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长生和朱小四两个人坐在柜台后面的一间休息室里。
    账房先生是从詹事府里派过来的一个叫做牧三民的少詹事,太子朱标可是老朱的心头肉,大明未来的接班人。
    他和郑长生一起搞的这个“试验田”计划,肯定是不会瞒着儿子的。
    当太子朱标知道原来郑长生跟他老子原来还有一个这么宏伟的计划的时候,对郑长生更是刮目相看。
    治国理政或许他是好手,跟在老朱的身边耳闻目染的,可是要讲到经国济世的经济之道,他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原因是老朱也不懂的,他教给儿子的都是帝王心术,平衡制衡之策,以及如何驭民驾官。
    所以老朱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要儿子跟郑长生好好的学习这博大精深的经济之道。
    在老朱的朴素的小农意识里,经济无非就是赚钱而已。
    现在他穷的国库里能跑马,手里太缺钱了。
    郑长生的这个赚钱的法子,他是如获至宝啊。
    是以,当开业的时候郑长生说没有现成的账房,那老朱立马指示太子朱标派人。
    而且派的是一个新人,根本就还没有露过面的一个叫牧三民的少詹事。
    为的就是不让人诟病,皇家经营生意,这传出去名声多不好听啊。
    其实真的缺账房吗?怎么可能。
    郑长生只要招募,那绝对应征者能排出几里地去。
    就算是不招募外人,就把郑狗蛋这家伙拿出来,也绝对的是一把好手。
    甚至比现在詹事府培训班里的成绩最好的学员,都要扛事儿。
    郑狗蛋这家伙跟在郑长生的身边,没少学东西。
    关键是郑长生不敢也不能用外人,这生意毕竟是跟老朱一块干的。
    要是账目不让老朱掌握的一清二楚的话,那还真是不好说啊。
    就以老朱多疑的脾气秉性,如果账目不对他公开透明,不让他掌握的话,这绝对的是一个大的隐患。
    朱小四此刻激动的脸色通红,他就随便翻了一下账本,差点都没有把账本给扔了。
    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三百只烤全羊全部销售一空,就这还有没有吃上的,提前预定了还有五六百只。
    这他娘的不会整个金陵城的权贵大富之家的人都来了吧?
    这一只烤全羊十两银子,这么昂贵的价格,居然有人舍得吃。
    当初定价的时候,他是不主张定这么高的。
    买一只羊才多少钱?就算是加上调料和人工费用,那也要不了这么贵呀?
    但是郑长生却一意孤行,坚持这个价格。
    他没有要更高的价格,已经是对权贵们口袋够仁慈的了。
    朱小四跟他老爹一样的思维,小农意识浓厚,虽然说是生在皇家,可是生活也是简朴的很。
    在他们眼里哪里懂得奢侈品消费的意义?
    不怕你贵,也不怕你敢喊价格,就怕你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东西。
    烹调之道,华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单单就这个时代,对于上层人士所喜欢的羊肉的烹调,方法种类很多,但是郑长生的这种做法还真是独具匠心。
    前元立国的时候宫廷、贵族之类的喜欢吃羊肉,不过他们也无非是草原吃法,大锅炖煮,偶有烈火架烤,不过也没有郑长生这个法子来的美味可口。
    还有就是元廷习惯了中原美食的精细化操作后,那些粗犷的吃法,已经逐渐被摒弃,被认为是粗鄙不堪,不入士大夫之流。
    现在的农家乐专门批出来一块空地,挖了许多的地坑,这是借用新疆馕坑肉的烘烤之法。
    考出来之后那是外焦里嫩,鲜美可口,只需一口就终生难忘。
    另外能有今日生意之兴旺之现象,还与郑长生的另一个看似另类的举措分不开。
    那就是宣传,郑长生可不想跟这个时代大多数生意人一样,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
    他要的是轰动效应,要的是广告攻势,要的是耳熟能详,要的是只要金陵城中权贵想要消费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农家乐。
    是以,十里秦淮河所有的舞姬、妓子、楼船、画舫都被他给收买了。
    这里才是权贵们的集中之地,经过她们的口口相传很快的就传遍了金陵城。
    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一家经营风味独特的烤制羊肉的农家乐即将开业,地点就在秦淮河畔。
    于是乎,权贵子弟,富商巨贾,到了这一天是呼朋唤友,引妓召姬前来应景。
    这他么的就跟后世那些顶级舞会、酒会似的,上流社会的人都以能来这里为荣,成为日后吹嘘的本钱。
    假如同样身份的人都来这里,你没来过,那就丢面子大发了。
    况且这价格还真心的不贵,才区区十两银子而已。
    在老百姓眼里十两银子那就是天文数字了,可是在他们眼里还真不是个事儿。
    不然怎么有一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呢?
    任何时候,任何朝代,都不缺乏有钱人,有权人,他们的生活是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
    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现在就连大明的四皇子朱棣都看的是目瞪口呆的了。
    龟龟,父皇整日里愁眉苦脸的发愁国库里没银子,可是这些前来消费的人动辄十几二十两的消费,扔给那些歌舞妓子,一点都不心疼。
    “生哥儿,你说的对,就得把钱从这些腌臜货口袋里给掏出来。。。。。。”
    

第201章 夜访
    第0201章夜访
    周明通和孔方白两个人一身便装,在农家乐的门口对面的茶楼上溜溜的待到了曲终人散的午夜时分。
    茶楼老板都郁闷毁了,两个大老爷们要了两杯茶,连瓜子点心啥的都不要,就霸占了靠窗户的房间。
    那茶水早就喝的没有颜色了,也不说换的事儿。
    今天这笔买卖可真是赔大发了,以后在看到这两个家伙,一定让伙计不让他们进门。
    有这么干的吗?
    都他娘的这么干,老子的这个茶楼还开不开啊?
    孔方白很是兴奋:“周大人,周大哥,今天我们可是抓到了不少的官宦人家的子弟,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耀武扬威,还竟然把秦淮河的妓子给带进去耍子。
    真是太过分了,要说他们哪里来的这么些钱?就凭他们老爹那点薪俸,他们玩的起这么高档的地方吗?
    吃喝玩乐,真是废物、饭桶,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我大明掌控在他们的老子们手里,这将来就是祸患啊。
    明天我们两个联名上折子,要弹劾,一定要弹劾,我这小本本上都记下他们的名字和他们老爹的职务。”
    还别说,孔方白在街面上还没白混,竟然能够做到看儿子就知道他们老子是谁的功夫。
    周明通眉头紧锁,他心里震撼的一批。
    孔方白说的没错,这里就是一个消金窟,就是一个吞金兽。
    让人打听了一下,最低消费就是十两白银,听说是一道从地坑里考出来的全羊肉的美味佳肴。
    太过分了,这不是助长奢靡的消费之风吗?一只羊能值几个钱,却要收费这么高,可是确来者云集。
    这里面一定有事儿,但是到底里面有什么事儿?他想不明白。
    人家打开门做生意,虽然收费高昂,可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又挑不出什么理来。
    突然周明通心里猛然间的一阵颤抖。
    手中的茶盏差点没有掉到地上去,郑长生?怎么是他,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孔老弟我看上折子这事儿,先不着急,等我们在观察几天,多收集一些证据在说如何?
    今日天色已晚,我们就此散了吧。”
    他说着就放下茶盏,拱手告别孔方白径直朝楼下走去。
    孔方白不明就理,匆匆付完茶钱直追周明通而去。
    茶楼老板很是不屑的呸了一声,嘱咐伙计道:“看清楚了,这两个人,穿的长衫,人模人样的,谁知道是两穷鬼。
    下次别往雅间里让,今天都他妈的亏大发了。”
    小伙计一脸懵逼,不住的点头:“知道了,掌柜的。”
    看着周明通和孔方白二人远去的背影,小伙计百思不得其解的挠了挠头。。。。。。
    郑长生从黑暗处走了出来,示意郑狗蛋跟上周明通,看他家在哪里?
    说实话,他真的对周明通和孔方白这两个“白痴”而感到无语。
    你要是记小本本搞黑材料,你也得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啊。
    就这么直眉楞眼的坐在对面茶楼的临街位置上,大开着窗户,生恐怕人家看不到你们是咋滴?
    这要是用作搞情报或者是在隐蔽战线工作的话,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有这么大明大亮的监视的吗?
    你还不如写个牌子:大明御史台言官在此,挂到窗户上算了。
    郑长生虽然不认识几个朝中的官吏,但是他敢打包票今日里来的不在少数。
    就那些不在门口下车,而是把马车从后门赶进来的人里面绝对得有朝堂官员。
    傻乎乎的周明通啊,看来我得赶紧拜访拜访你。
    要不然的话别坏了大事儿,这可是皇上的产业,这是给老朱的口袋里送银子地方。
    老朱现在都要穷疯了,你要是不识时务,傻不拉几的上折子找事,那就真的不是在找事了,那是在找死。
    就今天的营业额就四千多两银子,才一个晚上而已,要是一个月呢,一年呢,那得是多大一笔钱粮?
    大明初期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三四百万银子,这跟元末明初长达二十年的战乱分不开。
    偌大的一个帝国竟然就这点银子,还要常年的支撑边境战争,可想当时的经济有多窘迫了。
    一直到了永乐朝,财政才算是慢慢的恢复上去。
    所以现在的老朱,就像是饿狼一样,眼珠子都绿了。
    你要是耽误了他赚钱的大计的话,郑长生敢百分之一百二的打包票,周明通要倒霉。
    郑狗蛋回来了,他一路跟踪找到了周明通的家。
    要说周明通的宅子离这里还真不算是太远,三里多地,位于一片平民区。
    京师帝都金陵,自从老朱当年占据之后,大搞亲民政策,一不乱杀,二不乱法,是以金陵城在老朱手里很是完整的保存下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也算是寸土寸金了吧。
    全国的有钱人谁不想在首都弄一套房子呀,这里毕竟是整个大明帝国的中枢所在地。
    不管你边境怎么战乱,也不管你北元现在是如何想着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可是你也不会打到帝都吧?
    整个大明的军威正是盛的时候,兵峰所指之处,无不披靡。
    所以帝都可以算是一方最逍遥的乐土了,对于权贵们来说。
    周明通能够在金陵有一所宅院,是源于祖上传下来的,要按他现在的能力,要是能够在帝都买宅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小院不大,两进的院落,年深日久,墙头、瓦上都有青苔和蒿草了。
    郑长生赶到的时候,小院里有一间房还在亮着灯,估计周明通也没有安歇。
    所以,他示意狗蛋敲门。
    咣咣的砸门声,在深夜里传出去老远,惊的邻里的中华田园犬都狂吠不已。
    周明通也是纳闷了,这都半夜了,这个时辰了都,怎么还有人上门叨扰啊。
    他表示比较郁闷,难道是孔方白这厮不死心,一定要拉着自己明日里上折子弹劾不成?
    想到这里,他深以为然。
    因为平时他也没什么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