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7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渊这个人倒是正直,或者说是有些固执。
  “本事是本事,规矩是规矩,谁说有本事人,就可以不遵守规矩了?”
  厅中的几名武将闻言,彼此相视而笑。
  吩咐完诸事之后,夏侯渊让诸位校官各回其部,随后方才命人将夏侯尚招了回来。
  见了夏侯尚的面之后,夏侯渊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然后方才询问他道:“说说看,你适才急急忙忙的来见我,究竟有何要事要禀?”
  夏侯尚行了一礼,随后便将他绘制出来的刘备大营的地形图,铺开展开在夏侯渊的面前。
  夏侯渊探着身子看去,然后斜眼看夏侯尚道:“这是你绘制的?”
  “是!刘备在县城外不远屯兵,威胁甚深,依照末吏认为,我军需要时刻扎掌握对方动向以及变化,方可成事!”
  夏侯渊听了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枉我领你出来一遭,如此你也算是长了见识!”
  说罢,便低头去看夏侯尚绘制的地图。
  不得不说,夏侯尚绘制的地图还是颇有些水准的,笔上的功力姑且不论,单说他勾勒出来的刘军地图,其详细程度就远比很多负责探听敌情的斥候要强。
  “这是刘备军的主营,我观察了,其装备精良的步大部分都屯扎于此。”
  “这是刘备军的左右两营,分立东西,一左一右拱卫着中军的主营,在西南面的屯营位临颍水支流,是刘备军的取水之地,而依照我的观察,他们后方还有一处大营,接连着正中的主营,我观察了一个上午,不断的有刘备军军士从那处营寨出来,然后去往附近的山林砍伐树木和勒制藤条,想来是在大批量的制造进攻器械!”
  夏侯渊闻言一惊,他眯起了眼睛,认真地盯着夏侯尚道:“你确实看准了?”
  夏侯尚急忙道:“回将军话,我自然是看准了,刘备定是看到我们在宜禄县准备充分,想要制作攻城器械来破坏我军的工事,听闻刘军的工匠技术颇为了得,南阳郡器械用具在我大汉无人可及,若是等他们做足了军械,对我军极为不利。”
  夏侯尚的言论,得到了夏侯渊的赞赏:“汝此言甚善,依照你之见,我该如何行事?”
  夏侯尚道:“依照末吏判断,刘备见我军采取守备之势,因而方才大肆打造器械,他断定我们不敢轻易出站,方如此做,依照我来看,可趁刘备军械数量做至一半,我们再行突袭,不求大胜,但是只要能尽毁刘备的器械,那便可大幅度打击敌人的士气,届时转守为攻,便不是难事。”
  一听转守为攻这四个字,夏侯渊的表情一下子亮了起来。
  但还没等夏侯渊说话,便听程昱直接开口道:“此事不妥,刘备的用兵能力不弱,且会设计,若是这攻城之器乃是他的诱敌之法,那我们若是随意出战,恐极是危险,还是先固守宜禄为佳不然,恐步子孝将军后尘。”
  听程昱说起了曹仁,夏侯尚的表情变的有些不太高兴。
  “子孝叔死于刘备奸计之下,我们若是不能给他报仇,实在枉为同僚!叔父,你这些年可与子孝叔相厚啊!”
  “好了。”夏侯渊抬手挡住了夏侯尚的话:“听程府君的。”
  第一千一百章 李家兄弟
  夏侯尚被夏侯渊挡住了话头,心中极不服气,他还想出言劝夏侯渊出兵。
  “叔父!”
  “叫将军!”
  “将军骠骑将军派我们来此之前,可是说了,请叔父手刃刘备,为子孝叔报仇雪恨!”
  夏侯渊很是澹定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此言确实是孟德说的,但孟德也说了,先守而后攻,务必小心谨慎。”
  说到这,夏侯渊转头看向程昱,道:“程府君老成持重,深谋远虑,听他的话,断不会错。”
  夏侯尚看了看程昱,没有吭声。
  老成持重?
  他若是老成持重,子孝叔为何还会被刘备杀?子孝叔被杀之时,他的老成持重之言怎么没见到效果?
  但对他而言,程昱几乎已经是爷爷辈的了,夏侯尚断然不好对他出言不敬,特别是还当着夏侯渊的面。
  “可是,子孝叔的仇,就不报了?”
  “子孝的仇,无论如何都要报!”夏侯渊冷着脸道:“但不能急于一时报,而连累三军将士,更是将你我置于险地,这是断然不行的!”
  眼见曹仁这般说,夏侯尚也没招了,于是他只能是拱了拱手,不服气的拜辞离去。
  但说实话,夏侯渊其实在内心还是赞同夏侯尚的意见的,但他在出兵来宜禄镇守之前,曹操也曾特意吩咐过他,曹仁的仇虽重要,但还是要以战局为主。
  而且还特意嘱咐他,要以程昱的意见为先。
  这刚刚领兵来此,仗还没等打呢,若是就不听程昱的了,只怕是在曹操面前,夏侯渊也解释不过去。
  而另外一边,刘备此刻正在主营的后寨,亲自监督三军将士砍伐树木,制作军械。
  而庞统和诸葛亮也一起陪同在他的身边。
  刘备站在空地上,看着从营寨外,呼喝着向营内运算树木的士兵们,表情冷澹,似有些心不在焉的。
  随后,便见他将头抬起来,看向了县城的方向,双眸中都是期待。
  刘备的表情自然是落在了诸葛亮和庞统的眼睛里。
  两个人彼此对视了一样,接着都是相视而笑。
  “将军心中有事乎?”庞统张嘴问道。
  刘备略似惆怅地叹息口气,道:“确实是有事的说实话,我是真希望能够将夏侯渊从宜禄那里边引出来,但二位先生觉得夏侯渊不会出来,是么?”
  诸葛亮轻轻地摇摆着羽扇,道:“有了曹仁的前车之鉴,想要再引诱夏侯渊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非要循序渐进不可。”
  “不过,他终归是会出来的。”庞统在旁边补充道。
  刘备低着头,细思着,突然他似乎又想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忙问道:“只是夏侯渊在此与我对峙,而曹操又因为曹仁的事情深恨我,若我是曹操,则定会陆续派人支援夏侯渊!”
  诸葛亮笑道:“左将军此言甚是,但却也大可不必忧虑,咱们只需要在此专心对付夏侯渊便可,至于曹操会不会派援军,自然会有陛下替我们操办有陛下在,一切自然好说。”
  刘备修筑兵械,准备攻打夏侯渊所在的宜禄,而曹操派遣了李进在后方呼应夏侯渊。
  但正如诸葛亮所言,曹操的动作瞒不过卫士署,刘琦当机立断,派遣关羽和李典一左一右,去替刘备挡住侧翼的来军。
  而曹操知晓了情况,为了能够突破刘琦的阻拦,又让昔日的泰山贼臧霸率其本部兵马前往协助李进。
  当年的臧霸在开阳自成一方势力,并勾结尹礼,吴敦,昌豨等人,组成了名震山东的泰山贼,在徐州形成了一股编外势力。
  曹操和袁绍全据徐州之后,派人招降臧霸,面对袁,曹两大枭雄,臧霸不可能如同陶谦主政时期的那般自成一系,只要他能看清楚局势,自然便得归顺。
  就身份来说,袁绍对臧霸不怎么看重,觉得他上不得台面,但曹操高瞻远瞩,他知道泰山诸寇的利用价值极大,他极力劝说,让袁绍给了臧霸讨逆中郎将的职位,让其众依旧屯扎于开阳,用以为援。
  而这一次曹操南下,就借用了臧霸一系的力量。
  但刘琦那边也从江夏和南郡重新征调了大批的军力,再加上荆蛮方面提供给了刘琦两万蛮兵,所以如今就整体实力而言,刘琦依旧是高于曹操。
  这份优势,也体现在两人各自分出去的兵马身上。
  臧霸仔细地探听清楚了关羽和李典两路兵马的数量,以及他们兵将的装备后,心中不由胆寒。
  且不论兵卒素质,单论披甲士兵的数量,关羽和李典这两支兵将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批甲率。
  他们的军队中,几乎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已经有铁甲可穿,但是臧霸和李进的军队中,能穿上皮甲的士兵,就已经算是装备精良了。
  就冶炼铁器方面,中原的技术并不落后,但南阳的冶炼技术在整个大汉都是排名第一的,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拥有铁器的数量以及冶炼手段。
  整个中华大地,铁矿的数量不少,在这个时代能够用来打造铸兵的好铁也有,但问题是这个是时代的勘探技术有限,好铁是挖掘不出来的。
  因而这就造成了铁器的奇缺。
  偏偏刘琦发掘了益州的攀枝花铁矿,给自己辖境内的铁器大量的增产。
  当然了,不是什么铁都适合炼铁器,汉代的采掘技术,也不是什么样的铁床都能够开采,但即使如此,攀枝花铁矿在这个时代适合开采的铁矿石,也足以让刘琦的辖境形成一个质的飞跃。
  再加上刘琦异常重视工业建设,整个大汉朝怕是都没有像是刘琦一个这样给予工匠和技术人员优秀待遇的皇帝了。
  时间一长,刘琦治下的工业发展,自然就不是北方能够相提并论的。
  臧霸心知要正面与对方作战,就算是胜利了,恐怕代价也很大,他派人力劝李进,暂时不要轻举妄动,要审时度势,找出破绽之后再与对方周旋。
  李进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被他瞧不起的小弟弟李典,居然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给他送来。
  而这封信的内容,可以说是让李进异常恼怒。
  那是一封劝降信。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中原第一豪
  李进坐在大帐内,看着自己面前放着的那份展开的简牍,脸上的表情忽明忽暗,他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此刻瞪得浑圆,眼白中隐隐地布满了血丝,双拳紧握,指关节隐隐发白,甚至还发出来嘎吱嘎吱的响声。
  李进的下方,坐着的乃是一众随同他从乘氏县中一同出来的精英阶层。
  说是精英阶层,其实都是李氏一族的本家人。
  包括李进的兄长李叔节、李进的从父李乾、还有李乾的儿子李整,都是李氏一族中的代表性人物。
  别看这些人现在都聚集在李进所在的方圆不到三丈的大帐内,一个挨着一个地挤在这,可是在兖州,乃至于在中原,在场的这些人每一个怕都是不输于一方郡守的重量级人物。
  别的不说,李氏家族在中原经过数代经营,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乘氏县以西,到定陶,向南到成武,向东到山阳郡的梁丘,几乎这一片所有的土地在百多年来都已经被李氏家族兼并,不说李氏家族手中有多少徒户,光是他们养的门客和食客,就已经达到了五千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连乘氏以西的菏泽,本当隶属于少府统管的皇帝私产,在近些年来也已经被李氏派人设下了关卡,往来的渔船、垂钓之人、汲水灌溉的农夫,都要将租赁湖泽的税钱,交付给李氏家族。
  这可不是抢地方县署的财政,这是赤裸裸地抢夺京中少府的财政。
  虽然自大汉朝成立,地方望族和普通的强民,也有跟皇帝争利的现象存在,但像是这样,直接将收纳赋税的权力从少府手中直接抢夺过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特别是菏泽的地域极大,比一个甚至两个县城的总面积还要大得多。
  (根据大汉律法,刨除农耕用地之外,山林湖泽的土地所有权,全都归属大汉皇帝,如果想要在山中打猎,在湖中钓鱼等等,缴纳的赋税都由少府直接收取,但这种赋税普遍性地收不全,因为私自在山林打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