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臣-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稍等)
徐百福出生在海岛,本名杨思齐,名字还是刘子维所取,除了见贤思齐的含义外,还有思念大齐的意思。
丰乐十三年,元天教劫取赈灾粮食,于青山水寨举事对抗朝庭,作为元天教的后起之秀,杨思齐保护着丹元子去了戎弥国,后来青山寨被朝庭攻破,刘子维带着残部退到了戎弥国。戎弥国王虎敢待元天教人有如宾朋,刘子维知道虎敢厚待自己这些落难之人是为了东进,不过郑国朝庭同样是元天教的仇敌,为报国恨家仇,也就顾不上引狼入室了。
一批潜伏的元天教人因绞车弩军械案被龙卫抓获,元天教留在西北一带的情报网被撕得七零八落。刘子维为重新组织起情报网,决定派遣一批人潜入化州,杨思齐临危受命,负责组织领导这些人,联络残余的势力,等待时机。
因为战乱,不少人死于刀兵之下,兼之西域联军从大郑掳走了近十万人口,化州民生凋零,被攻破的县城十室九空,为恢复生计,官府极力收拢流民,有个徐百福的人年纪与杨思齐相仿,于是杨思齐便冒名成徐百福回到了合城县。编造了落难的经过,徐百福(杨思齐)很容易就在合城县立足,官府招用衙役,稍显身手,徐百福入了选。
今年三月,杨思齐与化身胡商的戎弥细作接上头,接到刘子维传来的密信,让他设法混入屯田衙门,了解郑国屯田情况。借机与林清接触,很快入了林屯田令的眼,杨思齐很快如愿成为屯田衙门的都头。
五月,刘子维传来戎弥国将在八月会盟,联合西域二十八国组成大联军再次东进的消息,刘子维让他设法破坏军屯,毁坏屯粮,为西域联军东侵做好准备。信中刘子维兴奋地提到,此次西域联军攻占化州将不再撤离,而是永久占据,戎弥国国主答应划出十县之地给元天教作为属地,元天教中兴之机就在眼前。
林清的贪婪给了他机会,杨思齐暗中借机激起屯军与官府、屯军与百姓、屯军与屯军之间的矛盾,衙门开始收粮,他便打算趁机更换新粮,用霉变的坏粮破坏屯粮。一旦大战开始,郑军用粮时发现大量的粮食霉烂不可食用,自然不战而溃,他因此立下大功。
可是,计策刚刚实施就引来龙卫的注意,这让杨思齐十分懊恼。在海岛出生的杨思齐,一向心怀大志,除了要重振师门声威,杨思齐还想着和祖师爷陶利宇一样,官居太保,裂土封王。将相本无种,唯心狠刀快尔?
杨思齐的眼中闪着狠戾的光芒,他其实在郑境行走了二十二年。十八岁时杨思齐就在师傅的带领下在魏州的一处海边上岸,那是他第一次踏上父辈生活的土地,比起海岛大陆不知广阔繁华了多少倍,那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看得他眼热不已,那个时候他就下定决心将来要离开海岛,重返大陆。
海岛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加,有限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所以他们这些有武功在身的元天教人,要不时地暗中返回大陆,购买吃用之物,化装成与南国做生意的海客,将东西运回海岛。
买东西要银子,光靠抢掠土人、打劫商船,顺带做些生意所得不足以支撑,师门长辈便带着他们回大陆做些杀人越货的生意、暗杀买命的买卖,在一次次的搏杀中,杨思齐的武功进益很快,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其师把海天阁镇派心法海潮诀的后半部传授自己,临终前把海天阁阁主的位置传给了他,嘱他重振门派。
杨思齐的进益很快,三十四岁便踏入炼气化神之境,海岛上的前辈都说他是练武的奇才。艺高人胆大,杨思齐远比先辈们要果敢,他带着门人化装成倭人,洗劫了魏州、丽州沿海的七个县城,抢夺县城税库的铜钱银两十万余两。
郑国龙卫数次围剿反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吃了亏,最后龙卫请风清山庄的高手帮忙。风清山庄风头正劲,名列江湖十大门派,却是在海天阁在大陆消亡后才跻身其中,杨思齐对风清山庄充满了怨念,找准机会同带队的少庄主胥建勇较量了一番。
。。。。。。。。。。。。。。。。。。。。。。。。。。。。。。。。。。。。。。。。。。
………………………………
第四百八十三章 闹剧闲看 一
丰乐十五年六月二十八,冲(壬寅)虎,煞北,诸事皆宜,是个黄道吉日。老天给面子,阳光灿烂,白云装点蓝天,彩旗飘舞大地,锣鼓声闹着欢悦,屯田衙门前热闹非常。
屯田衙门设在合城县东北角,这里原本就是县城的粮库,西域兵入侵时抢走了粮食,一把火把粮仓和房屋焚毁。范师本任合城县令后,重建了粮仓,后来江安义决定把屯田衙门安在合城县,范师本便划出大片的土地,兴建了官衙。
巳时初,一队人马沿着官道缓缓而来,锣鼓声敲打得越发卖力,唢呐奏响迎宾曲,待队伍走近,林清带着屯田衙门的大小官吏,有屯田六个县的县令和屯团长以上的将官齐齐躬身道:“恭迎江刺史、刘郎中。”
江安义没有骑马,从轿中出来时正好看到刘杰兴向自己望来,江安义微笑示意,有意落后刘郎中半步。虽然屯田郎中只是从五品上的官阶,比江安义正五品上的官阶低,但刘杰兴代表着朝庭,名义上江安义还是陪同刘郎中来视察,所以江安义不想抢他的风头,表示出一切以他为首的态度。
刘杰兴对江刺史的表态很受用,颔首谢过,挺直腰杆道:“辛苦各位,大家不必多礼。”
徐百福在人群后面随着行礼,直起腰时他的目光没有落在刘郎中和江刺史身上,而是看向两人身后十多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子。这些人在马上虎视狼顾,神情倨傲,如此神态就差在额头上贴上龙卫二字了。
大堂主座让给了刘杰兴,江安义在侧旁坐着,他下首坐着秦子炎和华思源,合城、易定、景源三个县的县令,另一旁以林清为首,四大屯田军长依次而坐,晃仁、临沙、雁途的县令坐在他们之下。
林清仪态从容,不紧不慢地向刘杰兴禀报屯田的情况,“……屯田共计得麦七十八万石、稻谷十二万石、黄豆八万石。按约定屯田衙门与屯田官兵五五分成,现粮仓已经收进麦粒八万石,稻谷二万石,黄豆一万两千……”
刘杰兴满面笑容,屯田收获之在出乎意料,原本以为有一半的收成就算不错了,等回去后奏报天子,屯田司必然受到天子嘉奖,说不定自己也能因功晋升。
等林清禀报完毕,刘杰兴笑道:“屯田取得如此大的成效,除了江刺史运筹帷幄外,离不开屯田官兵全力支持,林大人也功不可没,本官回去后定当向天子为诸位请功。”同在京城为官,刘杰兴与林清是素识,这等顺水人情自然随口说出。
江安义插话道:“林大人,上次你到府衙说屯田衙门与屯田官兵有些纠葛,趁大伙都在不妨说说,有什么事也好当面解决。”
林清心中暗恨,江刺史这是摆明让自己下不来台,背后告状不打紧,这当面揭人短岂不是将人往死里得罪。林清口吱唔着,目光斜向身旁的四位屯军长,安北屯军长伍大刚、安西屯军长计刚冰,安东屯军长郑文凯,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只有安南屯兵带队的是副屯团长付祥意,林清心中暗叹,与其得罪其他人,不如欺负官小的,平日里付祥意还算本份,如果他识趣帮自己应付过关,事后自己再想法感谢。
哪知还没等他开口,郑文凯冷笑道:“林大人肯定是到府衙告我老郑的黑状去了。江大人,你不问我今天也要说道说道,任什么安西都护府分的田都是上等的好田,离水源又近,而分给我安东都护府的田地又贫又瘠,连他妈草都长不了几根,姓林的分明是欺负人。我手下气愤不过找他说理,他就说我带兵围困屯田衙门,其实我是来劝架的,你说这姓林的是不是不识好赖人。”
说到激动处,郑文凯站起身,把袖子撸了撸,冲着林清直鼓劲,计刚冰笑嬉嬉地看热闹,伍大刚还接了一句,“老郑,是爷们,咱们当兵吃粮流血流汗的凭什么受人欺负,我安北屯兵也他妈是后娘生的,老计,你命好,你是大老婆生的。”
计刚冰收敛起笑容,唾了一口骂道:“伍大刚,你想找不自在吗?要不咱们各拉了队伍练练?”
“练练就练练,要是我赢了你巴清镇的那块地就让给我,怎么样?”
江安义看到屯军长们互相斗口,不动声色地喝起茶来。他此来是准备挤胧头的,长痛不如短痛,搂草打兔子,索性一次性把这些乌七八糟的事统统处理完。
刘杰兴坐在正座面色铁青,这些兵痞子毫不顾忌体现,在大堂之上污言秽语,看样子还准备动手动脚。瞅了江安义一眼,刘杰兴心道,难怪江安义不肯坐主位,这里等着看我的笑话,都说江安义是二愣子,今天让二愣子给算计了。
“诸位将军”,刘杰兴开口劝道:“有话好说,何必动手动脚,有辱斯文。”
“屁个斯文,军中汉子最烦假斯文,有什么道理用拳腿来讲。”伍大刚毫不客气地应道,气得刘杰兴铁青的脸色又胀得通红。林清满是委屈地看了一眼刘杰兴,意思是您总算能体会我的苦楚了吧。
大堂上闹得不可开交,江安义眼光扫了一眼景源县令赵则和,赵则和微微点头示意。
衙门外鼓声募然响了起来,众人都是一愣,刘杰兴问道:“哪里击鼓?”
有个衙役飞奔进来道:“衙门外有人击鼓鸣冤。”
林清喝道:“胡闹,今日江刺史和刘郎中来此视察屯田,有什么事情等错过今日再说,把告状之人赶走。”
“且慢”,江安义悠悠地道:“若是所告之状有关屯田,索性带上堂来一并处理。”
众人一惊,面面相覤,谁也不傻,江刺史如此安排,指不定是要对付谁。伍大刚等人以目示意,重新回座坐好,恍若无事。宁清政站在林清的背后,看到他的后心湿透,浅绿色的官服被汗水染成黑乎乎一片。嘴角翘起一丝淡笑,宁清政知道好戏才刚刚开场。
徐百福带着几名百姓走上堂来,大堂之上坐满了人,两旁衙役不可能排班,只得挤在堂下听候传唤。徐百福作了个罗圈揖,示意那几名百姓在堂前跪好,目光在江安义、刘杰兴和林清的身上一转,不知道该请谁审案。
江安义笑道:“刘大人与此事无干系,问起案来没有偏颇,不如就由刘大人来审。”
刘杰兴未任过地方官,没有升堂审过案,平日里也曾想像过自己审案时的英明神武,听江安义让他审理,当即一敲惊堂木,兴致盎然地发问道:“下跪何人?有何冤枉,向本官从实道来。”
不少人嘴角露出笑意,这位刘大人想是戏文看多了,问起案来全无章法。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告状的内容,这几人是景源县的百姓,状告景源屯军抢占有主良田,欺辱良家妇女,抢夺财物等等。
景源屯田是安东屯兵的驻地,郑文凯站起身怒骂道:“大胆刁民,胡说八道,敢诋毁官兵,不怕死吗?”
那几个百姓吓得低头不敢做声,郑文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