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大。左右春坊、左右谕德、司经局、典设局等机构则类似三院六部九卿的地位,帮着詹事府处理东宫政务。
  詹事府设在文华殿的左侧,与左右春坊、左右谕德的官廨在一起办差;与之对应的文华殿右侧则是司经局、典膳局、药藏局、典设局等办差之所;崇文馆设在文华殿后的奉承宫之侧,方便太子查阅书籍;宫门局在东宫入口处,内直局则在太子住处端本宫之侧。一路行来,何子英指点着宫中建筑,让江安义心中有个大概,宫中禁忌甚多,即使是东宫属臣也不能随意乱逛,特别是端本宫太子住处更是外臣禁足之地。
  詹事府的官廨一排七间,正中间的大堂是江安义的办公之所,东宫官员配备不足,詹事府的詹事(正三品)空缺,所以整个詹事府以少詹事江安义为大。除了詹事和少詹事外,詹事府按制还应设有丞二人、主簿一人,录事二人,令吏九人、书令吏十八人,眼下仅有丞一人、录事二人,令吏七人、书令史十人,人足配备严重不足。
  詹事府丞(正六品上)章智玮率着阖府官吏参见新任的少詹事江大人,江安义情况不明,自然不会指手划腿,温言抚慰几句,留下章智玮述话,让其他人自去做事。
  章智玮年过四旬,圆月脸,微胖,白??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嘴唇上的两撇胡须说话时往上翘,像极了戏文中的财神爷。何子英跟章智玮极熟,笑道:“‘章财神’,你天天喊累,怎么不见瘦一点?”
  转过脸对江安义介绍道:“安义,这位章大人外号‘财神爷’,性子极好,做事认真,东宫的日常公务全赖他处置,太子摄政以来,东宫的往来文书剧增,章大人带着属下日夜操劳才没出错。”
  章智玮笑道:“何大人夸奖了,江大人的大名下官早就知晓,大人就任少詹事让詹事府上下都欣喜万分,咱们詹事府总算主心骨,能够轻松一下了。”
  何子英知道,纪天明调任秘书右监后詹事府中没有了主官,官阶最高的章智玮不过是正六品上的官阶,而左右春坊、左右谕德等处的有不少官员比章智玮官阶高,难免说话不敢高声,做事没有底气,赔尽小心。
  “安义,方才说过东宫官员不足,左右春坊和左右谕德皆合在一处办公,左右春坊的主官是右春坊右庶子(正四品下)程明道。”何子英向江安义介绍道,把章智玮话中隐忧点了出来。
  “程道明,莫非是当年的左春坊司仪郎程大人。”江安义记取这个名字,太子初入东宫时恰逢中秋佳节,太子在丽华园设宴招待东宫属官,这位程大人在酒宴上做了一首诗得了申国公王克复的嘉许。十余年时间自己从礼部员外郎做到了东宫少詹事,这位程大人也不差,从正六品官升到了正四品,由此看来程明道深得天子和太子的信重。
  何子英点头道:“不错,正是。”
  “何兄,东宫谕德又是哪位大人?”江安义对东宫的情况不熟,以后免不了要常与百坊和谕德的官员打交道,索性趁机问明。
  何子英笑道:“东宫只设了右谕德,半个月前右谕德汤惟汤大人去了刑部任侍郎,太子瞧得起何某,让我暂理右谕德一职。”
  右谕德正四品下,何子英是左赞善大夫是正五品上,太子迁升了他一级变为从四品下,以从四品下的官阶暂理正四品下的官职。从右谕德迁任刑部侍郎官阶并没有变化,但两者间的权力不可同日而语,说起来汤惟还是沾了何子英的光。
  江安义大喜,笑道:“何兄好不地道,弄得我还以为你仍是左赞善大夫,这等好事居然瞒着不说。晚间江某设宴寻珍楼,为何兄贺喜,章大人,烦你相请詹事府的同僚也一起前去喝上两杯,同僚之间多多往来。”
  何子英推辞了一下,见江安义执意,便道:“安义如此客气,那何某就却之不恭了。”
  章智玮也笑道:“原本该詹事府同僚替大人接风来的,不过寻珍楼吃上一顿,下官和同僚们这个月就要喝西北风了。江大人才是真正的财神爷,下官替同僚们谢过大人了,不瞒大人说,下官前次上寻珍楼吃饭还是三年前的事了,想起吃过的四珍席现在还流口水。”
  众人哈哈大笑,章智玮几句玩笑话,让江安义觉得他并非那种迂腐固执的夫子,与这样的人相处应该会很愉快。
  笑过之后,章智玮正色地道:“江大人,詹事府人手不足的状况急需解决,这一个多月来詹事府的同僚每日早出晚归仍无法将公务处理完,上个月就有三位令吏和书令吏累病告假。幸亏何大人接任右谕德后借了几个人手帮忙,这才让詹事府的压力有所减轻,不过长期如此恐非办法,大人到任此事是当务之急。”
  “不知太子是什么意思?”江安义问道,他初来乍到情况不明,不好拿主意。
  “太子有意选任贤才充实东宫,不知安义可有好人选?”廨外传来声音,熊执仁满面春风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熊执仁已经不是国子监司业了,改任东宫宾客(正三品),专心替太子打理东宫事宜。得到消息江安义到东宫履新,熊执仁兴冲冲地赶来。
  众人起身相迎,这位是太子的岳丈,太子妃分娩在即,一旦生下皇孙,储君地位将越发稳固,这位太子妃之父的地位同样水涨船高。
  “安义,你来东宫履新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老夫好在宫中相迎。”熊执仁摇着江安义的手欣喜地道。江安义任东宫少詹事是他一手策划,愿望达成最高兴的人莫过于熊执仁,熊执仁真心认为江安义是国士之才,有他到东宫辅佐太子太子如同多出条臂膀。
  江安义对此公的热忱可是早已领教,微笑道:“熊公,今后还望你多多照应。”
  “没说的,同是东宫臣属不说两家话,安义有什么事尽管跟太子说,老夫也方便替你传话。”熊执仁笑吟吟地道:“方才我在外面听章大人说人手不足的事,老夫已经跟太子说过,太子近日会从六部九卿中抽调些令史到詹事府帮忙。对了,詹事府尚缺一名詹事丞和一个主簿,令史和书令史也不足,安义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太子?”
  章智玮暗自心惊,纪天明任少詹事时曾多次向太子提过詹事丞和主簿的人选,听说都被熊执仁劝下,江安义刚来履新,熊执仁就送出这么大的情面,当真看重这位江大人。詹事丞是正六品上,詹事府主簿是从七品上,令史和书令史都是**品的小官,但这些人手都让江安义来安排,整个詹事府就被牢牢地掌握在江安义的手中。
  江安义有些诧异,见熊执仁语出至诚有些感动,略思片刻道:“太子厚爱、熊公美意江某愧不敢当,詹事府官员的安排江某不便插言。不过江某在化州时有个好友刘逸兴,原是化州的录事参军,举人出身,江某调任京城他有意随我进京任职,此人机敏多智、善于辞令,熊公若方便的话能否让他在东宫中任个官职?”
  “刘逸兴,德州人,安义到文平府赴考时与其在昆华山结识,当时安义与其以诗赌胜,以‘春山一路鸟空啼’获胜,后来此子前往化州投奔你,被你委为录事参军,是你的得力臂助。”
  显然熊执仁对江安义身边的人和事做过研究,听江安义一提刘逸兴的名字便将履历说了出来,熊执仁道:“安义在化州时任用的几个参军都是大材,化州税赋猛增这些佐官功不可没。化州算是中州,录事参军是正八品上的官阶,既然是安义你推荐,就让他先在詹事府先做个主簿,如何?”
  “善。”
  ………………………………


第六百八十一章 无米之炊
  寻风楼内席开四桌,珍馐美馔罗列,菜好、酒更好,五大名酒齐上,任凭择选,许多人还未遍尝过这五种名酒,机会难得,便是平日不怎么喝酒的人也开怀畅饮,结果近半人喝得酩酊大醉,江安义让人从车马行叫来马车送他们归家。
  东宫詹事府,第二天众人还意犹未尽,纷纷议论着咱夜的奢华夜宴。有位姓徐的令史感叹道:“久闻寻珍楼的大名,徐某还是第一次上那吃饭,名不虚传,寻珍楼的酒菜真好吃,不怕大家笑话,徐某喝醉了,若有胡言乱语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有人取笑道:“徐眯子,你喝醉了拉着旁人念诗,不听还不放人走,最后扯着江大人非做诗念给他听,你也不想想你那诗才敢到江大人面前卖弄吗?”
  “唉,有钱真好,那四桌酒席应该要二百两银子吧。”
  “嗤”,录事陈明翰哂笑道:“我走的时候正好遇上掌柜,随嘴问了一声,你们猜要多少银子?”
  听陈录事的语气二百两肯定是不止了,不少人好奇地问道:“多少?”
  “六百七十八两。”
  一阵倒吸凉气声。半晌,有人幽幽地叹道:“一桌酒菜钱就抵得上咱们两年多的收入,贫富不均、实属不平啊。”
  “自己没本事还牢骚满腹,听闻江大人年幼时衣食不饱,你自问跟江大人相比好出多少。江大人能有今天是他将书中的黄金屋变为现实,你有能耐也去化虚为实,我老蒋保证不眼红,富贵易友,不认识我了。”有人闻声怂道。
  眼看要争执起来,录事任志毅打圆场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争什么。昨天五大名酒不知你们喝了多少,我可是尝了个遍,今天起来还宿醉头痛。啧啧,下次跟人喝酒可有的说道了。”
  众人大笑。陈明翰取笑道:“任酒仙,这下子可名副其实了。”
  章智玮走了进来,斥道:“怎么还聚在这里说三道四,事情不用做了,都散了吧,让江大人看到不好。”
  众人散去办差,官廨之间互相走去,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东宫都在交头接耳地议论昨夜詹事府那场夜宴,羡慕、嫉妒、鄙夷、眼红,闹轰轰嘈声阵阵。
  左右春坊合在一处办公,右庶子程明道总理春坊事务,官廨设在詹事府左侧的小跨院。官廨外长廊上官吏窃窃私语传到程明道,程明道搁下笔,对着身旁的书令史吩咐道:“去把宋司仪叫来。”
  司议郎宋清是程明道的心腹,听到传叫急急地进来,恭声施礼道:“程大人唤我何事?”
  程明道打理了一下胡须,缓缓地开口问道:“外面何事喧哗?”
  “禀大人,昨天詹事府少詹事江大人前来履新,晚间请了同僚在寻珍楼吃饭,据说四桌酒菜花了近七百两银子,詹事府的人正在夸口呢。”宋清禀道。
  程明道嗤之以鼻,讥道:“一顿饭就收买下人心了,詹事府的人也太好打发了。”宋清方才听人学说夜宴的丰盛,很是羡慕詹事府来了个阔当家,自己在春坊也有六个多年头了,除了大伙请程大人吃饭,程大人可从未请过一次客。
  昨天江安义来东宫履新,程明道并没有在东宫,他跟着太子去朝堂理政了。太子摄政后,每日会带着东宫的官员一同前去理政,昨天轮到左右春坊轮值,今天则是左右谕德,由何子英带着属员陪同太子。
  纪天明调任秘书监,程明道盘点了一下东宫官员,信心满满地准备接任詹事府少詹事,有些识机的官员提着东西上他家中拜见,准备着新少詹事到任后能重用自己。三天前突然得到信,江安义从天而降,少詹事的位置归了他,虽然知道不是江安义的本意,程明道心中的疙瘩却结下了。
  眯缝着眼,程明道?阶藕?胨妓髯牛?吻宀嗾咀拍?蛔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