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的政审比之都自叹不如。
    为防止作弊还要五生互结,考生取同考五人,写具保单,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最重要的是要有廪生作保,保的内容很多,一旦查有不实,保人要倒霉的。
    为郑长生作保的是陆繁陆夫子,其实就算是他不作保,县尊周明通也会安排妥当的。
    郑长生在周明通眼里那可是大红人,之前他初到金宁就遇到了拐子大案。
    出了此等人命惨案,本来对于官声是很有影响的,可是郑长生三个孩子完好无损。
    这给了周明通一个自圆其说的机会,很好的圆过去了,毕竟救下了三个人,这是有功的。
    后来献上滑轮图,本来以为着要调回金陵叙用,可是等到最后只等来了朝廷一纸文书。
    叱责他用心政务,莫要沉迷奇淫技巧。
    这让他心中大为不快,也不知道朝堂相辅们是怎么想的,如此利器不用这不是暴殄天物吗,也不知道这事儿皇上知道不知道。
    不过据他估计,是不知道的。能用如此的口吻训斥他,这一定不是出自皇上之口。
    空有报国志,朝堂无助力,徒增奈何啊?
    这也跟他的脾气秉性有很大的关系,身为文官他对于武将那是顶看不上的。
    那些武将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群有匹夫之勇的糙汉而已,可是文人集团他又不站队。
    自诩清高,自以为一片忠心对天可表,可是朝堂哪里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现在是搞不成低不就,文人不喜,武将不爱,也就靠着老朱的一点恩泽才外放为官。
    这是皇上对他的厚爱,如果继续在朝堂打滚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身首异处。
    这真的不是开玩笑的,他身为言官,弹劾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这些其实他自己都知道,可是没想到的是,自己远离朝堂了,那些人还不放过他。
    献上如此的利器,不但没功劳,还惹来一身骚,这让他很郁闷。
    他拿走人家的滑轮图样的时候,曾信誓旦旦的许诺,朝廷定会嘉奖,可是却是个这结果。
    这也是他感觉愧对郑长生家的原因。
    是以这次的绑架事件发生后,当陆夫子找到他说明原委,当时他就大怒,亲自督办。
    还好,郑长生被解救回来了。
    他因为这事儿获利良多,他都有点怀疑郑长生是上天派给他的幸运儿了。
    公文是已经行出,就等朝廷来函对他封赏了,别的不敢想,升官这是没跑的了。
    他的任期已经到了,等这次的县试完结,就要回京述职听候朝廷的另行调派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就美的慌,是以对郑长生很是用心。
    县试作为童子试的第一关,考试内容无外乎四书文、五经文和策论。
    不过就这些,有些人皓首穷经靠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过,获取秀才功名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高不可攀的,当然这肯定是死读书的人。
    对于郑长生来说,这已经不算事了。
    在陆繁和方克勤的指点下,如果连基础的童子试都过不了,那可真是对不起两大名士了。
    县试当天,天不亮小七就叫起,匆匆洗漱后吃了早点,带上一应用品赶赴县府学宫。
    他们到的时候,天色已经见了鱼肚白了。
    一轮红日酝酿已久,早已经喷薄待发。
    “少爷,夫人说你一定要好好的考,家里的流水席都已经备上了,就等你捷报来传呢。”
    额,看来自己要是过不了这头一关,还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好吧,只有全力以赴了。
    排队搜查有无夹带,这是少不了的程序,过了夹带关,还要唱保。
    所谓唱保,就是具结之廪生要到场,观看所保之人是否有异。
    这是最后一道保险了,当唱到郑长生的时候,陆夫子早已微笑着喝着茶在等候了。
    县府学宫教谕看了看陆夫子,他点点头。
    “郑长生,郑家村人氏,陆繁作保,过。”
    然后就是一名接引差人,看过郑长生的号牌,引导着他来到考棚待考。
    所有考生验过无误后,县太爷周明通祭孔、祭天拜圣人,一套纷繁的礼仪过后,宣布洪武四年之恩科开始。
    考试,后世从小学到大学不知道考过多少次,可是没有一次是这么有仪式感的。
    郑长生感到很新鲜,衙役用牌灯先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等考生在草纸上记下考题,开始考试。
    答题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有十二行,每行可写二十字。
    这规定有点严格,事先陆繁都已经给他讲过。
    草稿纸也要用正楷书写,不得马虎。
    答题的时候,不能把字写于密封线外,否则以作弊论处。
    轻者枷号,重者入狱,而且三年不得再考。
    第一场为正场,如果一场即为案首,那就稳稳的获取秀才功名。
    所以郑长生很重视,他可不想在接二连三的府试、院试的,多麻烦啊。
    能够一次搞定,就绝不浪费二次的功夫。
    毕其功于一役,这才是他的目标。
    题目并不难,四书、五经内容他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那些填空题和默写题是手到擒来。
    让他意外的是并没有靠试帖诗,这有点坑了。
    之前他穷尽脑汁准备了好多,可是却没有这一考题。
    之前看过不少的小说关于试帖诗的,尤其是那么多写明代小说的网络写手,在书中极尽渲染之能事,恨不得把太祖的诗词都拿来用。
    查查史料行不行?明朝根本就不考试贴诗的行不行?
    试贴诗是唐代大兴,到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变法就取消了此项,元和明根本就不考,直到清朝才恢复。
    误导老子啊,白费劲了。
    至于策论,方克勤留下的题目他写过无数篇文章,现在就算是东拼西凑一篇也能过关。
    是以,郑长生是做答起试题来,那是得心应手。
    腹中有锦绣,那下笔就如有神助。
    他是第一个交卷子的人,一手欧体小楷洋洋洒洒写满了纸面。
    当他路过方进宝考棚的时候,发现方进宝正手忙脚乱的挠头呢。
    额,加油吧少年~!
    

第82章 归家
    明朝的八股取士真的是害苦了读书人,由于有严格的格式和要求。
    所以八股文章做起来真的是相当的难,在后世的那些教授都不一定能写的符合要求,当然后世也没人去研究这玩意儿了。
    多少有才之人,但是不擅长八股而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得老死乡村里间。
    那些八股文章写的花团锦簇的又未必有真才实学,都是一些迂腐的酸文人,根本就不懂治国安邦。
    这真的是封建社会取士制度的悲哀。
    都说八十老翁与幼童共考,以前郑长生真的是不以为意。
    可是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心里真的是很受震动的。
    路过别的考棚,眼见以为须发皆白的老翁,颤颤巍巍的手拿笔在一笔一划的作答。
    何其悲也?
    就算是你能过了,就算你在殿试那关也过了,七八十的人了,你能做什么?你能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做什么?
    后世还有退休制度呢,八十岁的人了,在后世早就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可是这个时代,就在他眼前,活生生的仍旧有人在进行着童子试。
    。。。。。。
    小七坐在学宫门前的台阶上,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大个子则围着小七来回的打转,看样子心里也是不安的。
    “大个子,你在晃都把我晃晕了,就不能安生会儿。人家在念经保佑少爷高中呢。”
    大个子百无聊赖,又被小七训斥,他一屁股在小七身边坐下来。
    “小七,你念的啥经,交给交给我呗,我也替少爷念叨念叨。”
    “一边凉快去,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夫人成天的念经也没见你学会过一句。这会儿倒殷勤起来,莫惹的佛祖生气,赐你两个肿眼泡,见鬼去吧。”
    小七生气了,大个子惹不起,他可不敢惹小七。
    “人家不念经,少爷也照样高中。你都没看看进考场的都是啥样的人,一个个的,看上去都没少爷精神。
    考八百回也考不上,少爷多精神个人儿?陆夫子都说了此科少爷必中,以少爷的才学在小小的金宁县不拿个案首就算是白考。”
    小七怒目圆睁:“你个夯货,啥时候学会的跟本姑娘顶嘴了,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说着她起身就要追大个子。
    大个子这货也是个有眼力价的,看情况不对撒丫子跑出三丈多远。
    学宫的大门吱呀呀的一开,郑长生手提着考篮走了出来。
    “小七,你张牙舞爪的做什么呢?”
    “啊?少爷,你考完了,一定是高中了吧?”小七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刚才还怒气冲冲,看样子不追上大个子狠狠的踢一脚不罢休呢。
    这会儿小脸笑的都要开花了。
    “尽人事听天命,中不中的不是咱家说了算,那得县尊大人阅卷过后才能决断。
    走吧,回家等消息。
    也不知道娘亲的病情如何了,我们还是赶快回家吧。
    大个子呢?嗯?这货跑那么远做甚?”
    “他呀,刚才老鼠咬屁股了。”小七笑答道。
    大个子有苦难言,他不敢招惹小七这个小霸王,哼,不就是个暖被窝的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驾上马车,连齐掌柜和陆夫子都没有面辞,托人带个口信,郑长生就直奔家去。
    一路上大个子把马尾鞭子甩的啪啪啪作响,郑长生仍旧嫌弃车慢。
    只两三天的时间没有见母亲,谁知道就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情。
    母有疾,他是心忧如焚。
    虽然他知道鲁神仙在府中住着,可以随时照应,可他还是放心不下。
    割不断的血脉亲情,理还乱的纷繁忧思,如同风筝上的丝线,紧紧的牵扯着他的心。
    每每想到母亲为了自己而着急生病卧床,他的心就一阵一阵的隐隐作痛。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母远千里儿子也是放心不下的。
    况且这还没千里,只有十几里而已。
    他归家的心,急迫不可耐,恨不得肋生双翅一下子飞到母亲身边。
    看一看她的病情,确定无碍方能把心安稳下来。
    一路烟尘滚滚,来到郑家大院门前。
    郑长生来不及大个子把垫脚的凳子摆好,就一下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撩起青衫的下摆,一路狂奔着直奔内室。
    “娘,我回来了,儿子回来了。”
    李秀英在二婶的伺候下,刚喝完药。
    碗都还没放下,就看见健壮如小老虎一般的儿子飞奔着跑了过来。
    莫不是在做梦不成?我儿不是在县府学宫应试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可是当她手切切实实的握住郑长生的小手的时候,才发觉这不是在做梦。
    是儿子回来了,是自己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的儿子回来了。
    郑长生还没来得及问一声“娘亲可安好”。
    李秀英的面色就是一变,厉声责问:“你这孩子,夫子说不是要考一天吗?你怎的日还未落就到家了?
    是不是没好好的考试,是不是没用心的答题,是不是把娘的话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当着娘的面老老实实的回答,你爹的在天之灵可还看着呢,郑家的列祖列祖可都看着呢。
    咳。。。。。。咳。。。。。。”
    李秀英激动的咳嗽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