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独郑长生负责的科学院一个学子都没有愿意来的。
    靠,郑长生貌似很悲剧啊。
    无奈之下,他打上了那一千幼童的主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是可塑性强的时候,要想真正的让科学知识大行其道,那就得从娃娃抓起啊。
    这些成年学子,思维观念和价值观都已经形成了,恐怕很难改变。
    于是乎,在陆繁和宋濂以及寒山居士汪骏荃三人教导这些孩子的同时,郑长生又加了一手。
    一周七天时间,他们三人每人两天负责教授这些孩子诗书经典,而剩下的那一天,被郑长生很是无耻的要了过来。
    陆繁和宋濂两个老夫子他们对郑长生是有了解的,都知道他不走寻常路。
    这个所谓的科学他们尽管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但是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他们都知道郑长生身上背负着郑家先祖德绝学。
    他们很是想见识一下,所以,当郑长生上课的时候,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凑了过来,坐在最后面旁听。
    而寒山居士汪骏荃,本来打算趁着周末去应邀去吕伯衣蛾的府上做客,可是看宋濂和陆繁两个老夫子都来听郑长生这家伙讲课。
    他也有点不好意思就这么一走了之了,索性就听一会儿,等实在是听的寡然无味了,两个老夫子听不下去了,自己也就可以随着他们离开了。
    什么狗屁科学,能有我等圣人门徒,孔家弟子的儒家经典那么高深莫测吗?
    反正汪骏荃是不服气的,不但他不服气,就连他的宝贝孙子汪琦也是不服气的。
    想我自幼跟随爷爷学习圣人之道,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可是也不敢大言不馋的开天辟地的另起炉灶。
    郑雨浓十五岁的毛头小子而已,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着圣人之面堂而皇之的自成一家。
    这也太狂妄了吧。
    虽然你是皇上任命的监院大人,那也不行啊。
    学问和知识那是随着日积月累而逐渐增长的,你就算是从娘胎里开始学不也才十六年吗?
    十六年的学力,你就想称为一派之开山祖师,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姑且听之,一旦听到有什么谬误之处,他打算当场指出,要给郑长生一个难堪瞧瞧。
    也给老夫子宋濂和陆繁看看,让他们看看自己这个汪家子孙,寒山居士的亲传之人的学识如何。
    到底强不强得过郑长生,到时候,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公论。
    这是郑长生的第一课,也是在大明这个世界第一次传授现代知识,不得不慎重啊。
    赖好歹他也是一个后世的大学生,教授这些连幼儿园孩子都不一定比的过的古代儿童,还是要讲究方法方式的。
    他在课堂上并未多讲,而是先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
    就是用粗盐制作成精盐之法。
    这个试验多年前他都做了无数遍了,不过这个方法他可是除了郑家村人之外,并没有对外公开。
    今天如法炮制了一下,等雪白的精盐被解析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寒山居士汪骏荃起身,几步就来到讲台前,一把拿过雪白的还散发着热量的食盐。
    放在嘴里尝了一下,盐,这是真正的雪花白盐,精品中的精品。
    恐怕皇家所用之青盐都跟之无法比拟吧?
    这等神奇之术,难道就是郑长生所说的科学。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还真是一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学问啊。
    汪家秉持读书报国之理念,数百年来传承不断,可是从未接触过如此奇妙的学问。
    竟然用那看似粗鄙不堪的块状粗盐,只是经过几步后就变成雪白雪白的食用盐。
    这等高深之学问,实在是罕见至极啊。
    老夫子宋濂和陆繁,两人皆品尝之,随即面面相觑久久无言。
    震撼,深深的震撼!
    可着全大明举国之人,也没有如此的见底和学问吧?要不然皇帝陛下也不会才食用的是青盐了。
    这可是创举啊,如果此法大行其道的话,受惠者可是全大明的百姓啊。
    他们震撼的一批,神游天外暂不用提。
    郑长生在三尺高台上侃侃而谈:“科学,包罗万象,乃我郑家先祖研究人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之际,提炼出来的一门具有大智慧的学问。
    然而要想学会科学,那么首先得学会算学,相信大家对于算学应该有所闻。
    在大家的印象中,无外乎加减乘除而已。
    可是我要说的算学,除了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更为高深的算法。。。。。。”
    寒山居士汪骏荃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侧着耳朵倾听。
    古人早有算学一道,流传于世。
    他对于算学也是有研究的,可是郑长生所言之算学,他从未听闻,平方、开方、函数、微积分,这都是闻所未闻的啊。
    虽然郑长生只不过是先做了一个概述,并未深讲其中的东西,不过就这,已经把汪骏荃给震的不轻了。
    

第369章 怎么会是他?
    吕伯益提前了三天给寒山居士汪骏荃下了请柬,约定今日来府上一聚。
    吕府中是一大早的就打扫庭院,擦洗桌椅,客厅里收拾的是窗明几亮,就差张灯结彩的来欢迎汪骏荃祖孙了。
    “小姐,大事不好了,汪听老管家说,老爷请了鼎鼎大名的寒山居士祖孙过府相会。
    听老管家的话意,老爷打算把你许配给汪居士的孙子汪琦少爷。”
    快嘴的如画,一得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跑上绣楼,禀告吕婉容。
    晴天霹雳啊,这个消息让本满心欢喜的吕大小姐,顿时如坠冰窟,心里拔凉拔凉的。
    本以为拦路虎终于没有了,可是突然之间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来。
    北地汪家,她早有耳闻。
    据说也是世家,文风昌盛,在北方大地上不亚于吕家在江南之地位。
    爷爷不知道是怎么了,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的心思,却还一味的一意孤行呢。
    先是北京李家,话说北京李家的旁系子弟都能够入他的眼,为何郑公子这个正儿八经的嫡亲血脉就是不入他的心呢?
    她现在都不敢认自己的爷爷了,这还是那个处处为自己着想,处处护着自己疼爱自己的爷爷吗?
    她想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肿么了,为什么爷爷要这样子做。
    世家?又是世家?难道世家真的就比她的幸福要重要吗?
    她有点痛恨世家,为什么一定要门当户对?为什么一定要牺牲自己来成全家族?
    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李家虽然被皇上抄家,可是现在不是靠着郑公子一家重新又站起来了吗?
    家世门风那一点就不如汪家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可是李唐皇族后裔啊。
    虽然现在家败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架子还在,又有郑公子家的支撑,很快就可以重新崛起。
    为什么爷爷的眼光就这么短浅,难道就看不到这一点吗?
    她独自在绣房里伤心流泪,绣了一半的荷包扔到了一边,再也无心理会。
    吕伯益不是看不到李家重新崛起在即,他也不想这么做,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是由不得他回头了。
    之前李家出事的时候,他已经撇开关系,可是现在再让他凑上去,这明显是红果果的打脸。
    头可断血可流,吕府面子不能丢。
    看人家倒霉,赶忙撤出来,看人家得势,又要吃回头草,这名声传扬出去,是好说不好听啊。
    不过汪家也不弱于李家,如果能够玉成此门婚事的话,也是一段士林佳话啊。
    江南吕家跟北地汪家联姻,这将是在大明读书人圈子里不亚于十级地震的大事件。
    铁了心的吕伯益,此刻根本就对孙女的想法抛诸脑后了。
    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吕家的长盛不衰,拼了。
    儿孙的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爹娘做主,长辈们一言而决的事情,何曾轮到你们私下里情愫暗生,私订终身的?
    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可是等啊,等啊,直到日上三竿,太阳马上都过午了仍旧未见汪家祖孙前来赴约。
    这可把吕伯益给急坏了,什么情况啊这是?
    以寒山居士的大名,既然答应了的事情,是不会爽约的哦。
    要是不打算来的话,就不会答应的。
    可是明明已经答应了的事情,却临时爽约,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这一定是有事情发生,寒山居士汪先生肯定是来不及通知自己。
    他心里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
    再等等,再等等,说不定下一刻就会到了呢。。。。。。
    可是直等到日薄西山了马上,仍旧未见汪家祖孙前来。
    这下子吕伯益可坐不住了。
    这下面子可是丢大了啊,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去了。
    寒山居士汪骏荃,这是欺人太甚啊,如此的戏耍老夫,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呐!
    他刚要下令厨房把准备好的食材,倒掉喂狗的时候。
    老管家匆忙来报:“老爷,寒山居士汪先生携孙子汪琦来了。”
    额,吕伯益把心头的怒火往下压了压,尽量的挤出一丝笑容迎了上去。
    他心里都恼怒的要撞墙了,看你寒山居士怎么给老夫解释这事儿,如果不能给老夫一个合理的解释,老夫断然不能善罢甘休。
    “啊呀呀,吕老弟,愚兄来迟,万望勿怪,实在是失礼的很呐!老朽在此给你赔个不是。”
    寒山居士汪骏荃上来就是一番的赔礼道歉,这下子,吕伯益的怒气全消。
    跟他齐名的一方文坛领袖能够如此的低三下四的认错,这面子是给足了他了。
    “汪兄太过了,小弟实在是愧不敢当啊。快快屋里请!”
    客厅内分宾主落座后,下人奉上香茗,吕伯益轻啜一口放下茶盏,面带微笑的:“汪兄,听说你在雨花书院任教,想必也是繁忙的很。
    今日能够拨冗前来赴约,寒舍已经蓬荜生辉了。”
    “吕老弟,你可不知道,今日老朽可是开眼了,真是长见识。
    老朽虚活了近七十载,从未见识过如此奇特的学问,让人不禁扼腕叹息,现在想来,犹自觉得空度岁月矣!”
    吕伯益听寒山居士汪骏荃如此盛赞,心中顿时来了兴致。
    “哦,有这等学问?不知是哪家学说?自古法家弼士多奇谈,可是他们一脉?”
    汪骏荃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否也,恐怕吕老弟是猜不到的,老朽自认为上通天文地理,下知人间百科,可是在那学问面前,就如同懵懂幼童一般无知啊。
    想来真是让人不胜唏嘘矣!”
    他越是盛赞郑长生的科学,吕伯益越如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这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啊,竟然让汪骏荃这等饱学大儒都沉浸其中?
    “汪兄,不妨说来听听,小弟甚为好奇啊!”
    汪骏荃一拍大腿,好像是找到知音般的,把椅子往吕伯益面前拉了拉,凑近了道:“科学,这门学问名为科学。
    实在是叹为观止,让人心向往之啊。”
    他就把郑长生的总论概括的说了一遍,然后拿出用小木匣子装着的,郑长生解析出来的雪白的食盐,递了过去。
    “吕老弟你且上眼,看看这是何物?”
    吕伯益打开后,尝了一点顿时喜上眉梢:”汪兄,这是盐。可是为何这盐会如此的干净纯洁,莫非就是用科学之术制作出来的?“
    “哈哈,然也,吕老弟你果然目光如炬,一看便知道其中的奥妙。”
    这下轮到吕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