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补偿王德用,就把他的干儿子小黄门王多福调到身边听用。
    这小子在王德用的调教下,还算是可以。
    用起来比其他人强多了。
    ……
    ……
    “王多福,你在皇上身边听用,要尽心尽力,不要在皇上面前耍什么鬼心眼。
    实诚,用心,这两点是首要的。”
    郑长生临进奉天殿殿门的时候,停下脚步,小声的嘱咐了他一番。
    王多福很是感激,也就是永和伯爵郑长生会这么真诚的对待他。
    王多福频频点头:“伯爷的话,小的铭记于心,必不敢懈怠皇事,请伯爷放心。”
    “嗯,好自为之吧,莫要给你干爹王德用丢脸。”
    说完,迈步进了奉天殿。
    偌大的奉天殿,此刻空空荡荡的。
    老朱背着手,在里面踱步。
    郑长生一进入宫门就有人通报与他,他传下口谕在奉天殿召见。
    一般皇帝召见臣子,为了保持君王的权威,都是臣子先到,而且还要等待许久,皇帝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样才符合君王的体面和尊严。
    可是,召见郑长生,却是老朱先到,这可就极为罕见了。
    翻遍史册也没有君王等臣下的道理啊!
    郑长生看到老朱的时候,老朱正手捻须髯,闭目思考着什么。
    郑长生放轻了脚步,没敢打断老朱的思绪。
    过了片刻,老朱微微的睁开眼睛:“来了,臭小子。”
    郑长生嘿嘿一笑,凑近老朱,躬身施礼:“皇上,臣来交差来了。”
    “差事办的不错,咱很高兴。
    你是不是心有疑问?立下如此盖世功勋,可是咱却对你没有任何的封赏,对不对?”
    老朱笑吟吟的看着郑长生。
    “皇上,臣不敢有此想法,为国效力,是臣子的本分。
    怎么能够有了些许功劳就惦记着赏赐呢!
    那样的话,就不是为臣子之道了。”
    郑长生其实真的没有想讨要封赏的意思。
    为国尽忠,为华夏崛起尽力,现在大明强大一分,后世子孙就少受一点磨难。
    这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不是唱高调,也不是他自我吹嘘自己有多高尚。
    这确确实实就是他的真实意图。
    老朱叹了口气:“臭小子,咱知道你的心思,是为国效力。
    但是懂咱心的人可没几个。
    之所以对你不加封赏,你可知咱的用意?”
    “回皇上,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是皇上对臣的爱护之意,是皇上不想让微臣成为众矢之的。”
    老朱微微的点点头:“知我者,雨浓也!
    你我君臣,还真是心有灵犀。
    之前,咱还担心你不能理解心中怨怼与咱呢,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了。
    你能这么想,咱很欣慰!”
    说到这里,老朱意味深长地看着郑长生:“见过李芳雨了?”
    额,郑长生心里微微一颤,果然京师没什么可以瞒过老朱的。
    就是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宜贵妃也使人,向自己垫话了……
    

第662章 如此误解
    老朱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再说了,郑长生也没打算隐瞒。
    没有老朱的支持,啥玩意也干不成。
    郑长生嘿嘿一笑:“皇上圣明,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
    臣是私下里见了李芳雨,而且还收了他的重礼。
    这是礼单,请皇上过目。”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李芳雨的那份礼单,递了过去。
    老朱并未接过去看:“不看了,自己收着吧。
    咱现在关心的不是礼物不礼物的事情,而是你准备如何做?
    高丽国内民不聊生,全是权利斗争惹的祸。
    宜贵妃彻夜啼哭,担忧其母家遭受牵累,现在她可是怀着皇家血脉的,这要是哭个好歹的,恐怕胎儿难保啊。”
    老朱的话释放了两个意思,郑长生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的。
    一就是他不在乎郑长生收没收李芳雨的重礼,二来嘛就是宜贵妃担忧其母族金氏。
    而高丽金氏是铁杆的保皇派,是站在高丽王一边的。
    那老朱的意思就是保高丽王,而废李氏和崔氏了?
    这可不行,郑长生现在要的可不是一个完整的高丽王朝,而是使其变成华夏之领土,一劳永逸的解决后患。
    郑长生收回礼单,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疏递了过去。
    “皇上,这是臣知道您即将派臣去高丽调停的事情后,写的一些方略条陈,请圣上过目。”
    “哦?”
    老朱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郑长生的动作这么快,竟然连应变之法都弄出来了。
    不过,老朱眉毛一挑,对这份奏疏感上兴趣了。
    他顺手接了过来,快速的走到龙椅上坐了下来,仔细的观看。
    写的很详尽,高丽目前的局势分析,各方势力的优劣之处,势力范围,影响力等等。
    最让老朱感到满意的是,最后郑长生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稳住一派,拉住一派,打压一派的十二字方略。
    老朱顿时精神头来了。
    “雨浓,咱就知道这次派你去是对了,来来来,好好的给咱讲讲这十二字的方略。”
    老朱有些激动的忘形了,可是郑长生始终保持着冷静。
    往前一步就是丹陛台阶了,他怎么敢迈步上前,跟老朱肩膀头一般齐啊?
    这里可是奉天殿,国朝之中枢之地,是皇帝的金銮宝座。
    这跟皇极殿御书房不同,毕竟这是庄严、庄重的地方,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郑长生慌忙,躬身施礼:“皇上,臣的这个方略是稳住高丽文人士大夫,也就是金贵妃母族之人,而剩下手握重兵的李氏和崔氏,择其一拉拢,在择其一打压。”
    “拉拢哪一方?打压哪一方?”老朱稳了稳激动的情绪,开口问道。
    “相信皇上依然有了自己的想法,臣愿听皇上的教诲。”郑长生并没有直接将,而是来来个顿挫,他想先听听老朱的想法。
    “你这个小滑头,直接说,咱要听你的想法。”老朱故作嗔怒。
    额,郑长生心中暗暗的道:“还说人家是小滑头,我看你是老滑头。”
    无奈,郑长生知道是躲不过去了,嘿嘿一笑:“皇上,臣的意思是拉拢崔氏,打压李氏。”
    说完之后,他偷眼观瞧老朱。
    只见,老朱气乐了,一下子从龙椅上站起,作势要踢郑长生。
    又来这一套,郑长生一个闪身躲了开去,一溜烟的跑到朱红大梁柱的后面,嘴里嚷嚷道:“皇上,是您让臣说的,这都是人家的心里话,您干嘛又要动脚。”
    “噗呲!”老朱乐了出来。
    他被郑长生这小子的无耻给逗得实在忍不住了。
    他就喜欢揍郑长生,只要是一不顺心,就“动手动脚”的。
    不过,可不要以为这是嫌弃。
    这是实打实的没把郑长生当外人,当成晚辈子侄来看待的。
    别的大臣们,想要皇上对他们“动手动脚”的也不可得,就算是瞎了心也没用。
    王多福站在奉天殿堂的门口,心里哆哆嗦嗦的。
    毕竟还是年龄小,他毕竟不同于王德用。
    突然之间,看到皇上莫名奇妙的发火,要上去踢打永和伯爷。
    他心里慌乱的一批,神呐,郑伯爷这次恐怕是惹怒了圣上了。
    王多福心里在不断的祈祷着,天呐,地啊,神呐,佛呐,保佑保佑永和伯爵吧。
    伴君如伴虎,义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真没当回事。
    人往往就是不经历一事,不长一智。
    年少,没经历过郑长生和老朱的“角逐”。
    如果这事情,放在王德用的眼里,这根本就叫事情。
    皇上不是一次两次的撵着揍永和伯爷了。
    话说,永和伯爷都被皇上打皮了。
    往往是能逃跑就逃跑,不能逃跑,或者看着皇上追不上了,故意停一下脚步,让皇上的龙足踢上也就完事了。
    可是王多福不知道啊,他哪里见过皇上发如此大的火气啊?
    额,这下子可坏菜了,皇上龙威震怒,看样子是要拿永和伯的命啊!
    这可如何是好?
    他脑子里面乱成了一锅粥,灵台清明之处,他想起来皇后娘娘的谆谆嘱托。
    “小福子啊,你是常常跟在皇上身边的人,要懂得皇上的心思,照顾要周到。
    皇上不比于寻常人,说句不好听的,皇上起于微末之间,跟前朝的皇帝不一样。
    脾气性格都异于常人。
    所以啊,有你感觉处理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勉强,赶紧来通知本宫。”
    王多福的脑子嗡嗡作响,心里乱的一团乱麻。
    他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
    在危急的关头,他想起了马皇后对他的嘱咐。
    他一看情况不对,撒鸭子就跑。
    直奔马皇后的中宫大殿跑去。
    永和伯爵对他和义父有大恩,而皇上又是他的天。
    这情况貌似符合皇后娘娘的嘱托。
    这两个人无论哪一个稍有不慎,出了问题都不是他所愿意的。
    现在的情况,是他所处理不了的了,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赶紧通知皇后娘娘。
    这事情也只有皇后娘娘才能解决。
    王多福从奉天殿,一口气跑到中宫马皇后的寝宫:“报,报皇后娘娘,小子殿前值守王多福有紧急事情要面见皇后娘娘。”
    

第663章 马皇后的态度
    马皇后平时不问世事,只一心的在后宫中相夫教子。
    尤其是老朱的皇明祖训颁布施行以后。
    他更是不问前朝事,一心只做后宫典范。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虽然说马皇后贵为中宫之主。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简洁的生活作风。
    两口子毕竟是从苦难的岁月里过来的。
    当初有多难,别人不会了解。
    可是再苦再难,马皇后从来不抱怨一句。
    经过马皇后的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多了去了。
    一个女人抚养孩子有多难,就不是男人能够理解的了。
    马皇后抚养的不光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跟随老朱的遗孤。
    说白一点吧,大明的江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
    可是,的的确确也应该有马皇后的一半。
    那么多勇猛的烈士,疆场撒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奋不顾身的为老朱拼命,这其中功劳,绝对得有马皇后的。
    众所周知,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打的就是人心向背。
    如果没有马皇后在背后的操持,老朱能否得到天下,还真未可知。
    是以,老朱别看后宫佳丽三千,可是独爱的唯有马皇后一个人。
    他对马皇后的话不说是言听计从吧,但是也得用百分之八十的因素去考虑。
    整个皇城,谁不知道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别管他在前朝如何,可是回到后宫之后,一切为马娘娘的话是从。
    ……
    ……
    马皇后在后宫之中,正跟宝贝孙子朱允炆温习功课。
    这课程,是郑长生回到京师以后,给朱允炆布置的。
    朱允炆别看年纪不大,可是非常好学,这或许是跟老朱的要求有关。
    同龄的孩子会背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都已经是够好的了。
    可是朱允炆却要学会别的孩子不会的,甚至远超同龄人的知识都得掌握。
    现在郑长生教给朱允炆的是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割,余割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老朱之所以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