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臣-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道量醒悟过来,笑道:“卑职明白了,一定以不动应变,没有江刺史的印鉴,绝不许一粒粮食出仓。”
张文津举杯与冯道量碰了一下,两人相视而笑。
…………
空旷的原野上空狂风肆虐着,暴风雪越来越猛烈,放眼四望,白蒙蒙一片,以江安义的眼力,也只能看到十丈外的景色,此刻天地间只有一种颜色,江安义一行迷失了方向。
马不能骑了,五个人牵着马在齐腿深的雪中艰难地跋涉着,回头看了看四个冻得直哆嗦的亲卫,江安义心中满是懊悔,自己真不该逞强,天地之威非人力所能抗。天渐渐地暗下来,如果还找不到避风的地方,四个亲卫怕挨不过今晚,马匹也会冻死。
听力在风雪中已经失去了作用,江安义运起目光竭力向四周张望,左前方隐隐有起的黑影,像是山脉的样子。众人吃力地朝着山的方向走去,希望能找到避风的山坳。
走出半里路,江安义欣喜地看到山脚下居然有几顶毡房,毡房前有简易的围栏,应该是放牧人住的地方。听到马嘶声,帐蓬的帘子掀开,一个孜族汉子警惕地看着他们,用孜语问着江安义等人的来意。亲卫中有人会孜语,解释说自己是镖师,风雪中迷路,前来救助。
那汉子露出笑容,掀起帘子让客。毡房正中升着炉火,煮着酥茶,温暖如家的感觉。阿恰烧水煮茶;把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江安义示意会孜语的亲卫打听这里是哪。打听出的结果让江安义眉头紧皱,原来出了景源县不久他们就偏离了方向,向北斜行出了三十里,这里属于雁途县的县域,离会野府更远了。
第二天风雪没有停歇的意思,江安义等人帮着阿卡一家清扫积雪,阿卡杀掉了几只瘦弱的羊,这样的天气它们无法挺过来。看着阿卡脸上的愁容,江安义突然惊觉,他从未为放牧为生的化州人考虑过。
大郑是以农耕为主,江安义思考问题的方式难免出现偏颇,他巡视属县去的是县城,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放牧的百姓,这场雪灾给放牧人带来的伤害更为严重,该如何救助像阿卡这样的放牧人,江安义望着满天大雪,陷入沉思。
大雪又下了三天,羊已经杀了七只,还有些小羊羔被冻死了,阿卡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里难掩愁容。第四天风雪小了些,江安义的视线能望到几十丈外,灾情如火,江安义不想再等了。
地上的积雪已经有齐胸高了,马匹根本无法在雪中行进。江安义将四名亲卫和马匹留下,自己孤身上路,凭借着内家真气提息滑行,终于在精疲力尽之时看到了远处道路上的车马。
向路人打听,此地是孟头县,在会野府的西南一百五十里处,这里也下了雪,不过积雪仅有尺许,算是出了雪灾区。回望来处,依旧白蒙蒙一片,江安义搭了辆进城的马车,颠簸着来到县衙。
表明身份,孟头县令高海吃了一惊,江刺史怎么会满身疲惫地出现在这里?赶紧让人准备热水,沐浴后吃了顿热饭,江安义恢复了精神,向高县令打听雪灾的情况。
高海从往来的客商嘴中零星地得知,大雪已经下了五天,靠近边陲的十几个县都遭了雪灾,具体的情况要等道路畅通后才能得知。随身带着刺史的印章,在孟头县,江安义下发了公文,令雪灾附近各县征发差役疏通道路,道路畅通后往灾区运送粮食和草料,准备牧场做好受灾牧民的迁涉准备。
公文让孟头县往旁边的县城转发,江安义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借了匹马,在傍晚时分终于回到了会野府。会野府已经得到了边陲诸县遭受雪灾的消息,按照惯例需要受灾各县将受灾的统计情况上报到州府,再由州府根据受灾的轻重安排赈灾,情况特别严重还需向天子禀报,请求朝庭拨款拨粮。
张别驾又病了,据说病得很重,大夫称不能见客需卧床休息,刺史不在府衙,三大巨头仅剩下最小的华司马。华思诚急得团团转,除了派出府兵前往打探消息,其他的事没有刺史的大印一律动不了。
“老史,江大人究竟在哪儿?这灾情严重,没有刺史的大印什么事也做不了,万一吏部追究起来,江大人可吃罪不起。”
已经散了衙,华思诚和史清鉴都聚在江安义的后宅,与江安勇夫妇一起商讨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史清鉴沉稳些,道:“华大人急也没用,七天前的消息江大人还在临沙县,估计是被困在那里了。江大人就在灾区,他会组织救灾的,我等先准备好赈灾物资,只等消息一到立即动手。”
华司源苦笑道:“准备好物资?那冯道量咬得死死的,没有盖着大印的公文绝不能动府仓,我看他就是得了张文津的指示,故意想将事情拖大,到时耽误了赈灾,罪责还不要落到大人头上。”
江安勇急道:“要不我和石头骑马去临沙几个县找找。”
思雨打断他的话道:“你就别添乱了,你能骑马找到大伯,大伯还不就自己回来了。”
众人正无计可施时,大堂前的鼓声响起。州县门前都立有登闻鼓,这鼓可不能乱敲,大郑律:百姓有冤可击鼓鸣曲;民变、围城、大难可击鼓;百姓向朝庭建言献策可击鼓以闻。重启铜匦之后,建言献策就不可以再敲登闻鼓了。郑律规定,鼓响一柱香后,主官必须到堂,如果延误罪责不轻。
此刻天色已暗,府衙大门已经关闭,听到鼓声,府内值衙的官员赶紧命人打开大门,衙役举着灯笼往肺石上照,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敲登闻鼓,如果是乱敲,四十大板可不是玩笑。
“大人,是江大人”,持灯笼的衙役惊叫道,江安义搁好鼓槌,迈步向大门走来,衙役和官吏们纷纷行礼,今夜值守是颜易,看到江安义,长出口气道:“大人,你总算回来了,您再要不回来府衙就要乱套了。”
边走江安义边与颜易打听府衙的情况,听到张别驾又病了,冯参军借没有大印无法调集物资为由阻碍赈灾安排,江安义目光一凛,灾情如火,百姓性命堪忧,这些人却仍在勾心斗角,实属可恨。
大堂上已经燃起灯火,华思诚和史清鉴正站在大堂前观望,远远看见江安义的身影,华思诚一拍巴掌,几步迈下台阶迎过来,高声道:“江大人,江大人,你总算来了,这都快火烧眉毛了,你不来赈灾物资调动不了啊。”
江安义冲华思诚拱手道:“难为华兄了,我正从灾区来,西北一带十余县雪厚五尺,大灾已成,要赶紧赈灾,所以我才击响登闻鼓,召集官吏,连夜商量赈灾事宜。”
史清鉴上前道:“主公来的及时,再晚个三五天便真要误事了。”
江安义来到公堂后落座,吩咐道:“燃香计时。”
入夜时分,鼓声响亮,传遍全城。别驾府,病了的张文津正与冯参军相对而坐,把酒听歌,正听一名歌伎弹唱曲子。
听到鼓声,冯道量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到门外,细听了片刻,进屋道:“大人,是登闻鼓响,怕是有大事发生,咱们快点前往府衙。”
张文津拈着胡须沉吟道:“这个时候不可能是鸣冤,那就是有变了,莫不是灾民闹事,你不是说会野府没有看到灾民吗?围城的话应该有消息报来,剩下就是大难了,西北遭受雪灾,估计是受灾的哪个县有人来报信了。别管他,江安义不在,老夫病了,让华思诚去头痛去。道量,安心陪老夫再喝几杯。”
冯道量有些忐忑,僵笑道:“大人,听到闻登鼓一柱香内不到可要受罚,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大意,卑职还是先去看个究竟,再来向大人禀报。”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
(生日快乐,祖国)
天下着细雪,分外阴寒,冯道量一路小跑着来到府衙,匆匆往大堂赶去。
路上遇到相熟的小吏,冯道量问道:“老何,什么大事敲登闻鼓啊?”
“冯参军,你快点去吧,江刺史回来了。”老何急匆匆地道。
冯道量心中一沉,江刺史回来了,别看他在背后动些小手脚,真要面对江刺史,心中还是胆寒,这不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争斗。
大堂上灯火通明,冯道量一眼就看到摆在大堂正中的香炉,一只香烟正袅袅燃着,只剩下小半只了。冯道量暗自庆幸,亏得自己小心,要不然今夜就要吃罪不起。
大堂上录事参军温琦、司户参军颜易、司法参军程玉宁都已经来了,冯道量连忙冲公案后的江安义拱手施礼,悄无声息地站在程玉宁的身侧。
大堂上很静,冯道量悄悄地打量四周,公案后江安义正在翻看这些时日积压的公文,不时地提笔批示,他身后站着个年轻小伙,按剑而立,英姿勃发,是江刺史的徒弟何希桂,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公案后面的暗处坐着史老头,这老家伙是他的幕僚,和他儿子史明玉都不是好东西。左侧的椅子坐着华司马,佐、史、参军事、典狱、边市市丞、仓督、经学博士等人一个不落地站在两侧,看样子大伙都到齐了,只差告病的张别驾了。
“大人,时辰已到”,守候香尽的小吏恭声禀道。
江安义搁下笔,问道:“有谁没来?”
小吏应道:“别驾张大人病了,没来。”
“病了?本官自打来化州后,张别驾就三天两头地病,莫不是他与本官犯冲?”江安义冷笑道,谁都听得出话语中带着浓烈的不满。
冯道量硬着头皮出头解释道:“张大人真病了,卑职刚从别驾府探病过来,张大人躺在病床上听到鼓响,想支撑着过来,实是无力,还命我事后将情况向他禀报。”
浓浓的酒气从冯道量身上飘来,江安义冷笑道:“冯大人没少喝吧,张大人还真是好客,躺在病床上还招待冯大人。”
冯道量哑口无言,没想到浑身的酒气出卖了自己。
江安义心头闪过阴霾,张文津屡次与自己作对,上次纠集部分士族直接向天子弹劾自己已经将矛盾公开化,自己前去西北视察军屯事宜,恰逢雪灾被困,府衙原本以张文津为主要积极应对赈灾事宜,可是听颜易的言语,张文津分明是有意怠慢公务,想让自己背上赈灾不力的过错。
刚才翻看公文,江安义看到了中书院发来罚俸三年的处罚决定,这让他心情郁闷,出关杀敌居然还落个不是,上次张文津弹劾自己的事朝庭没做结论,莫非天子对自己有了成见。处江湖之远则忧馋畏讥,不由得江安义多想,京中田守楼的消息不知是否送到,此次的处罚背后有什么隐情?
目光从堂下众人的脸上扫过,烛光明灭不定,映照得众人的脸色阴晴不一。自己任刺史不久,及不上张文津经营多年,这些人中多数跟自己并非一心,赈灾是大事,事关百姓死活,容不得半点闪失,唯有凝众人之力方才能与天相斗,此事绝不能让张文津一伙在旁边制肘。
想到这里,江安义侧转身叫过石头,低低地声音交待几句,石头领命往后宅而去。大堂之上,江安义等人开始商议赈灾事宜。
后宅,江安勇夫妇已经知道了江安义归来的消息,思雨正在向丈夫嘀咕,“大伯怎么一个人回来了,我师姐呢?怎么回来就议事,也不知道回家报声声平安,真是急死人了,不行,我得抽空去看看。”
江安勇拿自己的妻子有点没办法,只得劝解道:“我哥肯定有急事,要不然就不会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