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高丽朝堂之上都已经混的是“臭名昭著”了,可是依然是我行我素,直言敢谏。
    这家伙颇有大唐名臣魏征的死谏之心。
    虽然高丽朝堂上的大佬们看不惯他,可是他们也要爱惜羽毛啊。
    最起码要给人一个纳谏如流的形象啊,所以,这货倒也弹劾掉一些人。
    但是都跟他一样,都是不入流的“小瘪三”罢了。
    他能不知道这是大佬们搞的扰乱视听的小把戏吗?
    肯定知道,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啊。
    心有余而力不足,那种痛苦的滋味,可想而知有多难受了。
    一个真心为了百姓的人,一个一心为了国家的人,处处收打压,受排挤;而那些权贵大佬们占据高位,却一个个的尸位素餐,整日里花天酒地,哪管百姓们的死活?
    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啊,所以,他下定决心,只要还有一息尚存,他就直言不讳到底。
    这也是郑长生看中他的原因。
    。。。。。。
    说起来两个人的相遇,还真值得一提。
    那日,他被锦衣卫救了回去。
    酒醒之后,发现眼睛都睁不开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狗日的,这帮畜生真是不地道,专打老子的脸。
    他心里大骂不止。
    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隙的韩吉发现自己置身在一处陌生的环境里。
    他都被打的蒙圈了,加上酒醉,现在脑子还乱哄哄的。
    颇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的感触。
    朦胧中,他看到书桌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本书看的入神。
    莫不是在梦境中不成?
    他使劲的掐了一下大腿,哦豁!好痛。
    吃痛之下,痛出声来。
    郑长生听到动静,放下手中的书,微微的笑道:“韩大人,既然醒了,就起来谈谈吧!”
    韩吉有点纳闷,这人是谁啊?
    他没有印象,也不认识啊。
    为什么他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呢?还要给自己谈谈,跟一个陌生人,而且是一个年轻的小书生有什么好谈的。
    “阁下是谁?我又不认识你,我们之间能有什么好谈的?难不成你还能帮我实现心中所愿不成吗?”
    他本来是随口一说。
    可是哪里想到,那年轻书生呵呵一笑:“韩大人的遭遇,在下略有耳闻。
    如果,你真的如传闻中的那样,忠心体国,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话,我或许还真的能如你所愿。”
    啊?韩吉诧异不已的看着郑长生。
    他使劲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试图想起来是否跟这个年轻人在哪里见过。
    可是,感觉有点眼熟,但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
    “你。。。。。。你是何人?”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乃大明永和伯爵郑长生是也!怎么韩大人想不起来本伯了吗?”
    韩吉的脑袋嗡了一声,整个人都石化了。
    大明?永和伯爵?郑长生?
    他突然间想起来了,那日,大明特使进京之初,他跟在一帮高丽官员的身后迎接来着。
    不过那个时候的郑长生,一袭大红的官服,英姿勃发,他都感觉有点耀眼,不敢直视了。
    现在的郑长生,脱下官服,只着一身平常的月白色的长袍,跟普通的学子无疑,他才一时之间没有敢往他的身上去想。
    他慌忙起身,躬身施礼:“下国言官韩吉见过天朝上使永和伯爵大人。”
    “免礼吧,韩大人。本伯爵听闻你身怀报国之志,可是处处受到挤压打击,心生敬仰。手下之人偶然发现你被横卧街头,故此就带了回来。
    贸然见面,希望没有惊扰到你。”
    韩吉心里这个感动啊。
    没有想到,能懂他的人竟然是一个外国人,自己国家朝堂上至皇上,下至百官没有一个能如此礼贤下士的对待他的。
    向来真是心寒啊!
    于是,两人对坐长谈。。。。。。
    两人从国情,聊到经国治世,聊到涉及民生,聊到理想宏图,总之,无话不说。
    是夜,永和伯爵书房里的灯,彻夜未熄。。。。。。
    

第818章 高丽的变化(求票票)
    一个胸怀大志,可是却抑郁不得志了二十来年的人。
    遇到了平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有人说,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有七分的努力,两份的天赋,一分的贵人扶持。
    这前面的两条,他都具备,而且身在基层多年,见惯了尔虞我诈,见惯了时间疾苦,可是就是因为没有人扶持,他一直是被打压。
    现在好了,有了郑长生的大力扶持。
    所以,韩吉就像是坐了火箭似的一般,直接蹿升至内阁的首辅之位。
    别看崔恒手握兵权,并且挂大将军的职衔,可是他也不敢跟韩吉硬顶。
    要知道韩吉可是郑长生举荐的哦。
    要说现在的郑长生是高丽的朝堂上的太上皇,那没人敢抬杠。
    当初郑长生找到他的时候,可是跟他挑明了说的,他就是要支持皇后娘娘李宁儿,并且给了一个崔恒无法拒绝的诱惑。
    大将军的职位,是他老爹挖空心思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啊。
    现在郑长生许诺他,立刻就可以让他当上高丽过的大将军。
    并且拿出一分实现填写好的圣旨,还盖的有高丽的国之玉玺。
    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啊。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郑长生要这么一门心思的帮助皇后娘娘,但是这已经是无关紧要了。
    因为大将军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这才有了他手握圣旨,肆无忌惮的,当堂砍了大宗正王决的事情。
    郑长生果然是说话算话的,皇后娘娘垂帘听政之后,他被任命为内阁四辅臣之一。
    而且大将军的金印都拿到手了。
    为此,他在他老爹崔莹的灵位前面,狠狠的哭了一鼻子。
    他可不是伤心的哭,而是自豪、炫耀的流泪。
    他对着老爹崔莹的灵牌,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拿出大将军的金印,摆放在供桌上。
    “父亲,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一直看不上我,可是,就是你最看不上的儿子,现在的成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你。
    你睁开眼睛好好的看看,这可是高丽过的大将军的金印。
    这是你想了一辈子而不可得的,如今儿子得到了。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很后悔当初看轻了我?
    我们崔家一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的成就都已经是你可望不可及了。
    虽然,是我亲手送你上路的,不过我奉劝你还是早日投胎转世吧,你也不要妄想找我索命。
    我是不怕你的。
    假如你还想崔氏一直长盛不衰下去,最好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否则,我死之后,你以为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能扛起崔氏的大旗吗?”
    这家伙,在老爹的灵位前面,把他老爹很是一顿数落。
    志得意满之下,当晚宿在了他老爹四姨太的房间里。。。。。。
    而金元应更是不敢跟韩吉顶牛,韩吉之所以能这么快速的崛起,就因为他的背后站着郑长生。
    本来郑长生是应该站在他的身后的,可是谁能想到,他的闺女金淑贤对他的怨恨这么的大。
    现在他都按照郑长生说的把朴氏一族全部搞定了,但是郑长生似乎对他的态度依旧是不冷不热的。
    这可要了他的命了。
    什么是最可怕的?那就是头上悬着一把随时落下来的铡刀,悬而不落,这才是最要命的。
    时刻都提心吊胆的金元应,现在变得是老老实实的,俯首听命。
    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勤勉做事,争取获得郑长生的青睐。
    解除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才是他要做的。
    否则,随时都有灭顶之灾啊。
    至于李道宪完全就是个样子货,只不过是为了给太后娘娘李宁儿母族一分尊容罢了。
    他虽然身在内阁,可是李宁儿明确的告诉过他,国之大事不可参合,否则就别怪不念一母同胞之情。
    李宁儿深知他的这个哥哥,除了吃喝玩乐能够花样百出之外,对于治国理政是一窍不通。
    他可不想让哥哥李道宪扰乱了,她的宏图大志。
    所以,现在的高丽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有韩吉为首,金元应和崔恒为辅。
    国家的事情,他们三个人一商量,票拟以后,呈给太后李宁儿做最后的决断。
    也不得不佩服李宁儿,别看是个女人,但是深谙权谋之术,尤其是经过郑长生在床头榻尾,有意无意的点播之后,更是受益匪浅。
    所以,在很短短的数月之内。
    高丽京畿数道,以及除了李成桂控制的以外的地方。
    全部完全的有高丽中央王朝实控。
    政令通达是一个国家大治的首要的先决的条件。
    如果还跟当初王禑执政的时候一样,令不出宫门,那要想大治,根本就是在扯淡。
    高丽的局势已经逐渐的平稳下来,之前因为缺乏粮食而带来的恐慌,也在郑长生的大力协助之下,得到很好的解决。
    百姓肚子里有粮食,那就心不慌。
    也或许是幼帝真的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吧,之前高丽是连年受灾。
    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的,娘年都没有个太平的年景。
    现在竟然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图的就是这个啊,只要风调雨顺,他们就能安守土地耕种。
    在农业为主导的小农经济社会里,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是头等要事。
    高丽的朝堂上实行了一系列的轻徭薄赋的政策,为农民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做完这些,那就要开始精兵简政了。
    这是郑长生给李宁儿出的主意。
    有两点意义,其一,借着这次的变革,精简掉崔恒的不少人马,但是同时高丽王直属的部队增加了不少。
    给了崔恒一个空头的大将军的职务,这家伙有点摸不着北了。
    反正全国的兵权都在自己的手里,就算是剪掉一些老弱病残的也无所谓。
    是以,他是大力的支持。
    其二,是为了征讨不听话的李成桂而做准备。
    李成桂的不臣之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新皇登基,他竟然不但不来朝贺,反而全军带孝,大哭高丽王王禑,还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
    说崔氏、金氏误国,把持朝政害死了高丽王,还拥立一个刚出生的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李成桂深受先皇的器重和信任,现在他要站出来为先皇讨要一个说法,为死去的皇室大宗正讨还一个清白。。。。。。
    操,正长生,差点鼻子都气歪了,狗日的,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既然你要战,那便战,是时候展示老子的绝技了。。。。。。。
    老贼李成桂,等着迎接老子的狂风骤雨吧。。。。。。
    

第819章 兵戈将起
    高丽朝堂换了幼帝新君,李宁儿垂帘听政,在郑长生的大力协助之下,新政是一项接着一项的推行。
    先是内阁负责制,实行的有模有样。
    政令畅通之下,上通下达,迅速的形成合力。
    精兵简政几个月下来也是颇有成效,从全国各地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归于小皇上直接领导。
    当然说白了,小皇上才几个月,正在吃奶的时候。
    他懂得个屁啊,都是他老爹郑长生在操控。
    这些人摒弃高丽陈旧的练兵方式,有武云照统一训练。
    武云昭那是沙场之上舔过血,刀尖上跳过舞的猛将,他练兵很有一套的。
    要不然,老朱也不会让他统带皇明之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