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百四十七章 风雨侵袭
  五月十五日,晴。
  含元殿,太子石重伟端坐在高座之上,亲自主持殿试。
  俯视着殿下一片宝蓝色的新衫,大殿内沙沙笔声有如蚕食桑叶,石重伟有种农人收获时的心情,这些举子如同田里的庄稼,每三年收割一批充实朝堂。能踏进含元殿都是读书人中的幸运儿,一张张兴奋的脸孔在奋笔疾书,希望能名列前茅,被太子看中,从此踏上青云途。
  三百三十六位贡士,有真才实学占绝大多数,就是那些买通关节的人也不见得就是庸才。项凯捷走的是司务太监唐文忠的门路,但他苦读多年,得明师指点,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在今科举子中颇具声望。
  殿试是一道策论,“朝庭边境不宁,试详言安国全军之道”,这是天子石方真亲自拟定的题目。两天前,石重伟携皇孙石守盛前往雁山别苑朝觐,隐约向天子提及今科京中的流言,风从何起石方真心中有数,但他实在无力过问。心不在焉地听着石重伟陈奏,目光时不时地落在孙儿石守盛身上,皇后王娘娘“心肝宝贝”地叫着,一脸溺爱。
  等石重伟说完,石方真让刘维国将早已拟好的题目交给太子,叮嘱道:“抡才大典乃国之大事不可疏忽,朕知道这中间有些弊处,这是千年以来的积弊,朕不怪你,但其间的轻重你要善加把握,不能为了笼络臣子而让天下试子以为科举不公,失了读书人的心江山便要不稳。”
  吃罢晚膳方才回归,在山脚处遇到司务太监唐文忠,唐文忠笑眯眯地上前给石重伟和皇孙石守盛行礼,石重伟感觉这老太监像是专门在等自己。宫中四大太监,石重伟与刘维国最为亲近,其次是唐文忠,毕竟唐文忠是司务太监,管着宫中的大小杂事,太子也免不了跟他打交道。
  每届科举唐文忠都要夹带两名举子的事石重伟知道,这个一身肥肉满面谀笑的老太监拼命揽财,这次不知道又将两个名额卖了多少银两。石重伟暗自皱眉,不用问,这老家伙是准备直接撞自己的木钟了。
  “老唐,你是越发地心宽体胖了,难为你跑上跑下地伺候父皇。”石重伟不无讥讽地道。
  唐文忠心里一沉,天子病重他落个心宽体胖的评价,那就该杀了,太子语气中分明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哪里得罪了他。唐文忠知道天子病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若是太子对自己有所不满,即位后自己怕难以善终。这段时日他尽力讨王皇后的欢心,就是想万一天子驾崩能央了娘娘回家养老,实在不行舍些财物总比到皇陵守墓强。
  “殿下,老奴在别苑伺候万岁,有些小事要向太子禀报。”片刻之间唐文忠已经有了主意,挑着楚安王前来觐见以及黄淑妃的事跟石重伟说了说,石重伟静立细听,果然很感兴趣。
  等唐文忠说完,石重伟笑道:“老唐,你是宫里的总管,大事小情都瞒不过你去,父皇在雁山别苑静养,小事不要惊扰他,有什么事不妨派人到东宫送信,孤自然忘不了你的忠心。”
  唐文忠暗抹把冷汗,看来这一劫算是渡过去了,心中正踌躇要不要向太子说说关照一下项凯捷和艾鑫,继子唐昌富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两人,两人都愿意多加银两取得好名次,这让唐文忠有些后悔,自己给的价是不是低了些。
  石重伟先笑道:“老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妨说说,孤若能办到,便答应你了。”
  唐文忠大喜,这是太子给自己的回报,有好处不要可不是唐文忠的个性,当即腼着脸把两个名字报给了太子,笑道:“太子爷,这两人是老奴的亲戚,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对忠心耿耿,要不然老奴也不敢向您荐才。殿下,老奴看过这两人的文章,可都是前十的栋梁之材。”
  石重伟心中暗哂,唐胖子不过粗通文墨,他能看懂文章的好坏?前十的栋梁之材,呵呵,唐胖子的心倒是不小,不知道这前十的名次被他卖了多少银子。唐胖子这几十年揽财无数,宫中太监宫女恨他恨得牙痒,要不是父皇顾念旧情,这司务太监的位置他早就坐不住了。石重伟心想,要是能将唐文忠搜罗的财物收缴,倒是能解朝庭的一时之急。
  左侧第二排第三个位置,便是项凯捷的座位,石重伟的目光在这个奋笔疾书的年轻举子身上掠过。从雁山别苑回到东宫后,石重伟特意让礼部将会试时名列前二十的人考卷呈来,居然就有项凯捷的名字。
  看过项凯捷的答卷,石重伟暗自嘉许,不光文章写得好,诗不错,字也写得好,确实有前十之才。最让石重伟满意的是项凯捷的名字,凯捷,好兆头,今年倒霉事不断,若是项凯捷殿试发挥得不错,不妨用这个名字冲冲喜。”
  …………
  五月十七日,文华殿。
  礼部尚书薛授仁呈上今科殿试成绩,并将殿试前十的文章呈上,按照惯例,当由天子圈出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今科名次天子有旨,由太子替为圈定,实际上是石方真有意为太子立威,拉拢今科取中的举子,这些人将来会成为太子执政的忠实拥护者。
  石重伟的目光在名单上扫过,前十的名字中赫然有“项凯捷”,也不知是这个项凯捷真有本事还是买通了阅卷的大学士。石重伟首先拿过项凯捷的考卷阅看,项凯捷在文中“……仓廪空虚,财用不足,则国毋以固守……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而兵乃胜;凡民之用也,必待令之行也,而民乃用……”项凯捷这篇文章说到石重伟的心里去了,要想国家安定,在于尊崇君权,严明纪律,百官听用,军队令行禁止,君王的旨意得到贯彻,这样才会国富民强,才能成就王霸之业。
  “好”,石重伟赞道,拿笔在项凯捷的文章上划了个圈,草草看了看其他几人的文章,圈了灵州举子管文华为榜眼、辰州举子马凤起为探花,这位马凤起是毛华诚的弟子,毛华诚此次身为会试主考出了不少力,石重伟自然要有所回报。李东鸿也在前十的名列,石重伟想了想将他放在第六。
  五月十九日,金榜贴出,永昌城大哗。三百三十六名贡士之中前五十名几乎都出自权势人家,榜单之下愤声大作,有举子扬言到去敲登闻鼓告御状,有人沮丧地道:“御试乃是太子亲自主持,去向谁告状,认了吧。”
  旁边看热闹的老百姓不怕事大,七嘴八舌地评论上榜单上的人物谁是哪位侯爷之侄,哪个是伯爷后人,哪个是世家子弟,越说那些寒门学子越发气愤。
  项凯捷身为状元郎,他的身份自然很快被人知晓,官宦子弟,书香门第,相比其他权贵来说似乎不算什么,总算让那些举子们稍存安慰。
  项凯捷得知自己高中状元之后,整个人都懵了,虽然他曾多次梦到得中状元的场景,但当报喜人将喜帖送到他手中时,还是像个傻子般只得道“嘿嘿”直乐,身边带的管事机灵,掏出银子打发报喜人,安排酒席答谢那些前来贺喜、前来搭讪的人。
  暗卫府衙,黄喜得知项凯捷得中状元,忍不住笑起声来,轻声自语道:“天助我也,唐文忠死期不远矣。”
  连升客栈,项凯捷春风得意,礼部官员通知他明日卯时前往含元殿,参加金殿唱名大典,接着便是游城夸官,在京城百姓的夹道欢呼中尽享尊荣。
  楚安王府,石重杰看着榜单冷笑,道:“皇兄卖得好大人情,这科功名全都卖与了权贵子弟。这个项凯捷,四万二千两银子就买个头名状元郎,好买卖。”
  黄喜轻声道:“这个项凯捷走的唐公公的路子,唐公公是万岁爷的身边人,太子给他面子,不能不防啊。”
  石重杰心中暗凛,司务太监掌管着宫中大小事宜,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他与太子勾结在一起,那母妃在宫中就得不到任何消息,而且一举一动都会传到太子的耳朵中。剑眉暗起,石重杰杀心立起,唐文忠不可留。
  黄喜动这番手脚就是意在唐文忠,不动声色地道:“太子利用这次科举拉拢官员,王爷若无任何反映恐怕臣民们会失望。”
  沈文清也道:“不错,王爷应该振臂疾呼,让那些观望的臣子、失望的举子、普通的百姓看到王爷的凛然正气。”
  黄喜道:“我会让人暗中将项凯捷等人舞弊之事透露出去,在京中形成风议。张长林等人尚在京中,不妨让他们到御史台出告,让黄大夫出面奏明天子,查明实情。”
  这批举子中有几个是楚安王府的人,沈文清道:“明日金殿唱名,文武百官齐聚,王爷不妨前去观礼。届时金殿之上,让周重瑞等人鸣不平,王爷趁机主持公道,然后到雁山别苑面圣,将此届科举的弊情告诉天子,顺便把唐公公的事向万岁说上一说,唐公公既然倒向太子,便讲不得情面。”
  石重杰有些犹豫,道:“父皇病体沉重,前去惊搅或有不测。”
  沈文清急道:“事急矣,如果让太子与唐公公串通一气,王爷将与雁山别苑隔别,与其束手就擒,不如争个鱼死网破。”
  ………………………………


第八百四十八章 云谲波诡
  含元殿,唱名赐第,一甲三人进士及第,二甲一百二十六人进士出身,三甲二百零七人同进士出身。唱名毕,有小吏捧来绿袍、靴、笏,赐于这些新科进士,意味着这些人从此是官身了。
  紧接着便是赞礼,乐作,四拜,平身,然后太子赐酒,礼部引新科进士谢恩。大殿外鼓乐声起,伞盖仪从迎导诸进士游街。石重伟有些激动,原本这些事要由天子亲为,作为一个太子主持唱名大典,也是史书上少有之事。
  楚安王石重杰站在御阶左首,沉着脸看着新科进士领取袍、靴、笏等物,微微侧首,周重瑞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周重瑞是晃州举子,参加楚安王府举办的诗会脱颖而出,石重杰与其相谈,发觉此人不光文章诗作好,而且精通实务,谈起治国之道有条有理,沈文清夸他有王佐之才。
  周重瑞家境贫寒,石重杰资助他二百两白银,并暗中派人到他借宿的寺庙中照应,张长林等人闹事,石重杰吩咐不可惊搅他苦读,期望周重瑞能在会试中一鸣惊人,将来引为臂助。
  会试周重瑞名列第七,殿试位列第十九,这个名次在旁人看来很了不起,毕竟文无第一,文章写得好还要对主考官的味口,各种人为的因素太多。但周重瑞殿试结束后,沈文清邀他前去饮茶,周重瑞将他所做的文章背给沈文清听,自觉写的不错,沈文清更是断言此文该取在前三。
  放榜之时,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第十九位,欢喜之余不免有些失落,周重瑞感觉有些对不起楚安王的厚爱,楚安王派人把他请到府中,摆酒为他庆贺,席间沈文清把项凯捷等人买通门路的事说了说,三分酒意的周重瑞仰天长叹,气愤填膺。
  沈文清道:“王爷有意为天下举子讨个公道,明日在金殿之上揭穿此事,质问太子询私,然后奏报天子查清弊情。”
  周重瑞感激地道:“王爷聪明神武、品行高洁、胸怀天下,重瑞此生愿追随王爷,竭尽犬马之劳。”
  石重杰举起酒杯道:“今科举子,孤独重重瑞,能得重瑞相助,实乃孤之幸也,孤敬重瑞一杯,以后风雨共济,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周重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