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寄人篱下,不受重用,关键时刻的弃子而已。
    老教主死了后,你算一下,我们有一天的好日子过吗?”
    余二的话,成了余大做出最后选择的催化剂。
    终于,余大不在犹豫,他张开了眼:“希望指挥使大人,能够恪守承诺,我余大对天发誓,只要指挥使大人,能够网开一面拯救我兄弟二人的性命,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319章 圣寿日(四十二)
    匡六斤本来欢天喜地的接到指挥使大人的亲自委派,保护吕府大小姐。
    这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事情。
    能够得到指挥使大人的如此看待,保护其指定的人,这是对他莫大的信任啊。
    他满心欢喜的召集人手,精心布置。
    可是指挥使大人一声令下,任务解除,他又成了巡街的了。
    虽然有点郁闷,但是他得到了锦衣卫小旗官的任命,这也够他分光无限的了。
    巡街,多大点儿事儿啊。
    满街都是巡逻的兵丁,他们锦衣卫现在就是爷,顺天府的差役寻常在街头够牛逼的了吧。
    可是见到锦衣卫,那是点头哈腰的。
    这让匡六斤很是满足,平时谁拿正眼瞧过他啊,可是现在则不同了。
    一身锦衣卫小旗官的锦衣华服穿着,腰间挎着绣春刀,牛逼哄哄。
    锦衣卫的任务很重,今日乃万岁爷的圣寿之日,所有的调度和安排皆以锦衣卫为主。
    他所到之处,无不看其脸色说话。
    万寿塔是他的巡逻范围,这更让他感到自豪。
    这是皇上和皇后娘娘即将到来的地方,还要帝后携手点燃花灯。
    万民来观瞻,诸国尽仰慕。
    他身处核心区域,可不敢有任何一丝的马虎大意。
    指挥使大人说了,这里要是出了问题,就拿他是问。
    一个人猛然间得到如此的重用,拿心里的责任感是无以伦比的。
    五军都督府的官军开到,驱逐人群,把场地空出来,他知道皇上和皇后娘娘就要到了。
    顿时匡六斤,挺直了腰板,厉声吩咐手下:“都打起精神来,皇上和皇后娘娘就要到了,展示出我们锦衣卫的微风来,莫要丢了指挥使大人的脸面。”
    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得匡六斤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警惕。
    如箭似电的眼光,在人群中来回的逡巡着,所扫过的地方,所有人的表现都纳入他的大脑。
    人群中一个怀抱着襁褓的妇人,落入他的视野范围内。
    妇人大概二十几岁的样子,盘着发,一枚竹簪斜插入鬓,一袭寻常人家的妇人着装。
    看起来很是扑通,不过她的面容似乎有些许紧张。
    眼光闪烁不定,尤其是匡六斤看向她的时候,隐约中有一丝的慌乱之色。
    匡六斤站在高台上,看的甚是真切。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的话,站立于三尺讲坛之上,整个教室里所有学生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尽入眼底。
    任何的一个小动作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无他,居高临下,一切都在掌控中。
    妇人站的位置比较靠前,慌乱中的眼神正被匡六斤看个真切。
    不对,这名妇人绝对的有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一骑绝尘,风驰电掣一般的来到。
    郑长生翻身下马,时间真的赶的很急。
    郑长生都要发疯了,根据余大交代,刘文静安排的还有后手,以及接应的人手。
    后手就是,还有一个刺客,会用浸染了毒蛇毒液的弩箭,进行对皇上的行刺。
    可是刺客究竟是谁?在何时出手?他并不知道。
    他还交代一个重要的情况,前来接应的人,跟朝中大臣有染。
    据说此人乃北京富商,这么多年下来在朝中经营的势力不可想象。
    郑长生第一时间的第一印象,就是李格和李致知。
    北京来的富商,除了李家祖孙之外,他还真的不太知道别人。
    五军都督府的官军出动了,这就意味着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车驾就要到了。
    时间赶的很紧,郑长生吩咐人严密监控李家祖孙,他骑上马就飞驰而来。
    对于已知的,并不可怕,可是怕的就是未知的。
    一切没有头绪,冷不丁的突然暴起发动刺杀,这是最难防备的。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郑长生飞马赶到的时候,老朱的銮驾依仗已经远远的可以看到了。
    老朱的銮驾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下跪叩首,山呼万岁。
    靠,郑长生心里急的要死。
    虽然他知道老朱的阳寿未到,洪武大帝不可能就这么嗝屁了。
    史书都有确切的记载的,可是谁又能知道,这个时空会不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刘伯温本来是该死的人,可是却没有死,汪广洋也是一个该死的人,在跟胡惟庸的角力中死的很惨,可是也没有死。
    就包括恩师方克勤、老姚这些人人都跟自己的轨迹有了重合。
    谁知道老朱会不会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的煽动,发生意外情况呢?
    这一切都是未知。
    惊悚、恐惧,充斥着郑长生的心头。
    老朱不能死,他要是死了的话,刚稳定下来的中原大地,或许就会因为群龙无首而分崩离析啊。
    华夏的百姓在前元的暴政下,已经苦的够久了,好不容易天下一统,平息了战乱,百姓们的生活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
    万一老朱要是被刺身死的话,这一切的成果就要归于零了。
    边疆还不稳定,前元余孽尚在,国家还尚未统一,这都离不开老朱。
    匡六斤看到指挥使大人郑长生过来,赶忙飞跑着过来见礼。
    他现在心里是慌张的,指挥使大人的面色呈现焦急之色,很明显有紧急的情况发生。
    要不然的话,指挥使大人如此冷血的人,是不会表现的如此作态的。
    在锦衣卫内部,谁不知道指挥使郑长生,别看年龄不大,可是做起事来沉作冷静,甚至是铁血手腕的。
    前后对比的反差,使得匡六斤心里慌乱不已。
    “有刺客,要刺杀皇上,找,赶紧找。皇上出了问题,我们就算是以死谢罪都不能弥补。”
    郑长生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靠,刺客?
    匡六斤心头不由得一紧,他的目光看向了那个跪倒在地怀里抱着一个襁褓的妇人。
    在他的印象中,要说是有刺客,谁的嫌疑最大的话,也就是那个妇人了。
    在此之前,他的目光已经对着人群扫描一遍了。
    谁表现得正常,谁表现得不正常,他心里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指挥使大人,小的似乎有目标,可是又不敢确定。”
    郑长生听闻匡六斤的话,眉头一挑,冷冷的道:“拿下,宁错毋漏。”
    

第320章 圣寿日(四十三)
    郑长生是心急如焚,病急之下乱投医。
    老朱的銮驾就要到了,可是余大交代的这个刺客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当匡六斤提出心中所怀疑对象的时候,郑长生也官不了那么多了,有枣没枣的先打上三杆子再说。
    一声令下,十几个锦衣卫拽出绣春刀,在匡六斤的带领下就围了上去。
    也不得不佩服匡六斤的眼光之犀利,那妇人果然是有问题的。
    当发现这些锦衣卫的目标是朝着她过来的时候,她明显有点惊慌失措。
    郑长生从一个锦衣卫手中接过弩箭,刚要瞄准那妇人。
    就在这个时候,那妇人动了,猛然间一个旱地拔葱,窜了起来。
    顺势把手中的襁褓仍了出来。
    额,尼玛,孩子都不要了。
    襁褓不大,仍的方向是冲着郑长生这边来的。
    就在他仍处襁褓之后,手腕一番一把明晃晃的牛耳尖刀出现在手中。
    冲着匡六斤就是一家伙。
    从她发现情况不对,到拔地而起扔出襁褓,再到拔出刀发难,只有几个呼吸的世间。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
    匡六斤那也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了,论起格斗厮杀之术,比之身边的锦衣卫要强出太多了。
    战场上不光要有本事,还要反应的够灵敏。
    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稍微一愣神的功夫,都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了。
    匡六斤擎刀就是一个力劈华山,搂头盖顶就是一下子。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绣春刀总要比刺客的短刀要长。
    短刀还没到匡六斤身边呢,就要先挨一长刀。
    这等搏命的杀法,很明显出乎刺客的意料之外。
    一个空中横向的转身动作,刺客躲过了匡六斤的这一刀。
    很明显这个刺客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死士之类的人,就光是这一个空中强行转换方向,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空中没有丝毫的借力的地方,她时候万全靠着自身的内劲,强行避过的。
    饶是如此,也吓了匡六斤一身的冷汗。
    万一这个刺客,决死一战的话虽然自己的长刀可以砍中刺客,但是刺客的短刀也是能够刺中他的脖颈咽喉的。
    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打法。
    就这一瞬间的功夫,其他的锦衣卫反应过来了,纷纷挥刀上前,死命的拦截。
    皇上的銮驾就在不远处,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依仗,代表着皇权的黄龙旗随着夜风呼啦啦的飘响声音都可以i听的到了。
    这要是让刺客得了手,那还得了?
    郑长生此刻是扔掉手中的弩弓,飞扑上前,接过抛在空中的襁褓。
    入手的那一霎那,郑长生安道不好。
    上当了,襁褓里包裹的根本就不是婴孩,入手的重量就不一样。
    婴孩怎么也得有个十几斤重吧?
    可是这个襁褓却如同空无一物般的轻省。
    就在他想要扔掉襁褓的时候,只感觉手一阵的剧痛。
    靠,着了道了。
    一条黑色的巨大的蜈蚣从襁褓里爬2了出来。
    尼玛,这蜈蚣是真的渗人。
    晃动着两条触角,吱吱的叫着,似乎郑长生惊醒了它的美梦似的,非常的不满意。
    虎口处,一条清晰可见的黑线,迅速的扩大,只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将要蔓延到正个手掌了。
    郑长生识得这种铁线黑背蜈蚣,出自岭南烟瘴之地的苗人深山。
    鲁青山曾经给他和小七讲过这种蜈蚣的厉害霸道之处,如果不及时的制止其毒性蔓延的话,半柱香的时间就可以侵入脏腑。
    一旦侵入脏腑,即便是大罗金仙也无法挽救。
    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趁着毒素还没扩散,挥刀斩断被咬之部位。
    还有就是要施毒之人的解药,否则那就等死吧。
    不过虽然鲁青山并没有研制出这种毒物的解药,但是却教授了郑长生和小七一个用银针制止毒性蔓延的法门。
    银针对于郑长生来说是随身携带的,尤其是他跟着小七学会了袖里藏针后,更是寸步不离的带在身边。
    两枚银针出现在郑长生的手中,快速的在手腕和手臂上的大穴上刺去。
    果然很灵验,黑线在银针入穴后,不在蔓延。
    郑长生知道,这只不过是暂缓之法,并不能根治。
    关键还是得要活捉这名刺客,从他身上搜出解药才行。
    他就不相信,这妇人携带这等毒物在身边,会没有解药?
    要是她之被咬了怎么办?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施毒者必有解毒之法,这是常理。
    这个时候,围攻那妇人的战斗已经见了分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