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李芳雨引荐给太子殿下朱标。
    如果李芳雨能够获得太子殿下的友谊,那么就是你们老朱家爷俩的事情,跟咱老周是没关系的。
    如果你李芳雨没有能够结交太子殿下,那也是你造化的问题,跟咱老周也没关系。
    老油条,就是老油条,太极推手一玩,就把球踢给太子朱标了。
    不过朱标对李芳雨这个中国通,很感兴趣。
    他自幼被老朱教导,成为太子后更是勤于朝政。
    老朱曾经教导过他,要把目光放诸四海。
    为君王者,不能局限于一隅一域,要有胸怀四方天下的大志。
    他对于大明周边的国度,也有所了解,可是要说到真真正正的了解,还是做不到的。
    毕竟没有身临其境,没有感受风土民情,他所知道的一切,只不过是太子府少詹事们,提供的案牍文件罢了。
    这次周宗伯把高丽使节李芳雨推介给他,无疑给了他一个了解域外番邦属国的机会。
    两人是一见如故,当然这是表面现象。
    一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耻下问;一个抱着小心思是曲意逢迎。
    好吧,太子朱标通过李芳雨的口,了解了高丽这个国度的情况;
    而李芳雨也通过太子朱标的手,进入了今日之大明国宴的机会。
    这是一次跟大明皇帝陛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李芳雨这次准备的很是充足,他知道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说不定,这次机会,就能够完成自己的这次使命。
    让高丽国免除大明的兵峰之苦。
    老朱对儿子的爱,虽然跟孙子没法比,但是朱标可是他的不二法定继承人。
    这点小小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就是一个高丽的使节吗,见也就见了。
    下不为例,要是在想让老子放血给你们,让你们吃个肚儿圆,老子还得干生闷气,这样的机会是不会再有了。
    李芳雨很是感激大明的皇太子朱标,他相信有了今次的接触,跟大明皇太子殿下结下的深厚友谊,就算是自己回到高丽国内,那也是得立马受到重用的。
    要知道自己结交的可是大明帝国的继承人,皇太子殿下。
    想到此,他心里就美的跟吃了蜜蜂屎一样,就差朗格里格朗的唱上一曲儿了。
    国书和大王的亲笔信,已经通过皇太子殿下转交给大明的皇帝陛下了。
    刚才看皇太子殿下跟自己遥遥举杯相邀的架势,他知道大事成矣!
    这次真是不虚此行。
    眼下可是大明帝国的国宴啊,能够来参加者,皆为大明朝堂的顶级人物,那么意味着自己岂不是也算是进入了顶级贵族行列?
    啊哈,回国后,不怕大王和朝堂那些人不重用自己,自己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啊。
    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许说的就是此刻的高丽使节李芳雨同志。
    郑长生纳闷了,这家伙自己个儿偷着乐什么呢?
    看高兴的劲儿,比当年郑狗蛋捅马蜂窝都要乐呵!~
    “自卑、虚伪又自大的高丽棒子!”郑长生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句。
    就在这个时候,王德用脚步匆匆的从大殿外走了进来:“启禀皇上,日本国使节宫本二郎,在宫门外递上国书,吵嚷着要见陛下。
    还口口声声的说不公平,为什么高丽国的使节,可以面见陛下,而他们却不能。”
    老朱的脸色变了一下,不过随即又恢复如常。
    他看了一眼高丽使节李芳雨,放下手中的酒杯:“算了,让他进来吧!既然是国之使节,那就以礼待之。”
    李芳雨被老朱冷冷的眼神刺了一下,心中顿时菊花一紧,没来由的心中一阵慌张。
    额,大明的皇帝陛下果真是君威无边,吓的他小心脏都噗通噗通的乱跳不已。
    不过他对日本国的这个宫本二郎愤恨起来,奶奶的,老子费尽心机,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这里。
    你狗日的捡现成的吃,还用公平二字,用作你面见大明皇帝陛下的理由。
    其心何其腌臜,他都有一种冲动,想要一脚踢死这个该死的宫本二郎了。
    郑长生也是一愣,鹅考,今天有好戏看了。
    上次胡惟庸伏诛,可是有这该死的小日本国参与进来的。
    三千倭寇的脑袋都把大将军沐英的刀都砍卷刃了。
    一看情况不对的小日本,竟然撇的干干净净,说是日本国的海盗,跟他们没有关系。
    好吧,老朱是暂时不想多起纷争,国内的局势需要安抚,外面还有北元余孽需要征讨。
    可是现在你狗日的好死不死的又凑过来,就不怕老朱发飙?
    郑长生猛地一口干掉杯中酒,气呼呼的放在桌子上。
    对于小日本,他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这可是在南京,在大明洪武朝的帝都。
    想起来南京这两个字,他心头就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悲愤。
    伺候酒水的小太监,叫小几子。
    他是大太监王德用的干儿子。
    宫中的太监由于断了子孙根,无法生养。
    但是他们也是人啊,也需要从心里上感受到子孙满堂的快感。
    是以,这种收干儿子,干孙子的陋习在皇宫中的太监这一群体中很是盛行。
    这也为后来的太监这一群体当权干政埋下了伏笔。
    他们一旦认下义子干儿,拜了义父后,那就是一体同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进退的。
    小几子是认识郑长生的。
    这是干爹王德用都要巴结讨好的人,他可不能得罪慢待了。
    看郑长生一口干掉杯中酒,他立马就过来给郑长生把酒杯满上。
    可是一扭头,发现小郑大人,为何满面愤怒之色?
    可把他给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他伺候不周,哪里得罪了小郑大人呢。
    慌忙跪倒赔笑:“小郑大人,小子手脚迟钝,慢待了您,可不要放在心头,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把小的当个屁放了吧!”
    额,郑长生楞了一下,这都是哪跟哪儿嘛!
    老子连生个闷气都不行了?
    

第424章 当着矬人不说短话
    日本这一个国度相传是秦人徐福率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东渡为始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始创。
    当然这是传说。
    可是到了汉朝时期开始就称呼日本为“倭”,但没有具体史证。
    而中国最早在《魏志?倭人传》中有记载,当时的魏国皇帝曹睿册封日本邪马台国的君主“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并赐予了“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该金印现在仍保存在日本福冈的美术馆中)。
    之后,日本开始自称“倭国”或“大倭”,而“倭国”或“大倭”的读音则沿用“邪马台”的读音,读为“yamato”。
    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期(中国唐朝时期),日本的皇室根据中国和日本的地理位置,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看,日本位于东方,即日出的地方”,更改国号为“日本”,用于对外(主要是对中国)的交流。
    在中国民间曾称呼日本“扶桑”、“东瀛”或者“倭国”。
    宫本二郎作为日本国的使节,他也是千方百计的想要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
    可是这家伙的脑子明显没有高丽使节李芳雨好的好使。
    这厮自从来到大明后就一直的待在鸿胪寺,苦苦等待老朱的召见。
    可是等来等去,始终是不见音信。
    大明的官员很是不耐烦这个小个子的家伙。
    中国人奉行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可是这家伙长的难看也就算了,还他娘的留了一个月代头。
    这就让人不喜了。
    话说这月代头虽然不被大明人所接受,但是可是日本国内武士所崇尚的。
    据说月代头指的是古代日本武士所梳的头型,因为战争搏杀中,头发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散落,这时头顶中前部的那些头发便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影响战斗。
    由于其效果明显,武士便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不成文的传统。
    不过这种剃发也只限于武士阶层。
    至于说没有剃的,那也属于个别例外或者是并不要亲临战阵的指挥人员。
    宫本二郎既然留了月代头,那就说明他是一个武士。
    郑长生纳闷了,靠,用武士充当使节,这也只有小日本这种狼子野心过度的人才干出来的事情吧?
    自古以来,武人政治都好不了,只有文人治国,武将安邦方为正塑。
    这个时候的小日本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吧,国内的政局不稳,两国交战频频,民不聊生的。
    也不知道这个宫本二郎是代表哪一方的势力呢?
    大明作为宗主国,像日本和高丽这样深受其影响的小藩属国,是需要大明的承认和支持的。
    离开了大明他们还真玩不转。
    宫本二郎身后还跟着两名轻纱遮面的女子,穿着木屐,踏着小碎步,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跟的上宫本的脚步的。
    从皇宫大门走到这里,也没累死她们。
    郑长生深深的为这两名女子赞叹起来,都说日本女人耐盘,还真不假。
    尽管她们香汗淋漓,呼呼带喘,可是愣是跟上来了。
    宫本二郎和这两名日本女子一进大殿,老朱顿时笑出声儿来了。
    哎哟喂!这日本国使者怎么这副熊德行?
    真他娘的好笑。
    皇太孙朱允炆笑的是前仰后合,最后趴在老朱的腿上:“皇爷爷,这矮矬子是日国使节?一国之使节都这副德行,岂不是说他们整个国家的人都是这鸟样子?
    真是太可乐了,可笑死人家了。”
    老朱强自忍着不再笑:“允炆呐,怎么能当着矬子说短话呢?这不好,可不能嘲笑人家的短处知道不?”
    朱允炆终于坐正了身子,小脸一脸认真的使劲点点头:“知道了皇爷爷,以后人家再也不说倭国人是矮子了。”
    “噗呲”,郑长生都被这祖孙两人一唱一和的如同相声表演一样的对话给逗乐了。
    宫本二郎脸色变了变,可是没敢发作。
    他能够被选为使节,可是会汉话的,老朱和小朱这对祖孙的表现和话语他是一字不差的听在耳中的。
    他很想发飙,很想拔刀,这是侮辱,这是对我大日本国的鄙视。
    可是一摸腰,额,长短刀都被宫门禁卫给没收了。
    见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不管你是谁,都带把武器下了。
    万一要是行刺怎么办?
    看宫本二郎摸腰,郑长生知道这狗日的想翻脸,要拔刀。
    麻蛋,在我大明国宴上还敢如此动作,真是找死呢。
    小几子都要吓尿了,额,小郑大人这怒气愈发重了,看来还真是自己伺候不周啊。
    他当即双手抱住郑长生的脚,小声的哀求:“小郑大人,您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小人吧。”
    呜呜咽咽的啜泣起来。
    额,郑长生傻眼了,靠,老子只不过是对倭人发怒,你一个小太监这干嘛都往自己身上揽哟!
    “小几子,收声,把你的猫尿憋回去。老子不是生你的气知道不,你要是在如此作态,老子可真生气了。”
    啊,小几子刚哭了半截,听郑长生如此发话。
    愣是生生的把眼泪给憋回去了。
    哦,神呐,感情小郑大人不是生自己的气啊。
    真是杞人忧天啊这是。
    弄清楚郑长生意图的小几子,擦干了眼泪,怒目而视的看着宫本二郎。
    狗日的小矮子,就是你,害的老子在小郑大人面前丢人出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