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岁,黄启亮如此做法不可取”,黄淑妃饱读诗书,知晓其中的弊端,道:“如此一来他倒是轻松了,但揽户是否会尽力用心,是否会欺压百姓,还请万岁下旨严斥,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不要顾忌臣妾。”
  对于黄淑妃的态度石方真很满意,笑道:“爱妃深明大义,朕深感欣慰,但黄启亮毕竟是爱妃的堂兄,朕看在你的面上,下旨严斥令其改过便是,至于处罚,便算了罢。爱妃不妨也写封家信,规劝他一番。”
  这是给了黄淑妃面子,黄淑妃也不矫情,谢过天子。石方真扭头对专心吃蜜水果的石重杰道:“杰儿,此事你如何看?该如何处置?”
  虽是父子随意交谈,但天子无家事,严格说也算君臣问对了。石重杰站起身,略思片刻道:“父皇,像黄启亮这样的人多吗?”
  严华楼虽然没有说有多少人为了政绩急于求成,石方真估计不在少数,点头道:“有一些。”
  石重杰微微扬起脸,带着自信从容应道:“父皇急于充盈国库,这些人便投父皇所好,而且江安义在富罗县就是因为税赋猛增而得到重用,从下县县令直接升为下州刺史,这不免让一些人起了幸进之心。儿臣以为,国家取士考绩晋升,应该按步就班,绝了幸进之心急于求成的人就会少些。”
  石重杰的话给了石方真惊喜,没想到十岁的次子居然见解颇深,朝中的一些大臣都不见得能看到此点。石方真伸手轻拍着儿子的肩膀,嘉许道:“杰儿让父皇刮目相看了,你说的不错,这些急于求成的人是揣摩朕的心思,想着能像江安义般一飞冲天。但他们没想想,江安义能暂理化州刺史,靠的可不只是在富罗县的政绩,画虎类犬,徒让人笑。”
  淑景宫的话很快传到坤安宫王皇后的耳朵中,她甚至能从石重杰的话语中听出对江安义的敌意。楚安王见识非凡,对太子是威胁,王皇后赏过报信的宫女,细思着天子的每一句话,从天子的话中看得出对江安义十分宠信,自己有机会不妨替他说几句好话,毕竟江安义的香水给了自己三成干股,而且对太子的影响也大。这样一个天子信任的重臣,应该牢牢把他绑缚在太子的身边。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图霸业
  陪黄淑妃母子吃过午饭,又叮嘱石重杰不可耽误学业,有空多进宫陪娘等等话,石方真起驾返回御书房。作为天子,他很勤勉自律,每天下午都在御书房处理奏章,处理国事。
  雨下大了,虽然走在长廊中,雨丝被风吹得斜飞进来,刘维国举着伞,小心地替天子遮挡住风雨,雨水顺着廊沿挂落下来,在两侧挂起了珠帘。石方真站住,目光打量着巍峨的皇城,红墙碧瓦在雨中被洗得分外惊艳,不远处的露出飞檐一角,如同苍鹰展翅,冲破风雨。
  视线渐行渐远,石方真自幼在皇宫中长大,生活了四十五个年头,一草一木都无比的熟悉:含元殿气势宏大、宣政殿端庄威严、紫辰殿严整开朗、坤安宫金碧辉煌、寿安宫尊贵古朴、淑景宫玲珑典雅,还有满是诗情画意的乐游苑,布满奇花异草的御花园,这些种种合成眼前美丽庄严的禁城。
  皇城在历代天子手中都有扩建和修缮,昭帝和宣帝时更是大兴土木,把皇城的面积扩展了一半,奢华的建筑却耗废了大郑的元气,元天教起事,天下争端频发。
  即位十五年,石方真从未兴建过一座宫殿,即使是小小的亭阁也没有,时间流逝,不少老殿宇年久失修,荒废长草,前段时日无意中经过平洪殿,发现殿前的青石坑洼不同,已经长起了尺许高的荒草,不远处的沐云楼一角塌了,露出颓败的灰色。
  这座金壁辉煌的宫城,色彩斑斓的背后有斑驳的宫墙、褪色的门窗、坍塌的楼阁,身为这座皇城的主人,大郑天下的统治者,石方真感觉自己与皇城血肉相连,心意相通,皇城的威严、厚重、苍凉千般滋味都在心头。
  伸手拍拍着身旁的廊柱,石方真心中默道:老伙计,耐心点,多等时日,朕会驱使北漠人让你焕然一新,听说利漫让人在王庭修建了一所宫殿,那些北漠人居然也会做宫殿了,等朕北定王庭,把北漠人抓来干苦力,这样就不怕劳民伤财了,朕一定把你打扮得雄伟壮观。
  视线北望,那个曾让自己害怕的乌施可汗不知还能支撑多久,自己暗中派人支持利漫,希望处于下风的利漫能与他的兄长抗衡,只要草原互相争斗三五年,朕便能亲率王师直捣北漠王庭,除去数百年的忧患。石方真脸上现出激动的红光,北漠之患,历经大魏和本朝,如果朕能平灭此患,史书上定能功传千古。
  伸了个懒腰,石方真抖擞起精神,重新迈步向御书房行去。书房阶前,冯忠手捧黑匣已经等待了一阵,跟在天子身后走进御书房,有宫女递上热毛巾,石方真擦拭一把后,问道:“冯忠,化州梅弘民不听调遣,致使元天教残匪逃窜出境一事,你和韩志查实了没有?”
  八月二十三日,天子收到汪佐国的奏报举告梅弘民之事后勃然大怒,心腹之患逃到西域,今后更难抓捕。梅弘民是朱质朴的爱将,朱太尉的面子天子还是要给几分,不过对朱质朴天子的厌意又重了一分。
  召开朱质朴一通严斥,朱质朴挨训后认罪,但却辩解道,梅弘民乃是武将,深知令行禁止的道理,不听调遣之事存疑,让天子多方核实梅弘民的罪状,如果属实则需严惩。
  这件事石方真让冯忠去核实,汪佐国是冯忠派去的人,早派人送了一批玉石珠宝给冯都统,冯忠自然要替汪佐国说话。天子问冯忠核实结果,冯忠自然加油添醋地告了梅弘民一通刁状,顺手把梅弘民为难江安义,剿匪要开拔银等等说了一通。
  石方真怒道:“化州遭受外敌入侵,朕让梅弘民驻守化州就是平稳地方,此人出兵居然还要开拔银,闻所未闻,江安义太过软弱了。梅弘民如此桀骜不驯恐误了朕的大事,传旨,将梅弘民降为定远将军,以儆效尤,所部驻军由其副手宣威将军管平仲率领,告诉他州衙如有需要,应尽力配合。”
  从壮武将军到定远将军,连降三级。
  方真打开黑匣,开始看龙卫和暗卫呈报的谍报,境内还算安宁,元天教进入蛰伏期,州县推行合税为一百姓得利,一些小矛盾不影响大局,总的来说风平浪静、天下太平。
  将谍报放回黑匣,石方真道:“元天教残匪逃入西域,现在何处?汪佐国可有采取什么措施?”
  “禀万岁,据西域的谍报,元天教刘子维等人出现在戎弥国,但卫大昌一部分人不知所终,龙卫在西域诸国的暗探不多,无法得到准确情报。汪佐国在并州,他禀报说发现盗卖绞车弩的线索,正在顺藤摸瓜,不久便能破获盗卖军械一案。”
  “好,这个汪佐国还是有些本事,有什么情况速报朕知,朕倒想知道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把国家利器用来谋利,真真可杀。”石方真重重地锤在桌上。
  小太监进来禀报道:“京兆尹高大人晋见。”
  石方真示意冯忠退下,然后道:“请他进来。”
  清瘦的老者进入书房,拱手行礼,石方真道:“高卿来了,赐座。”
  京兆府尹管辖永昌帝都及附近三县的民政治安,位高权重却极难为,京都权贵众多,横行不法、欺男霸女者不在少数,石方真登基以来,十年之内京兆府尹就换了十二人。丰乐十年高易直由姜州刺史升任京兆府尹,派人抓拿宜城侯王克彦妻侄、原国公李知柔之孙等六名京中纨绔,当堂重责六十大板,并下令不准再出现在永昌城。
  王家、李家纷纷弹劾高易直胡作非为,石方真当庭严斥,着六家罚银一千两,下旨将这六名纨绔发配黔州安南都护府效力,无功二十年内不得返京。天子的支持让高易直放手施为,京中贵戚官宦子弟纷纷避祸出京,帝都风气为之一清。石方真对高易直越发倚重,位置尤在六部尚书之前。
  京城权贵势力盘根错节,高易直虽有天子支持,依旧举步维艰,明枪暗箭防不胜防,数次告老都被石方真温言驳回,而且诸多赏赐,高易直无奈,只得继续以孤臣自守。
  看着高易直头上的白发,石方真有些愧疚,他记得高易直今年不过五十四岁,看容貌却像六十岁的老人了,治理京师不易,心力交瘁使人老啊。
  “高卿,你受累了,朕知治理京师不易,你再辛苦两年,朕找到合适的人便让你安心休养,你只管放心,朕怎么也得护得你周全。”
  石方真掏心窝子的话让高易直深为感动,起身道:“万岁盛恩,臣感激不尽。唯有尽心竭力,忠于王事以报。”
  示意高易直坐好,石方真道:“朕召高卿来是有一事问询。朕听皇后说,宫中采买禀报东市货物匮乏,不少香料、珍宝铺都关门停业了,怎么回事?”
  “确有此事”,高易直道:“臣亲自到东市看过,确实有不少贩卖西域的商铺关了门。臣问过店家,说是化州严禁西域货物流出,要在当地边市交易,商家没有了货源,只得关门歇业。”
  石方真一皱眉,化州开启边市是他批准的,江安义保证每年多上缴二百万两商税,可是即使在边市交易,西域货物也要流出,怎么会没有货源呢?
  “高卿,此事你怎么看?”
  “东市的西域商品价钱上涨了三成,”高易直继续道:“江刺史在化州收取了交易税和过境税后成本上涨了,买得起这些胡人东西的都是有钱人家,涨不涨价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对普通百姓更是无碍。不过,倒是货源缺乏是大问题,恐怕会影响到京师的商税和繁华,不少北漠的商人都空手回去了。万岁不妨下旨问问江刺史是怎么回事?”
  化州,刺史府。
  司马华思源带来了个令江安义头痛的问题,化州与西域诸国之间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宽约四百里,长有千余里的戈壁滩,这段戈壁大郑和西域的侦骑都会出没,更是马贼们的天堂。零星分布的补给点,是马贼销赃和纵情享受之所,这些小镇被称为法外之地,江安义当初由尉车国返回大郑时曾路过枭集镇,穿雷枪和射星弓就是从那里买来,也是在那里发现有人贩卖绞车弩。
  华思源沉声道:“江大人,下官接到不少商人申诉,他们的货物在戈壁滩被马贼抢走了。”
  西域的商贸一直以来伴随着马贼的出没,这些商人都会聘请护卫和镖师护货,甚至会组成一只庞大的商队,戈壁滩上随处可见镖师和马贼的枯骨。
  “灵极县宁侍郎府上派来来说,只要州府派人替他们夺回货物,以后宁府的货物就直接在边市中交易。”华思诚笑道。
  江安义眼神一亮,吏部侍郎宁善兴的父亲宁太爷在化州很有影响力,如果他答应将货物在边市交易,应该会带动一批人,眼前的僵局便能打破。
  “马贼有多少人?是一伙的吗?”江安义问道。
  华思源道:“被劫的几家描述的马贼应该是同一伙,有二百来人,像是新冒出来的,不讲规矩,被他们盯上不仅货物被抢还要杀人,听说威远镖局损了几十名好手。”
  江安义思忖道:“华兄,你派人到威远镖局问问情况,派人到戈壁滩打听打听,问清楚了咱们再做打算。”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贼人猖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