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臣-第7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国的人口是西域二十八国合起来的数倍,帕火教如果能借助江安义之助在化州立足传播,斯吉相信帕火教的圣火会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起,甚至远胜于当初在摩居国的规模。借助中原郑国的势力,帕火教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哺西域的圣教,到时候圣教定能大兴于世,自己便是名副其实的中兴教主,为了江安义的这个承诺,斯吉觉得完全值得赌一把。
江安义回到住处,索图已经按他的吩咐买来西域地图,悬挂在书房之中。江安义等人都染了须发化妆成西域人,赫吉告诉他们是大少爷前来做生意了,家中的仆佣并没有查觉异常。
江安义这是第三次来西域,西域二十八国仅路过羌兰、莎宿、尉车、休梨等少数国家,除了莎宿了解多一些其他国家都只是匆匆路过,东西域的国家尚且大半未到过,更不用说西西域了。对照此行经过尉车和莎宿的路程,江安义感觉这幅地图制做很精细,回程时要多购置几份地图回去。郑国也有西域的地图,但很粗糙,国界都有模糊,各国的县城更是少有标注。
此次来西域江安义细心看过,发现自己把西征想得过于容易了,从地图上看西域二十八国面积两倍于化州,人口超过二千余万,各国的兵马加起来将近二百万。单凭军械之利,就算安西都护府的十六万兵马全军出动也无法平定西域,更不用说驻军占领了。
杨思齐的话在他脑海中反复出现,要想杜绝西患看来只能以夷制夷了,大齐国确实可以作为一枚棋子来用。要下西域这盘大棋,光靠大齐国一枚棋子当然不行,江安义的目光在地图上睃巡着。
如果要西征,首先要解决的是尉车国,大齐国想来很愿意夺取尉车国的地盘;要防着戎弥国相帮,郑国与戎弥是死敌,近几十年的入侵多数是戎弥为主,不过戎弥此次落败元气大伤,可以结交田韦国来牵制,回去后让龙卫配合郭兄助古台格成为田韦国之主,还有腾恭立,用得好的话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西域诸国扶助亲郑的势力是江安义与张先生商议后的方针,这枚钉子自然选中了莎宿国。江安义此行前来莎宿国,除了想看看隆盖外,亦有与莎宿国结盟之意,只是莎宿国的乱局让他始料未及,吐乐赞手握大权欲图篡位,要想与莎宿国结盟便要先扶助隆盖成为国主。
江安义的眉头紧皱,从斯吉的介绍中他得知,罗娜出于自身考虑并不想太快让隆盖亲政,时间拖得越久吐乐赞对莎宿国的掌控便越牢固。身为化州经略江安义不可能在莎宿国久留,元旦节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返回郑国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
“江安义不可能在新伊城久留,至多能呆到元旦节。”大相府内,吐乐赞对着热合道:“离元旦节不过十八天时间,你辛苦点,派人盯紧祥裕行,神庙、南宫以及城中各处要道,对了城门也别忘了派人盯着,让人把江安义的画像发下去,若有发现及时告诉我。”
吐乐赞离开王宫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把热合召了来,琅洛领兵在外,城外的大营为之一空,新伊城的武力大部分集中在城防司手中,城防司是他的耳目,有个风吹草动城防司都能汇报给他。
罗娜的态度让吐乐赞感到危机,吐乐赞决定把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热合看了看吐乐赞的脸色,作为城防司长官他知道女王陛下在午后召了吐乐家三兄弟入宫,大相回来便召见自己吩咐加紧防务,显然在宫中发生了什么的事情。
热合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相,有事?”
吐乐赞看了一眼热合,此人是自己的亲信,自己行事要靠他配合,有些事不能瞒他,斟酌地把女王对他有所提防,有意让塔扎和堪禄分权的事提了提。
热合焦声道:“大相,此时只能进不能退。如果退步纵然能够保全性命,大相恐怕也只能做个富家翁了,王子亲政之后怎么可能容许大相立于王庭之中。”
吐乐赞阴沉着脸没有作声,热合站起身道:“大相,臣下明白了,请大相放心,臣下时刻准备着。”
…………
大年三十,西域诸国受中原的影响颇深,鞭炮声在新伊城内响成一片。
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响,江安义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天豪、安思,连累你们跟着我在莎宿国过年了,来干了这杯,算我陪罪了。”
莎宿国格沙列城,帅府,大将军琅洛看着桌上堆放的礼物发呆。驻守格沙列城有半个月了,尉车国的数次进攻都被他击退,王庭派出的使者已经前往钵石城,琅洛相信只要给个台阶,尉车国就会退兵了。
每年三十夜王庭都会召开宴会、赏赐官员,作为带兵的大将军,琅洛自然是座上客。今年尉车国进犯,琅洛领兵在外,但王庭的赏赐却派人送到了,只是这赏赐有些多。
往年的赏赐都是女王陛下赐下,今年女王同样送来了一份,除了女王之外,意外地还多出了两份。一份来自大相吐乐赞,看礼单上的物品比女王的赏赐还丰厚,光金币就是千枚,还有田产八千亩,这份厚礼让琅洛感到烫手。
还有一份是王子隆盖送来的,礼物很简单,是一把产自煌林国的钢刀,刀身布满花纹,有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自然形成,只要保管得当数百年光亮如新,琅洛十分喜欢,试用过后当即佩在腰间。
三份礼物三份心思,琅洛一清二楚,他出身于吐乐家,受到吐乐布老爷子的信用,与女王罗娜感情深厚,甚至对罗娜有份藏于心中难于喧于口的情感。罗娜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提拔他成为带兵的大将军,对他信任有加,正因为琅洛手握重兵,罗娜才放心在后宫中享乐。
对于罗娜的放纵,琅洛痛在心头却无可奈何,只能把这份关爱放在王子身上,尽心竭力教导隆盖武艺。相对罗娜而言,琅洛对吐乐三兄弟的情感淡了许多,甚至还不上并肩作战的江安义,对于江安义琅洛十分佩服,前次联军惨败琅洛都觉得幸运,幸亏带兵的不是江安义,要不然死伤的人要更多。
想到将来很可能要与江安义刀兵相见,琅洛心中阵阵发寒,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发生,只有让隆盖成为国主。隆盖成了莎宿国国主,江安义总不可能老子打儿子吧,或许江安义还会想办法替儿子谋些好处。摸了摸腰间佩刀,琅洛觉得自己应该向女王建言及早让王子亲政。
………………………………
第九百章 新年伊始
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考虑事情得出的结论便也不相同,米吉昂收到三份不同的礼物时,与琅洛的看法完全不同。
莎宿**制大将军下有左右骑君,接着便是五翕侯,吐乐赞为大相任用亲信,左右骑君成为虚衔,用于安置那些位高权重又不听指挥的军中将领,除了大将军外,五翕侯是实际上领军的重臣。米吉昂在咄舍拉做国主时便是千长,窟必作乱罗娜对军中进行清洗,米吉昂升任为翕侯,一直驻守在边境,远离了朝堂间的争斗。
女王的礼物是应有之意,王子和大相的礼物表露出的拉拢之意十分明显,前一天米吉昂收到儿子杰翰的信,信中杰翰请他为王子隆盖出声,向王后建议早日让王子亲政。对于这封信米吉昂根本不屑一顾,朝堂大事岂能如此儿戏,王子此举暴露出他的不成熟。
命人把礼物收起来,米吉昂决心不趟这混水,明哲保身才是他的处事之道。王子与大相争权,无论谁最后获胜都离不开他这个带兵的翕侯,所以他根本用不着在局势未明之前盲目下注,就算押中了又如何,升为左右骑君安享富贵,还不如手握兵马坐镇一方。
…………
正月初一,永昌城,天子石重伟临朝接受众官朝贺,昭告天下改元长庆,意味着郑国进入新时代。朝贺之后天子赏赐群臣、赐宴,秘书左监齐国威敬献编撰的《文化大典》,将庆典推向**。
《大典》历时四年编纂完成,全书共一万三千六百卷,汇聚古今图书五千余种,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方面。《大典》之献,彰显盛世文治盛世来临,石重伟大喜,亲手赐齐国威御酒三杯,晋爵宣平伯,参加编撰的官员俱加封赏。
欢宴一直到酉初方才散去,石重伟多饮了几杯,带着三分醉意没有乘辇,漫步走在宫殿间的长廊之中,让微风拂面带去几分酒气。石重伟从东宫搬到了兴庆宫,王皇后已经荣升为王太后,从坤安宫移居到了寿安宫,坤安宫的主人换成了熊皇后。
自幼在皇宫中长大,石重伟对皇宫十分熟悉,他所去的方向并非兴庆宫而是寿安宫,新任的秉礼太监张谨知道,天子是准备去向太后问安。肃帝故去,太后伤心过度,形容消瘦,茶饭不思,天子仁孝,每日总要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陪太后吃顿饭,说说话开解一番。
肃宗送入陵寝之后,刘太妃和黄太妃奉先帝遗诏出宫,等到二月楚安王和洛怀王就藩会跟随两王前去藩地,届时久居在京城的宁王、肃靖王、永延王、宁陵郡王等王爷都会一同出京就藩。石方真后宫人数不多,按照临终前的遗诏,有子女的荣养在宫中,无子女任其自择是否出宫,宫中年纪老大的宫人也放出宫去。这样一来,原本人数不多的后宫便越发冷清了,石重伟想着等开春后选择一批宫人充实后宫。
按照肃宗生前安排,楚安王加封楚王,改藩地为楚州永宁府,楚州是大州,多金富庶,超过楚安王以前的藩地方州兴云府,石重伟心中暗怨,父皇对二弟还是偏爱有加;洛怀王加封为洛王,藩地改为并州武阳府;宁王藩地不远,就在福州清江府,离京城不过二百里;最惨的是宁陵郡王,就藩齐州宁陵县,数十年京中经营恐怕要给人做了嫁衣裳。
天色暗下来,宫女们举着灯笼在前面引路,灯光黯淡。走下长廊穿过广场便是寿安宫的所在,石重伟注意到广场上的金砖有不少残破了,前几天听张谨奏报,赏菊堂的檐角塌了,宫中朽坏的殿宇不在少数。石重伟站住脚四处打量,暮色之中后宫显得老旧,父皇在位二十五年从未修缮过皇宫,应该修缮一下了。
北边的战事已经停了下来,漠人也支撑不下去了,今日朝贺,漠国使者亦在朝列,让陈因光去跟漠使谈谈,给些金银让他们收兵了事。自打江安义去了化州,西边很快平定下来,商路重新恢复,东西市中的西域货物又多了起来,价格也降下去了。江安义确实是个能臣,三百万 税赋居然不打折扣地完成了,早知道自己该多要些。
余尚书奏报去年的税赋较前年增长了一成,特别是福州、楚州、端州、平州等这七个大州为恭贺自己登基,共敬献了三百万两贺银给内库,有了这些钱后宫能粗粗地修缮一下了,余尚书总不该苦着脸说朕动用国库了。
一阵风来,吹得袍服飘摆,石重伟感觉有些头重脚轻,身后的张谨急忙上前扶住他,轻声道:“万岁有了些酒意,切不可吹风,还是早些前去给太后请安吧。”
寿安宫,有些冷清,白色的长幔被风吹得飘动,侍立在角落里的太监、宫人悄然无声。正中供奉着佛像,桌上点着长明灯,香烟缭绕,木鱼声声,王太后一身素服,闭目端坐在蒲团之上诵经。石重伟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