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45章 北京李家
    第0343章被屏蔽了,等待修改通过中,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怀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盗官粮,于是下旨查办。
    洪武十八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
    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
    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朱元璋令审刑司拷讯,不想,这一查办不要紧,竟然牵扯出整个明朝官场的大批官员,
    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
    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
    史书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史称“郭桓案”。
    朱元璋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这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郭恒案。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北京李家的旁系子弟李格给提前引爆了。
    郑长生郁闷了,大明朝赫赫有名的郭恒案的金主竟然是李格所在的北京李氏家族。
    可话说这北京李家到底是何来头啊,不就是一个逃难过去的家族吗?
    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有这么大的财力?
    不过现在郑长生所看到的所为郭恒案还只是一个端倪,并未牵涉那么多,只不过是倒卖粮食而已。
    也并未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严重。
    封长空得到的口供上面写的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李家的一个商务活动,并没有到祸国殃民的程度。
    只是利用地利和商道的便利,倒卖倒买官仓粮食而已。
    不过这确实是一大弊端,说起来这北京李家,还是有功于社稷的。
    就近补给军粮给边疆军队,就近采买粮食补充国库,人家这是商业头脑,赚取的就是那两成的损耗。
    你就算是朝廷运送军粮或者地方政府押送漕粮到京师户部,这中间的人力物力折损的远远不止两成之数。
    郑长生很是纳闷,这北京李家的家主怎么就有这么一个精明的商业头脑呢?
    不过再精明的商人,你千万不要牵涉到政治。
    一旦有政治人物的卷入,这味道就变了。
    就变成是贪污国库粮饷了,这是要掉脑袋的哦。
    封长空信中说的明白,北京李家上次因为牵涉到李致知祖孙卷入弥勒教刺杀皇上的案子中,已经缉拿归案,正在押解京师的路上。
    不日即将抵达京师。
    本来要说,李格祖孙是被蒙蔽是属于不知情的状况下卷入进来的。
    说不定老朱或许会有那么一丝的仁慈之心,放过他们李家一家老小的性命。
    最多也就是一个抄家流放的罪过,可是现在竟然查出一个倒卖官粮的罪过来。
    这连同着户部侍郎郭恒等一干的官员,说不定都要被砍头的。
    可怜悲催的北京李家啊,谁让你们沾染到朝堂了呢?
    倒霉催的啊这是。
    郑长生心里不禁暗自感叹。
    北京李家的擒拿名单都出来了,家主李秀峰,其高堂老母六十多岁的李赵氏(赵文舒),两位叔叔李致远,李致信,包括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等等。
    全族老小两百余人,悉数缉拿归案。
    据说查封的钱粮财产不计其数。
    光是拉银车,都有五十多辆,这还不算其他的财产。
    说是富可敌国这真是不假啊,没有想到这北京李家竟然这么有货。
    比他娘的当年的沈万三都要富裕。
    说是大明首富一点都不过分啊。
    郑长生心中是震撼的一批。
    这才放开商业七八年的功夫,竟然出了此等的巨富之家。
    相信老朱也是心里诧异不已吧?
    据情报说,八年前的李家还只不过是算上等人家,可是这一转眼间人家经商竟然成了大明的首富之家。
    另外倒卖粮食这生意,也不是人家的主要盈利的项目。
    最主要的是人家遍布全国以及海外的商路。
    据李格交代,李家的一千料海船三十多艘,每一次出海归来都是满载而归,带回来的财富不计其数。
    海上贸易才是他们李家的主要盈利项目。
    额,郑长生早就想到要进行海外贸易,现在这个时候哥伦布还没出生,麦哲伦更不用提。
    要是自己组建一支远洋海军的话,那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恐怕进行殖民掠夺的就不是西方那些国家了,而是东方大国了。
    而东方大国也不至于到最后闭关锁国,沦为殖民的对象了。
    没有想到这个北京的李家竟然走到了他的前面。
    就这还是只是跟吕宋一带,安南、占城等国交易的结果。
    这要是有了全球海图和航线的话,这交易的利润可是不敢想象的哦。
    郑长生脑子在飞快的运转着,他真的想亲眼见一见这个北京李家的家主李秀峰。
    这个家伙就是大明洪武朝的航海家啊,是海上探险家的开山鼻祖啊。
    他决定,等明天人押送到京师后,一定要见识一下北京李家的家主。
    放下手中的信笺,郑长生靠在椅子上闭目沉思。
    大明还是不缺乏人才的,像这等航海家都能出现,能说大明无人吗?
    关键还是得看朝廷发现人才的伯乐啊,如果这个北京李家好好利用的话,绝对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事情。
    可是怎么能够说服老朱呢,毕竟这牵扯的事情太大了。
    以老朱嫉恶如仇的德行,最是见不得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
    郭恒这老家伙这一次是必定要倒霉的,可是北京李家就有点可惜啊。
    作为航海的先驱者,他手里一定是有海图的,就算是他们被抄家灭族了,这海图一定要得到手的。
    还有那么多的海船,这都是大明将来横行海上的资产啊。
    如果能够保下来北京李氏家族更好,恐怕这也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老朱是绝不会容忍的。
    哎,真是可惜了了啊。。。。。。
    

第346章 胡惟庸的野望
    失意之时不放弃,得意之时莫忘形,这是祖先智慧告诉我们的大道理。
    很显然这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不成功的,说白一点,这个人的人生是一败涂地,要什么没什么,尽管也是不顾一切的努力过,可是由于人的资源和能力有限,最终失败了。
    但是也不要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些失败的经历或许就是你以后人生辉煌的垫脚石。
    它会让你感慨良多,也让你感悟良多。
    而一个人做什么成什么,总而言之是一帆风顺的情况下,那么这只能证明你是眼下是成功的,如果你忘记初衷,抛去初心,忘乎所以的话。
    那么你离灾祸,你离失败也就一步之遥的距离了。
    任何的谚语和俗话,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华几千年的智慧告诉了我们这个大道理。
    不过此时的胡惟庸,似乎并不遵循这个无数先人总结出来的教训和智慧。
    九五至尊,国之君王,口出成宪,这是人生的终极形态。
    很显然他很想做到这一步。
    人生的野望是跟现实成正比的。
    假如你让你一个叫花子有他这般的念头,那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叫花子或许最大的野望就是能够有一顿饱饭吃。
    可是胡惟庸并不是只为了吃饱肚子那么简单。
    一步步的走来,他从一个主簿到了今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野心这个东西就像是春天滋生的野草一样疯长。
    朝堂之上,他一言而决,军中,淮西勋贵他笼络了一大堆,多年的主持朝堂的生涯使得他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真是很有道理的。
    假如高高在上的那个位置换作他的话,也一样可以玩的转。
    不过胡惟庸并非是傻子,也明白大势所趋,国之正塑。
    是以除了铁血死忠的一些人手,他别的并未联系太多。
    北元、倭国他用心良苦,派心腹之人联络。
    要么怎么有一句话说:不作不死呢。
    他这明显就是在作。
    你都不考虑一下,民心思安,国之向好的情况下,你引入外敌,这就是在自掘坟墓呢?
    得意忘形,这四个字很好的解释了胡惟庸的状态。
    他是得意的太忘形了。
    以至于忽略了一些细节。
    就像是郑长生主持下的锦衣卫们。
    一个朝廷的衙门,岂能是说成立九成立的?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成立了,那就有他城里的职能和意义。
    不然的话,这个衙门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郑长生能是一个作为摆设的花瓶存在的人吗?
    睁大眼睛,张开耳朵,仔细看,仔细听,也不会如此的忽略他的存在吧。
    还是那句话,得意忘形,胡惟庸太自信了。
    一是他本身的实力,二就是郑长生的两把火给他烧的了。
    胡金鹏尸体飘香,他甚至看到了幻觉,儿子说他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其实也不是胡金鹏回尸返阳,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是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罢了。
    在致幻迷迭香的作用下,他误以为是儿子给他的启示。
    二来呢,老家祖坟上彻夜冒光,这一个征兆,使得他信心倍增。
    古人都相信神佛庇护,尤其是先人的护佑。
    一个人要是得势了,人们通常会说,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可是胡惟庸家的祖坟连冒烟都省去了,直接是冒光。
    这可让他心生遐想,既然祖先都已经有了预示了,那还犹豫什么。
    是以胡惟庸对于,要干翻老朱,取而代之这个伟大的梦想,付诸了实际行动。
    宁波卫的林贤是他的死忠,当年林贤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杀猪屠户,而且同样都是老乡,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胡惟庸才破格的提拔重用之。
    现在已经做到一个卫的指挥使,旗下的几千卫所军可以说是全部是自己人,一声令下他们是无条件的服从。
    现在他有让林贤联系倭国之力量助力之,相信这将是一支奇兵,一旦发动的话,对于他问鼎江山这是最大的臂助。
    北元方面也得到了回应,一旦他发动的话,三路大军齐出,包括被北元依旧掌握的云南方面,也会派出大军发动进攻,让老朱首尾不能相顾。
    胡惟庸猛然的灌下一口烈酒,浓烈的滚烫烧的他内心热血沸腾。
    屈居人下的这些年,他胸口一直的在憋屈着,胸中的那口气,压的他呼吸都困难。
    脑袋上始终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现在不用担心了。
    一旦老子得手的话,老子就是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所有人都将在自己的威压下瑟瑟发抖。
    老管家胡德旺一把按住了胡惟庸倒酒的手:“老爷,您不能再喝了。”
    胡惟庸看了看跟随了自己二十几年的老管家胡德旺:“哎,老胡,咱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