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墙头上的几人商议过放灾民入城的可行性,十余万人涌入城内,给县城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万一里面夹杂着匪人,届时里应外合,越发难以抵挡。争论无果,艾刺史决定等探明匪人的情况再做定论。
  纪大涛已经派出龙卫前去查探匪兵的情况,前次遇刺客他感到人手不足,特意从龙卫府调来十人支援,端州龙卫府中配有四名供奉,最强的两位被他抽调到了林华县,这次前去查探匪兵情况的就是姓宁的供奉。
  “袁大人,城门已经关闭,可以派人前去乡绅家中说明情况,让他们出人出力共度难关;向县丞、梁主簿、林县尉你们三人分别上门征召青壮百姓,二更前在县衙前汇集,本府要亲自训话;王捕头,你带着衙役查看客栈旅舍,防备贼人奸细作乱;陈校尉你带了府兵在城墙上巡守,以防突变;纪州统,你的责任是随时应急,应付匪人中的高手。”
  众人齐声应诺。
  夜色悄然降临林华县,今夜注定是不眠之夜。
  在屯城县放了把火后杨思齐跳入江中,这点洪水难不住他,横渡元华江在北岸上了岸。艺高人胆大,在事先约定的汇合点找到任强,杨思齐两人等天亮城门开放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屯城县报信的公文还没有到,赈灾粮着火的消息就在灾民中传开了,谣言当然起于他们,只是人手太少,还没来得及挑动灾民暴乱,官府已经得到消息,派人来平息流言。
  看到人群中多了许多警惕的眼光,杨思齐和任强住进了城东的临江客栈。杨思齐化名为仁州客商李平福,任强则是他的伙计。吃罢晚饭不久,衙门的捕头王齐辰便带着人前来搜查,路引是真的,王齐辰没有看出毛病,随口吩咐杨思齐无事不要乱走,呆在客栈内等消息。
  夜间搜查肯定是有事发生,衙役们搜店可不会谦和有礼,不少人挨了衙役的责骂,有火不敢冲衙役,店掌柜和店小二便成了发泄的对象。甘掌柜时白天听说赈灾粮被烧了,晚上王捕头带人来查店会不会是与此有关,也不知道官府要查什么,如果天天这样盘查,小店的生意就不用开张了。听王捕头的话不准住店的客人离开,那自家的损失可就大了,住店的客人铁定不会给房钱。
  从钱柜里取了五两银子,暗中塞给王捕头,甘掌柜赔着笑脸轻声问道:“王捕头,为何查夜,这要闹多久,烦您给句实话,我心里也好有数。”
  银子入手,王齐辰便知是五两的小绽,随手揣入怀中,道:“城中谣传赈灾粮被焚,大人怀疑有人图谋不轨,命我带人查看。甘掌柜,破财消灾,你多加点小心,有什么不对赶紧向我报信。”
  杨思齐听到屋外的对答,感觉不对,等王捕头带人离开,对任强道:“强子,你守在店中,我去外面查看查看。”
  以杨思齐的身手任强根本不担心,看着他从窗户闪出,翻身上了屋顶,三纵两纵消失在黑暗中。刚出客栈,杨思齐发现大街上官府的胥吏在走家串户,无数青壮从屋中出来向县衙走去。杨思齐在屋脊间窜上跳下,功夫不大就潜到了县衙膳馆的屋顶,此处约有二层楼高,趴到翘角处居高临下,正好将县衙前的广场看得清清楚楚。
  县衙四周燃着火把,已经聚集了千余人,清一色的青壮,大伙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官府连夜将他们召来,恐怕不是好事。不断有人从四面八马汇聚过来,又过了两刻钟的时间,衙门前已经将近四千人了。
  从寅宾馆的方向有灯笼引路,一伙人朝衙门大门走来,杨思齐知道大人物要出场了,摸了摸随身随带的金钱镖,杨思齐寻思是不是暗中放倒几个。
  艾伟在袁德成以及城中的乡绅们陪同下出现在县衙大门前的高阶上,纪大涛和十几名龙卫护卫在他们身旁,上次袁县令被刺就发生在这里,纪大涛丝毫不敢大意,谁知道那名刺客今夜会不会对刺史大人下手。
  “诸位父老乡亲,大家静一静。”袁县令开口道,他在林华县声望极高,衙前的青壮安静下来,静听他想说些什么。夜很静,风吹火把发出烈烈的声响,袁德成的声音在夜空中清晰回荡。
  “诸位乡亲,本县接到一个坏消息要告诉大家。钟山寨的山匪攻占了兴凌县,匪兵放火烧了县城,此刻正裹胁着兴凌县的百姓想来攻占咱们林华县。”
  话音一落,有如沸水入油,沸反盈天。站在四周维持秩序的胥吏高声让百姓保持安静,好一阵子众人才逐渐静下来,目光再次集向袁县令。
  袁德成道:“乡亲们不用怕,钟山寨的匪兵不过五百来人,他们攻不进林华县。兴凌县之所以落入贼手,是因为没有防备,林华县比起兴凌县来城墙高出近丈,防守物资不缺,有艾刺史在,大伙齐心协力,贼人是打不进城来的。”
  杨思齐听得清楚明白,心中狂喜,钟山寨攻破兴凌县东向林华县,无疑给眼下的乱局在火上浇了勺油,只要钟山寨的人来到林华县,胁持城外的灾民作乱,无论打不打得进林华县,十多万人的判乱都会让江南发生大变,引发天下震动。江南是大郑的粮仓,此次受灾的地区如果都能响应,大郑必然大伤元气,大郑乱对大齐国来说就是好事。
  高阶之上,艾伟清清嗓子高声道:“本府是端州刺史艾伟,匪兵东来,本府将与诸位在一起共抗匪兵,同生死,共患难。袁大人说的不错,钟山寨的匪兵是绝对攻不进林华县来,不过任何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匪兵来势汹汹,我等要全力以赴,不容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城破之时玉石俱焚。兴凌县被匪人一把火烧光,百姓皆无家可归,自身被匪兵所挟,生不如死,身为林华县百姓可愿意看到这种情形?”
  “不愿意。”
  四千人的呼声合在一起震天动地,整个林华县都被惊动。艾伟满意地点点头,道:“城门已经关闭,在匪兵退却之前不会再打开,防守城墙的重任就要落在诸位身上了。”
  天下承平已久,数代人都未曾经历过战火,突然听到刺史大人要他们上城墙防守匪兵,人群一阵骚动,刀箭无眼,出现意外怎么办?
  “诸位乡亲不用害怕,本府是个文弱书生,而且年近花甲,值此危难之际,本府会与诸位一起到城墙上抗击匪兵,匪兵一日不退,本府一日不下城墙,县衙的所有官员和差役也都会到城墙上和大伙一起抗击匪兵。”
  衙门的官老爷们和自己一起上城墙,人群顿时安定了许多,艾刺史继续道:“两丁之户派一人上城墙,家中独子可免,若有伤亡朝庭自会优加抚恤……”
  杨思齐悄然后退,离开了县衙。回到客栈,招呼任强离开,林华县的城墙虽高却难不住两人,借助绳索两人出了西门。让任强去联络其他人明早在城下待命,杨思齐自己顺着官道朝兴凌县的方向行去,他要夜会钟山寨的好汉,指引他们攻城。
  离兴凌县三十里处,一条长长的火龙在官道上缓缓挪动。龙卫供奉宁清明站在官道左近的小山顶上,打量着这只三里多长的队伍,据他估算这伙匪兵将近两千人,是信中提到的六七百人的三倍。
  钟山寨的队伍后面二十里处,有一只百余人组成的小火龙也在向着林华县行进,领队的正是江安义。
  在兴凌县凑和地吃了点东西,江安义决定紧跟在钟山寨的匪兵后面前往林华县。码头帮有三百多人,江安义让铁头陀挑选出一百五十人,万幸前往码头帮的时候江安义骑着木炭,要不然在乱局中丢了木炭江安义会后悔不迭。
  周主簿鼓了几次劲想跟江安义说随同前往,想到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尸体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送江安义等人出城门,江安义笑道:“周大人是文人,砍砍杀杀的不适合,你只要能安抚好百姓,江某自然会向天子奏明你的功劳。”
  周臻大喜,一躬到地,等江安义等人行出老远,还恭敬地弯着腰。
  ………………………………


第六百三十章 林中夜战
  官道两旁坐满了疲惫的百姓,惊恐地看着这只打着火把的队伍。有些人向远处逃去,有些人逃不动,就坐在地上麻木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是铁柱吗?”道旁传来一声惊呼。
  顺着声音看去,是名白发老者,铁头陀(铁柱)认出是南门卖早点的王老汉,自己没少在他那里吃东西。
  江安义跳下马,跟着铁头陀一起走过去。码头帮在兴凌县的名声不错,不少人聚过来跟铁头陀打招呼,向他询问兴凌县的情况。
  得了江安义的示意,铁头陀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兴凌县已经没有了贼人,周主簿带人灭了火,大伙不要再走了,回家吧。”
  压抑的欢呼声响起,夹杂着哭泣声,江安义让铁头陀带人燃起篝火,收拢逃难的百姓。从王老汉等人的嘴中得知钟山寨的贼人带着千余精壮汉子,抛下百姓加快速度走了,江安义判断出这伙贼人会将攻打林华县的时间提早,也不知林华县收没收到自己送去的消息。
  江安义决定及早追上去,铁头陀等人没有马匹,又是夜晚行动不便,再说百余人面对数千贼人就是送死,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行动自如,没有牵挂。
  交待铁头陀等人沿路收拢逃难的百姓,带着他们回兴凌县,江安义决定独自上路追赶贼人。夜晚安静,马蹄声容易被查觉,江安义把木炭交给铁头陀保管,步行前进,以他的脚力半个时辰就走出二十多里,已经能看见前面火把的亮光。
  假做从林中拉尿后归队,没有人多看江安义一眼。这只乌合之众人员混杂,有钟山寨的贼人,有余驼子的手下,有路上收编的流民,最多的便是被裹胁的兴凌县百姓。一夜未休息,这只队伍疲惫不堪,江安义看到道旁有人躺在草地上、靠在大树旁酣然入梦,有的人走着走着一头撞到道旁的树上才清醒过来,有的人有意无意地从队伍中消失了……
  江安义加快脚步往前赶,他要找到饶强锋、叶彦光、郭德这些匪首的所在,如果能顺手将他们除去的话,一场大祸可免。
  两刻钟后江安义看到了车队和马匹,路上的贼人精悍了许多,身上带着兵刃,应该是钟山寨的喽??g懊胬镄泶σ?伎杉?砥ィ?堆骞狻4那糠娴热擞Ω没崞锫恚??惨逅闼闶奔溆Ω玫搅艘?保?朊敲胖挥幸桓龆嗍背剑?饫锢肓只?夭还蠢锏木呵耄?蠢丛羧耸亲急冈诔敲趴?攀鄙苯?侨ァ?/p>;
  前面传来喧闹声,队伍停下,时间不长命令传来,让大家就地休息。江安义进了道旁的树林,悄无声息地向前潜去,不一会,就看到前面升起了一堆篝火,一群人坐在火边说话。
  饶强锋、叶彦光、郭德、杨国华,江安义目光一缩,他看见个老熟人-杨思齐。所有的意外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行刺袁德成、挑动灾民、赈灾粮被焚都是杨思齐所为,江安义还不知道大堤决口也是杨思齐的手笔。
  杨思齐从林华县出来,顺着官道与钟山寨的队伍相遇,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与饶强锋等人相见。得知元天教派人前来,叶彦光等人大喜,他们这只刚加入造反大军的队伍如果能得到老前辈的指点,无疑能多出几分胜算来。
  确认来人的身份成了难题,无论是饶强锋还是叶彦光都没有听过杨思齐的名声,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是元天教的人。围坐在火堆旁,郭德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饶强锋等人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