不放,但若我军蛰伏修养,待那曹贼与江东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再兴兵讨伐,岂不是事半功倍乎?”

    “公佑此言有理,主公,我也赞同公佑的说法。”

    孙乾话音刚落,简雍就接过话道:“主公你且想,那江东孙氏,与主公无亲无故,即便出手解他之围,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兵者,不祥之器也,慎用之,不若休养生息,徐图后计,以百姓民生为重!”

    关羽提出了一个说法,张飞和赵云赞同。

    孙乾和简雍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刘备一时有些为难了。

    对于此事,他心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才召集核心决策层前来讨论。

    “先生,您怎么看?”

    刘备将目光望向了诸葛寻。

    在场之人,只有他还没有发表过意见了。

    旁听了众人的发言,诸葛寻倒是觉得颇为有趣。

    以关羽为代表的武将,是一种思路。

    而以孙乾为代表的文官,又是另外一种思路。

    倒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文武之间的确存在差异。

    而且他们所说观点,都只切中了一部分要点,但却缺乏了整体战略布局上的高度。

    而这一点,恰好就是诸葛寻所了解的了。

    “我觉得,关将军和两位军师,说的都不对。”

    诸葛寻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关羽抚须的手顿住了。

    孙乾和简雍面露惭色,低头反思。

    刘备则连忙追问道:“先生有何计谋?”

    “计谋我是没有的,一点小建议而已。”

    诸葛寻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照本宣科的说道:“既然曹军打过荆州,现在又要打江东,那么无论是引兵袭扰,或者是作壁上观,其实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何不直接和江东联合,共抗曹军呢?”

    “和江东联合……共抗曹军?!”

    诸葛寻此言一出,刘备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拍手说道:“是啊,鲁子敬此番来信,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枉我反复看了这么多遍,却没能想到这一点,还是先生高明,一语切中要点!”

    “此事……可行吗?”

    孙乾有些担忧的说道:“那江东偏安一隅,如今曹贼来势汹汹,他们直接投降也说不定啊。”

    诸葛寻微笑解答:“大敌当前,心思动摇者必然是有的,但若那江东全是投降派,这封信又怎会出现在这里呢?”

    “不要忘记了,那鲁肃可是和孙权极为亲密,如此敏感时期,他敢送这封信过来,背后又岂不是代表着孙权的意思呢?”
………………………………

第九十三章 出使江东!

    “先生言之有理啊!”

    诸葛寻说完后。

    刘备再次点头,给予了高度肯定。

    然后又望向了关羽,问道:“二弟,你觉得呢?”

    “先生所言,某不知是否可行,某只需能够出战即可,其余一概不过问。”

    关羽抚须说道。

    这话意思当然也很简单,就是只要能打仗就行,至于具体怎么打,是联合江东还是单独作战,都没关系,能打就行。

    这话已经说的够清楚的了。

    刘备听完后,微微颔首,说道:“公佑与宪和所言,还是太过保守了一些,如今我们占据荆州,发展荆州当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对于天下大势,我们同样不能不闻不问,否则若天下州郡尽皆落入那曹军之中,即便我们坐拥荆州,那也是无力回天了。”

    “没错,若江东被曹军拿下,又谈何复兴汉室呢!”

    刘备说完后,关羽点头赞同。

    孙乾面露忧色,低声解释道:“主公,臣下只是觉得……”

    “公佑,你不必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军奔波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一块落脚地,你想将荆州好好经营,再图谋后续,如此才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没错,这便是臣下的意思!”

    孙乾见刘备理解了他的想法,颇为感动,连忙拱手。

    “依我看,荆州是要发展的,但先生所言也分毫不差,江东也是可以联合的,如今我们可以一边发展荆州,积蓄粮草,一边派出使臣,初访江东,与那孙权商议联合之事,先生你觉得这样行吗?”

    刘备望向了诸葛寻。

    “很不错的做法。”

    诸葛寻也挑不出刘备的想法有什么毛病,点头认同了他的思路。

    向江东求联合,这并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成功的事情。

    因此做两手准备,这是无可厚非的。

    哪怕是知道原先历史时间线的诸葛寻,在此时此刻,他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蝴蝶效应。

    毕竟江东的左都督周瑜现在已经死了啊!

    死在了赤壁之战之前!

    不光没有诸葛亮来气他。

    就连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至于草船借箭、借东风、连环计,等等事件,似乎也不太会有出现的可能性了。

    “公佑,你可愿意出使江东?”

    微微思索后,刘备望向了孙乾,目光期许的问道。

    “主公有命,臣下岂敢不从!”

    孙乾站起身来,颇为悲壮的答应道。

    在孙乾看来。

    此去江东,必然是凶多吉少的情况,但面对刘备的征召,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答应了下来。

    “好!此次公佑为主,我再派二弟随同,护卫你的周全,公佑你放心,即便此事联合江东失败,二弟也绝对可以保护你安全回到荆州!”

    “多谢主公挂念,只要能帮主公办好这件事情,臣下又何惜自身呢。”

    经过片刻的沉淀后,孙乾心中的不安已经逐渐消失了,拱了拱手,一脸坦然的说道。

    “那先生,你还是继续留在后勤处,负责我军积累粮草的任务?”

    刘备望向诸葛寻,温声询问道。

    “不,我不留在后勤处。”

    诸葛寻的摇头,倒是出乎了书房中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那先生打算如何行事?”

    刘备有些讶异,以为诸葛寻又有新想法,连忙追问道。

    “我打算代替孙军师,出访江东,可以吗?”

    看着众人目光全都汇聚到了自己身上,诸葛寻微微一笑,说道。

    “什么?!”

    “不行!”

    “这怎么可以!”

    “先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诸葛寻此言一出,反对声不绝于耳。

    就连对出访江东感到悲观的孙乾,都毫不犹豫的采取拒绝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寻有些不解了:“建议是我提出来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该如何操作,我这么说,没问题吧?”

    “没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