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屯田衙门的差使变得顺手了许多。
  屯粮太多,粮仓告急。屯田令宁清政急得睡不着觉,屯田丰收身为屯田令有功,但如果耽误了屯粮入库致使屯粮有失,那恐怕就要被观风御史弹劾了。来自泽昌书院的金书判出了个主意,“宁大人,屯粮主要是供军需,大人不妨与边关商议,直接运送粮食过去,省得到时从粮库调粮,耽误时日又浪费人工。”
  宁清政闻言大喜,立刻送出公文与三个边关的镇将商议,很快有了回复,每个边关可以收纳屯粮二万石,也就六万石,可以空出十五个粮窖,今年的屯粮可以全部入库了。
  送粮就近,合城县距井门关三十七里,运送屯粮至井门关的差使就落在了冯定忠肩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升任屯军长后的冯定忠神采飞扬,妻儿老小都接到了身边,小儿子进了私塾,日子越过越美,巴清镇越扩越大,手下的弟兄对他敬佩有加,冯定忠一天到晚笑得合不拢嘴,肚子明显比以前大了一圈。
  七月七日,太阳还没有露面,百余车粮队便排成长队向井门关出发,三十七里路不短,要赶到井门关吃午饭。井门关到合城县的道路扩宽了一倍,可以并行四辆马车,即使这样,道路还是时不时发生拥堵,往来的客商太多,只要哪里发生点事,便能堵上半天。前面有匹马崴了腿,拉的香料洒了出来,贩货的胡商正在清扫,把道路堵住,来往的车队只能单排通过,功夫不大便排成了长队。
  冯定忠有些着急,这批粮食是送往井门关的最后一批,他和井门关的副镇张道宗是好友,前天送粮时说好,送完粮两人好好地喝上一杯。屯军送粮可以强行通行,不过冯定忠不打算扰民,用江大人的话来说,化州的好局面要军民共同维护,合城县一天一个变化,靠的就是往来的商贩,和气生财嘛。带着十几名汉子上前帮忙,很赢得了几声过往的客商的喝采,现场很快收拾好,在众人的礼让下,运粮队畅通无阻,到达井门关下时居然还提前了一刻钟。
  冯平仲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商队从城门处进出,一切如旧。冯平仲是西域联军破关后新任的镇将,四年时间井门关重新修缮了一番,加高、加厚了城墙,安西都护府新增了二百匹战马,增加了五架绞车弩和不少连弩,将士们的饷银也增长了近倍,这些都和江刺史不无关系。
  从西面戈壁刮来的狂风毫无遮拦地直卷向城头,风中带着细小的砂粒打在脸上发麻,冯平仲眯起眼睛,掩饰住眼中的寒意。虽然江刺史给井门关带来了好的改变,但冯平仲不喜欢他,这种不喜欢来自劳军那次江刺史带着亲卫出关救援商贩,以少敌众还胜得漂亮,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难堪,让他感觉自己在将士们眼中成了“胆小鬼”。
  冯平仲想大声告诉每一个人,自己从军十余年,参加的大小战役超过二十次,亲手斩杀的西域人超过十个,这井门关镇将的职位是凭借战功实打实地得来,左颊上那道长长的伤疤就是与戎弥人争斗时留下的。要不是朝庭有不可轻启边衅的旨意,自己怎么会约束将士不出关呢?难道遵守朝庭旨意也让人看轻?
  关内道路上出现长长的车队,那是屯田所送来的军粮,自打朝庭在化州设立屯田,军粮供给就再不是问题,屯田衙门的粮窖挖到二百多口,依旧不够储藏今年的新粮,这么多的粮食足够支撑安西大营的军粮。
  虽然自己不喜欢江刺史,但江刺史给化州带来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冯平仲的手重重地拍在垛口上,暗下决心,等安西都护府移镇化州之后,自己去找大都督杨祥亮,这守关的肥差还是让给别人吧,还是回到军营里带兵简单些。
  关城下一队兵马驰出前去迎接粮队,冯平仲看清最前面的是副镇张道宗,嘴角露出笑意,送粮的该是安西屯田所的冯定忠了,他和张道宗是酒友,难怪张道宗早些时候说要亲去迎候。
  冯平仲知道冯定忠的名字,当年在安西都护府这位同姓的本家是朱大帅的亲信,风光过一段时间,后来受伤去了辎重营任尉官,自己领取?重时还同他打过交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杨大帅任大都督后,这个油水足的位置自然要换人,冯定忠被排挤来化州屯田,没想到因祸得福得了江刺史的赏识,在屯田所混得风声水起,去年还升任了屯田军长。
  说实话,同为袍泽,他对冯定忠的遭遇也心感不平,毕竟冯定忠为国流过血不应受到这样的待遇。不过冯定忠是朱大帅的人,他是杨大帅的人,彼此间相互敬重却各为其主,见面也无话可说,接待冯定忠的就让张道宗出面,自己懒得去惹嫌。转身望着空荡荡戈壁滩,冯平仲心中生出自嘲,说不定哪天自己受了伤,就是下一个冯定忠,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好运像冯定忠那样遇上江安义。
  杨思齐和赵良铁坐在道旁的茶棚里喝水,两人装扮成护卫的模样。井门关是进出西域的三大关卡之一,作为出塞的补给点,这里有许多雇佣护卫、搬运货物、临时短工的活,元天教二百多人分散在关下,丝毫也不显眼。
  约定进攻的时间是午正,看看日头应该还有一会,杨思齐气定神贤地喝着茶,赵良铁却有些不安,不断地向四周张望,找寻他带来的人。
  “怎么,怕了?”杨思齐淡淡地道。
  赵良铁摇摇头道:“不怕。就是想到自己是郑人,替戎弥人打开关门,身边这些郑人免不了遭殃,我不知道对与错?”
  杨思齐沉默片刻,道:“你我是郑人,可是亲人同样死在郑人手中,想想你死去的哥哥,要报仇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赵良铁不再做声,安静地开始喝茶。
  瓮城内,粮车停放在一边,屯丁从马车上卸下粮食,送往山体挖出的粮仓中,路过的兵丁纷纷过来帮忙,屯丁屯丁,当年跟自己一样是兵丁,算起来都是袍泽。
  冯定忠站在阴凉处,看着年轻小伙光着膀子轻松地将二百斤的粮包扛起,豆大的汗珠在泛着油光的皮肤上滚动,抚着鼓起来的肚子感叹道:“老了,当年我老冯也是健壮身材,二百斤的粮包一手夹一个,如今……”
  “如今剩下了酒囊饭袋”,张道宗毫不客气地嘲讽道,“走,别在这杵着了,前天说请你喝一顿,我老张特意交待了饭馆的老板,留着好酒好菜呢。”
  “这还没卸完车呢。”冯定忠有些犹豫地道。
  张道宗笑道:“还会少算了你的数目,走吧,你的那些手下有人招呼,今天我老张专门对付你,够朋友吧。”两人说说笑笑地离开瓮城,朝关下的集市走去。茶棚内,杨思齐和赵良铁站起身,时候差不多了,两人跟着路过的一支商队,朝关卡走去。身后,陆陆续续地钻出百余条汉子,默不作声地朝城门行去。
  一道狼烟出现在西北方向,紧接着沿着泰阿山脉传递过来,无数道狼烟像绳索般缠上天空,露出不祥的黑色。敌袭,号角声凄利地响起,西域人又来入侵了。关内关外一片忙乱,兵丁们忙着驱赶开堵在城门处的商队要关闭城门,而那些刚出城的商队拼命地往关门处挤,谁都知道留在城门外就是一个死字。
  城墙之上,冯平仲眯着眼睛远眺着狼烟起处,黄沙滚滚,离井门关还有十余里的距离,西域人的入侵越来越频繁了,估计是怕安西大营移镇后没有了机会。来的好,冯平仲握紧腰间的钢刀,就用这些西域人的血来洗刷我胆小的耻辱吧。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城门争夺
  狼烟起,井门关告急。
  张道宗听到号角声停住脚,回望但见狼烟如柱,直冲云宵。张道宗苦笑道:“老哥看来这顿饭是吃不成了,改天我上合城县请你去。西域人又来了,你快些走吧。”
  冯定忠笑道:“到了合城县还用你请,你老小子就抠吧。走,一起瞧瞧去,看看能否帮上忙,别看老哥我胖了点,还抡得动刀,砍几个胡人像劈柴似的。”
  两人快步向城门处跑去,身后十余丈处杨思齐等人也急步向关门走去,更远处有井门关休假的将士看到狼烟,拼命地从四面八方赶来。
  城门处乱成一团,几只商队堵在城门前,马嘶货翻狼籍一地,城门根本无法关闭。守门的董校尉发觉不对,已经能隐约听到奔腾的马蹄声了,曾经有过西域军化妆成胡商故意阻挡城门关闭,这伙人该不是西域军的奸细吧。
  董校尉向身旁的士兵示意,挥舞着手中钢刀吼道:“立刻让开道路,否则格杀勿论。”
  那伙胡商见兵丁逼近,从货物袋中抽出藏刀来,嚎叫着扑上前,不准郑军关闭城门。果然是奸细,董校尉心中一紧,下令道:“长枪推近,调二十名弓箭手来。”
  城门洞宽约二丈,士兵五个一组,五把长枪并排向前刺去。那些奸细是戎弥军中的好手,手中的拿的弯刀也是百练好刀,刀锋在枪杆上一扫,立时削断三杆枪身。郑军也是身经百战,并不慌乱,断枪依旧前指,断口处锋利如刃,对面的胡人一时大意,被断枪狠狠地扎进体内,被挑在空中手舞足蹈地挣扎着。后面的胡兵嚎叫着扑上前,与郑军缠斗在一起,刀光枪影,血光四溅,城门一时间是关不上了。
  张道宗顾不上冯定忠,沿着马道飞跑上城墙,城墙上士兵正将绞车弩推出上弦,弓箭手进入箭塔,冯平仲站在城头,死死地盯着前方。远处尘土飞扬,一条长长的黑线向着井门关而来。
  “冯将军,城门还未关闭,快放千斤闸。”张道宗喘息地道。
  千斤闸,设在城门后丈五处,闸门高约二丈三尺,宽约二丈,五寸厚,重达四千斤。百年以上的乌木为心,外面包裹数层铁皮,密密麻麻的铁钉加固。收放要通过两具设在箭楼中的绞盘柱,四兵军士推动绞盘柱拉动绞绳升降闸门,闸门在城门两侧和地面上有五寸厚的石槽中平稳升降。
  冯平仲当即传令:“放下千斤闸。”箭楼中时刻有军士等候在千斤闸旁,闻令取下支撑石,四人一组推动绞盘柱,闸门缓缓地往下落去。
  城门处的兵丁发现千斤闸往下落,本能地往闸门跑去,如果被千斤闸封在外面,西域人一来肯定没命。那些胡兵跟追进去,闸门放下,被封在瓮城内。前有郑兵,后退无路,这伙胡兵只有搏命。
  董校尉看着眼前三十多个胡人,冷笑道:“兄弟们,这才真叫瓮中捉鳖,弄死这些狗东西。”
  蓦然,身后响起喊杀声,杨思齐带着元天教的人来了。赵良铁看到郑兵,想起被害死的两个哥哥,“嗷”的一声,挥动铁棒不容分说就向身边的郑军砸去。
  杨思齐进入瓮城后首先往城门处看去,正好看到千斤闸落下,不禁心中一沉。元天教和戎弥人约定,只要戎弥军到达井门关时城门未闭,就按约定把垣猗县交给元天教。垣猗县虽然是个荒凉之地,但杨思齐知道刘叔对这块荒地有多看重,数十年来元天教不断受到朝庭追杀,当年的老辈已经凋零殆尽,就连丹元子老叔都动了归隐之意,元天教已是风中残烛。
  长刀随手一挥,将一个郑兵砍倒在地,杨思齐眼神坚毅起来,前路艰难,更当无所畏惧,先辈虽老,正是吾等效命之时。步履坚定地向前,手中长刀随手斩出,如同摧枯拉朽般地杀向被围的胡兵。
  董校尉见来人凶猛,高声喝道:“用枪阵围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