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臣-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内外交困
  大朝的主旋律是光辉正大的,不适合讨论江安义这类上不得台面的事。匆匆结束了大朝,石方真将政事堂三品官员、六部九卿的头头以及理匦监的两位请到了紫辰殿。二十多位高官除了韦相有座外,其他人都得站立,已经站了大半个上午了,不少人觉得腿脚发麻,不过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天子的脸色可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有意地冷落了众人一刻,石方真拍着桌子吼道:“江安义被免官一事是怎么回事?你们谁能告诉我一声?”说话的语气带着不满,言外之意有人瞒着天子行事,这罪名可不轻,当初江安义被贬官就是因为欺君之罪。
  官员任免是吏部的事,潘临风禀道:“万岁,刚才我问过了考功郎中邵远图,是丽州呈来的公文,要求免去江安义的官职。江安义目前是从七品下的县令,按制考功郎中有权处置,所以邵远图依制照准了。”
  毕竟是自己的人,关键时候上官要替下属有所担当,而且此事从制度上来讲也不算不上邵远图的错,要说错就错在江安义并非一般的小县令。
  石方真默然,确实,如非是江安义,换个旁人这件事他根本就不会知道,天下太大了,身为天子不可能都管得过来,只是眼前这些大臣值得自己信任吗?石方真一眼看到了躲闪自己目光的王克复,心中一阵厌烦,这件事之后肯定有王克复在捣鬼。
  心头泛过一阵疲无力感,石方真有些恍惚,自己一向以强悍自许,怎么也会有这种疲惫感,朕莫非老了。念头一闪而过,石方真坐正身子,坚定地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朕不想去追究谁的责任,虽然丽州有公文,但吏部、理匦监、三法司就不用核查了吗?”
  不等众人辩解,石方真继续道:“既然你们已经按制做出决定,朕也不想让你们收回。不过朕刚才看了丽州呈上来的公文,说江安义草菅人命还有可能,说他贪脏枉法岂不是笑话,诸位爱卿,你们随便动动脑子也知真假。”
  石方真越说越气,用指头敲打着桌面,声音越来越高。身后刘维国轻声咳嗽,石方真醒悟过来,压了压火气,放缓语气道:“既然此案存疑,责定丽州重新审明。严爱卿,御史台可有观察使在丽州附近?”
  得到严华楼的肯定答复后,石方真道:“让御史台观察使主审,丽州龙卫协同此案,将最后的结果报告朕知。”
  见天子偏向江安义,有意翻案,魏怀超傻眼了,此次投机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得罪了同门师弟江安义,消息传开自己间接地在泽党中也要被排斥。更重要的是公文已经发出三天了,王克复报仇心切,用得是五百里加急,算算路程差不多已经走了过半,天子的旨意今日方才传下,时间上怕要来不及。一旦江安义先被免官责打,那这仇怨就结得可就大了。
  无奈之下,魏怀超只得出班禀道:“万岁,理匦监三日前已经将公文五百里加急寄出,万岁的旨意怕是赶不上了。”
  “哈哈哈哈,理匦监好快的动作”,石方真不无讥讽地笑道:“二十七日收到公文,二十八日便寄出,这期间还经过刑部、理匦监、大理寺和御史台,诸位爱卿如此勤心朝政,朕甚感欣慰啊。”
  众人脸一红,特别是吴化仁几个,恨不得把脸藏入怀中。石方真冷笑道:“既然诸位爱卿如此勤政,朕这次就破例通过龙卫传旨,大概能赶上你们寄出的公文吧。”
  …………
  离京师二千七百里外的丽州黄羊寨,聚义大堂内人头攒动,山寨的好汉们正在为征集粮草争吵。丽州多山少地,粮食产量少,不单是老百姓吃饭难,就连山寨里的好汉们也为难。
  徐明远投奔黄羊寨有二个多月了,黄羊寨的大寨主雷毅洪看在往日的交情上,给他安了个第四把交椅,这让自视很高的徐明远很失落,有心离去,官府正在缉拿他,只得忍气吞声暂时在山寨避避风头。
  雷毅洪经徐明远大一岁,他和徐明远一样,原本是宁平县的恶霸,六年前宁平县新县令上任,派人抓拿他。一怒之下,雷毅洪带着手下的弟兄杀入县衙,县令吓得躲了,雷毅洪抢了税库和粮仓,跑到了黄羊寨做了山大王。
  丽州年景不好,稍有个洪灾旱灾,老百姓便没有了活路,雷毅洪趁机招兵买马,积下了五百多喽啰,官府派兵清剿,他带人往山里一钻,等官兵退后又重新回来。雷毅洪约束手下只打劫过往的客商,并不侵扰县城,再加上黄羊寨处在富罗、宁平、江安三县的交界处,官府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做没有看到他的存在了。
  雷毅洪被手下吵得头发昏,吼道:“大伙不要吵,还是按去年的规矩,抽签,抽到红签的带队下山筹粮。”
  五百余人要吃喝,还要囤积些备不时之需,山寨每年需要粮食约二千石。贩运粮草的商队知道黄羊寨有山匪,根本不从地界上过,这让黄羊寨每到夏秋粮食入仓之时都要为粮食犯愁。
  抢官府的粮仓,那等于捅了马蜂窝,雷毅洪深知以自己这几百号人不足以与官府对抗;抢普通百姓,谁家的粮食也不多,再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百姓和山匪有时也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利用。最后的途径有二,一是派人化妆成粮商,去买粮,另一个方法就是去远一些的农庄,抢劫住在县城外的地主家粮仓。
  这个距离要把握好,百里左右。近了根本找不到大农庄,通过几年前的教训,有粮的地主都把粮食搬进了县城内;远了消息走漏很可能被官府围剿,最近两年下山筹粮的队伍损失了十多条人命,所以山上的头目都不愿意去,雷毅洪只得用抽签的法子决定谁下山。
  每次下山的队伍有两只,各自去不同的方向,徐明远看着闹哄哄的人群,心头一动,站起身来自告奋勇道:“雷大哥,小弟上山这么久一直没有为山上做点事,不如这次下山筹粮就由小弟带一只队伍吧。”
  雷毅洪满意地笑道:“徐兄弟,真仗义,哥哥没看错你。你们这群兔崽子,还不谢过四当家。”
  众人乱哄哄地抱拳谢过。雷毅洪问道:“徐兄弟,你打算去哪筹粮。”
  “雷大哥,小弟从富罗县来,对富罗县的情况很了解,知道县城西门有家姓丁的大户,家有粮囤八座,里面的粮食应该不少于七八百石。”徐明远微笑道。
  雷毅洪点点头,不疑有他,笑道:“等徐兄弟得胜归来,我摆酒给兄弟庆功。明日一早,劳烦你带着寨里的弟兄下山去。”
  徐明远回到自己的住处,刀疤脸跟着进来,问道:“大哥,县城西门哪有姓丁的人家,我怎么不知道?”
  从兵器架上取下自己的钢刀,徐明远轻轻地用丝巾擦拭着,刀身雪亮,照见徐明远一双仇恨的眸子。
  “刀疤,你说那狗官被停了职,在家中闲居,消息可不可靠?”
  “绝对可靠,是咱们府上的弟兄来逃奔山寨说的,那狗官打死了张朴天,逼着县衙的众人还账,听说颜要钱掏了几千两银子了账,苏国兴被抓了,苏昌和碰死在县衙前。不知谁在后面使坏,告到了府城,府城来了个什么参军,停了那狗官的职,现在是王兴仁在主事呢。”
  徐明远将刀归入鞘中,淡淡地道:“刀疤,咱们被赶出富罗县,你想不想报仇?”
  “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杀了那狗官。”刀疤脸上的刀疤泛起红光,咬着牙道:“大哥,莫非你想带弟兄们去富罗县杀了那狗官。”
  徐明远摇摇头,道:“那狗贼的手段你也看过了,咱们这些人手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去杀他,还不知道谁杀谁。”
  刀疤打了个寒颤,想起那日院中倒了一地的兄弟,心有余悸地道:“不错,那姓江的确实厉害,大哥,你说怎么办?”
  徐明远起身将刀放回架上,慢悠悠地道:“力战不成,唯有智取。”
  刀疤等了一会,见徐明远没有了下文,着急地问道:“大哥,怎样智取?”
  徐明远默默思量,明日带人下山,分散前往富罗县,令人先行化装潜入在县城内,晚间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抢掠一番。自己到府中将秘室里的财物取出,有了钱财,天高任鸟飞,何必屈居在黄羊寨做山匪。抢掠时让喽啰们喊叫是江安义派人请他们来的,至于有没有用,并不重要。徐明远有些得意,这是以前先生读书时所说的一石二鸟之计吧,我徐明远可不仅是个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
  刀疤连连在旁边催问,徐明远心情不错,学着戏文来了一句,笑道:“山人自有妙计。”并非信不过刀疤,徐明远唯恐刀疤嘴快,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去,引起雷毅洪的注意。
  富罗县,风雨压城,一场大戏就要在这里上演。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暴风骤雨
  江安义感觉这段活得很安逸,这种安逸感是从骨子里往外冒的,不用为生计奔波,不用为学业苦读,不用为案牍劳神,只做想要做的自己。于是,江安义发现自己和安勇真是兄弟,一样的好骑马射箭、打猎玩耍,以至于黄东泉有的时候会分不清身旁大声欢笑的是江安义还是江安勇。
  州府做出停职待处的决定丝毫没有影响到江安义的心情,因为他知道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寄送的日记中他轻描淡写地讲述了事情的原委,日记要瞒过天子是不可能,他相信天子已经知道了他的委屈。
  凉亭之外,溪水之畔,仆人正在收拾猎物,石头准备大显身手。读书石头是不行的,但学武和厨艺是得到了江安义的真传。自家酿的美酒打开,这种五粮酿成的美酒产量不多,仅供自家人饮用。风儿拼命地往坛口处凑,再把酒香送到远方,让闻到香味的人忍不住吞下唾沫。
  江安义独坐,黄东泉原本陪着他,但表哥的气场太大,黄东泉感到呼吸都有些不畅,找了尿遁的借口跑去石头那里,宁愿被烟熏得流泪,也不愿意回到亭中。
  今天张克济没有前来,珠珠有些不适,他在府中照看,珍儿留在府中陪父亲,让队伍冷清了许多。
  金风送爽,州府的公文应该送到了京城吧,吏部一定会将公文驳回,责令府衙重新审理,届时那个王参军必然苦着脸向自己赔罪,王县丞不知会编什么理由向自己解释。江安义嘴角露出微笑,端起酒杯饮了一口,好心情也是可用来佐酒的。
  九月三日,赵刺史收到吏部的批文和理匦司发来惩处江安义的公文时一愣,按正常情况要在中旬左右才能收到批复,这怎么快了近十天。打开吏部的批文,赵叔纶愣住了,怎么会是同意贬去江安义县令之职。
  睁大眼睛又看了看,确认不是自己眼花,赵叔纶惊呼出声:“奇怪了。”他从韦家的家信中得知江安义此来是推行“合税为一”之策的,除了江安义外还有德州刺史段次宗也在州内试行。从人选来看,推行试点工作的多是天子亲信,段次宗是,江安义显然也是。
  既是天子亲信,别说被人陷害,即使是真有其罪,天子也会保护,为何吏部会批转这存疑的公文,从时间上来看,吏部没有重新再审定。
  对了,时间,问题出在时间上,赵叔纶露出令人寻味的笑意。一通而百通,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另一份公文是以理匦监的名义下发而不是刑部了,理匦监的右监大人换了王克复,这位爷与江安义的“交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