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烧臂供养诸佛。”
    从这几段经文的内容,说明了原来烧身有二重意义:
    一、是用以表伸至高无上的供养;
    二、为了消除业障。
    至于燃烧的位置,则不局限于头顶,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
    在一些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里,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明智住持法师头顶九戒,跟明空的十二戒比少了三戒,可是纵观阖寺僧众来说,他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僧人们身份地位是跟着受戒的多少也是不同的,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
    ~~
    朱小四的授意,明智不敢怠慢。
    喊过来知客僧引路,他亲自陪同着郑长生前去休息。
    明智给郑长生准备的禅房位于寺庙的后院,这里是僧众们的生活区,香客们是不被允许到这里来的。
    是以,这里很是幽静。
    郑长生躺下之后,十几个便装锦衣卫散布在院落各处角落。
    午牛则是贴身护卫。
    看明智等僧众退出房间,郑长生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把午牛都给看愣住了,咦!咋回事啊?
    刚才伯爷还一副脸色苍白,身体不适的样子呢,可是一眨眼之间就生龙活虎的了。
    “伯爷,您这是做什么?赶紧躺下休息啊!”
    郑长生微微的笑了笑:“你真以为我被蛇妖上身了吗?”
    “那不然勒!?”
    午牛表示不解,刚才那明空法师明明从伯爷身上抓了蛇妖斩杀,他可是看的真真的。
    老和尚真不含糊,拔刀,手起刀落干净利索的不像话。
    人家老和尚现在回房闭关去了,为了伯爷都元气大伤了呢。
    郑长生:“附耳过来!”
    午牛凑过来,郑长生跟他咬耳朵一番。
    他的眼珠子都瞪圆了:“什么?伯爷怀疑他是弥勒教余孽?”
    郑长生一巴掌扇在他的后脑勺上:“你他娘的不能小点声音,别再废话了,拿着我的令牌到北平府锦衣卫衙门调人。
    等人到了,在外面等侯命令。
    切记,要悄悄滴,保密为上,懂不?”
    对午牛这个直肠子的货,郑长生真不知如何说他好了。
    什么事情要是安排不到位,不把话说明白了,他永远都是慢半拍的节奏。
    不过,他忠实的执行命令这一点郑长生还是蛮欣赏的。
    尤其是在得知老朱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之后,这样的忠心耿耿的人,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他现在看谁都像是老朱派过来的秘谍,唯独午牛让他放心。
    作为一个前弥勒教信徒,临阵倒戈的人,郑长生给了他重新来过的机会,午牛很是珍惜。
    他对郑长生可以说是死心塌地的。
    午牛神色凝重:“伯爷,放心,保证出不了岔子。
    另外,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郑长生都有点嗤之以鼻了,你个榆木脑袋还有想法?这可真是天可怜见啊!
    虽然郑长生不看好午牛这个傻大憨粗的汉子能有什么主意,但是他为了不打击午牛的积极性,还是决定要听一听。
    “哦?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郑长生笑着道。
    “伯爷不是怀疑明空老秃驴是弥勒教徒吗?那也好办,你可别忘了我曾经是弥勒教主袁为民身边的人。
    我可是懂得弥勒教徒之间的切口的。
    至于老秃驴是或者不是,说出切口试探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郑长生的眼睛一亮,我考,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他为看轻午牛感到深深的自责,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看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了。
    此刻午牛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还真是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此刻这句话用在午牛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郑长生:“这个主意好,快快把弥勒教的切口告诉与我。。。。。。”
    

第879章 偶遇旧人
    晚饭的时候,朱小四过来咣咣砸门。
    郑长生对他也真是无语了,一点王爷的样子都没有。
    你赖好歹也是龙子龙孙不是?就不能矜持一点。
    开了门,朱小四一脸献媚的道:“斋饭已经备好,快随我去用餐!”
    说完拉着郑长生就走。
    郑长生趿拉着鞋被他急匆匆的脚步带的很是狼狈:“四哥,慢些可好,我鞋还没穿好!”
    他有些抱怨,朱小四这才注意到。
    尴尬的一笑:“嘿嘿!说到他们的斋饭,我馋虫都勾起来了,这里的油焖茄子是一绝,等会你可要多吃点。
    离开了这里,可就没地方吃去了。”
    说到吃,朱小四滔滔不绝,一副吃货的样子。
    郑长生收拾妥当,背负着手随口问到:“明空禅师可一起用餐?”
    朱小四眉毛一挑:“他在禅房自行用餐,我们就不打扰他了吧。”
    郑长生好不容易把话题引到明空的身上,岂能轻易的放过。
    “四哥说的哪里话,人家为弟弟我下了这么大的精力,怎么着弟弟也得当面感谢一番才好啊。”
    在这里,朱小四的话应该是管用的。
    由他出面去请明空这老秃驴,应该是没问题的,也不显得突兀。
    反正他已经把借口说出来了,就看朱小四怎么做了。
    果然,朱小四恍然大悟状,回身对侍卫道:“拿我的名帖去禅房请明空禅师,共同用餐。就说我要当面向他表示感谢。”
    侍卫躬身离去。
    郑长生跟随朱小四来到下榻的院子,这里跟郑长生的下榻处隔了一道院子。
    房间很是幽静,布置的古色古香,房间里还飘荡着淡淡的檀香味。
    餐厅地方并不大,正中间摆放着一张方桌,一圈椅子,这样一来,空间显得有些紧窄。
    落座后,朱小四吩咐一声:“上菜!”
    几个小沙弥,提着食盒鱼贯而入。
    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
    清炒竹笋、油焖茄子,这两道菜朱小四特意的让小沙弥摆放到郑长生的面前。
    “赶紧尝尝,这是他们这里比较出名的斋菜。”
    郑长生看了一下,卖相还可以,闻着味道就知道应该是不错的。
    夹了一片,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
    顿时眼前一亮,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郑长声敏锐的发现了这道两道菜的不同寻常处。
    素菜能吃出鸡肉的香味来,这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他担心是自己的味觉出岔子了,于是又夹了一片尝了尝。
    没错,这道清炒竹笋绝对是在鸡汤里面煮过的。
    妈蛋,不是说和尚都吃素吗?在斋菜里面放鸡汤难道就不怕亵渎佛祖吗?
    把斋菜做成这样,他敢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没有人做出这样的菜来。
    当年老婆吕婉容在庆寿寺斋戒的时候,他为了讨好,可是费劲了心思去做各种鸡汤打底的斋菜给她吃。
    今天又见到同样的操作手法,这让他心里大感好奇。
    他脸上的问号都要呼之欲出了。
    朱小四看的奇怪,还道是斋菜不合郑长生的口味呢。
    “怎么了?兄弟,这菜不合你的口味?”
    郑长生放下手里的筷子对站在门口的知客僧道:“能否把火头僧叫来一见?”
    知客僧吓的有点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郑长生的身份,但是他知道燕王朱棣的身份啊。
    一个连燕王朱棣都要小心陪着的人,那能是一般人?
    “阿。。。。。。弥陀佛,施主。。。。。。菜不合口味的话,可以重新给您做,还请施主不要生气。”
    郑长生微微一笑:“菜很好,我很喜欢。我只不过是想见一下火头僧讨教一下做菜的方法,我回家之后可以做给家里人吃而已。
    你可千万不要多想啊!”
    朱小四听郑长生这么说,他悬着的心才放下。
    回头对知客僧道:“赶紧的,把火头僧叫过来。本王大大的有赏。”
    知客僧搞清楚了郑长生的意图,又听燕王殿下又赏赐,他眼前一亮,撒丫子朝着后院跑去。
    功夫不大,知客僧引着一个僧人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那僧人一进房间,郑长生心里就是一咯噔。
    这不是庆寿寺的火头僧广惠吗?当年他给吕婉容做斋饭的时候,就是这家伙帮忙烧火打下手来着,还亲自给婉儿送饭。
    没成想在这里见到他了。
    哦,现在真相大白了。
    这里的斋饭,感情是广惠这小子偷学了自己的法子。
    就说嘛,这味道绝对的熟悉。
    广惠低着头没敢抬头看:“阿弥陀佛,听说贵人想要学小僧的烹饪法子。小僧惶恐不安,请恕小僧不能如贵人的愿。
    这斋菜的法子是小僧还未出家时,祖上所传,所谓法不传六耳。还望贵人见谅一二。”
    我靠,广惠这小子还真他娘的能忽悠,这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贴的也没边了吧?
    老子可没你这么大的子孙后代。
    郑长生郁闷不已。
    “这不是广惠师傅吗?你抬起头来,看看还认识不认识我?”郑长生开口道。
    广惠慢慢的抬起头,他盯着郑长生看了几眼,没有什么印象。
    毕竟当年郑长生才七岁,现在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模样早已经褪去稚气,变的成熟稳重了许多。
    相貌也变化了不少,他一眼认不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惠呆呆的看了好半天:“阿弥陀佛,贵人勿要怪罪,小僧眼拙的很,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您。”
    朱小四也是奇怪,郑长生跟一个火头僧瞎**扯什么闲篇啊。
    人家肯定不认识你的,你都没有来过北平府,上哪里会见过你。
    他还以为郑长生听广惠说不愿意教授做菜的法子,故意要找碴刁难人家呢。
    他认为广惠说的有道理,这是人家祖上传下来的,人家不是说了嘛!法不传六耳啊!
    朱小四赶紧打圆场:“兄弟,你就莫要难为人家了。你从未来过北平府,人家怎么会认识你?”
    郑长生呵呵一笑:“敢问师傅之前是不是在金陵庆寿寺出家修行?我曾经在那里认识一个叫广惠的火头僧,跟你长的很是像。”
    听闻此言,广惠脸色一变,他盯着郑长生仔细的打量的一番,突然脸上露出窘迫之色:“敢问贵人,您可是郑公子?”
    

第880章 因祸得福
    郑长生乐呵呵的看着广惠:“难得你还记得我,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广惠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看起来尴尬、窘迫到不行了。
    郑长生冲那名知客僧道:“你先退下,这里不用你伺候了。”
    知客僧很识趣的躬身退去。
    朱小四感到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啊。
    郑长生只尝了两口清炒竹笋,就能品鉴出一个老熟人出来,这老饕的名号果真是名不虚传。
    他是自愧不如了。
    不过,他对火头僧广惠感兴趣了。
    饶有兴致的看着广惠:“你在金陵待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