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长生拂袖而去。
    他也搞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怎么就泄密了呢?虽然这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不就是皇上要召见九大侯爵吗?
    迟早皇上要发明旨的,迟早会被人知道的。
    但是这里面牵扯到了弥勒教,好死不死的传到了弥勒教的耳朵里。
    他们还要针对此,做出动作。
    这就不能让人接受了。
    查,一定要查清楚。
    不然郑长生给自己都没法交代。
    现在宫里这边的线索是断了的,所有知情人都在掌握中,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
    那要是从敌人内部打探消息呢?
    他想到了刀疤,现在刀疤也算是在弥勒教里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了。
    他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关系侦查一二呢?
    想到这里,郑长生决定冒险见一见刀疤。
    有枣没枣的先打上三杆子在说,尽管这非常的冒险,但是权衡一下,郑长生觉得还是值得的。
    宫里始终隐藏着一个弥勒教的人,总感觉心惊肉跳的。
    老朱可不能出事,好不容易结束战乱,全国上下正在蓬勃的发展,人民的日子也算是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尽管还有许多不好的事情在发生。
    可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要一吐被鞑虏压迫这么多年的晦气,总是没那么容易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美好地步的。
    这个时候,要是老朱出了事情,那整个大明非得乱套了不可。
    可恶的弥勒教,就他娘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这个毒瘤不清除掉,不一次性的根除,迟早是个大祸患。
    皇极殿里,郑长生阐述了他要和刀疤秘密会面的想法。
    没有想到老朱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雨浓,不是咱不相信你,刀疤的联络方法咱可以告诉你,但是你万不可联络他。
    这颗棋子的重要性太大了,这是一个奇兵啊。
    能否完全的剿灭弥勒教,刀疤此人的作用不可忽视。
    不能为了咱暂时的安危,而不顾大局。
    弥勒教善于蛊惑人心,其危害的程度远超北元。
    别看北元大军时而来犯,可是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总可以抵挡,但是这该死的弥勒教,可是隐藏在我大明心腹之中的一个巨大的隐患。
    他们隐藏在暗处,想要一次性的全歼之,谈何容易啊。
    是以,刀疤万万不可轻易的动用。
    咱给他的指令就是,等待时机,务必要起到一战定乾坤的作用。
    他这次冒险来通知你,本来已经是犯了大忌的。
    只要是跟一次剿灭弥勒教无关的消息,他完全可以无视。
    或许是你们主仆情深,听到了你的名字,他忍不住了。
    这是要斥责的,这是要杜绝的。你心里要有数,你要明白全局中这颗棋子的重要性。
    所以,此事不要再提!”
    额,郑长生不由得暗自佩服老朱起来。
    自己的大局观还是不如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啊!
    尽管此时,宫里隐藏着一个弥勒教的人,说不不好听的,随时都有被暗算的可能,但是他却岿然不动。
    就这份心境和气魄就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不是所有穿越者都是王霸之气外泄,都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
    郑长生虽然有着超过这个时代几百年的知识储备,但是终究还是年轻,人生经验阅历不足。
    沉不住气,是所有年轻人毛糙的一面。
    “雨浓,咱是相信你的能力的,咱这段时间就把宫中的禁卫交给你了。
    弥勒教宵小之辈,想要咱的脑袋,那是蚍蜉撼大树,痴心妄想也!
    有你的才华和能力,咱相信他们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这些人终究不过是大势所趋之下、螳臂当车的牺牲品而已。
    等咱平定四方,华夏一统,万民归心之际害怕百姓们不敬崇之?
    还有,你的那个新闻周刊的建议实在是太好了。
    有方孝孺的坐镇,已经发行了几期了。
    反响很好啊,为我大明正塑张目,为我汉家江山发声,引导民心、舆论的导向,实在是一个无上的利器。
    咱准备重用方孝孺,给他加官进爵给他荣华富贵给他足够的舞台施展手脚,你看一个三品的职衔怎么样?”
    额,郑长生有点感动。
    老朱也是够下本钱的了。
    他知道老朱这么做,都是为了他,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晋身三品大员,这绝对是破格提拔了。
    当然,这也是方孝孺有可用之处。
    方孝孺要是晋升三品的话,那方家就荣耀无比,一时无两了。
    整个朝堂上父子双双位列朝堂之上,一个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一个三品的侍郎官衔,这上哪里找去?
    可以说是大明开国以来除了那些开国的元勋之外,晋升最快,地位最为荣耀,最为特殊的一个家庭了吧?
    古人有一门双进士,父子沐皇恩的说法,可是现实中可还是头一次见到。
    而且这皇恩沐浴的也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吧?
    正二品、三品,要知道整个朝堂才有多少这样品级的官员?皇恩浩荡的也有点没边了。
    郑长生无感名内:“臣,替我老师和师兄谢过皇上!”
    老朱走到郑长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好好的干,咱们可是要做君臣知遇的典范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下:“启禀皇上,太子府传来消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晕过去了。”
    老朱上去就是一脚,把小太监给踢出好远。
    郑长生吓了一大跳,尼玛的,这事儿能他娘的大喘气吗?
    靠,还以为太子嗝屁了呢?
    朱标命短,时运不济,没赶的上继承老朱的皇位就归天了,这是史实。
    按说还不该这么早太子就一命呜呼的,郑长生心里是有数的。
    可是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晕厥了呢?这实在是让人有点想不明白。
    太子朱标身体一向康健,没听说有什么大的疾病缠身的啊。
    小太监被踢的当场就晕过去了。
    你想啊,老朱一个军伍出身的人,早年间也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人,他盛怒之下的这一脚踢过去,力道能小的了吗?
    这小太监也是的,你着急归着急,你回事也得把气儿喘匀乎了啊。
    这大喘气的,搞的人心里不上不下,心惊胆战的。
    老朱大吼一声:“来人,把他拉出去杖毙!”
    一声呼唤,门外金甲卫士呼啦啦过来三四个,抬着小太监就往外走。
    郑长生赶忙上前劝阻道:“皇上息怒啊,此人虽然做事毛毛躁躁的,可是罪不致死,还是请皇上从轻发落,饶恕他才好。”
    额,老朱愣了一下。
    小太监在他的眼里,那就是卑微如蝼蚁一般。
    杖毙也就杖毙了,顶多乱葬岗舔一个孤坟罢了。
    他忽然想起来太子朱标跟他顶牛的事情来。
    老朱治国向来是强权铁腕,当然这也是跟时势有关。
    手底下都是一帮不好调理的刺儿头,朝堂上尽管舞弄顺了,但是他也强势习惯了。
    而太子朱标向来以仁为本,这就在治国的理念上有了冲突。
    老朱没少训他这个继承人,可是朱标从小就接受的儒家的教育,感觉很委屈啊。
    老朱看了看郑长生,在想了想儿子朱标,好吧,那就仁慈一回吧。
    “算了,拉下去三十鞭子!”
    老朱及时的喝住了金甲护卫。
    “雨浓,你不是对医术有所涉猎吗?代替咱去太子府上看看吧!”
    

第482章 太子心结
    说起来太子朱标,《明史》评价:太子为人友爱。
    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
    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
    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方孝孺:“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圣子承皇业,能疏四海衰。“
    可以说朱标自从被老朱立为皇太子后,协理国事还是很有章法的。
    他从小就被大儒宋濂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
    朱元璋自己也时常赐宴赋诗,商榷古今。
    他曾特地对教育太子和诸王等人的儒臣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
    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著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
    故此,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
    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
    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
    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
    他生性聪颖、忠厚,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对于他的死,说是病死,其实说实话应该是被老朱气死的。
    朱标年仅三十八岁逝世并不是没有先兆。
    在病逝八个月前,朱标奉命视察陕西之时就感到身体不适了,但却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儿。
    一回皇城,朱标就像朱元璋阐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但是,转折点就在朱元璋让朱标去审理罪囚这件事上。
    朱标一向仁德,所以,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不会采用重刑。
    由于朱标生病,朱元璋命吏部尚书詹徽辅助他审理案情。
    詹徽却在朱标不知道的情况下判了囚犯重刑,得知此事的朱标立即找到父皇阐明缘由。
    并且谏言:立国应该以仁为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刑法来解决的。
    朱标没有想到的是一向宠爱自己的父皇居然勃然大怒,认为太子朱标僭越,想要替代自己治理江山。
    没成想,在病中的朱标见到父亲发火十分惊恐,病情愈加严重,终于,在四个月之后离世。
    朱标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将儿子叫到床边上,直言是詹徽害了自己。
    其实,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埋怨朱元璋滥用刑罚来着。
    朱标死后,朱元璋自己是痛心疾首,但是,他永远也不会认为害死太子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
    只是时常在朝臣面前感慨太子的早逝,自己的痛心,这也可以佐证了。
    郑长生对于太子朱标的了解可不紧紧限于史书上的记载。
    这么多年来他也是跟朱标接触颇多的人之一,就从他被老朱任命为太子詹事府的少詹士后,尤其是以算学折服了太子朱标。
    朱标是很礼贤下士的,对于人才,向来是不吝惜笼络使用。
    不过郑长生是老朱看重的人,很快的就被老朱令委他任,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就是郑长生的各种建议均得到他老爹朱元璋的认可,大为施行,他作为储君是完全知情的。
    别人不知道老朱的这些时政方针是怎么来的,朱标可是心里明镜似的。
    朝臣们都私下里盛赞皇上英明神武,治国良策一拍脑门就有,张嘴就来。
    为此老朱也是乐的见其成,乐的享受这份“虚荣”。
    郑长生虽然没有在太子身边任职,但是关系却不曾断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