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况且,他们早就联络好了,今天就是要对郑长生发难的。
    如果不是刚才李文忠这货拣骂,误认为王湘南是影射他为代表的武将的话,他们针对郑长生的攻势已经开始了。
    可是谁能想到王湘南情急之下失言?谁又能想到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李文忠这家伙蹦了出来?
    这真可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过,下面的机会就要抓住,一旦发动,咬死了郑长生不能松口,今天一定要给他好看。
    ~~
    ~~
    郑长生很纳闷:“耶?搞什么飞机?
    骂人的是王湘南,打人的是李文忠,劝架的是老朱,虽然是有拉偏架的嫌疑,但是这跟老子有个毛的关系?
    跟李文忠干不过,想要拣老子这个软柿子捏吗?
    不过,你们真以为老子是软柿子么?”
    郑长生嘴角微微的上扬,眼睛成月牙状,笑呵呵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看在老朱的眼里。
    “不好,这臭小子要使坏。”老朱心中暗道。
    刚摁下葫芦,瓢可不能在起来了,老朱不容郑长生开口,又接着道:“来人啊,扶御史中丞王湘南下去就医,让太医院好生的诊治。
    告诉他们,王御史出了差错,让他们提头来见。”
    啊?王湘南擦了一把嘴角的血丝:“臣谢皇上厚爱,臣无碍,可以继续朝议。”
    他可不能走,他是今天弹劾郑长生的主角,他要是离开了,群龙无首之下,真难保这些人能够撼动郑长生。
    可是老朱脸色一沉:“王御史忠君爱国之意,咱知道了,身体是首要的,还是下去就医之后再说吧。”
    听说过强买强卖的,可是强行就医还是头一次。
    郑长生纳闷了,老朱这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干嘛非得把老王给弄走捏?
    他已经准备好了跟王湘南摆明车马干了,弹劾的理由都到了嘴边,可是老朱直接来个釜底抽薪,这还玩个鸟?
    好吧,老子先放你一马,早晚的事儿。
    郑长生当初掌管锦衣卫的时候,一些花边新闻,小道消息知道的不少。
    他知道王湘南这货的一个极为隐私的小秘密,别看王湘南这货不贪财,不好色,也算是个清流里的极品了。
    但是曾经,他在一次酒醉之后,误入小姨子的房间,如果不是小姨子拼死反抗,他就成其好事了。
    他的小姨子挣脱后衣衫不整,蓬头赤脚的跑到姐姐的房间哭诉,气的他老婆跟他大闹一场。
    当年的王湘南就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穷秀才,他能有本钱读书,全靠了老婆家的支持,是以,非常的惧内。
    不过这事儿是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发生的,等他在御史台成名之后,这事儿就捂的更严实了。
    他以为这件事没人知道,可是瞒不过锦衣卫的耳目。
    一个人品德有污,这是极其要命的,对于看重名声的清流官员来说。
    郑长生有这个把握,只要王湘南敢跟他呲牙、掰腕子,他就把这件事当众抖搂出来,看谁倒霉。
    ~~
    ~~
    两名殿前金甲武士过来,二话不说,一人一边架着王湘南就走。
    皇上都发话了,那还有什么客气的?
    王湘南都要哭了,这叫什么事哦!所有的准备,都要付之东流了,皇上根本不给他发话的机会。
    辛苦这么久搞串联,弄到现在这个局面,啥也不是!
    大太监王德用悄然跟了出去。。。。。。
    老朱眼角余光看了一眼王德用,心中才算是平静下来。
    要说王湘南今天想要干什么,老朱心里明镜似的,就连王湘南准备弹劾郑长生的奏疏多少个字,他都清清楚楚。
    这不是搞事情嘛!
    

第998章 廷议
    老朱对于朝臣的掌控程度,可以说在他之前的历朝历代无人能出其右。
    每一个大臣在他的心里都要一本账,王湘南虽然也不是那么干净,但是终究还算是个可用之才。
    这些年老朱惩治的贪官污吏多了去了,杀的朝堂上的人手都不足了。
    他不是心里没数,在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在后备人才没有培养出来的情况下,这样的小污点的官员还是要用的。
    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在收拾他也不晚,反正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朝堂上现在的情况文武两班已经有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的趋势了,文官又分为京官和地方官,又独立出一个清流言官,这三方势力也不是省油的灯。
    武将的派系更明显,尤其是大将军蓝玉一系的人马,作战起来凶悍之极,打仗不要命;可是祸害起老百姓也很凶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蓝玉这家伙收了不少义子,义子在收义子,这俨然是模仿他当年起家的套路。
    这些都是隐患,他不是不知道,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得不暂时的妥协。
    老朱现在心里就一句话:“秋后算账!”
    现在就看着你蹦跶,只要听话,给老子干活就行;蹦跶的真出格了,到时候一勺烩。。。。。。
    ~~
    ~~
    皇极殿里暂时恢复了宁静,剩下的饭菜是没有人吃下去了,几个小太监手脚麻利的收拾残局。
    时间不大,收拾一清。
    老朱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过后,开腔了:“诸位臣工,我大明立国至今,由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丰衣足食。
    全仰赖上下一心,齐心共治,咱在此新年开朝之际,谢谢诸位的辛劳勤勉。”
    老朱这个开场白刚说到这里,一人躬身而出道:“臣等不敢贪天之功,我大明国泰民安,全是皇上殚精竭虑、夙夜忧思才换来的。
    望皇上保重龙体,只要有您在,九州同天、万国来朝都不远矣。”
    说这话的是汪广洋。
    郑长生很是佩服老汪的头脑灵活,应对得体。
    这就是老油条啊,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
    老朱对老汪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朝宗(老汪的表字)说的很好,九州同天、万国来朝,是咱最大的心愿。
    可是,现在前元鞑子仍旧在我大明西南一隅盘踞,北方草原上也不太平。
    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说来听听。”
    哟呵,老朱这货心中早就有底了,可是到这个节骨眼上倒是卖起关子来了。
    你不就是想要出动大军收复云南吗?
    郑长生心中盘算起来,从大将军沐英带领军队从高丽撤回的那一刻起,不就注定了的事情吗?
    再说了,沐英在杭州大营招募新兵,训练已经有些年头了,不就是为南征准备的吗?
    汪广洋这个时候道:“臣请皇上下旨,择日出兵收复云南,消灭鞑子,以彻底恢复我汉家河山。”
    郑长生偷偷的瞄了一眼老汪,“我靠,这要不是跟老朱事先核对好的,那就见鬼了。
    这一唱一和的,捧哏捧的很到位呀!”
    郑长生明白,帝王要是干什么大事,尤其是封禅啊,动刀兵啊之类的,都是要下面的群臣提议才可以。
    不说别的,就拿动用军队来说。
    皇帝要是动不动的就到处征伐,在史书上难免落个穷兵黩武的名声。
    可要是应了群臣所请,这就不在此之列。
    史书中可这样记载:“某年某月,大明国力恢复之下,洪武皇帝应群臣所请,发动对前元鞑子最后一击。”
    这就是众望所归之事,跟皇帝的穷兵黩武没有半点关系。
    他猜测的没错,果然老汪说完之后,一众的大臣,无论文武皆众口一词的请皇帝发兵征讨。
    老朱点点头:“大善,前元苦我中华久矣,我汉家河山尚有云南一省的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咱身为大明的皇帝,岂能坐视不理?
    着五军都督府定下章程,报于咱的面前,待一切无虞之后,择日出兵讨伐。”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文忠出列躬身道:“臣领旨!”
    郑长生是头一次参加议政朝会,之前他还以为廷议朝政是多么复杂,多么难搞的事情。
    可是现在看来,这也没什么难的。
    不就是随大溜嘛,人家怎么说,你就怎么说,只要大的方向没有错,那就没什么问题。
    朝廷大事也没什么难的,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看来老朱是把握的很到位呀。
    不过他也知道,这完全是老朱这个皇帝太过于牛逼,太过于强势下的朝堂生态。
    一旦坐在龙椅上的人昏聩的话,什么事情都靠大臣们的时候,那扯皮的事情就多了。
    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互相掣肘,甚至暗地里下绊子、使坏都是有可能滴。
    老朱的子孙后代崇祯皇帝,不就是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吗?
    大臣们争权夺利行,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没几个是真心为朝廷办事的。
    现在的大明洪武朝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有老朱这个强悍的皇帝坐镇,国家大事他一力承担了,大臣只是听吆喝跑腿办事的角色。
    皇帝太过于强势,这朝廷议政,就如同过家家一般。
    郑长生想到这里的时候,脸上露出笑意。
    他抬头偷看老朱一眼,靠,跟老朱看了个对眼。
    日了,老朱也一直在看他。
    郑长生有种做坏事被发现了的紧张感,慌忙低下头去。
    ~~
    ~~
    老朱的话题一转,接着说道:“征讨云南的事宜,已经确定,接下来就靠各位臣工同心协力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外部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说一说国内的事情。
    诸位可能还不知道,该死的弥勒教又露头了。
    大年的那天,弥勒教匪徒竟然绑了永和伯的爱女,幸亏是锦衣三千营反应的够快,及时的封锁了雨花特区。
    一举将贼寇擒拿,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弥勒教阴谋对咱行刺,妄图颠覆我大明江山社稷,现在又对朝廷大员之家眷下手,着实可恶。
    那么,下面针对弥勒教的事情,诸位臣工有何良策?”
    

第999章 双簧
    老朱在廷议中竟然把弥勒教的问题提了出来,要知道廷议形成的决议是要当做国策去执行的。
    郑长生诧异,弥勒教的问题在老朱心中的重要程度已经上升到这么高的地步了。
    这跟朝廷对外宣传的‘疥癣之疾’是大相径庭呀!
    郑长生的心中不禁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弥勒教有锦衣卫的眼线,现在都快要接近新任的弥勒教教主身边了。
    网都张开了,肯定是要一网打尽的。
    可是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老朱大张旗鼓的把弥勒教问题抛诸出来。
    难道就不怕有人泄密?
    郑长生搞不懂老朱的用意了,他决定静观其变。
    “皇上,臣以为弥勒教秋后的蚂蚱而已,永和伯带兵把他们的老巢都给端了,还能有什么气候?
    如果胆敢再有动作,朝廷的几百万大军都是给他们准备的,有多少杀多少。”
    大都督李文忠上前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朱水波不惊的看了一眼李文忠,“嗯,忠勇可嘉,不过弥勒教的问题不是你认为的那样,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需要的不是明刀明枪,而是谋略暗战。”
    说道这里,他的目光扫视了一下群臣:“谁有可行之策?”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低下头去,好半天没人吱声。
    洪武朝的大臣可以说是执行力很强大,但是要是讲创新或者谋略之士着实是乏善可陈。
    这最主要的原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